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經濟發展,日子越來越富裕,許多人都胡吃海喝導致了一些因為飲食過度而引發的疾病,比如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於420μmol/L,女性高於360μmol/L,即稱為高尿酸血症。所以尿酸高於700明顯就已經是高尿酸血症了。
高尿酸是怎麼引起的呢?
1、嘌呤攝入過多:尿酸高含量與食物內嘌呤含量成正比。攝入的食物內RNA的50%,DNA的25%都要在尿中以尿酸的形式排洩,嚴格限制嘌呤攝入量可使血清尿酸含量降至60umol/L(1.0mg/dL),而尿內尿酸的分泌降至1.2mmol/d(200mg/d)。
2、內源性嘌呤產生過多:內源性嘌呤代謝紊亂較外源性因素更為重要。嘌呤由非環狀到環狀的從頭合成過程要經過11步反應,其中酶的異常多會導致嘌呤合成過多。已經發現的有: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活性增加,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換酶(HGPR1缺乏,葡萄糖 6-磷酸酶缺乏。
3、嘌呤代謝增加:如慢性溶血性貧血、橫紋肌溶解、紅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療或放療時會產生尿酸高。過度運動、癲癇狀態、糖原貯積病,都可加速肌肉ATP的降解。心肌梗塞、吸菸、急性呼吸哀竭也與ATP加速降解有關。
尿酸高到700以上會怎麼樣?
尿酸持續性增高700以上就會引發通風病變,主要有以下幾種。
1、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痛風石 是痛風特徵性損害。是由於尿酸單鈉細針狀結晶沉澱所引起的一種慢性異物樣反應,周圍被單核細胞、上皮細胞、巨大細胞所圍繞,形成異物結節,引起輕度慢性炎症反應。痛風石除中樞神經系統外,可累及任何部位,最常見於關節內及附近與耳輪。呈黃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雞蛋,初起質軟,隨著纖維增生漸硬如石。
2、急性關節炎 常是痛風的首發症狀。是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的炎症反應。結晶的來源有二:過度飽和的尿酸釋放到關節液中,正常情況下pH7.4, 溫度37℃時尿酸鈉的溶解度為380umol/L(6.4mg/d1)。血尿酸過高與血漿白蛋白、a1、a2 球蛋白結合減少,加之關節局部pH、 溫度降低等,尿酸鹽結晶析離。關節滑膜上的痛風微小結節崩落(結晶脫落)。析出的結晶激活了Hageman因子、5一羥色膠、血管緊張素、緩激肽、花生四烯酸及補體系統;又可趨化白細胞,使之釋放白細胞三烯B4(LTB4)和糖蛋 白化學趨化因子;單核細胞也可在刺激後釋放白細胞介素1等引發了關節炎發作。
3、痛風腎病 95%-100%痛風患者有腎損害,其特徵性組織學表現是腎髓質或乳頭處有尿酸鹽結晶,其周圍有圓形細胞和巨大細胞反應,呈慢性間質性炎症,導致腎小管變形、上皮細胞環死、萎縮、纖維化、硬化、管腔閉塞,進而累及腎小球血管床。呈慢性經過,臨床可有蛋白尿、血尿、等滲尿,進而發生高血壓、氮質血症等腎功能不全表現。儘管痛風患者1%~2%死於尿毒症,但很少是痛風單獨引起,常與老化、高血壓、動脈硬化、腎結石或感染等綜合因素有關。
4、尿酸性尿路結石 結石在高尿酸血症期即可出現,其發生率在高尿酸血症中佔4%,佔痛風患者的1/4,比一般人群高200倍,在一切結石中佔10%。其發生率與血尿酸水平及尿酸排出量呈正相關,血尿酸在713.5umol/L(12mg/dl)、24小時排出量超過6.54ml(1100mg)時,發病率達5%。絕大多數為純尿酸結石,特點是X線不顯影,部分與草酸鈣、磷酸鈣混合,x線可顯影,泥沙樣結石常無症狀,較大者有腎絞痛、血尿。在結石病因中,還包括尿pH、尿酸濃度、結石基質的可能利用度、尿內可溶性物質水平等,特別是尿pH,當pH8.0時尿酸溶解度增加100倍。
那麼平時生活中該怎麼預防出現高尿酸呢?
1、合理飲食 不吃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貝殼類的食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都要適當,標準體重時蛋白質可按0.8~1.0g供給,全天給予40~70g以植物蛋白為主。動物蛋白可選用牛奶和雞蛋,因牛奶和雞蛋無細胞結構,不含核蛋白,可在蛋白質供給量允許範圍內選用。儘量不用肉類、禽類和魚類等,如一定要用,可將肉類,經煮沸棄湯後食用,但量要少;脂肪可減少尿酸正常排洩,應適當限制,要求控制在50g/d左右。此外還要供給充足維生素,尤其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多供給蔬菜和水果等成鹼性食物,因機體在鹼性時能提高尿酸鹽溶解度,有利於尿酸排出。再則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促進組織內尿酸鹽溶解。一般要求每天供給蔬菜、水果1000g,水果4~5次。建議採用周期性生食植物飲食,最後還要多飲水,每天最好保持2000-3000cc的水量,這樣有助於尿酸的排洩。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要適度的調整,不要總是顛倒生物鐘,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不要經常熬夜。
3、減輕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適度的調整,要多放鬆心情,不要過於緊張,平時可以多參加一些活動,比如說打打太極,散散步,或者是進行一些其他的有氧運動,都是放鬆心情和減輕壓力的好方法。
4、避免使用某些藥物 尿酸高的患者避免使用喹諾酮類( 如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青黴索等抗生素、如小劑量阿司匹林,其代謝產物為水楊酸,長期服用易引起高尿酸血症、抗結核類藥物(吡嗪醯胺和乙胺丁醇)、排鉀利尿藥、某些降壓藥(鈣離子阻滯劑和β一阻滯劑、血管緊張素酶抑制劑)。
5、應定期的到醫院進行健康體檢,因為尿酸高是不容易被發現的,定期的檢查能夠及時的幫助我們發現疾病,從而儘早的採取控制或者是治療措施。
結語:尿酸高到700一般都會出現痛風急性期的症狀,所以平時一定要預防控制尿酸的升高,定期體檢,不要等到真的到了700再去治療,如果一旦形成痛風石,有些就是不可逆性的改變了,到時候再發現再治療就真的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