古羅馬大致相當於中國的什麼朝代?有沒有產生著名的人物?

2020-12-17 騰訊網

古羅馬相當於我國的周朝時期或更早,以後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它對於我們的歷史而言好像是不存在的。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才使得我們看西方世界的歷史。古羅馬的著名人物有凱撒、屋大維、斯巴達克斯、龐培等,更早地有神話傳說中的一頭母狼養活的羅穆羅斯兄弟,他們最早建了羅馬城。很像我國突厥人的圖騰是狼,是狼的傳人。

羅馬的誕生地在現在義大利半島的臺伯河邊的7座山上,古代羅馬遺留下的羅馬鬥技場還存在,見證了古羅馬帝國的輝煌。

歷史學家李維對羅馬記載很詳細,羅馬由當地7個部落組成,部落結成聯盟,按照財產分成百人隊,產生執政官,之前是王政,由於王的殘暴被平民趕跑,實行共和體制,設有2名執政官、元老院,保民官2名,元老院都是貴族,保民官代表部眾可以否決元老院的決議。

羅馬先後徵服了古希臘、迦太基、敘利亞等地,形成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存在了1000多年。羅馬徵服了眾多的民族,政策寬容,實行萬民法,以及適用於羅馬公民的羅馬法,這些是現代民法的濫觴。這也許是羅馬在文化上所做的最偉大的貢獻。拿破崙民法典就是根據羅馬法彙編。

羅馬有名的人物之一是凱撒,他是執政官之一,他帶領羅馬軍團徵服了高盧,現在法國德國等地,回到羅馬後打敗了另一執政官龐培,實行獨裁,又在開會的時候被貴族刺殺,後來他的外甥屋大維掌握政權,稱號奧古斯都,也就是羅馬皇帝,羅馬由此走上轉治。

羅馬後來分裂為西羅馬和東羅馬,西羅馬為日耳曼人滅亡,在其土地上形成了現代義大利、法國、德國、英國等國家,東羅馬1453年為奧斯曼土耳其滅亡。

歷史的斯巴達克奴隸起義發生於羅馬,羅馬帝國對外徵服,把俘虜當做奴隸,可以隨意出賣,有些奴隸成為角鬥士,公元前71年,羅馬到處都是奴隸勞動的大莊園,奴隸被稱之為會說話的工具。奴隸主為了取樂,建造巨大的角鬥場,強迫奴隸成對角鬥,並讓角鬥士手握利劍、匕首,相互拼殺。一場角鬥戲下來,場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隸屍體。奴隸主的殘暴統治,迫使奴隸一再發動大規模武裝起義。龐培和克拉蘇對起義進行了鎮壓,6萬多名奴隸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羅馬帝國是建立在對其他部族徵服的基礎上,羅馬軍隊吸取了亞歷山大騎兵、迦太基水戰的經驗,成為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敢的軍隊,所向披靡。源源不斷的俘虜和部落民成為羅馬的奴隸,奴隸的掠奪和貿易成為羅馬的主要經濟形式,古羅馬實際上是一個奴隸社會。在遭受奴隸起義的沉重打擊後,羅馬開始釋放一些奴隸,給以耕地把他們變成隸農,一些奴隸獲得公民權,成為羅馬公民。羅馬的政權體制也由共和轉向皇帝專治,凱撒和屋大維代表了平民和奴隸的利益,對貴族共和發起了挑戰,貴族代表大地主、奴隸主。標誌著羅馬逐漸進入封建時代。凱撒寫有《高盧戰記》記敘了徵服高盧的事跡。凱撒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思想家和作家。書中記敘了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凱撒在高盧的戰爭,高盧人投降後,他參加了泛高盧會議,後阿及爾人叛亂他平定了叛亂,他2次渡海入侵到不列顛島,兩次進軍到萊茵河,後再次平定了高盧人叛亂,確立了羅馬人在高盧地區的統治。在與高盧人的戰爭中,凱撒受到了影響。他評價對手的勇敢,當然他寫作這本書是為自己辯護,向羅馬元老院表明自己是羅馬北方最強有力的屏障,他掠奪了大量金銀財富和奴隸,成為他的政治資本。

公元前51年,我國處在西漢宣帝年間,這一年匈奴汗呼韓邪單于到漢庭拜見漢宣帝,漢朝派16000騎兵護送他到朔方屯駐,並贈大量禮品。並送三萬四千斛,以供食用。郅支單于聞風遠遁。自是烏孫以西對安息諸國近匈奴者,都尊漢朝。

羅馬分地給奴隸後,農業有所發展,但是又經受不住北方外族的侵犯,不斷遭到北歐來的南下遷移民族的打擊,最後被消滅。外來民族在西羅馬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農業國家,歐洲由此正式進入封建中世紀,長達1000年。

相關焦點

  • 古羅馬筆下的中國,和中國筆下的古羅馬,吹捧得讓人臉紅
    所謂"只有利益才是永恆",沒有哪個同盟在利益面前是堅不可摧的。若是沒有彼此的利益相爭便不能成為敵人,古羅馬和古中國兩個超級大國便就是"距離產生美"的朋友了。正所謂遠交近攻嘛。作為東西方兩個超級大國,古羅馬筆下的中國與中國筆下的古羅馬,彼此會如何評價對方?或許是所謂的英雄惺惺相惜,或許是所謂的古人單純淳樸,這兩個大國在評價對方時,竟然有著驚人的一致,即政治互吹,彼此印象棒極了,吹捧的讓人臉紅。
  • 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幾乎都會出現幾個昏君,加速國家的滅亡。就像現在人們經常所說的富不過三代,越往後的子孫後代就越會敗家,皇帝也是如此。開國皇帝往往是最懂得保持鬥爭精神的,而後面的子孫一代代傳下來,逐漸就變得荒淫無道。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 古埃及最後一個朝代,國祚275年,開國法老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心腹
    公元前4000多年,即距今6000多年,埃及境內誕生了君主制國家,由於民族、文化等跟現代埃及完全不同,所以後世稱之為「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首,另外三個文明古國是古伊拉克、古印度、中國,由於只有中國歷史的民族、文化等沒有斷層,所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沒有帶「古」字,另外三個文明古國已經完全滅亡。
  • 中國歷史稱呼朝代用國號,外國歷史稱呼朝代用什麼?幾乎不用國號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稱呼一個朝代都是用這個朝代的國號,比如劉邦定國號漢,這個朝代就稱呼漢王朝;楊堅定國號隋,這個朝代就稱呼隋王朝;朱元璋定國號明,這個朝代就稱呼明王朝,其它朝代同理。
  • 古時候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在中國古代,各朝各代都有各種機構,機構中有各種職位,上至朝堂,下至地方,形成了一套等級森嚴、嚴謹有序的官階制度,幾千年過去,現代社會也是如此,既然如此,那古時候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呢?古時候有六部,分別是兵部、刑部、禮部、戶部、吏部和工部,隋唐時期開始設置兵部,自此,兵部尚書成為六部尚書之一,統管全國的軍事。自古以來,軍事就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兵部尚書的官階跟作用都不容小覷,這一點在《新唐書-百官志一》中有所記載: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選武、地圖、車馬、甲械之政。
  •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三百年,還是滅亡了?
    縱觀中國古代的歷史,無數朝代的興衰滅亡,當然和處在九五之尊的皇帝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當一個王朝皇帝賢良有德的時候,那個朝代就能夠維持比較長的時間,而一個皇帝變得貪圖享樂,親小人,遠賢臣時,這個王國就岌岌可危了。
  • 世界上十三大古老的王朝,我們中國有兩個朝代上榜
    4、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
  • 此制度打造出了中國最長的朝代,超越漢唐,中國歷史上僅此一次
    要說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大概我們會想到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這些,這些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時代。 有人做過統計,這些時代大概最長的也就在300年左右。所以300年這個數字也大概成了中國王朝的極限壽命了。
  • 世界歷史上十三大最古老的王朝,我們中國有兩個朝代上榜了!
    4、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
  • 中國歷史上沒有昏君的朝代,但不到三百年,還是走向了滅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千百個朝代的興亡,當然與處於九五之尊的皇帝有很大的關係,當一個朝代皇帝賢良有德,朝代能維持較長的時間,而一個皇帝變得貪圖享樂,親小人,遠賢臣,這個王國就岌岌可危了。同樣在歷史上,也有一個可以說是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然而,在三百年內,還是走向了滅亡,這又是為什麼?這就是清王朝時期。為何清王朝沒有昏君?客觀地說,導致朝代滅亡的君主,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王氣在此」的陳後主,「何不食肉糜」像晉惠帝這樣智商平平的帝王,另一種就是不務正業的新朝王莽、隋煬帝、明代崇禎等。
  • 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原因很簡單
    有句話說的好,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中,不斷上演著改朝換代的遊戲,當然每一個朝代在建立的時候,開國君主總是希望自己的朝代能夠永存下去。然而那終究只是幻想罷了,朝代最長的也就是400年而已,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自詡為皇帝,並且將後世的皇帝取名為二世、三世以至於萬世。不過僅僅在他死後不久,由於秦二世的胡作非為,秦朝僅僅持續了15年就滅亡了,那麼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
  • 越南到底有什麼可吸引中國的?導致中國每個朝代都要攻打它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歷史當時幾乎每個王朝都是有戰爭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就是中國每一個朝代都要攻打越南,這也就導致了現在越南是非常的憎恨我們中國,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比越南人更恨中國的了吧,那到底是因為什麼,才導致中國每一個朝代都要攻打越南?
  • 「圓桌會議」的起源地,曾是英國古都,相當於中國的西安
    英國雖然稱不上有多久遠的歷史,但也曾因朝代更迭幾次遷都。在經典美劇《權力的遊戲》中,維斯特洛大陸被分為所謂的「七大王國」,其歷史原型就來自於英國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七國時代」。其中之一的「威塞克斯王國(Kingdom of Wessex)」後來發展為最強大的王國。
  • 古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之間有什麼不同?東西方政體文化差異比較
    相信有很多朋友跟小編一樣,對古羅馬和西方文明有濃厚的興趣,但是對其政體、文化又不是特別了解,尤其是在觀看一些歐洲古代電影的時候,對電影主人公的很多行為都不是很理解或者難以產生共鳴。這其實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的,接下來小編將給大家介紹下古羅馬政體及文化的演變歷程,進而講述古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的不同之處,相信大家看完後會對中西方差異有一定的認識。
  • 相當於我國什麼朝代?
    相當於我國什麼朝代?說起中國遠古史,最熱鬧的一段歷史時期,就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戰國,距今有近3000年。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
  • 美國教科書將中國5000年歷史,濃縮為20頁,6個歷史人物貫穿所有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更是唯一倖存到如今的古文明國家。中國從夏朝算起到現在約有近4100多年,有原始社會、傳說時代、先秦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五代十國等等朝代時期。到如今近代社會的產生,中國經歷了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的更迭,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 ...大致相當於9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挨餓。根據國際救濟機構Mercy...
    在大量浪費的同時,全球還有8.2億人面臨飢餓,大致相當於9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挨餓。根據國際救濟機構Mercy Corps的統計,每年約有900萬人死於飢餓。在大量浪費的同時,全球還有8.2億人面臨飢餓,大致相當於9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挨餓。根據國際救濟機構Mercy Corps的統計,每年約有900萬人死於飢餓。這超過了因為愛滋病,瘧疾和結核病死亡人數的總和。
  • 羅馬帝國橫跨三大洲《全面戰爭:競技場》中國什麼朝代可與之抗衡
    這種印象並沒有錯,由羅馬公民組成的步兵軍團,核心就是短劍大盾步兵。然而來自非義大利核心區域的輔助兵在羅馬對外徵服歷程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輔助兵的存在說明羅馬人利用先進文化的影響力對被徵服地區進行有效統治。這種統治最終使被徵服民族的特色部隊構成羅馬軍隊的一部分,協助羅馬繼續擴張。這種良性循環是羅馬帝國得以快速擴張的重要原因。
  • 這個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朝代,存在470餘年
    然而,世界上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巴比倫,埃及,印度和中國。只有中國沒有加一個「古」字,因為我們傳承的中華文化從來沒有停止過。然而,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至今仍不為世人所承認,而那個朝代卻存在了470多年。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禹是黃帝的曾孫,夏朝的第一個皇帝。他最著名的功績是背誦治水至今,定中國為九州。
  • 中國各朝代白銀購買力有什麼變化
    但這樣單純用銀價來衡量銀子的價值也不是很合理,因為古代科技遠沒有現在發達,白銀的開採和冶煉比現在要困難得多。要搞清楚古代白銀的價值,就要用購買力來衡量,而不是單純地用銀價作對比。先說說宋朝吧。白銀的普遍使用是從明朝開始,宋朝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貨幣是銅錢。1000個銅錢為一貫,值1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