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身體來說,酸鹼平衡是很重要的。酸鹼度明顯失衡,會影響到體內的很多生化代謝,造成水電解質紊亂。
一般來說,大多數代謝產物都偏於酸性。比如嘌呤的代謝產物「尿酸」就是其中之一。而負責調節維持酸鹼平衡的,主要就是肝腎二髒。
目前,我們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3億,這個數字甚至比糖尿病患人群還要大。
而在臨床上,慢性的泌尿系統問題又被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而所謂的繼發性腎病,就是因為其他的疾病而引發的併發症,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時間一久都會對腎臟造成損傷,進而引發各種腎臟疾病。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近些年非常高發的高尿酸血症,也是導致慢性腎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麼高尿酸又是怎麼來的呢?
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體每天所產生的尿酸和排出的尿酸,應該是一個成正比的狀態,而腎臟則是主要負責尿酸的排洩。
一旦尿酸的生成和排出之間的平衡失調,就會導致高尿酸的出現。高尿酸血症也是屬於代謝異常疾病,但不同的是,高尿酸患者在早期是沒有明顯不適的症狀。
也正是因此,如果不特意去檢查,就很容易被忽略,當出現明顯不適時,一般都是比較嚴重了。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了它,在發現自己尿酸過高之後,一定要積極食物配合調理。
出現了高尿酸也別慌,平時少吃3種食物、做好3件事,尿酸自然也就會恢復到正常水平。
少吃三物
1、少吃動物內臟: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對動物內臟食物情有獨鍾,認為吃什麼就可以補什麼。殊不知以形補形這種說法,是沒任何科學依據的。
相反,動物內臟中除了含有大量的膽固醇以外,還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質。經常吃的話會導致身體變得肥胖,同時升高尿酸。尤其是尿酸本來就偏高的人,如果食用過多內臟食物,會使體內的尿酸濃度在短時間內飆升,對於身體健康非常的不利。
2、少吃海鮮:
海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各種微量元素,同時所含的脂肪含量還特別低,對於人體還是有很多益處的,所以也深受大家的喜歡。
但是對於高尿酸患者來說,簡直就是併發症的催化劑。因為海鮮中同樣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質,經常吃的話是非常不利於尿酸水平的控制。
3、少喝骨頭濃湯:
很多人都覺得,經過長時間熬煮的骨頭湯呈濃白色,是因為裡面的鈣物質溶於水中的原因。
但實際上,經過熬煮之後的濃白色湯汁,很大原因是因為脂肪和蛋白質所產生的作用。骨頭即便是熬煮十幾個小時會後,能夠溶於水中的鈣也是微乎及微。反而是嘌呤物質會大量的溶於水中,經常喝骨頭湯,會導致尿酸水平迅速升高。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魚湯和火鍋湯中都含有很高的嘌呤,高尿酸的人也是不建議喝的。
做好3件事:
1、多補充降尿酸食物:
其實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有很多能夠幫助降尿酸的食材,比如菊苣、葛條、山梔、百合、玉米須、桑葉等都是天然的降尿酸食材,而且還都有藥食同源的作用,相較於普通食材來說降尿酸的效果更佳。
尤其是將這些食材組合在一起,直接喝就可以迅速地被人體所吸收。
因此使降尿酸的效果也會變得更好,每天飯後喝一點,不僅可以降低尿酸水平,還能很好地保護腎臟。
2、戒酒:
很多高尿酸的人突然發病,都是在一次大量喝酒之後所導致的。因為有些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比如啤酒、黃酒等。但也不代表其他酒就可是隨便喝了。
因為只要是酒都含有酒精,而酒精在代謝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乳酸成分,而乳酸則會抑制腎臟的代謝能力,從而使尿酸在短時間內升高,所以高尿酸患者最好戒酒。
3、適量運動:
根據數據顯示,肥胖的人群患上高尿酸的風險也會更高,而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不僅能夠控制體重的增長,同時還可以提高人體的代謝能力,使尿酸可以更好地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