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線上渠道崛起之際 家電實體店將該如何生存

2020-12-15 家電魂

【前言】實體店日子不好不僅僅是國內,全球實體店都遇到了如此情況。12月1日,擁有23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宣布倒閉。網際網路改變了整個原有的商業邏輯,那麼家電零售如何走就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秦儀||撰文

進入21世紀10年代後,家電實體店的日子開始逐步難過起來。而且像是溫水煮青蛙那樣,不是一下子把線下實體門店殺死,而是一天比一天難過的折磨著。

關鍵在於線上像淘寶、京東日漸壯大,加上後續來的拼多多們的出現,線上銷售大增使得線下門店客流逐漸減少。傳統家電經銷商們面臨著有史以來巨大的挑戰。

商業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家電實體門店如何打破客流量瓶頸呢?這是實體門店繞不過去的問題。那麼在此情況下,家電實體店該怎樣生存下去呢?

遇困境的零售不僅在國內

國內零售企業遭遇到困境已經不是一兩天。國內傳統的百貨公司,還能夠依然活得自在的幾乎沒有幾家。絕大多數傳統零售企業,被像阿里、騰訊、京東這樣大的資本所控股,進行新零售的嘗試。否則傳統零售店能夠撐下來的幾乎很少。

商超一類的零售相對百貨也略好一些,但現在也是舉步維艱,盈利能力遠不如當年。其他像專賣店日子也不好過,既在一線城市帶不下去也難下到鄉鎮一級;就連家電連鎖也是江河日下,沒有了20年前跑馬圈地豪邁。

顯然,在國內市場商業零售遭遇到沉重的經營壓力,用難以為繼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很多人以為國內零售業態受到壓力,是因為國內電商發展過快造成的。國外電商還沒有國內快,不會遇到與國內相同的問題。其實不然!

當地時間12月1日,擁有23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Debenhams)宣布關門倒閉。一天前,另外一家英國知名零售商阿卡迪亞集團也宣布啟動破產清算程序。短短24小時,兩大百貨零售集團先後倒閉,25000個工作崗位岌岌可危。

看來家電實體店日子不好過,絕非局限於國內,國外的實體店也是如此。況且國外零售企業比國內的歷史要悠久,制度理念、管理方式都遠比國內成熟。現在依然走到了破產倒逼的悲涼境地。可見,時代是不看你歷史的,只看你能不能適應當下。

客戶上門流量是首要問題

不論是國內零售賣場,還是國外零售商店,你有沒有發現,現在零售賣場裡面,多數時候現在是營業員、導購員比上門的客戶還多。這就是一個客流問題,在網際網路線上來說就是流量問題。客流都不見了,你的商品賣給誰呢?

原本國外的電商受到限制,發展的確實沒有國內速度快,是政府或相關機構為了保護傳統零售業。不巧的是,疫情今年在歐美發達國家的肆虐比國內更盛,疫情迫使人們不能正常上街進賣場購物,只能改變購物習慣而轉移到線上,線下實體店式微就成了一種必然。因此,國外零售門店一樣跟國內承受壓力。

不論是疫情影響也好,商業模式變化也罷,重要的是確實進實體門店的人少了。不要說一般的人了,看看那些賣場的營業員,除了自己店裡降價的商品不在網上下單購物,其他東西不是一樣在線上購買嗎?

可見,由於種種原因實體零售門店門庭冷落已是屢見不鮮。網際網路之都杭州香積寺路,原本各種零售門店比比皆是紅紅火火,而現在除了還在堅守的為數不多的門店外,很多門店已經是關門大吉。實體門店的窘境可見一斑。

主要原因就在於用戶的購物習慣被轉移到線上。原本50歲以上的人被認為是不會上網購物的,想不到疫情起到了催化作用,硬是把一些原本對線上購物牴觸的人,也趕鴨子上架似的趕到了線上。實體門店怎麼會繼續原來的紅火場景呢?

重塑網際網路時代商業邏輯

獲取客流就是當前的一個首要問題。在今年上半年,疫情導致門店不能正常迎客,客流因此減少不少。很多人寄希望於疫情的儘快結束,認為疫情結束後人流會有大幅的回歸。不過從國內疫情緩解後復工復市情況來看,似乎並不樂觀。

殊不知,行為學的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持續20天以上就會形成習慣。疫情期間,居家抗擊疫情的措施,使得大多數人是不能外出購物,養成了在線上網店購物的習慣。現在疫情雖有緩解,也不再限制人們上街購物,但已養成網購習慣人們,很難再被拉回到實體店。

也就是說,當前實體店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用戶的購物行為發生了改變。這種行為習慣的改變,意味著商業邏輯也跟著改變。找到這個主要原因,就可以對症下藥,解決當前困擾家電營銷之癥結。那就是怎麼把用戶再拉回到實體店。

不過,緣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簡單的把用戶拉回到實體店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當年大禹治水一樣,堵是堵不住的,唯有因勢利導,打通線上線下,發揮線上線下各自的優勢,形成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線下展示體驗,線上下單購買。

對實體店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如何引流的問題,只要把用戶再帶回到實體來,哪怕現在就是進店只體驗,只要用戶來得多了,對實體店的依賴和信任就會逐漸培養起來。只要這種信賴建立,就會有相當一部分人再會改變習慣,重新回歸到實體店來。

至於怎樣吸引、留住客人,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家電魂會繼續探索,也會請教成功門店,把他們吸引客流的寶貴經驗介紹給同行們,重塑網際網路時代實體店的輝煌!

相關焦點

  • 線上渠道崛起之際 家電實體店將該如何生存
    進入21世紀10年代後,家電實體店的日子開始逐步難過起來。而且像是溫水煮青蛙那樣,不是一下子把線下實體門店殺死,而是一天比一天難過的折磨著。  關鍵在於線上像淘寶、京東日漸壯大,加上後續來的拼多多們的出現,線上銷售大增使得線下門店客流逐漸減少。
  • 線下體驗線上下單 「蘋果模式」能否拯救家電實體店?
    線上線下的家電銷售數據出現倒掛,這個信號足以引起生產企業和市場的高度重視。面對消費習慣的變遷,如何轉變生存方式?能否也嘗試像蘋果手機體驗店一樣,線下體驗線上下單?15日,經濟導報記者對濟南多家家電實體店進行了調查走訪。
  • 線上線下兩重天 家電實體店能否「蘋果化」
    專家建議,售前體驗和售後維修顯然是離不開實體店的,未來實體店可不再作為銷售的渠道,而是和蘋果體驗店一樣,線下體驗線上下單,改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數據對比明顯在各種政策拉動和促銷活動的刺激之下,「五一」期間家電銷售回暖跡象明顯,但因為在疫情下,消費者收入受到影響,期望的大幅度消費反彈並未出現。
  • 【探究】私域經濟悄然來臨,是不是給家電實體店營銷又開的一扇窗
    專業人士對私域經濟有一個定義,即企業要從產權的高度上真正擁有「客戶」這個資產。從這個定義延伸,私域經濟的本質並不是運營流量,而是運營客戶。從定義概念可看出,很直接,不再是「經營貨」,而是「經營人」。那麼首先要搞清楚為什麼要從公域跨越到私域,道理其實很簡單:傳統零售都有流量成本。線下是商鋪租金成本,線上是電商平臺服務費。這可以稱之為公域流量。
  • 若把電商低價家電直供給線下實體店,會翻天嗎?
    中國零售業經過多年的競合,線上線下從正面交鋒,到互相融合。線上渠道由弱變強,由市場配角到市場主導。線下渠道雖有幾千年的「商道」,但在新時代的網際網路攻勢下,一退再退,直至現在已經被逼至牆角。回頭看,已經無路可退,線下實體店究竟該走向哪裡?如何突圍?
  • 家電清洗設備與廚衛家電實體店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中國廚衛行業平臺】隨著家電與廚電行業發展至今,廚衛與家電實體店受到多方面的衝擊,包括房地產精裝修趨勢衝擊、電商銷售量額不斷增長衝擊、多大品牌渠道竄貨衝擊、大型電商平臺線下渠道竄貨衝擊、大型電商平臺線下家電門店瘋狂布局衝擊等,這些是實體店經銷商必須面對的問題。
  • 未來家電行業何去何從?以海信為例,一起了解線上線下如何生存
    在過去裡,人們的家電通常買回家後,有任何不懂操作的地方和小毛病,都只能靠網上搜索操作方式,或者聯繫售後溝通,這樣的方式開始逐漸被用戶嫌棄了。為此,家電行業裡,家電品牌想要佔一席之地,當然需要不斷與用戶建立友好直接的溝通方式。
  • 業內人士揭秘家電同款產品線上線下存在巨大差異?
    為了避免買到的家電與網購詳情不符,許多網購一族,喜歡在實體店看近似款的煙機灶具熱水器和家電產品,然後再去電商平臺下單,如果按照外行的思維,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業內人士卻表示,這可能就自己挖坑跳進去了,究竟是為什麼呢?」
  • 家電實體店有點撐不住,店面調整成常態
    家電業的實體店渠道在多重壓力的打擊下,有的實在扛不住,開始調整店面。「家電人」預判,在今後兩年內無論是國美、蘇寧,還是地方的龍頭家電渠道,那些大中型家電城都將面臨嚴峻的市場考驗。特別是在當地市場處於弱勢的家電賣場要麼縮小規模壓縮開支以求過關,要麼閉店調整另謀出路,除此之外現在還沒有找到更好的第三條路可走。
  • 人民日報:拓展線上線下渠道 實體店順勢謀升級
    拓展線上線下渠道 提供優質便捷服務實體店順勢謀升級(消費視窗·降低疫情影響 穩定居民消費⑤)人民視覺核心閱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場景加速向線上轉移,門店到家業務、數位化零售迎來發展新機遇。如果覺得不錯,可以點擊直播間的購買連結,線上下單,由最近的實體門店配送上門,感覺很方便!」浙江杭州市居民王清最近迷上了看直播、雲購物。疫情期間,超市、商場等線下門店受到衝擊,人們的消費場景加速向線上轉移,消費者從在實體店裡「挑挑選選」變為在手機上「劃劃點點」。
  • 家電實體店的出路在哪?自救的方法有哪些?(下篇)
    周六我們聊到家電實體店的線上引流方式有哪些,其實這些方法不單單對家電行業實用,其實對實體店都是適用的。線下的這些方法我上期也說了,選擇適合自己的幾個方法用精就行了。線下方法用好,再結合線上,雙管齊下,最終達到成交。今天也給大傢伙說說線上引流的方法。
  • 手機廠商線上較量趨向「白熱化」,一加或突圍線下渠道?
    在內部信中,劉作虎回顧了一加在2020年全球各市場表現,並希望一加明年將更有企圖心,在國內不止要力爭線上高端第一,同時也要大力發展線下,讓一加可以不止於「小而美」。為何一加會提出要在新的一年裡大力發展線下?從張老闆的內部信中我們也能了解一二,他指出在過去7年,一加一直被稱為「小而美」,接下來要讓一加不止於「小而美」。
  • 為什麼說實體店要線上+線下?如何實現?
    今天,客源多繼續來和大家說一說實體店轉型新零售的話題。傳統實體店想要轉型新零售實體店,首先應該從思維上面做轉變。現在傳統實體店要面臨的競爭不僅僅是方圓數裡的店鋪,還有線上各大電商平臺。比如百麗集團,百麗在2017年4月18日,百麗估值為531億港元。
  • 熱烈祝賀史麥斯2020線上直播開盤會圓滿成功!
    2020春節,一場疫情,給家電行業兜頭澆下一盆冷水,以線下銷售為主的實體店門庭冷落,整個行業都仿佛按下了"暫停鍵"。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形態,各大家電企業紛紛尋求出路,不斷嘗試開創新營銷模式,史麥斯也不例外。
  • 「獨家」家電實體到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變革之路
    只有線上電商平臺們,在線上突飛猛進,線上流量增速放緩後,開始轉向線下實體店,打造所謂的O2O新零售探索。近兩年,不是看到這線上平臺收購百貨門店,就是那個線上電商控股商超賣場。而傳統家電門店,不論是連鎖賣場,還是專賣店,都是面臨關店的風險。
  • 在網上購買家電與實體店購買有什麼區別嗎?
    購買家電產品,無外乎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線上電商購買,一種是通過線下實體店購買。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部分人覺得通過線上電商購買省時、省力,是一種較好的方式;部分人覺得大件產品還是實體店靠譜,不能夠親眼看到、親手摸到的產品總覺得不放心!那麼,網上購物與實體店購買之間究竟有何差距,您又會如何選擇呢?
  • 網際網路時代品牌銷售渠道有哪幾種——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
    而非直銷渠道,則是並非從廠家直接提供給最終消費者,而實藉助各級的中間商實現最終銷售轉化的渠道。如果根據渠道的數位化屬性進一步細分的話,銷售渠道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線上直銷渠道、線上非直銷渠道、線下直銷渠道、線下非直銷渠道。
  • 商業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家電實體門店如何打破客流量瓶頸?
    商業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家電實體門店如何打破客流量瓶頸?而且像是溫水煮青蛙那樣,不是一下子把線下實體門店殺死,而是一天比一天難過的折磨著。關鍵在於線上像淘寶、京東日漸壯大,加上後續來的拼多多們的出現,線上銷售大增使得線下門店客流逐漸減少。傳統家電經銷商們面臨著有史以來巨大的挑戰。商業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家電實體門店如何打破客流量瓶頸呢?這是實體門店繞不過去的問題。那麼在此情況下,家電實體店該怎樣生存下去呢?
  • 社區團購的崛起,水果店主直言看不到希望,實體店該何去何從?
    幾乎都是線上預售,線下配送,其中也節省了很多的物流成本以及配送成本等等。相對於廣大群眾而言,從中可以獲得一定的優惠政策,所以這個銷售模式本身就是對的。然而,隨著各種資本大佬的融入,各種高補貼、高壟斷等不正常的方式,讓店家直呼受不了,從而打破了本來市場原有的秩序。
  • 實體店如何結合線上線下營銷?
    有實體店面,也可以在微信或者是其他渠道同時銷售。關於網絡店鋪,要用心去裝修,學習。去逛論壇,發帖,提高曝光量,對於實體店所在的城市以及周邊城市,歡迎各位客人去看板,確認。對於實體店的客人,也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在網絡上有做。廣發名片讓老客戶帶新客戶,朝著訂單量不斷前進,只要你的產品有市場,那麼加上你的用心經營。一定可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