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筆下的中國,和中國筆下的古羅馬,吹捧得讓人臉紅

2020-12-17 小香時尚筆記

所謂"只有利益才是永恆",沒有哪個同盟在利益面前是堅不可摧的。若是沒有彼此的利益相爭便不能成為敵人,古羅馬和古中國兩個超級大國便就是"距離產生美"的朋友了。

正所謂遠交近攻嘛。

作為東西方兩個超級大國,古羅馬筆下的中國與中國筆下的古羅馬,彼此會如何評價對方?或許是所謂的英雄惺惺相惜,或許是所謂的古人單純淳樸,這兩個大國在評價對方時,竟然有著驚人的一致,即政治互吹,彼此印象棒極了,吹捧的讓人臉紅。

羅馬筆下的中國:

因為絲綢之路的興起,西方國家很早就知道了古中國的存在。古希臘稱呼古中國為"賽裡斯國",意思就是生產絲綢的國度。在古希臘人眼中,"賽裡斯人"個個都是身材高大、紅髮碧眼、音色洪亮的形象,甚至壽命都要超過兩百歲。公元前五世紀有本書名作《歷史》,這本書認為"東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智慧的搖籃",對東方文化給予了高度評價。

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之後,起初還是延續古希臘對中國的溢美之詞。公元1世紀,羅馬地理學家龐蓬尼·麥拉,對中國人的誠信充滿了讚譽:"這是很公正的民族,他們把貨物放在曠野中,購貨的人,在賣主不在時來取貨,這種經營方式是很著名的。"

在公元100年羅馬人來到洛陽,親眼見到中國之後,卻還依然極盡讚美。

羅馬人親眼見過中國之後,羅馬人又如何描述中國呢?還是上面這位託勒密先生,他對中國人有一番美好的記載。

《地理學》:賽裡斯人文明、溫和、公正且生活儉樸,總是避免與鄰國發生衝突,甚至不願與其過多接觸,但卻很樂意讓外界了解其商品,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絲,絲製品、精皮以及高質量的鋼鐵。

羅馬學者對中國的評價卻一直美的不敢想像。4世紀的希臘史學家馬爾塞林看來,中國的空氣都是甜的,月亮都是圓的,人都是好的,山好水好人更好。

賽裡斯人完全不懂得進行戰爭和使用武器。賽裡斯人最喜歡安靜地修身養性,所以他們是最容易和睦相處的鄰居。在他們那裡,晴空萬裡,皓月明朗,氣候溫和宜人,即使颳風也不是凜冽的寒風,而是和煦的微風。

在古羅馬學者筆下,中國是風景這邊獨好!

中國筆下的羅馬:

羅馬(Rome),是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名城,古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遊覽地之一。

羅馬是全世界會的中心,有700多座與,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中心,現今仍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

在宋朝《太平廣記·吳時外國傳》中記載,"從加那調州(孟加拉灣)乘大伯舶,張七帆,時風一月餘日,乃入秦,大秦國也"

中國對羅馬的印象主要是道聽途說,應該是中亞的中轉商人,或羅馬帝國商人的講述,經過學者的文字包裝,讓人感覺美不勝收。

《後漢書·西域傳》: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國中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琥珀、琉璃、琅、朱丹、青碧。刺金縷繡,織成金縷罽、雜色綾。作黃金塗、火浣布。

在《北史》中有記載,"若謀國事及四方有不決者,則四城之臣,集議王所,王自聽之,然後施行。王三年一出觀風化。人有冤枉詣王訴訟者,當方之臣,小則讓責,大則黜退,令其舉賢人以代之",羅馬盛讚中國是文明公正溫和,中國盛讚羅馬是賢人治國,隔著千萬裡時空的兩個大國在瘋狂的政治互吹。

我一直在想我們東方文明融入古羅馬文明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相關焦點

  • 盤點古代中國、古羅馬及日本的沐浴文化
    知道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就越能包容不同。 一,古代中國的沐浴文化。 a,中國沐浴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記載。 秦漢時,已形成了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習慣。以至於官府每五天給的一天假,也被稱為「休沐」。
  • 尿液漱口、人泥春藥,古羅馬人的「噁心」程度超乎你想像……
    他們中有些會去公共廁所蹲守來收集尿液,有些則走街串巷,挨家挨戶的收集,因為人們相信尿液可以治病和清潔。古羅馬人會用尿洗衣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口的操作,有些地區的人們甚至用尿漱口,認為尿能讓牙齒保持亮白。
  • 古羅馬向鄰國發起三年大戰,只為爭奪中國絲綢?
    導讀:古羅馬向鄰國發起三年大戰,只為爭奪中國絲綢?中國的絲綢自古就備受歐洲國家青睞,在兩千多年前,古羅馬國王甚至還為了搶奪中國絲綢,向波斯國發動了為期三年的大戰!古時候,當中國絲綢遠渡重洋被運到歐亞、各國時,價格直線飆升,一瞬間成為了只有王公貴族才能消費得起的奢侈品!和平平無奇的棉布、麻布相比,絲綢何其華美?歐洲貴族,特別是當時的羅馬貴族們一穿上絲綢衣服就捨不得脫下來,不惜花大價錢也要搶購到它,正因如此,絲綢在古羅馬一度買到了十二兩黃金一磅的天價!
  • 古羅馬升起與隕落的見證:古羅馬競技場
    古羅馬有過盛世,幾百年的徵伐建立起了橫跨幾千裡的大帝國;但是古羅馬最終也面對了沒落,依靠奴隸而發家的經濟最終還是因為奴隸來源的不足而消亡。在古羅馬橫行西方的1300年裡,可能有很多東西都變了,可是唯一沒變的,就是羅馬城中心的那座宏偉的競技場,古羅馬城的一顆明珠,就這樣在羅馬城矗立了千年。
  • 古羅馬軍團流落中國?不出國門賞羅馬風光,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景區
    你是否聽過古羅馬第一軍團的傳說呢?那是一支充滿了神秘色彩的軍隊哦,而關於古羅馬第一軍團失蹤之謎至今仍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景區就和古羅馬第一軍團失蹤之謎有著一點點的關係,它就是驪靬(li qian同為二聲)。
  • 古羅馬的奴隸和中國古代的奴隸有何不同,為何它們要世世代代為奴
    談起古羅馬,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我想的是輝煌燦爛的古羅馬文化。人們常說"光輝的希臘,偉大的羅馬"。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但出生在羅馬的人,也要分三等,貴族,平民,奴隸。
  • 古羅馬人與現在的義大利人有何關係?古羅馬的純正後裔現在在哪?
    逐漸的羅馬被日耳曼化了,真正屬於古羅馬血統的人們卻越來越少了。可能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義大利人不就是原來的羅馬人?但是大家要知道,古羅馬可不止一次被外族侵略統治過,真正留在羅馬的古羅馬純種人基本上已經見不著了,那麼他們都去了哪裡呢?關於純種的古羅馬血統的人去了哪裡,說起來可能大家還不相信,就是現今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以及基輔一代。
  • 古羅馬競技文化特性研究-評《古羅馬競技文化研究》
    日照 2768262、 江蘇科技大學,江蘇 張家港,215600摘要:楊弢教授所著《古羅馬競技文化研究》是一本關於古羅馬競技文化溯源的一本研究性著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史學價值。奧運會主要起源於古希臘,在羅馬帝國統治希臘後,古羅馬競技文化取代了古代奧運會,並對現代競技體育造成了一定影響[1]。從現代體育運動發展歷程上進行分析,現代體育運動有效的繼承了古羅馬競技文化的政治內涵,也滲透了古羅馬競技文化的娛樂功能,充滿了競技性和趣味性。而從古羅馬競技運動特定時期社會作用視角進行分析,競技文化是羅馬人的一種消遣方式。
  • 古羅馬人沒有衛生紙,他們的如廁習慣和現在竟然如此不同
    當我們最終回到丹佛(我的妻子和孩子們幸福地睡著了),看到科羅拉多州議會大廈閃耀在地平線上,我想到了古羅馬人。高大的圓柱和柱廊,高聳的金色穹頂,州議會大廈就像一座古羅馬時期的聖殿。現代美國社會,以及更具普遍意義的西方社會,往往將古羅馬視為西方文明的頂峰。我們仿效他們的制度和文化習慣。為什麼?他們值得我們這麼做嗎?
  • 先秦時期中國騎兵和古希臘古羅馬騎兵發展的對比
    不過不管在古代中國還是古代歐洲,騎兵的出現都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早得多,而即使在裝備最簡陋的時候,戰場上的騎兵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關於中國騎兵的起源問題,有商代說、西周說和春秋說等各種說法。我認為這些看法都沒錯,騎在馬背上的戰士的確出現得非常早,可能早在商代就有專職的騎兵出現,殷墟中配備戰馬和武器騎兵殉葬坑證實了他們的存在。
  • 《天降雄師》中的古羅馬軍團,在中國歷史上又是怎樣的結局呢?
    《漢書陳湯傳》中就提到公元前36年,西漢王朝的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徵匈奴於郅支城(今哈薩克斯坦的江布爾城)。在戰場上西漢將士們注意到匈奴單于手下一支很奇特的僱傭軍,他們以步兵百餘人組成「夾門魚鱗陣」,土城外設置「重木城」。而這種用圓形盾牌組成魚鱗陣的進攻陣式,和在土城外修重木城的防禦手段,正是當年羅馬軍隊所獨有的作戰手段。
  • 古羅馬競技場 老風
    古羅馬競技場 我把最大的震撼留給古羅馬競技場。那該是多麼偉大:你們互相角逐,你們流血或者流淚,你們裁判或者被裁決,你們鬥,你們或者麻木不仁,你們和宏偉的建築都成為廢墟。 時間是有心人,它想留住平和的人性,想用死亡和毀滅讓人類告別暴力和對流血的迷戀。城邦和城邦,一群人和另一群人,一個王和另一個王,元老院止不住世間的咳嗽。時間,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戰勝人為的爭鬥。
  • 義大利被「中國精神」感動!關鍵時刻,終於爆發古羅馬戰士血性!
    古羅馬兵團曾經叱吒風雲,橫掃千軍,義大利人作為羅馬戰士的後代,近代戰場的表現一直讓人無語,二戰時期,連個衣索比亞也搞不定,遇到英軍立即棄械投降,連印度僱傭兵都說,寧可和一百個義大利兵作戰,都不願意遇見一名德國兵!
  • 這兩種金屬讓中國和古羅馬結局大變
    一帶環球一路平安11  在很早以前,如果一個古羅馬士兵與中國漢朝戰士相遇,誰會勝利?羅馬士兵手持盾牌鐵劍身穿鏈式鐵甲挑畔,漢朝穿著皮甲拿著鐵劍的戰士上場。羅馬士兵:我天下無敵,橫掃歐洲大陸!漢朝戰士:我打的匈奴王找不到北……羅馬士兵倒地,卒……為什麼強大的重甲兵幹不過軟甲兵?
  • 古羅馬文明——伊達拉裡人和拉丁人
    這裡的居民早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經開始耕作、畜牧和制陶了。到公元前8世紀,伊達拉裡亞人進入義大利的第伯河和亞努河流域,並不停地擴張勢力範圍。歷史學家認為,伊達拉裡亞人是受當地小亞細亞移民維蘭諾瓦人的統治,經過許多年的融合才形成的。伊達拉裡亞人出現階級社會的時間是在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7世紀,國家也產生了。這些國家都是城市,沒有統一起來,各自發展。
  • 中國這個地方的建築,造型美觀還很安全,氣勢媲美古羅馬競技場
    中國這個地方的建築,造型美觀還很安全,氣勢媲美古羅馬競技場地域廣闊、歷史悠久的中國,民居豐富多彩,各個地區之間的建築特色都是別具一格的,四合院、圍龍屋、石庫門、蒙古包、窯洞、竹屋等等,早已為世人所知曉,它們彼此迥異,成為了很多人旅遊度假都會選擇的去處。
  • 2000多年前一支古羅馬軍隊在中國神秘消失,專家為您揭開千古之謎
    陳湯等人就在這裡看到一些奇特的軍隊,「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講習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對於這種記載,有人認為這種用圓形盾牌連成魚鱗形狀防禦的陣式和修「重木城」的方法,只有古羅馬軍隊採用,所謂「魚鱗陣」可能是羅馬的龜甲戰陣,而這些人就是失蹤17年的羅馬殘軍。這次戰爭漢朝軍隊大勝,「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為了安置他們,西漢政府便在甘肅永昌境內設置驪軒城,安置了這些羅馬戰俘。
  • 甘肅發現神秘異族,膚色深紅、鼻梁高聳,NDA鑑定後:古羅馬人
    據悉生活在者來寨的人許多是異族,就是說和我們中國人有點不太一樣,主要是因為生活習慣和長相都是非常不同的,者來寨中幾百人都是膚色深紅、鼻梁高聳、眼睛深陷、毛髮棕色彎曲,這一看就知道是外來人士,那麼到底這些生活在者來寨的這些奇怪的人是來自哪裡的呢?
  • 古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之間有什麼不同?東西方政體文化差異比較
    相信有很多朋友跟小編一樣,對古羅馬和西方文明有濃厚的興趣,但是對其政體、文化又不是特別了解,尤其是在觀看一些歐洲古代電影的時候,對電影主人公的很多行為都不是很理解或者難以產生共鳴。這其實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的,接下來小編將給大家介紹下古羅馬政體及文化的演變歷程,進而講述古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的不同之處,相信大家看完後會對中西方差異有一定的認識。
  • 拜佔庭,與古羅馬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繫和不同?
    又與古羅馬有什麼關係呢?1、拜佔庭,本是君士坦丁堡的希臘舊稱拜佔庭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君士坦丁大帝時代,公元3—4世紀,羅馬帝國由於西部蠻族的嚴重威脅,羅馬的君主開始尋找相對穩定的地區作為帝國新的中心。最終,君士坦丁大帝選定了地中海和黑海之交的港口城市—拜佔庭,下令在此興建「新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