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賦異稟,天生就是學習的好料。但是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智商其實是分不開的,父母的智力水平很多時候決定了孩子的智力水平,而父母的培養方式更是決定了孩子智力的上限。
一個聰明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善於教導,也會變成和常人無異,而一個先天資質一般,但是卻得到良好引導的孩子,在後天會爆發出與常人不同的特質。怎麼去引導教育孩子呢?父母的思想怎麼傳達給孩子呢?
四川的張家已經42歲了,張家是個高齡產婦,她的孩子只有7歲。張家還是一名厲害的老師,她知道怎麼教育別人孩子,她卻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張家讀書的時候非常用功,學習刻苦,成績總是在班裡面的前幾名從來沒掉下來過,從小到大做事如此。而張家的孩子卻總是班裡的倒數第幾名,也一直穩定著沒有前進過。
張家就不明白了,自己和老公都是塊讀書的好料子,為什麼到了女兒這裡就成績平平,還吊車尾呢?張家的公公告訴張家,因為在日常教育當中。
張家和張家的老公雖然給了孩子學習教育的引導,卻沒有好好給孩子生活教育以及愛的教育的引導,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父母的思想也沒有傳達給孩子。
怎麼在生活當中,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孩子,讓孩子知道和感受到父母對於他的引導呢?這幾個小妙招用起來。
怎麼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引導孩子
1.生活能力的教育
父母要教育孩子的首先是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當代的家長有一些過分的注重孩子學習能力的教育,反而忽略了對於孩子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實一個能把自己照顧好的人學習上才不會差,而一個只會學習的人很可能只是小時候學習好,等到長大自己獨立了,其他方方面面就不行了。
從小給孩子進行生活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該讓孩子自己吃飯拿筷子的年紀,就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喂。該讓孩子自己學會洗衣服整理被褥的年紀就讓孩子自己去洗,父母不要代勞。
2.愛的教育
孩子的學習更多的是由學校進行引導的,家長要做好的反而是愛的教育的工作。我從小給孩子做好愛的教育的工作,讓孩子學會怎麼愛人怎麼愛自己。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幫助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讓孩子在學習生活當中更加遊刃有餘。人際關係良好的孩子更容易在後天取得比較大的成就,更容易在高中的學習生活中嶄露頭角。
3.感情教育
除了給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和生活能力的教育,感情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幾年名校女生自殺,為情所困的事件屢見不鮮,這其實就是他們的父母疏忽了感情教育的緣故。告訴孩子什麼樣的異性是值得他去愛的,告訴孩子要在正確的地方正確的時間地點遇到愛,不要讓孩子因為當前的小愛而放棄了以後的大愛,更不要放棄去愛自己。
有著良好的感情教育觀念的孩子,以後在面對親密關係的時候才會處理得遊刃有餘,不至於為情所困,更不至於為感情放棄自我。
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1.培養孩子不分心的能力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一定是專注力驚人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從小在吃飯或者是睡覺,玩遊戲,或者是學習的過程當中,家長都不會去打擾他,孩子能保持高度的專注。
有些家長一邊讓孩子寫作業,一邊有事情做的時候又要叫孩子,吵著讓孩子去幫忙做家務,這樣孩子怎麼能保持好的專注力呢?所以千萬不要怪孩子輸在了起跑線,很多時候是家長的不作為,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
2.給孩子提供學習資源
從小帶孩子去書店逛一逛,去圖書館看一看,去名校走一走,感受一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就是給孩子提供學習資源的最好方法,一個從小受到良好學風薰陶的孩子,在得到學習資源之後會更加珍惜,好好學習。
而學習資源帶來的學習氛圍的影響,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很寶貴的財富。比如孩子在圖書館看到那麼多人喜歡閱讀,自己也會跟著閱讀起來發現讀書的快樂。
想要培養出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贏在起跑線,用自己有思想深度的教育方式去引導孩子,除了學習教育,愛的教育,生活能力的教育,以及感情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