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考古人把明長城調查整理成了一套大書 凝結無數汗水

2020-12-19 騰訊網

山西省明長城資源調查報告(全五冊)

1997年,山西省地圖集編纂委員會開始編制《山西省歷史地圖集》。在該書中,有一幅地圖為《歷代長城》,將各種文獻記載的長城和以往調查發現的長城以地圖的形式展示出來,是第一幅關於山西長城分布的地圖。但由於該圖側重於對文獻記載長城的展示,缺乏對文獻資料的考證,還存在著些許缺誤。

1999~2003年,為配合《中國文物地圖集·山西分冊》「長城遺址"的編撰,山西省文物局組織山西大學考古專業、忻州市文物管理處等單位對山西省境內的歷代長城進行了系統調查。此次調查借鑑了考古調查的一些方法,儘可能地獲取更為科學的田野調查資料。調查時,利用1:50000地形圖、GPS確定長城的地理信息,除文字和繪圖記錄外,採用攝像機、照相機全方位記錄長城遺蹟,採集長城相關遺物,調查有關遺址。

2007年,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組織的全國長城資源調查工作全面鋪開,長城調查進入一個更科學、更規範的階段。在調查手段方面,除了以往採取的田野考古調查方法外,還充分運用了航空考古、遙感考古和測繪技術、信息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方法。

根據長城資源調查,2012年5月22日,國家文物局下發了《關於山西省長城認定的批覆》(文物保函〔2012〕997號),認定山西明長城牆體470段,總長度896.53千米,單體建築3081處,關堡344座,相關遺存27處。分布在6市25縣,包括外長城和內長城:外長城由河北省懷安縣入大同市天鎮縣,向西經陽高縣、大同市新榮區、左雲縣和朔州市右玉縣、平魯區,至忻州市偏關縣黃河東岸。內長城有兩條線。第一條線由河北省淶源縣入大同市靈丘縣,向西依次經忻州市繁峙縣、大同市渾源縣、朔州市應縣、山陰縣和忻州市代縣、原平市、寧武縣、神池縣及朔州市朔城區,至偏關縣白羊嶺(古稱丫角山),與外長城會合;第二條線沿太行山脊嶺分布,自大同市靈丘縣向南依次經忻州市五臺縣、陽泉市盂縣、平定縣和晉中市昔陽縣、和順縣、左權縣,至長治市黎城縣東陽關;還有一段沿黃河東岸修築的從偏關縣老牛灣至河曲縣石梯子長城。

作為長城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山西省中北部長城沿線還保留著大量的烽燧、關隘、城堡等遺存,其中北線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東線的平型關、娘子關聞名於世。

《山西省明代長城資源調查報告》由山西省文物局編著,文物出版社出版。該書出版面世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前期的明長城資源調查工作和後期的資料整理、編寫工作,前後歷時十二年。

文內節選

山西省明長城資源調查報告

廣武明長城 楊建民 攝

長城長,長城長,

都說長城兩邊是故鄉。

——這是庶民心中樸素的長城。

漢家今上郡,

秦塞古長城。

有日雲長慘,

無風沙自驚。

當今聖天子,

不戰四夷平。

——這是皇家希望持久存在的長城。

統漢烽西降戶營,

黃沙白骨擁長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

北地無人空月明。

——這是戰士眼中悲愴的長城。

十指纖纖玉筍紅,

雁行輕遏翠弦中。

分明似說長城苦,

水咽雲寒一夜風。

——這是遠方良人懷念戍邊者的長城。

一千個人,

有一千種長城。

一千種長城,

連綴成一個以山川為基礎的浩大博物館。

長城,

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承載著太多的歷史和人文信息。

一部長城史,

就是中國歷史的縮影。

歷史上,

山西所處的位置,

正好位於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分界線,

多個朝代都在山西境內興建長城,

抵禦遊牧民族的侵擾。

因此山西境內長城遺蹟也就比較多。

據有關資料,

山西長城分布於9個市40餘個縣(區),

總長度累計3500多公裡,

現存較完整的城牆和遺蹟有1500多公裡,

涉及戰國、東魏、北齊、隋、宋、明等朝代。

而這些長城中的一大部分,

我們曾經走過。

山西長城

廣武明長城

▲如今,被風吹倒的「月亮門」已成為記憶

偏關長城

老牛灣堡

修復後的平型關 武敵 攝

修復後的雁門關

荷葉坪北齊長城

寧武東魏肆州長城

廣武長城

寧武關城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王文化 攝

岢嵐宋長城

原平長城

繁峙長城

靜樂長城

河曲長城

河曲長城包磚敵樓

神池長城

五臺長城

柏楊嶺長城、九窯十八洞殘樓以及遠處的柏楊嶺堡

從柏楊嶺的另一面遠眺長城和柏楊嶺堡

柏楊嶺長城

山西長城分段路線圖

圖中標示部分為經典長城地標的地理位置

左雲縣長城

右玉殺虎口長城

晉冀交界的狼牙口長城

陽泉固關長城

天鎮長城

天鎮李二口長城

陽高殘長城

大同新榮古長城

朔州利民堡長城

靈丘牛幫口,可見山腳茨字十八號臺和山腰茨字二十號臺

▲靈丘牛幫口保存較為完好的茨字二十一號臺

《山西省明長城資源調查報告》內容簡介

山西自古就是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融與衝突的前沿,從而也成就了其作為我國長城遺存大省的地位。從戰國至明代兩千多年的時間裡,歷代先後在山西修築了防禦體系完備的長城,主要分布於9個市40餘個縣,年代幾乎涵蓋了整個中國長城的修築史。山西長城又以明長城作為當時拱衛京都的屏障,其前後共修築了150餘年,總長度達896.53千米。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長城的防禦功能逐漸退化,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同時,長期的自然風雨侵蝕,長城牆體不斷剝落或坍塌,加之人為和建設性破壞的直接威脅,長城保護工作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目錄

序[一]

序[二]

第一部分 綜 論

第一章 山西省明長城分布區域的自然地理與地質特徵

第一節 山西省明代外長城分布區域的自然地理與地質特徵

第二節 山西省明代內長城分布區域的自然地理與地質特徵

一 山西鎮內長城分布區域的自然地理與地質特徵

二 薊鎮(真保鎮)內長城分布區域的自然地理與地質特徵

三 地質地理構造對明代長城防禦體系構築的影響

第二章 史實 史籍

第一節 史實概覽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章 山西省明長城資源調查工作概況

一 前期準備

二 田野調查

三 資料整理

四 長度量測

五 專題要素數據生產

六 宣傳工作

第二部分 分縣調查報告

第一章 天鎮縣長城

一 長城資源調查數據

(一)長城牆體

(二)關堡

(三)單體建築

(四)相關遺存

(五)採(徵)集標本

二 長城資源調查資料分析

(一)長城牆體

(二)關堡

(三)單體建築

(四)採(徵)集標本

三 自然與人文環境

(一)自然環境

(二)人文環境

四 保護與管理狀況

五 與文獻記載和以前調查成果的比較分析

第二章 陽高縣長城

第三章 新榮區長城

第二冊

第四章 左雲縣長城

第五章 右玉縣長城

第六章 平魯區長城

第七章 靈丘縣長城

第八章 繁峙縣長城

第九章 渾源縣長城

第十章 應縣長城

第三冊

第十一章 山陰縣長城

第十二章 代縣長城

第十三章 原平市長城

第十四章 寧武縣長城

第十五章 神池縣長城

第十六章 朔城區長城

第十七章 偏關縣長城

第四冊

第十八章 河曲縣長城

第十九章 黎城縣長城

第二十章 左權縣長城

第二十一章 和順縣長城

第二十二章 昔陽縣長城

第二十三章 平定縣長城

第二十四章 盂縣長城

第二十五章 大同市城區、南郊區長城

第二十六章 大同縣長城

第二十七章 懷仁縣長城

第二十八章 廣靈縣長城

第二十九章 五臺縣長城

第三十章 陽泉市郊區長城

第三十一章 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豐鎮市、涼城縣部分長城

第三部分 結 語

第一章 山西省明代長城的特徵與保存狀況

第二章 明大同鎮、山西鎮長城防禦體系建設考察

第三章 關於烽火傳報體系的若干問題

附 山西省明長城部分官堡測繪圖

後 記

第五冊

地圖·彩圖(2375~2966)

亞洲考古新媒體 出品

僅供學習 侵權即刪

歡迎分享至 朋友圈

來源:文博山西公眾號

記得星標!點點在看讓考古的聲音傳得更遠

相關焦點

  • 山西有八段入選-山西市場導報數字報
    這8段明長城分別是:明長城李二口段、明長城鎮邊堡段、明長城寧魯堡—八臺子段、明長城茨溝營段、明長城老牛灣段、明長城新廣武—白草口段、明長城娘子關段、明長城右玉縣二邊段。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構成以秦漢長城、明長城為主線,與抗日戰爭、長徵等重大歷史事件存在直接關聯,以及具有文化景觀典型特徵的代表性段落、重要關堡、重要烽燧為主,共計83段(處),其中秦漢長城重要點段12段(處),明長城重要點段54段(處);其他時代長城重要點段17段(處)。  歷史上,多個朝代都在山西境內興建過長城以抵禦遊牧民族的侵擾。
  • 山西一縣,為入晉黃河第一縣,古為邊塞要塞,今為旅遊勝地
    其中山西境內有965公裡,涉及山西忻州、呂梁、臨汾、運城4個地市市,還有山西境內19個縣市,560多個村莊,分別位於偏關、河曲、保德。並且在這條流經山西境內,偏關不僅是黃河流入山西的第一縣,而且也是九曲黃河最為壯觀、最富傳奇色彩的一段,從而給偏關這個山西偏僻的小縣帶來了耀眼的光環,足以令世人稱羨。
  • 奏響山西法治最強音
    2016年10月18日,山西高院官方微信註冊、12月20日,發布第一篇文章;2017年3月31日,收到第一條微信留言、6月26日,第一次推送文章點讚率達10%以上;2018年2月10日,單篇圖文閱讀量10w+、5月29日,粉絲首次破萬;2019年4月6日,粉絲破10萬;2010年12月20日,成立4周年。
  • NO.77|偏頭關明代長城外的三關之首,山西偏關「三晉之屏藩」
    偏關縣地圖忻州是個美麗的地方,走進偏關縣,偏頭關、明長城帶來的歷史故事,老牛灣最美的中國大峽谷之一,了解偏關的民俗風情,也可以看到我國水利樞紐發展的進程。偏頭關2.2 明長城山西偏關號稱中國長城博物館,這裡是北疆之門戶,京師之屏障。
  • 雞娃的不解之謎:為啥看了一堆書,語文仍然考成渣?
    其中一個大謎團、也是媽媽經常來問我的問題是: 我知道閱讀的重要性,娃從小也看了很多書——總有一面牆吧,但學校每次考語文,為啥閱讀理解還是錯一堆,語文瞬間變學渣? 閱讀量的確是閱讀能力的基礎,也可以說是必要條件,但絕非充分條件。
  • 山西方言研究70年
    結項成果《晉方言語音百年來的演變》(2019)[40],被魯國堯先生評價為「迄今為止,體量大的方言,出版『百年演變史』的,獨此一家!」「在漢語諸方言的研究中,晉方言史的研究處於『一流』地位,《晉方言語音百年來的演變》一書的出版是重要『地標』」。
  • 長城十三關,山西就獨佔五關,你知道是哪五關嗎?
    國家文物局曾於2009年首次公布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朝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是世界十大奇蹟之一。萬裡長城共有十三關,其中山西就獨佔五關,你知道是哪五關嗎?接下來就隨小編一看究竟。北齊時修建而成,到明朝時期重新設計,包磚大修。第三關:居庸關居庸關長城,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北京旅遊局評定的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昌平縣城以北20千米的峽谷中。距北京市60千米,距八達嶺長城20公裡,地形險要,是長城重要的關隘。
  • 《了不起的長城》探秘明長城 防禦體系引驚嘆
    【來源:中國網】全球首檔長城文化體驗類節目《了不起的長城》將於本周六3月21日20:30播出第九期節目,長城磚員阮經天、黃明昊、楊迪、周深、沈南,與搬磚輔導員——中國青年跨界歌唱家伊麗媛,以及特邀嘉賓李莎旻子一起,將繼續探秘寧夏水洞溝地區的明長城和紅山堡。
  • 《凡俗心願: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考》 解讀中國吉祥圖案的文化寓意...
    《凡俗心願: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考》近日由北京領讀文化策劃,九州出版社出版。這本書以日本學者野崎誠近關於中國風俗研究的著作《吉祥圖案解題》為底本整理、編譯而成,共收入中國傳統吉祥圖案400餘幅,生動呈現了中國傳統裝飾藝術,題材涉獵廣泛,包括政治、經濟、文學、歷史、風俗、宗教等各個方面。書中對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涉獵之廣,研究之深,至今無人企及。所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 錦州市明長城龜山段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按照《長城保護總體規劃》要求,國家文物局研究確定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遼寧省7個點段入選,其中包括錦州市明長城龜山段。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構成以秦漢長城、明長城為主線,與抗日戰爭、長徵等重大歷史事件存在直接關聯,以及具有文化景觀典型特徵的代表性段落、重要關堡、重要烽燧為主,共計83段/處。此次我省入選的7個點段有:戰國燕長城建平縣段、明長城虎山段、明長城龜山段、明長城植股山段、明長城小虹螺山段、明長城錐子山段和明長城九門口段。
  • 山西一副廳級幹部接受審查調查
    中國銀保監會山西監管局二級巡視員楊慶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楊慶和簡歷楊慶和,男,漢族,1962年4月生,山西懷仁人,在職大學文化程度,1981年9月參加工作,199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經濟師。
  • 山西職業技術學院真有一套
    具體如下:山西職業技術學院自合併了山西省物資學校後,自己舉報自己的房子屬於違建,將全部的房子拆除(房子原本其實是學校拆掉自己家屬院別人的平房,再給老師們蓋了新樓房,所賠償下的房子)原因是:2000年時,原本還是山西物資學校的時候,學校為了給老師蓋新樓房,將院內原本屬於個人的平房,全部拆除,學校給予補償房屋指標一個,和一個比原來小一倍的馬路邊的房子
  • 他的書怎麼成了偽作
    一說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華夏族人,一說春秋戰國時期衛國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一說是戰國時期魏國鄴城(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人。古人的「命」的概念,包括「天命」和「人命」。想要了解在「命」,更想把握「命',所以就有了」算命「的需求。
  • 山西懸空寺屹立不倒,千古之謎被揭開,古人的智慧讓專家嘆服!
    現代人考古,經常被古人的智慧震驚!說到我國的古廟建築,大多數都可以形容為莊嚴莊重。而對於刺激和奇特這類詞語,它很少用於描述建築,尤其是對於已經傳承了數千年的古老寺廟。在中國的土地上,有這樣一座古老的寺廟,已經存在了數千年。它巧妙地建在高山的懸崖上,令人嘆為觀止,它是山西懸空寺。
  • 山西應縣木塔,古人木構建築的奇蹟,無釘無鉚已屹立千年
    有句話說到: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國看北京,三千年中國看陝西,五千年中國看山西。回溯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山西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山西朔州應縣,位處於朔州市與大同市之間。應縣城建始於唐末時所置金城縣,並在縣城內創建應州,自創辦之日起這裡一直都是重要的戰略要地。
  • 山西古代學者在史學上的貢獻
    1948年暑期,山西大學遷往北平後,調任該校歷史系教授;太原解放後,隨山西大學遷晉,並任該校及山西大學師範學院教授。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61年平反。1973年逝世。主要著作有《中國近代史講義》、《中國史學概論》、《五代史記注引用書考》、《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等。論文有《書院制度考》、《曲赦考》等。另有《宋元版書著錄表》、《明史本證》和《山西碑帖考釋》等未出版。
  • 考禮儀培訓師證有什麼用——轉自小紅書
    考禮儀培訓師證有什麼用——轉自小紅書。很多老師都在諮詢禮儀培訓師考證這個事情,考了有什麼用。風尚圈看到了一位優秀禮儀培訓師在小紅書分享的筆記,今天給大家放到官網上供更多人來看到。3、社會人員,退役空姐考這個的比較多,有機會繼續留在航空公司或者轉成培訓人員。考禮儀培訓師沒有專業和學歷限制,也沒有年齡和性格限制,只要滿足18周歲以上形象禮儀愛好者就行。
  • 杭州凝結畫室帶你「1+1>2」
    美術藝考的處境比較尷尬,很多人把其當做上大學的「捷徑」,甚至有不少人選擇走美術高考,就是為了降低文化錄取線,覺得只要走美術藝考,文化課就可以隨便考了,學不學都沒關係。而實際上,文化課不是你選擇美術就不用學的,反而會是藝考成功的最大籌碼。
  • 《幽遊白書》:富堅義博與群魔亂舞的平成靈異物語,凝結在時空中
    30周年,仍像是記憶中的老朋友那樣,時空凝結在那張照片裡。但連載的當下,同時也讓富兼感受到逐漸走入無限循環的疲乏感,追逐人氣的壓力、編輯部的幹涉,都成了後來《幽書》快速走向結局的因素。許多人一提到福建,馬上就想到關鍵字&34;。日本都曾經流行過一句&34;作為諷刺;當然這可以視作讀者們對富兼作品懷抱無限期待所致。可能有不少人是因為富兼,才意識到作為周刊連載漫畫家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