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說好的資金遲遲不到,上海美影廠自己拍,拍出部豆瓣9.2

2020-10-26 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提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可能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都太了解。

當我們今天面對著50億票房《哪吒之魔童降世》和15億票房《姜子牙》大喊著「國漫崛起」時,殊不知,這些動畫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而這個雄壯有力的巨人肩膀,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所創作的一系列動畫作品。

作為中國歷史上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動畫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創造了多部作品,獲得了上百項國際大獎,陪無數人度過了童年。

1956年《驕傲的將軍》開創了中國民族風格動畫片的先河。

1958年《豬八戒吃西瓜》吸取了皮影戲、窗花、剪紙等的藝術特點,開創了新的美術片種:剪紙片。

1960年的《小蝌蚪找媽媽》是享譽全球的水墨動畫片,以齊白石風格為基礎,將中國水墨畫與動畫電影相結合。

1961年的《大鬧天宮》歷時四年,全手工製作,10分鐘的動畫鏡頭要畫7000至10000張原畫。

它在美國上映後,美聯社這樣報導「這部動畫惟妙惟肖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國絕不可能拍出這樣的動畫片」,是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動畫啟蒙。

1979年 的《哪吒鬧海》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稱「中國手繪動畫雙璧」。

而誕生於 1983年的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小蝌蚪找媽媽》《山水情》《三個和尚》《阿凡提的故事》《哪吒鬧海》等片子那麼有名,但絕對是中國動畫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天書奇譚》

這部動畫電影由王樹忱、錢運達導演,包蕾、王樹忱編劇,吳應炬配樂,柯明擔任造型設計,曾在電視臺上播放過無數次,豆瓣評分也高達9.2分,早已成為了中國幾代人心中的動畫神作。

稱得上「老少鹹宜,雅俗共賞」。

影片根據明代羅貫中整理編成的神魔小說《平妖傳》部分章節改編。最初的計劃是BBC與美影廠合拍,條件是由中方負責劇本的編寫。

但後來由於BBC的資金遲遲不到位,於是《天書奇譚》最終變成了美影廠獨自操刀的動畫作品。

結構的設計上,《天書奇譚》整部作品嚴謹地遵循中國傳統故事的發展模式:開 端—發 展—高潮—結局。

通俗點說,這是一個中國版「普羅米修斯盜火種」的故事。

袁公,天宮「秘書閣」執事。

他是一個小官,卻是整個天庭最酷的人。

他愛自由,愛知識,愛平等,愛生命。

袁公看守了天書整整三千年,卻從未曾被允許翻閱任何一本書。

於是,他趁玉帝赴瑤池聚會之際,偷看了那本寫著「天道無私,流傳後世」的《如意寶書》。

言之鑿鑿地說著「天道無私」,卻把書藏著鎖起來不讓人看,這袁公就不樂意了。

他不僅要看,還要把天書文字刻在雲夢山白雲洞的石壁上讓世人一起看。結果袁公就觸犯了天條,被罰終身看守石壁天書。

而在這之前,袁公已經將一枚仙鶴蛋放入了煉丹爐中。

後來,有三隻狐狸偷吃了煉丹爐中的仙藥幻化成人,並偷走了仙鶴蛋。

這蛋堅硬如石,打不破,摔不碎,還會發光。有一天,一個頭大腦袋圓的可愛小娃娃從蛋裡鑽了出來。

這孩子的名字也非常接地氣——蛋生

他的頭上還有和袁公一模一樣的月牙印記。

看來,頭上有月牙的,除了包青天,還有這兩個「漏網之魚」。

蛋生一出殼,就遇到了一個老奶奶,開口就問人家要餅吃。

這個老奶奶也是「見多識廣」,看見一個大頭娃娃從蛋裡鑽出來慌亂了僅僅兩秒。接著就鎮定下來把自己的籃子裡臉大的大餅給了他,完全沒有疑惑為啥這孩子剛生不來不吃奶偏要吃大餅。

這蛋生剛出來就目標明確,思路正常,並沒有向老奶奶跪下磕個頭找媽媽,而是吃完大餅一抹嘴就跑了,跑到那個刻有天書的洞裡。

半路上還遇到了袁公,在袁公的指導下,他順利拓印下了整本天書,並習得了其中的法術。

另一邊呢,那三隻狐狸自從修煉成人之後,正事不幹,坑蒙拐騙,裝成大仙,利用蝗災和村民的疾病獲取不義之財。

不過在他們的發財路上,蛋生始終是個「絆腳石」,處處拆穿他們。

於是,三隻狐狸就開始琢磨偷了那本天書,學個法術,樂呵樂呵。

蛋生還是年輕啊,防範不夠,被他們鑽了空子,偷了書。

狐狸精們得到天書後大鬧官府,三鬧皇宮,成了這官場上的名人和「大仙」,壓榨百姓。

這邊給官老爺變個大宅子,裡面塞滿了金子,那邊給皇帝小兒變了只鳳凰,哄得他笑聲不斷。

但蛋生也不是個吃奶的小孩(是個吃大餅的小孩),他迅速趕到,制服了狐狸精。

袁公也拿出了自己不知道從哪裡搞來的白色石鏡,奪回了天書,收走了三隻孽畜,將其壓死在了雲夢山下。

最終,因為洩漏了天書,袁公還是被天庭抓走。

眼看著師傅離去,蛋生不禁哭了起來,袁公卻很平靜,只說:「我的心願已經了了。」

但被綁走的時候,他忍不住留下一句悠長的吶喊:「蛋生,你要好自為之啊——」

蛋生,願你好自為之,願你能夠心懷善意,能享有自由,能熱愛世間萬物,能將萬事萬物等一視之,願你在那漫長無邊的時間中,得到歡愉。

而我,會在三萬年的日夜中,在那高高的寂寞的高加索山脈上,在惡鷹啄食我的肝臟的時候,想起你。唯有你的快樂和自由,能讓我得到片刻的喘息。

好自為之,這四個字的背後,是決絕,是永別,是難以割捨的割捨,是無能為力的囑託。

心願了了嗎?

最熱愛自由的人沒了自由,最熱愛平等的人被強權壓迫,最喜愛生命的人不能見到孩子長大成人。

這難道就是天道嗎?

除了中國傳統四段式敘事結構,《天書奇譚》在各個方面都大量運用了中國的民族化元素:戲曲、剪紙、民間藝術、風俗習慣、皮影、雕刻等。

就拿人物形象設計來說,每個人物身上都有著濃厚的文化積累。

蛋生是傳統的中國「胖娃娃」形象,眼神明亮,性格活潑善良;

袁公是中國動漫當中悲壯人物的典型代表,他方形的臉上有著鮮紅的眉毛與鬍鬚,是影片中正義的代表;

三隻狐狸精的形象是片中京劇元素運用最突出的部分,它們主要有黑狐狸、粉狐狸、藍狐狸三個角色,是片中的主要反面人物。

在中國古典神怪小說中《廣異志》《太平廣記》《聊齋志異》《封神演義》等作品中都不乏狐狸精這一經典形象,在動畫電影《鐵扇公主》《金猴降妖》等作品中,狐狸精的形象也都是花了製作方大量功夫的。

為了做出區分性,《天書奇譚》裡的三隻狐狸性格各異,十分有趣:黑狐狸老謀深算,粉狐狸臭美自戀,藍狐狸愚蠢呆滯。

其中每個狐精都代表著不同的臉譜角色:

年輕貌美的粉狐狸是京劇中花旦臉譜的畫法,依據粉狐狸的人物性格再加上花旦的妝容,能夠有效地幫助粉狐狸塑造角色形象;

而黑狐狸採用的則是彩旦形象的臉譜畫法,為其勾畫了極細的眉毛;

藍狐狸是京劇中的小生形象,但除了衣服著裝和化妝外沒有一點像書生。

同時,縣官這一形象也根據京劇中的丑角做出了一定的調整。

為了表現縣官陰險、狡詐、貪婪的人物性格,突出了其臉部中間位置的白色圖案與眉毛形狀。

除此之外,玉帝、雷神、風神、大小和尚、老婆婆、皇帝等形象,都有著相應的設計,有典可查,惟妙惟肖,細緻入微,文化底蘊深厚。

除了人物設計,影片將「吳門畫派」的手法貫穿於電影的每一個環節,創造出一個如詩如畫的古代江南景象。

片中的高山流水、重巒疊嶂、煙霧繚繞,古剎老廟、市井街道等,「淡妝濃抹總相宜」,獨具中國山水風光特色。

影片以山水繪畫風格為基礎的同時,也融合了工藝美食繪畫式的場景構成,再加上汲取京劇臉譜特色的人物形象設計和設定,使得影片繼承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大膽創新,不拘一格。

同樣,在精良的繪畫製作背後,電影的配樂也維持在相應的高度。

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提到配樂,就要提到作曲家吳應炬。

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工作的三十餘年時間裡,吳應炬創作了近百部不同題材不同種類的電影配樂,《小蝌蚪找媽媽》和《大鬧天宮》等都是出自他手。

《天書奇譚》的音樂依舊延續了前兩者的「風格特點,但並沒有拘泥於此,創造性地將中國民族樂器,如牧笛、笙、簫、琵琶等,與鑼、鼓等打擊樂相結合。

更牛的是,片中還穿插了當時尚屬「先鋒」性的電子合成音響,如三隻狐妖幻化成人時,電子合成樂的應用就為影片增添了一種鬼魅意蘊。

《天書奇譚》無論是劇本、人物設計、畫面造型還是配樂,都在保持中國民族特色核心的前提下,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用高超的技藝在中國動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即使在今天看來,這種製作水準也堪稱頂級。

但可惜的是,上世紀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為首形成的「中國動畫學派」,隨著中國商業化大潮的衝擊漸趨銷聲匿跡。

美影廠與「中國動畫學派」這兩個概念,也逐漸隨著時間逝去了。

這幾年,美影廠雖然竭力修復和出續作,但大多都反應寥寥,市場評價乏善可陳。

當觀眾在讚頌過去時,不僅意味著對當下的失望,還是對未來的一種期許。肩膀早已經架好,就看我們自己能不能站上去了。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上海美影廠興衰故事
    從2008年暑期的《葫蘆兄弟》開始,上海美影廠就開始將其經典作品翻拍成大銀幕作品。「《葫蘆兄弟》上映不到一個月就取得了800萬元的票房,這是意外的驚喜,也給了我們啟發。」上海美影廠副廠長朱毓平對《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說。
  • BBC團隊「叛變」出了部豆瓣 9.8 紀錄片,3500 天拍 8 集,每一幀都...
    (圖片來自豆瓣電影)(圖片來自豆瓣電影)今天,圈哥再來安利一部每一幀都美到窒息的自然紀錄片!(圖片來自豆瓣電影)嚴格來說,《我們的星球》的出品方並非BBC,而是大家熟悉的網飛(NETFLIX)。(圖片來自BBC)影片原聲則由曾為《蝙蝠俠:俠影之謎》、《指環王》系列做配樂的史蒂文·普萊斯(Steven Price)操刀。開播沒幾天就口碑炸裂,豆瓣評分9.8,IMDB9.7,爛番茄指數87%。
  • 有一種美叫做「上海美影廠」!藏在經典國產動畫中的藝術,你get了嗎?
    1957年,萬氏兄弟被國家「收編」,正式成立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又有兩個日本人慕名來到有著「東方迪士尼」之稱的上海美影廠。在看過《小蝌蚪找媽媽》後,其中一人讚嘆道:我都看傻了!這兩個人,就是後來吉卜力創始人——宮崎駿和高畑勳。
  • 被荒廢的上海美影廠,是一去不復返的中國動畫巔峰
    我們敢說自己是看著美影廠的動畫片長大的我們敢說我們同有一個情結:看美影廠的動畫我們敢說上海美影廠曾是中國的「迪士尼」1957年4月,脫胎於東北電影學院美術片組的上海美影廠正式成立,漫畫家特偉成為首任廠長。此前為戰亂所累的萬氏兄弟也相繼回到了上海,加入了上海美影廠,成為廠裡的靈魂人物。自此,中國動畫開始進入輝煌期,代表作即是萬氏兄弟醞釀了20年的《大鬧天宮》。
  • 美影廠興與衰:必須要尊重商業規律
    薛燕平繼續說,"美影廠最多的時候有400多人,每年生產動畫片400分鐘,平均每人不到1分鐘。那時發工資才發多少,每個人幾百塊錢。剩下的錢都幹嗎了?當時除了養老,又投入再生產,所以美影廠不缺時間,不缺檔期,不缺播出平臺,全世界都沒有這麼幸福的一幫人在做這樣的動畫片。"
  • 經典動畫IP「回春」,上海美影廠做對了什麼?
    它陪伴了幾代人成長,開創過前所未有的輝煌,也造就了許多螢屏故事,種種經典形象,那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上海美影廠」)。已經63歲的上海美影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曾是我國唯一一家專業製作美術動畫片的單位。大鬧天宮、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在沒有日漫、美漫的時代,來自於上海美影廠的動畫片是當時我們最喜歡的的娛樂方式。
  • 上海美影廠發布13部動畫新片 阿凡提將展現3D新形象
    美影廠的頭銜中,有許多個「第一」: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以及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等。   昨天,美影廠迎來60歲華誕,老中青幾代美影人齊聚上海電影博物館,以「六十年不忘初心,一甲子繼往開來」為主題,回憶美影廠的過去,展望中國動畫的未來。
  • 上海美影廠的IP跨界啟示錄
    近年來,雖然頻頻被質疑「消失了」,但上海美影廠其實一直致力於讓老IP「活」起來,頻頻跨界遊戲、服裝、美妝等領域。大量經典IP是上海美影廠的資本,但老IP要想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新的故事必不可少。這只是上海美影廠旗下IP跨界聯動的方式之一。創立於1957年的上海美影廠,如今正致力於讓老作品重新「活」起來,不僅此前「閉門」工作讓老IP「復活」,修復上映了《葫蘆娃》《天書奇譚》《邋遢大王奇遇記》等多部經典老作品,相關周邊也在上海美影廠的官方店鋪上架銷售,同時還常常「打開大門」進行跨界聯動。
  • 《姜子牙》經典重啟,美影廠動畫裡裝著多少人的童年?
    於是在那個什麼技術也沒有的年代裡,他們把上海閘北天通庵路弄堂裡一間7平米亭子間改成了工作室,四個人擠在裡面,縮衣節食買來舊照相機,改成攝影機用。反反覆覆摸索,接二連三地失敗。終於,硬是給他們倒騰出中國第一部廣告動畫——時長一分鐘的《舒振東華文打字機》。
  • 兒時經典重啟,美影廠的動畫裡裝著多少人的童年?
    在中央政府的資助下,上海美影廠成立(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卡通股)在1957年4月正式成立,預示著中國動畫的傳奇正式開啟。於是在那個什麼技術也沒有的年代裡,他們把上海閘北天通庵路弄堂裡一間7平米亭子間改成了工作室,四個人擠在裡面,縮衣節食買來舊照相機,改成攝影機用。反反覆覆摸索,接二連三地失敗。終於,硬是給他們搗騰出中國第一部廣告動畫——時長一分鐘的《舒振東華文打字機》。
  • 上海電影節「拍了拍你」
    上海國際電影節 時間: 2020.07.25—2020.08.02 7月25日,上海國際電影節拉開帷幕。
  • 牽手電商齊「上新」 上海美影廠跨界啟示錄
    近年來,上海美影廠頻頻將旗下IP跨界聯動,除電商平臺外,遊戲、服裝、美妝等多領域也都有涉及,眾多聯名商品、合作短片紛紛上線,讓老角色散發新活力。儘管上海美影廠擁有大量經典IP,但但是,上海美影廠旗下老IP往往與時代背景結合緊密,想要在今天獲得觀眾認可,還需進行再創作。
  • 上海美影廠獲賠50萬元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及原審被告上海樂蜀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進行宣判,維持一審判決,四月星空公司、仙山公司、妙趣公司、藍港公司應立即停止侵害美影廠葫蘆娃動漫美術作品著作權的行為,連帶賠償美影廠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費用19,500元。
  • 美影廠也60歲了 這才是阿拉的「迪士尼」
    原標題:美影廠也60歲了 這才是阿拉的「迪士尼」   原來雌螳螂會吃掉雄螳螂才能完成交配   原來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   你們的這些知識是不是看動畫片看來的?   我們敢說自己是看著上美廠的動畫片長大的   我們敢說我們同有一個情結:看上美廠的動畫   我們敢說上海美影廠曾是中國的「迪士尼」   4月   承載了上海人滿滿情懷的   上譯廠迎來了60歲生日   上美廠也迎來了60歲生日   成立於1957年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曾是我國唯一一家專業製作美術動畫片的單位
  • 《十萬個冷笑話》侵權《葫蘆兄弟》,上海美影廠獲賠50萬元
    9月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獲悉,近日,該院對上訴人北京四月星空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天津仙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妙趣橫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藍港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影廠」)及原審被告上海樂蜀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進行宣判,維持一審判決,四月星空公司、仙山公司、妙趣公司、藍港公司應立即停止侵害美影廠葫蘆娃動漫美術作品著作權的行為
  • 9個拍照姿勢,簡單好看,適合一個人拍,拍出各種美
    一個人拍照,姿勢應該怎麼擺才能拍照片自然、好看?很多時候,大家自己一個人拍照的時候,總是會有所拘謹,拍得不自然,這樣拍出來的效果肯定是不好看的,今天就讓小編來教大家9個拍照姿勢,簡單好看,讓你拍照拍出各種美。
  • 同一個劇本,我們拍了部爛片,韓國拍出了影史票房冠軍
    這個劇本分別賣給了一個中國公司,一個韓國公司,算是「一本兩拍」。 這個故事先被中國電影公司拍了出來,名叫《龍蝦刑警》。上映後不僅遭遇了票房上的冷遇,並且吐嘈聲一片,豆瓣上的評分至今都只有4.9分。
  • 續集遲遲不播的4部劇,趙麗穎上榜一部,而它卻官宣不再拍了
    ,續集遲遲不播的4部劇,趙麗穎上榜一部,而它卻官宣不再拍了。,甚至「鬥氣化馬」的梗至今還被吐槽,而該劇本是打算拍攝第二部的,但是由於第一部成績過於慘澹,或許將會不了了之。  2、《楚喬傳2》  這部劇當年也是紅極一時,趙麗穎飾演這類古裝角色確實非常驚豔,不管是造型還是演技都非常令人信服,不過該劇的劇情越往後卻越來越注水,看得大家直犯困,尤其是結局也是莫名其妙,似乎是給第二部做鋪墊
  • 台州仙居一位新娘,婚紗照拍了兩次,還拍出一肚子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陳棟通訊員張茹穎楊冰心和攝影工作室定了婚紗套餐並通過微信轉了錢,照片都拍了,原本說好兩個月內就能拿到專業定製美照。誰知,過了一年多,婚都結掉了,婚紗照卻遲遲未到,聯繫老闆要照片,結果對方的攝影工作室都註銷了。
  • 吳京遲遲不拍《戰狼3》,這背後到底是為何?可能並不是拍不出來
    不知不覺,一晃距離吳京自編自演的電影《戰狼2》上映也有也有三年多了,記得這部電影是在17年的7月份上映的,可沒想到這部電影一晃就過去快三年多了,按理來說,這部電影的續集也應該上映了才對,可是,到現在就是沒有任何的消息,甚至連他投資過的《流浪地球》第二部都宣布了,可《戰狼3》卻遲遲沒消息,因此,不少人好奇吳京為何遲遲不拍《戰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