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7|偏頭關明代長城外的三關之首,山西偏關「三晉之屏藩」

2020-12-19 阿牛帶你山西吃喝玩
偏關縣地圖

忻州是個美麗的地方,走進偏關縣,偏頭關、明長城帶來的歷史故事,老牛灣最美的中國大峽谷之一,了解偏關的民俗風情,也可以看到我國水利樞紐發展的進程。

偏關為山西省忻州市下轄縣。偏關縣古稱林湖、始稱偏頭關、偏頭寨,五代置偏頭砦,元改偏頭關,清改稱偏關縣。

1、交通運輸

偏關縣交通以公路為主,平魯至萬家寨的引黃公路橫穿縣境中部,原平崞陽至內蒙川峁的幹線公路途經縣境,並以縣城為中心有多條簡易公路。全縣公路總長249公裡,其中省級公路66公裡,縣級公路129公裡,鄉鎮公路44公裡,全縣15個鄉鎮全部通了汽車,交通閉塞的局面大為改觀。

2、旅遊資源

2.1 偏頭關

偏頭關,位於偏關縣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偏頭關。「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這是古人對偏頭關的讚譽。偏頭關歷史悠久,地處黃河入晉南流之轉彎處,為歷代兵家爭奪重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就是戰場。「趙武靈王略中山破林胡,取其地置儋林郡」。偏關秦漢屬雁門,隋屬馬邑,唐置唐隆鎮,名將尉遲敬德在關東建九龍寺。

偏頭關城形狀不規則,東西長1100米。東、西、南三道城門均建有甕城。城高10米處砌磚石,南門至西門一帶,磚石大部猶存。西牆、北牆多為夯土牆,東部城牆已毀。明代除設置「偏頭關」外,在重山峻岭的長城沿線及重要通道上建起了城22座,有樺林堡、老牛灣堡、草垛山堡、老營堡等。這些堡城的邊牆現多僅存夯土,唯地處黃河岸邊的樺林堡地段,約30公裡邊牆保存較好,全部包磚,高聳於河岸,甚為壯觀。

偏頭關

2.2 明長城

山西偏關號稱中國長城博物館,這裡是北疆之門戶,京師之屏障。偏關明長城分為西路,中路,東路,境內長城全長數百華裡,現存300 多個峰燧臺墩。東南部的九窯十八洞,幾百年來一直是人們探尋考究的地方。它是萬裡長城上設置功能最全的軍事堡壘,既是戎邊將士的住所和武器庫,又是阻擋和打擊敵人的極為險要的軍事工程,九窯十八洞為大迴廊結構,東西北三面牆上各有四個箭窗,南牆有門居兩箭窗中,由柏楊嶺堡西行有五座臺墩。九窯十八洞段明長城有六十餘華裡,道路迄今行走艱難。

明長城
明長城

2.3 老牛灣

老牛灣位於晉蒙交界處,以黃河為界,往南是山西的偏關縣,北岸是內蒙古的清水河縣,西鄰鄂爾多斯高原的準格爾旗,是一個雞鳴三市的地方。黃河從這裡入晉,內外長城從這裡交匯,晉陝蒙大峽谷以這裡為開端,我國黃土高原滄桑的地貌特徵在這裡彰顯。同時也有大河奔流的壯麗景觀。

老牛灣是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整個老牛灣旅遊區由三灣一谷組成,分別是包子塔灣,老牛灣、四座塔灣和楊家川小峽谷。

老牛灣
老牛灣
老牛灣

2.4 蒙晉黃河大峽谷

蒙晉黃河大峽谷是指黃河流經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龍口和山西省偏關縣河曲縣段黃河。此段黃河兩岸絕壁懸崖,雙峰爭峙,峻峭挺撥,河道曲折多變,氣象雄偉。刀削斧劈的險峻風光讓人喟嘆,被人們譽為蒙晉峽谷,黃河三峽。有準格爾旗的太子島,河曲縣的娘娘灘,雞鳴三省的龍口鎮大口砒砂巖景區;此段黃河還建有萬家塞水利樞紐,龍口水電站國家重點工程。

蒙晉黃河大峽谷
蒙晉黃河大峽谷
蒙晉黃河大峽谷
蒙晉黃河大峽谷
蒙晉黃河大峽谷

2.5 長城古堡

長城古堡為是偏關縣的軍事要塞。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的護城樓,曾為偏頭關2000多座烽堠的統領,發現外敵入侵,此樓遂發出山西鎮的第一個信號,可惜上世紀中期,慘遭拆毀。在復建過程中,萬世德這個偏關走出去的明萬曆薊遼總督的事跡被重新整理挖掘出來。據稱,由於其後代激烈反清,家族慘遭屠戮,史書上也將其禦侮事跡悉數掩蓋,但為超度隨其保家衛國犧牲海疆將士亡魂的龍華盛會卻被一代一代保留下來,並進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修葺一新的護城樓通高28.8米。

長城古堡
長城古堡
長城古堡
長城古堡
長城古堡

2.6 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

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位於黃河北幹流託克託至龍口河段峽谷內,是黃河中遊規劃開發的8個梯級中的第一個工程,也是山西省引黃入晉工程的起點,左岸隸屬山西省偏關縣,右岸隸屬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壩址控制流域面積39.5萬平方公裡,水庫總庫容8.96億立方米,調節庫容4.45億立方米。具有供水、發電、防洪、防凌等綜合效益。

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

2.7 乾坤灣

乾坤灣位於山西省偏關縣西北部萬家寨水利樞紐上遊幾公裡的辛莊窩村,黃河東面是偏關縣,西面和北面分別是內蒙的準噶爾旗和清水河縣。在景區入口,一座高大的門樓,上書「天下黃河第一灣」幾個大字。所謂乾坤灣,就是黃河的巨大S形轉彎形成了類似太極的圖案。這裡的黃河可是清澈的,上世紀90年代修建了萬家寨水利樞紐,黃河流速減慢,水澄清了。

在這僅點綴著淡淡綠色的半乾旱的黃色丘陵上,碧綠色的黃河水畫出了優美的曲線,著實令人興奮不已。在乾坤灣景點,景區投資方在幾個小山頭建造了幾個景點,由旅遊步道相連,分別是乾塔、神牛犁河觀景臺、六角觀景亭和坤閣。寬闊的廣場上有一個巨大的八卦浮雕和三尊大理石雕像,沒有文字說明,應該是中國遠古的三大聖賢:神農、伏羲和燧人。在人行步道兩側,還有一些精美的大理石雕塑。

乾坤灣
乾坤灣
乾坤灣
乾坤灣
乾坤灣
乾坤灣

3、特產美食

3.1 偏關小米

《偏關縣誌》記載:相傳戰亂年間,主人淘米準備入鍋,發生戰亂,待戰後歸來捨不得棄之而熬粥吃來,結果發現適口性更好一直延續至今。過去在「十年九旱」的困難時期,偏關人靠小米度過了饑荒年代;現在,偏關成為山西省推廣張雜穀子最早、種植面積最大、農民得實惠最多的縣,產量和效益也成倍增長。

偏關小米

3.2 偏關豆腐

現在偏關西部仍流傳著用地名連起來的何仙姑請王母的民謠:「黑豆埝的黑豆碓臼坪遄,臥龍崗的聖水擔水溝擔;磨石攤的大磨維家村圍,柴家岺的硬柴炭窯背的煤;火燒埝燒火風臺梁吹,豆腐槽子的豆腐做出來;小蒜溝的小蒜閆家溝的鹽,梨園的果子香又甜;何家堡的仙姑請王母,天峰坪上擺宴席。」上面劃線的都是現在存在的村名和地名,據說這些村名和地名就是何仙姑宴請王母時做豆腐留下的。

3.3 偏關野生山磨

野生山磨,清時曾為皇家之貢品。產於空氣清新、環境優良、林區內落葉松、油松等樹鱗次櫛比,野雞、羊等鳥獸棲息自居,活動頻繁。境內有綿延30公裡其中火燒窪林區總面積10萬畝,為華北最大的人工林區。

3.4 偏關羊肉

偏關羊肉產於山西省忻州市偏關縣。在當地農戶有傳統的養羊習慣,具有悠久的養殖歷史,養羊是偏關主要的傳統優勢產業。早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全縣年存欄數就穩定在12萬隻左右,到二十世紀90年代,養羊穩定在36萬隻左右,養羊已由農戶的家庭副業逐步上升為主導產業和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3.5 偏關涼碗託

此食品為偏關之獨特食品,蕎麥去皮後,磨成顆粒,當地名為蕎麥生子。將蕎麥生子手工捶成糊狀,過細籮後,將糊狀盛在碗裡蒸熟,涼冷後切成細條,調醋、蒜、芝麻、黃瓜菜絲即可食用。涼碗託堅軟體包可口,另有一番風味,夏天可消暑防熱。民間自製食用。城裡四季銷賣,凡食之,讚不絕口。

總結:偏關看點明長城、老牛灣、大峽谷,這些都是沒有過度開發的景點,真的值得一去,下面再推薦一些以前寫的景點。

NO.30|山西晉城市沁水縣景點、美食

NO.28|山西臨汾市吉縣景點、美食

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覺山寺

相關焦點

  • 山西這兩個以關為名的縣,均歷史悠久,其一為千年古縣
    山西省位於中國華北內陸,黃河中遊東岸,位於太行山西邊,因此被稱為「河東」,名為「山西」, 山西省區域像東北斜西南的四邊形,國內群山重疊,丘陵起伏,溝縱橫,稱為「表裡山河」,重要關口很多,現在山西省有兩個縣以「關」聞名,分別是壺關縣、偏關縣,山西這兩個以關為名的縣,均歷史悠久,其一為千年古縣
  • 山西一縣,為入晉黃河第一縣,古為邊塞要塞,今為旅遊勝地
    毫無疑問,因為我們山西就有一個特殊的縣,很有代表性,很有說服力,兼具三個方面的內涵,使其獨樹一幟,不僅是黃河流經山西的第一段,享受著黃河的沐浴滋潤,更是三晉長城外三關的第一關,承蒙著長城的庇護和厚愛。這座特殊的國家被稱為偏關。地處山西省西北邊陲,黃河南入晉交匯地帶。北面依長城與內蒙古清水河縣交界,西臨黃河,與內蒙古準格爾旗隔河相望,南接河曲、五寨兩縣,東鄰神池、朔州兩縣(市)。
  • 山西長城外三關,自古是邊防戰略要地與兵家必爭之地
    外三關,是指明代以今山西境內沿外長城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雁門關又名西陘關、雁門塞等,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裡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雁門關地利門~為關城西門寧武關,在今寧武縣城區。始建於明代中期,為歷史上著名的山西「三關」之一。
  • 九大著名關隘與內三關和外三關
    為華北、中原、西北之咽喉要衝,也稱衝關。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3、武勝關武勝關位於河南省與湖北省交界的大別山脈的雞公山下,它與平靖關、九裡關合稱「義陽三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關中之關」的美譽。唐稱禮山關,後復稱武陽關。清始稱武勝關。
  • 長城十三關,山西就獨佔五關,你知道是哪五關嗎?
    國家文物局曾於2009年首次公布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朝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是世界十大奇蹟之一。萬裡長城共有十三關,其中山西就獨佔五關,你知道是哪五關嗎?接下來就隨小編一看究竟。第四關:紫荊關紫荊關是長城的關口之一,位於中國河北省易縣城西40千米的紫荊嶺上,為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東漢時名為五阮關,又稱蒲陰陘,列為太行八陘之第七陘 。紫荊關位於居庸、倒馬二關之間,號稱「內三關」。
  • 長城著名的外三關,都在山西忻州界,自駕該怎麼玩
    雁門關居庸關(在北京)、紫荊關和倒馬關(均在河北省)謂之內三關,雁門關、偏頭關、寧武關謂之外三關,皆在山西省忻州市。外三關之中,偏頭為極邊,雁門為衝要,寧武介二關之中。雁門關雁門關雁門關是世界文化遺產萬裡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戰事最為頻繁的一個古關隘,被譽為「中華第一關」,以險著稱。雁門關就在忻州,現在仍有許多遺址。
  • 山西考古人把明長城調查整理成了一套大書 凝結無數汗水
    調查時,利用1:50000地形圖、GPS確定長城的地理信息,除文字和繪圖記錄外,採用攝像機、照相機全方位記錄長城遺蹟,採集長城相關遺物,調查有關遺址。 2007年,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組織的全國長城資源調查工作全面鋪開,長城調查進入一個更科學、更規範的階段。
  • 山西七大著名關隘
    一、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裡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二、娘子關現存關城築建於明代時期,娘子關有萬裡長城第九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建有關門兩座。東門為一般磚券城門,匾額題「直隸娘子關」,上有平臺城堡,似為檢閱兵士和瞭望敵情之用。天然屏障。
  • 【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九曲黃河美在三晉
    【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九曲黃河美在三晉 2020-12-23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城內三關——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
    「內三關」為明代時以現今河北省境內沿內長城一路的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 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裡外的昌平區境內。居庸關得名,始自於秦代。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徵民夫徙居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
  • 雁門關:中華第一關,宋朝的鐵血邊城,明朝時成為長城樞紐
    宋太宗劇照在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失利後,宋朝方面還是收回了太行山以南地區(今屬山西東北部)的雲州、朔州等部分燕雲地區的州縣,而後宋太宗命潘美總領北部邊防事,著令楊業、王侁鎮守雁門關所在之代州和以北的雲州附近等地,隨時有依託雁門關之險勢與遼一決雌雄之態。為了加強雁門關的邊防,楊業陸續在雁門關附近地區興建軍寨,屯兵駐守,加強工事,愈發鞏固雁門關銅牆鐵壁的優勢。
  • 山明水秀丨帶您聆聽忻州精選原創作品《忻州山水關 京津後花園》
    黃河水養育千年文明史,汾河源滋潤三晉幸福田;滹沱河流淌兒女深情,溫泉水一泡就賽過那神仙。雁門關矗立萬年傲霜雪,偏頭關展開雙臂護中原;寧武關笑談千古風流,三關鑄就民族魂鼓起奮進的帆。啊,山與山連成好風景,水與水織成好心情,關與關生成好去處;好一個忻州山水關喲,好一個京津後花園喲!
  • 三晉之聲:一首原創歌曲,唱盡山西5000年輝煌的文化歷史
    (華夏文化起源地——晉南河東文化圈)近日,由山西臨汾音樂人清·兄妹原創的音樂《晉》引起了小編的關注,一首原創音樂的歌詞寫盡了山西5000年輝煌的文化歷史,通過各種的地方隱喻來介紹山西省的歷史文化,如果說誰最能代表華夏文明,那麼山西省絕對最有發言權,在小編《三晉春秋史:三晉即為華夏》的系列文章中已經有非常多的闡述,作為擁有全國地上歷史文物70%以上,被譽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的山西省
  • 山西忻州十大古村落,曾經的胡馬長嘶如今已蹄聲遠去
    山西·忻州,古稱「秀容」。這裡有鎮守邊關的古堡,有充滿神秘色彩的北方懸棺,黃河與長城在這裡握,時光留給我們的是那些被鐫刻了歲月痕跡的古老村莊的影子。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山西忻州的十大古村落。據村中東城門樓明代萬曆年間額嵌石匾「應關城」和城門樓北壁明代天啟三年嵌碑「新建樓閣碑記」敘述,茨溝營始建於明代萬曆初年。明清兩代,茨溝營一直是內長城一線上的重要關隘要塞和軍事重鎮,村中至今遺存多處明代建築。
  • 老牛灣——平型關長城風景道被列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
    初步形成預計總投資額287.4億元的長城文化公園省級項目庫,全國確定了45個省級重點項目,山西省有3項,偏關老牛灣——平型關長城風景道以「道」的類別榮列其中。另外,朔州廣武長城文化公園保護建設項目和大同李二口長城文化博覽苑分別以「址」和「園區」的類別列入。
  • 這裡是山西北大門,建於明代的防衛古城,城下還壓著一古城
    朔州城在雁門關外,「左踞雁門,右恃偏關,南屏寧武,居三關之間,為南北咽喉,東西要道」。古往今來,朔州都是長城內外銜接處的重要駐軍和後勤補給站,也是長城內外縱深防禦體系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基地。建於明代的寶寧寺,這裡收藏著珍貴的絹畫「敕賜鎮邊水陸神禎」,是「土木堡之變」後賜給寶寧寺的御賜,現存於山西省博物館號。右衛城是一座邊塞古城。身處塞外,狂沙四起,黃沙止於高牆之下,年復一年,黃沙不斷增多,大有黃沙圍城的架勢。若讓黃沙發展起來,右衛城,終究會被黃沙吞噬。又到了今天,黃土高坡上行雲流水,青草蔥蘢,蒼頭河碧波蕩漾,仿佛一幅江南的美麗畫卷。
  • 旅行攻略丨天下第九關——山西陽泉娘子關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旅行攻略丨天下第九關——山西陽泉娘子關娘子關現存關城築建於明代時期,娘子關有萬裡長城第九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娘子關為中國萬裡長城著名關隘,位於山西陽泉市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唐朝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於此,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 故得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