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自己的夢境,在應該是很多人都感興趣的話題。這一方面是因為夢境分為很多種,有令人感到心情愉悅的美夢,也有讓人感到焦慮的噩夢,如果一個人能控制自己夢境的話,那麼就可以避免出現不好的夢境。另外一方面原因則是夢境和現實之間其實只有一牆之隔,如果人類能控制自己的夢境,那麼就可以通過夢境更好地了解現實的世界。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控制自己的夢境呢?在科學家們看來,想要控制夢境其實並不難。來自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心理學博士丹霍姆·阿斯比,通過47人參與的實驗的結果表明,只要掌握三個小技巧,那麼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夢境了。首先第一步就是睡眠引導法,讓實驗者在清醒的狀態下進入睡眠中,而不是因為困了才睡覺。
而到了第二步,在實驗者睡了五個小時後,他們就要從睡眠中甦醒過來。此時他們這些人會被提醒,他們並沒有清醒過來,而是仍然還在做夢中。這樣一來,實驗者就能夠區分出自己到底是在夢境中還是在現實裡。之所以這樣安排,就是為了避免個人的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畢竟有很多人的睡眠質量並不高,即使醒了也是迷迷糊糊的。
至於最後一步則是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實驗之後,哪怕是不用鬧鐘來提醒,他們也能知道自己是否處於夢境之中。並且即使他們還處於睡眠當中,他們也能通過不斷的自我暗示,讓自己明白此刻正在做夢。而一旦他們認識到自己在夢境中還保持著清醒的狀態,那麼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夢境了,也就相當於是掌握了夢境的主導權。
可能有很多人對於這樣的實驗不是很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人在清醒的時候大腦一直在思考某一件事,那麼他們就可能會在夢境中遇到同樣的事情,也就是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比如有一些人因為親人的去世,他們就會遇到在夢中與親人再次見到親人。其實這也是人的大腦在潛意識控制夢境的結果。
不過雖然科學家們已經證明確實可以控制夢境,但是他們同樣也建議沒有必要的話,還是不要這樣做。畢竟夢境終究是虛幻的,如果一個人一味地沉迷於夢境中,那麼對他其實是沒有益處的。甚至是時間久了,就很可能會和社會脫節,給別人一種整天在做白日夢的感覺。到時候不僅無法從夢境中獲得滿足,反而是會讓自己變得更加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