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舞臺劇《火星2035》 帶你一秒「登陸」火星

2021-01-14 網易新聞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全國罕見高精度火星復原的實體、4米高的火星機甲「三腳怪」、首張火星照片……1月29日,《火星2035沉浸式科學藝術展》將在南京科技館開展。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因布展需要,1月11日起,該科技館主體館二樓及負一樓部分區域封閉施工。

沉浸式舞臺劇植入展覽,每個道具都藏著驚喜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遠航四億公裡前往火星,按照計劃,它將於2月10日左右抵達火星。火星究竟長啥樣?火星上面有什麼?《火星2035沉浸式科學藝術展》將帶你大開眼界。

「往事劇場」是本次展覽中最重磅的部分,首次將沉浸式實景舞臺劇植入展覽中。原創劇目《逆行之惑》講述了人類在觀察和研究天體運動時,發現火星「逆行」的反常現象。在研究逆行的過程中,人類的宇宙觀也在不斷進步的故事。專業燈光、舞美、演職班底,不限制座次,觀眾能夠全方位欣賞大戲,感受探究火星逆行之迷的曲折之路。

演出時間結束後,觀眾還可以在整個舞臺區域自由探索。從箱子到抽屜,從散落在地上的書籍到牆上的四分儀,每個道具都隱藏著「小驚喜」。

曾經有那麼一個時代,火星上有「人」,成為了當時人類的共識,由此衍生出了首部火星題材的科幻巨著《世界之戰》。展覽中就有一個以《世界之戰》為藍本的實景密室,將科幻照進現實。密室裡放著4米高的火星機甲「三腳怪」,配合室內忽明忽暗的燈光,還原在20世紀初,火星人「三腳怪」入侵地球的驚魂時刻。

巨大寫實火星,帶你近距離看火星之美

展覽中最為震撼的部分是「火星奇境」,整個作品打造在300平米的水面上。水面中央是一顆直徑達2.5米的超精細寫實火星模型,由火星探測器測繪數據還原了水手谷、奧林匹斯山、火星極冠等地貌特徵。

不僅如此,「火星奇境」展區還配置有雷射燈、舞檯燈等,配合奇妙的音樂旋律,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場名為「火星奇境」的燈光藝術秀。

通過望遠鏡,人們看到火星並不是完美的圓形,在表面上有許多斑駁的影子。科學家們認為,那些影子是火星上的運河,開始繪製地圖。「火星地圖學」在當時及其狂熱,並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科學家們隨著工具的改良而繪製的不同火星地圖,也將在展覽中亮相。觀眾通過媒體秀《不存在的運河》可以感受望遠鏡發明之後、探測器升空之前,席捲300年的火星樣貌狂想史。

1750年的多郎德望遠鏡、1877年的《科學美國人》、1909年的火星底片、1965年「水手4號」探測器拍攝的首張火星照片實物以及證明了火星存在過生命的Tissint隕石……展櫃內將展出百餘件見證了人類工業革命、宇航時代的珍貴展品。

【提醒】

南京科技館北門廣場及主體館部分區域封閉施工

《火星2035沉浸式科學藝術展》將於1月29日開展,持續到5月16日。單人票:98元/現場108元,雙人票:178元/現場188元,三人票:258元/現場268元,感興趣的公眾可關注南京科技館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詳情。

南京科技館開放時間為周三至周日9:00-17:00,周一周二閉館。春節期間,2月11日至2月14日閉館,2月15日至2月18日正常開館。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因《火星2035沉浸式科學藝術展》布展需要,1月11日起南京科技館主體館二樓及負一樓部分區域封閉施工。施工期間除封閉區域外,其他展項均正常開放。此外,同一天起,南京科技館對北門廣場(紫荊花路)進行封閉施工,工期約15天。北門停車場正常開放,遊客可以由臨時通道進入場館。特殊車輛、輪椅、嬰兒車等無法正常通行。

(南京科技館供圖)

相關焦點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此外,影片男主角加裡·西尼斯在五年前剛演過《阿波羅13號》,他在《火星任務》中扮演的角色和前面那部命運類似,原本要第一批登陸火星(月球)但最後時刻被人取代。《火星任務》開場就是登陸前太空人家屬的聚會,《阿波羅13號》也是;《阿波羅13號》中太空船機械故障,《火星任務》中也機械故障。
  • 登上UFO去火星 安踏兒童帶你搶先感受來自外太空的神秘力量
    一向會"頑"的安踏兒童打造神秘UFO,高度渲染航天迷們期待的酷炫場景,邀請小夥伴一起登上UFO開啟火星之旅,揭秘UFO2.0的黑科技秘密,很快便成為了家長和小朋友打卡的熱門目的地。巨型UFO跑鞋、全新升級的場景配置、逼真的裝置,隨處可見UFO、火星等元素,讓到場的會員家庭一秒進入神秘莫測的太空領域,現場也不時能聽到小朋友們跟家長發出的驚喜尖叫聲。
  • 火星探測器什麼時候登陸火星_火星探測器飛行速度是多少
    打開APP 火星探測器什麼時候登陸火星_火星探測器飛行速度是多少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4 15:08:04   火星探測器什麼時候登陸火星   火星探測器,是一種用來探測火星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包括從火星附近掠過的太空船、環繞火星運行的人造衛星、登陸火星表面的著陸器、可在火星表面自由行動的火星漫遊車以及未來的載人火星飛船等。
  • 潮眼te丨北京「爛尾樓」變身火星上的藝術館,沉浸式體驗最貴商場
    「美術館」在現在的遊戲與藝術展中我們時常會看到「沉浸式體驗」這個流行詞彙壕氣沖天的 SKP-S 也不甘落後的以「數字、模擬、未來」為主題講述了一個關於>「移民到火星」一百年後的完整故事一場帶有科幻感的藝術大片從踏入商場大門的那一刻就開始了上下一共四層,每層都有不同的主題在看到裡面的場景設計時你或許會懷疑自己進入到了一家
  • 暢想:第一塊登陸火星的腕錶將會是怎樣的?
    暢想:第一塊登陸火星的腕錶將會是怎樣的?,預計2020年登陸的火星車將搭載最新技術完成探測任務——由此催生的新一代航空高科技材質,是否會將制表界帶入全新的「火星時代」?
  • 沉浸式體驗月報·上海丨8月·報復這個夏夜
    042020夏日祭盆踴納涼大會05蘇寧X畫說森友會兒童公益畫展0680's Museum 80年代博物館07Future Empire《末日營救》08火星2035 沉浸式科學藝術展09「豫園六點半」集市10
  • 火星男孩揭秘火星,可探測器登陸後,發現火星並不是他形容的樣子
    「火星男孩」,恐怕是世界所有知名預言家中最年輕的一位「先知」了,他的出現,令世界各領域專家為之一驚。10多年來,火星男孩曾預言過很多世界大事,並且有不少都相繼應驗,而他對自己「家鄉」火星的描述,更是神乎其神。至於火星男孩所描述的火星環境是否與真實情況相符?
  • 中國的火星計劃為何舉世矚目?看看登陸火星的難度就知道了!
    然而,儘管近年來機器人飛行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將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仍然是一項危險而非常複雜的任務。火星太空任務的歷史上不乏失敗案例:既包括進入火星軌道的嘗試,也包括在火星表面著陸的嘗試。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5次火星任務。第一次是蘇聯在1960年的火星1M號;最後一個是「洞察號」,美國宇航局於2018年11月26日在廣闊的「極樂空間」著陸。
  • 火星疑似發現「廢墟」?未來太空人登陸火星,如果無法返回怎麼辦
    多個探測器將前往火星,未來還計劃載人登陸火星 前文也說到,我們今年會有多個探測器準備發射升空,開啟火星之旅,這些探測器的到來,也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火星的新發現
  • 美載人登陸火星任務的6大關鍵技術
    核裂變動力技術具備安全性和高效性,且可長時間供能長期以來,將航天員送往火星是美國家航空航天局(簡稱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計劃的首要任務。為在本世紀30年代實現載人登陸火星任務,美國宇航局正積極推進6大關鍵技術的研發。
  • VR/AR技術現已全面融入NASA火星登陸計劃 | VR網原創
    也許你想跳到距離地球40光年遠的TRAPPIST-1星系,也許你只想親眼看看和感受一下火箭發射時的情景,或是仔細研究研究正在興建的太空發射系統……過去幾年中,所有這些幾乎已經成為了可能,儘管也許只是在虛擬環境下,但這都要感謝NASA(美國宇航局)中那些極具創新的科學家。
  • 毅力號探測器將在火星上製造氧氣,這能幫助人類改造火星嗎?
    「毅力號」攜帶有一個名為MOXIE的儀器,這個神奇的設備能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並存儲起來,生成的氧氣將給未來的返回式火箭提供燃料以及登陸的太空人使用,NASA工程師Asad Aboobaker介紹MOXIE每小時轉化的氧氣非常少,大約僅能製造6到10克左右,這點轉化效率是遠遠不能滿足返回式火箭的需求,但它是首個在外太空轉化氧氣的設備將提供大量的數據資料
  • 人類已經掌握了航天技術,但為什麼登陸火星還是這麼難?
    火星作為同與地球存在於太陽系宜居帶內的一顆行星,自從它的表面被科學界證實曾經存在過大量水源時,它就被大多數人賦予了未來人類移居首選星球的重望,可是因為技術的限制,對於登陸火星來說真的不容易!人類的「思想」早已經到達了火星,可惜「科技」是「硬傷」目前為止,還未曾有哪個國家已經有了太空人登陸到了火星表面,踏足最多的就屬於NASA的幾個探測器,當然,2020年中國的火星探測器也將踏足火星。人類對想要讓人登陸火星這件事是迫不及待的,可惜「科技」是「硬傷」。現在就連讓太空人登陸月球就很難實現,何談登陸火星呢?
  • 科學:火星發現建築物廢墟和神秘人臉?難道火星真的存在過文明?
    ,美國已經發表聲明預計會在2035年登上火星。火星和地球被科學家們稱為「雙胞胎兄弟」,因為火星和地球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首先火星和地球離得最近,和太陽的距離上也相近,其次還有很多環境上的相似,比如巖石地面、轉軸傾斜、火山、也有兩極和衛星,所以人們認為如果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可能還會出現生命的話,那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火星了。
  • 早鳥特惠開票|北京3D數字太空展《HELLO火星》炫酷來襲!
    從西方的「戰神瑪爾斯」到東方「熒惑」,直到天文望遠鏡被發明以後,對火星的觀測熱潮,以至於科技時代,對火星的探索以及登陸火星的設想等等,無不反映了我們對這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近鄰星球極大的興趣。想要探索火星,是不是得等個幾十年,有了去火星的宇宙航班才行呢?
  • 火星上發現「廢墟」?科學家:人類登陸火星可能遇到變異生命形式
    由於這是我們國家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再加上這一次火星探測器中,我們以一種新的方式展開火星探索任務,即我們會一次完成環繞火星、著陸火星、巡視火星三大步,所以「問天一號」任務是備受矚目的。
  • 為什麼要去火星?火星移民能實現嗎?火星上有生命嗎?火星上能種土豆...
    昨天中午12:40左右,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地火轉移軌道,預計會在明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並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個動作(即環繞、登陸、巡視)。那麼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還有科幻吃貨最關心的問題,等移民到了火星,能像電影《火星救援》裡一樣種土豆嗎?
  • 200天後火星見:1.93億公裡漫漫徵途,中國登陸火星任務有多難?
    而在所有人類能夠到達你的星球中,對火星進行探測的難度比月球高,但又在人類可以達到的範圍之內,故對火星進行登陸探測,可以看作是目前人類技術水平下可以達到的最高成就之一。此前這麼多年來,有能力將火星探測器送上火星的國家只有美國,而且目前所有發射的44個火星探測器,只有8個成功著陸火星。
  • 好奇號帶我們了解火星
    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火星作為人類星際殖民第一站,以探測達四十多次,其中水手號峽谷為我們揭開了火星的獨特歷史觀測數據顯示那裡有著明顯的洪水侵蝕痕跡而這些痕跡似乎也為我們揭開了遠古的火星之謎。為了更加了解火星,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人類派出了有史以來最強的一輛火星探測器,好奇號。並於二零一二年八月成功登陸火星。並且給人類傳回了一張對人類影響深遠的照片。好奇號為我們帶來一張擁有著十八億像素的火星照片。他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火星大陸從這張照片之上。
  • 登陸火星會發生什麼?俄科學家稱:人類或遇到變異生命形式
    而火星就是其中之一,有人發現火星的表面上竟然布滿縱橫的條紋,因此大家都認為那是火星運河。 可以說我們對於外星人的第一次幻想,那就是火星人,尤其是早期的科幻作品描述的大都是火星人。人們滿懷期待的去探測火星,但是最後我們都知道了,火星上是非常荒蕪的,目前並沒有發現生命的存在。從火星上的環境能來看,也不支持存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