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文明在這所學校裡,可視,可感,可用!

2020-12-25 澎湃新聞

工匠精神!文明在這所學校裡,可視,可感,可用!

2020-12-23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頒獎詞

文明,在金華市技師學院可視,可感,可用。除了校園裡的處處文化景觀,還有融入技能培養的「大國工匠」精神,以及志願服務、興趣社團、技能協會形成的校園文化矩陣,更有著服務金華、與金華企業同頻共振的襟懷。

走進金華市技師學院,放眼望去,便能看到校園裡「拓」文化、核心價值觀和「一訓三風」等微景觀。這是該校把文明元素可視化,並注入校園「風景線」的一種設計。學院確立「拓」的核心文化,並邀請知名設計公司完成視覺創意。除此之外,該校三年來還實施黨群中心、校史陳列室綜合文化提升工程、產教融合大樓新建啟用,精技樓整體升級改造工程,教學區、生活區花園升級改造工程,南校區道路綠化帶升級改造工程等,美麗校園品質品位不斷提升。

創建與培育結合

為學生注入「工匠精神」

今年11月中旬,喜訊傳來,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浙江省選拔賽中,金華市技師學院的選手熊志毅在工業機械裝調項目中獲全省第一名,直接進入國家集訓隊,另外兩名選手陳時星和柳一也進入國賽選拔。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浙江省選拔賽和部分國賽精選項目浙江省選拔賽的73個項目中,該校參賽選手共獲得25個獎項。

該校把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和培育「大國工匠」深度融合,不但通過技能文化節、企業家進校園、優秀學子分享會著力於「工匠精神」的培育,還通過名師工作室團隊培養、技能大師工作室引領培養、班主任師徒結對培養等分層分類培養,形成「五階」培育模式。每年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選送大量教師外出培訓、下企業實踐和參加技能競賽,打造以全國技術能手為引領,以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市名師大師為中堅力量的專業教師團隊。

學院現有省級以上實訓基地25個,三年來共獲得市級以上集體榮譽63項、市級以上師生個人榮譽385項,名師工匠輩出,其中新增全國技術能手、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42人。

制度與活動並舉

在校園興起文明之風

今年9月,「紅馬甲」成為金華街頭最亮眼的風景線。為深入推進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集中攻堅行動,志願者們紛紛走上街頭,其中就有金技人的身影。9月21—23日,該校就派出38支志願服務隊、2200餘師生志願者,奔赴後周社區、秋濱街道下屬社區、轄區路口、綜合市場、校園及周邊等地,開展文明創建志願服務活動。在整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該校支援金華開發區各街道社區創建的志願服務達1.4萬人次。

志願服務是該校社團活動的一個亮點,還有著「小金領」學雷鋒志願服務品牌,共有社區主任助理、雙萬結對、金醫醫導、節地生態安葬、垃圾分類、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志願支隊23支,近3年共出外志願服務4.9萬人次。除此之外,該校還有興趣類社團27個、技能協會12個,每周開展社團和技能協會活動,並以新生節、社團文化節、社團聯誼會、技能文化節四大類品牌活動,形成「每學期有主題、每月有熱點、每周有活動、每天有內容」活動矩陣,為學生搭建起七彩人生、人人皆可出彩的成長平臺。

與此同時,該校力求「讓制度為全國文明校園創建保駕護航」,堅持以「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為育人主線,強化文明處室、文明班級、文明職工、文明學生等文明細胞的培育,年年評、月月考、周周核、天天查,十多年來一以貫之,人人「爭做文明事、爭當文明人」的氛圍日趨濃厚。如每日「文明晨讀時光」已制度化開展8年以上,還有每周「國學誦讀」,每月「道德講堂」等,讓優秀思想和文化入腦入心。

校內與校外共育

為金華增添文明力量

今年3月,金華市技師學院收到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負責人送來的錦旗,以及另外6家合作企業的電子感謝函,感謝該校師生在疫情期間的馳援。

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我市企業外來務工人員返崗率較低,企業出現用工荒。面對企業的求援,金華市技師學院第一時間響應,共派遣1342名學生、65名教師到市域的87家企業助力復工復產,得到政府和企業的高度評價,獲得「金華市五一勞動獎狀」「金華市青春戰疫先進集體」稱號。

在疫情期間展現出的社會責任感與戰鬥力,正是金華市技師學院校園文化的一部分。2018年以來,該校把創全國文明校園與金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區域經濟發展培育新時代精工強匠工程」深度融合。近3年來,該校就為各類企業解決技術難題31個、申請專利14項、新增合作企業28家、緊密型合作企業達200餘家;在社會服務方面共計培訓70566人次,幫扶中西部和東北職業學校16所,集團化聯合辦學培訓900多人。

小布短評

將文明內化為行動力

在金華市技師學院採訪過程中,讓小布最感動的,便是他們在疫情期間馳援金華企業。訂單如山,金華企業面對如此大的壓力時,想到的便是向與他們深度融合、長期共同發展的金華市技師學院求援。

學院不但慷慨允諾,更是做好了細緻、周全的準備。首先向所有金華學生摸底,了解情況,選擇其中一直在金華並未外出的學生,徵求學生的意見,在學生和家長自願的前提下確定名單;其次要求學生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而是乘坐私家車或企業安排的車輛到校,然後乘坐企業接人的專車前往。在學生到達企業後,一邊做好學生的防疫知識教育,一邊敦促企業做好消毒等防疫工作,並安排老師全程陪同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正是這樣既有心又有力的舉措,才有了成為「金華市青春戰疫先進集體」的佳話。這種精心部署與周密安排相結合的做法,在該校爭創全國文明校園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成為他們的「文明密碼」。

來源|金華新聞客戶端

作者丨金璐

編輯|葉耘華

校對|吳春琴

原標題:《工匠精神!文明在這所學校裡,可視,可感,可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洞讀 | 古代機械裡的華夏文明與「工匠精神」
    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積澱了無窮的智慧,形成了獨特的精神標識,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和發展機械的國家之一。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機械技術在農業、冶金、紡織、車船、軍事、天文、鑽井等領域位居世界前列,取得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古代科技尤其是機械技術曾長期處於世界先進行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 原創校園話劇,弘揚工匠精神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養時,必須同時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時,應當緊密結合職業技能的培養進行。職業技能培養與工匠精神培育要相互滲透,相互促進,高度融合,合力育人。
  • 弘揚工匠精神 創新思政實踐
    研究中心以傳承與弘揚工匠精神、研究與創新工匠文化、教育與推廣工匠文明為己任,是四川省首個專業性工匠文化研究智庫。社科基地通過發布課題、研討會等形式,有效帶動了四川高校師生工匠精神社會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實效。
  • 以工匠精神匯聚新徵程的強勁動能
    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兩次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釋放出崇尚勞動、見賢思齊的強烈信號,將激勵全體人民和廣大勞動群眾更加勤於創造、勇於奮鬥,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歷史偉業。  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在勞動者素質中,「工匠精神」尤為重要。什麼是「工匠精神」?
  • 一把傳承數代的王麻子剪刀,誰說中國人沒有過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英文的單詞是Craftsman's spirit,它是一種涵蓋各種職業的一種職業標準和精神,它是一種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素質的綜合集中體現。工匠精神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推動力是不言而喻的。近代的工匠精神尤以德國、日本為例,可以這樣說,戰後這兩個國家的經濟的高速發展確實是和他們民族固有的工匠精神是分不開的。
  • 濟南理工學校用「工匠精神」滋養學校文化
    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它凝聚了全校師生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信念、共同的願景和共同的努力方向。職業學校是與普通高中具有同等地位的教育類型,其校園文化具有非常鮮明的特色。烏校長深刻分析了文化建設的價值,重點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程及核心文化。  學校創建於1950年,是濟南市最早創辦職業教育的國辦學校之一。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始終以立德樹人、服務社會為己任,現在是一所集中職教育、五年制高職教育、技術推廣、勞動力轉移培訓和社會生活教育為一體的職業學校,曾獲得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 推進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
    2016年,全國「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活動在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活動在師生中產生熱烈的反響。學校以此為契機,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確立了培育具有工匠精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目標。學校挖掘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將工匠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形成一種職業敬畏和職業自豪的「匠心價值」。
  • 傳承大國工匠精神,樹立遠大職業夢想
    凝聚人才,創新科技,注重產業結構調整,加大科技投入,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這一系列的舉措使中國形成了「人人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本次研學活動緊隨時代步伐,走進包頭機械工業職業學校、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包頭服務管理職業學校三所職業技術院校,共同見證職業人才為社會以及世界貢獻的創新力量,學生們也化身小小工匠家,探究機械製造業的前世今生,感受智能生活的點滴改變,了解「中國速度」的震撼魅力;讓學生們親身體驗,走進多種多樣的職業技術崗位,走進操作間拿起操作杆,學習動作技能,有模有樣,在體驗中感受科技強國的創新力量。
  • 「耕育匠藝」傳承耕育文化、工匠藝術和工匠精神
    「耕育匠藝」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揮「工匠精神」,把工匠藝術、民族技藝與古今中外文化和藝術融合,發揚提升到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耕」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農耕文明,所有匠藝和文化都來自於農耕和土地。「育」是傳承和保育,以及美育、勞育和育人。
  •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我省首個勞模工匠主題展館...
    同時,青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將青島市勞模工匠展示館命名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並舉行授牌儀式。管延安等16名全國勞動模範、大國工匠和24名工會幹部、職工代表受邀成為青島市勞模工匠展示館首批嘉賓參觀。「內涵豐富、理念深刻、設計時尚、脈絡清晰」「應時代大勢、砥礪奮進的責任感油然而生」受邀參觀的嘉賓紛紛為展館「點讚」。
  • 人民日報:讓工匠精神涵養時代氣質
    王曉峰:我的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有三個關鍵詞:一是敬業,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敬畏之心,視職業為自己的生命;二是精業,就是精通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技藝精湛,我們熟知的大國工匠,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的人,在行業細分領域做到國內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三是奉獻,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擔當精神、犧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急功近利、不貪圖名利。
  • 長文:聊聊日本工匠精神的由來——源自美麗外表之下的無奈
    一、工匠精神這個詞的由來關於工匠精神的定義大家問度娘,這裡就不重複了。我們先聊一下「工匠精神」這個詞的由來。2010年,在日本橫濱誕生了一家木工學校,主事人叫秋山利輝。2013年其著作《一流を育てる 秋山木工の職人心得》(培養一流人才 秋山木工的匠人心得)在日本大賣。2015年該書被譯為中文,書名《匠人精神》。
  • 腿部細節體現「工匠精神」!這部十月新番,讓人忍不住暫停截圖
    故事的舞臺設定在一所戰鬥人員培養學校,這裡的學生被稱為lily,肩負著與怪獸(HUGE女主角莉莉曾經被這所學校的前輩救過一命,於是她帶著仰慕與嚮往的心情,加入了這所學校。身為吊車尾的她,在這裡她遇到了各式各樣的新夥伴,也將面對嚴峻的戰鬥。
  • 蘇評│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國製造」
    弘揚工匠精神需要提高創新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當前,我國製造業面臨大而不強、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的現狀,工匠精神便是在產品裡注入創新和活力,代表著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 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走進武漢教育系統傳遞工匠精神
    12月15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走進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為學校的教師們分享了愛崗敬業、攻堅克難的奮鬥故事。,負責武漢客廳方艙醫院150多個移動公廁的汙物清理和注水消殺的緊急任務,每天抽排清理移動公廁糞便10多噸的東西湖區城管執法局吳家山城管所操作員——全國先進工作者羅善善;每年都有近200天在外出差,跑遍了全省100多個縣,監管裡程達數十萬公裡,檢查近萬家企業,處罰違法企業數百家的省生態環境廳駐鄂東生態環境監察專員辦副主任——全國先進工作者塗超;把一窮二白、遍地棚屋、泥濘難行的貧困村,變化成人均年收入超過
  • 尋找大城工匠 弘揚工匠精神丨佛山年齡最小的大城工匠陳奇亮,用...
    佛山是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城市,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與企業家精神共同成為照亮佛山現代工業文明之路的「雙子燈塔」,本報從即日起推出「尋訪大城工匠 弘揚工匠精神」系列報導,聚焦堅守工匠精神的優秀技能人才,講述他們的成才故事,敬請垂注。
  • 弘揚工匠精神 凝聚傳統力量
    中國手藝人,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非遺傳人,實乃大國工匠中的傑出代表,他們身上體現了十分可貴的傳統匠人精神。書中展列的匠人匠心,個個精彩。宣紙製作有108道工序,其中,撈、曬、剪……各有其難,撈紙尤難。曾上過央視《大國工匠》的周東紅撈出來的紙,每一刀誤差不超過一兩,每一張上下誤差浮動僅一克。
  • 中育貝拉:以工匠精神做教育 成就每一個普通孩子的名校夢
    談到"大國工匠",李松校長對它的定義是這樣的:教育和手藝人一樣,具備異曲同工之處,同樣需要有工匠精神,手藝人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而教育者則是對未來的國之棟梁授之以漁,誨人不倦。那麼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將工匠精神發揮至極?作為中育貝拉國際教育集團的領頭人,又是如何理解和落實工匠精神?
  • 中育貝拉:以工匠精神做教育,成就每一個普通孩子的名校夢
    那麼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將工匠精神發揮至極?作為中育貝拉國際教育集團的領頭人,又是如何理解和落實工匠精神?    02相同之路,不同之處  學生是一個群體,這就意味著進入同一所學校學習時,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個體,帶著自有的個性、習慣、成績,同時接受同樣的知識,又追逐著不同的目標。
  • 全省「匠才」匯聚瑞安 共話時代工匠精神
    現場,來自全省各地和省製造業領域的工匠代表、工會幹部百餘人齊聚瑞安,感受瑞企智造風採,聽專家代表談「浙江智造」、企業代表話先鋒力量、工匠大師說感悟歷程。活動全程通過「溫州工人」微信公眾號直播。浙江省總工會二級巡視員王重剛,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溫州市總工會主席張洪國,瑞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項金敏參加活動並發表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