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時間·說:
今天的文章來自我的好朋友,在重點小學任教STEAM課程老師的COS,也可以說是我認識的最走心的科學課老師。
過去這幾年,COS多次在咱們慢成長分享她自己在家帶娃、在學校帶學生的好方法。今天這篇文章特別適合暑假看。最近「帶娃擺地攤」特別火,能培養孩子的財商、社交能力,還能體驗生活。
但COS的玩法可不僅如此,她通過國外大火的PBL項目式學習法來帶學生擺地攤,讓孩子們收穫多重綜合能力。經常有媽媽說不知道怎麼帶孩子玩兒,今天這篇文章一定要看!絕對可以教會大家由小見大、帶孩子玩轉PBL的好方法。
文/COS
最近暑假期間,我在逛街時,發現了家附近的商場有專門為孩子們預留的地攤區域,很多孩子攤主在擺攤吆喝,很是熱鬧。
隨著地攤經濟的復甦,我發現很多家長們都挺願意帶著孩子體驗一下當「小攤主」的感受,能鍛鍊孩子的財商、表達能力等等,接受一下勞動教育。
其實,「擺地攤」的活動要是利用得好,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好處還能夠鍛鍊孩子的統籌管理能力、社會調查能力、設計能力、宣傳能力等等呢。
我在放暑假前,剛好帶著四年級的學生開展了一次以「擺地攤」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所以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設計的項目式學習的過程、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和引導方式,給大家一些參考,也讓孩子們能有更深的體驗。
(花時間補充:項目式學習,也叫做PBL式學習,它以學習者的主動學習為中心,把學習的興趣和解決的問題掛鈎,鼓勵孩子們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
咱們之前寫過一篇《「夏天為什麼這麼熱」的PBL主題式學習》。從孩子體感熱說起,學到了許多知識。也可以看看哈~)
咱們在實際引導時,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認知水平,做一些合理的調整,讓孩子既能玩得開心,也能收穫滿滿。
我在課上是通過展示幾段與「地攤」相關的新聞內容,讓孩子猜測咱們活動的主題是什麼的。
當孩子們意識到是要他們自己來擺攤時,瞬間就興奮地不得了。爭先恐後地舉手想要分享自己的想法。
比如「老師我要賣XX產品」、「老師我在XX地方看見過有人擺攤,生意很好呢」……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但基本上都是些零零散散的想法,不成體系。
其實這種問題是我們在開展PBL(項目式學習)中常常會遇到的:
在布置一個「大任務」時,孩子會很容易蒙圈,有一些想法,但又很難完全靠自己想明白到底該做哪些事兒,哪些事更重要,哪些事情要先做等等。
所以我做的第一步是幫助孩子將任務拆解,明晰每一個環節的小目標,再讓孩子開始行動,然後一個一個問題去引導孩子思考並自主解決。
擺地攤前,要考慮到哪些方面?(統籌規劃)
擺地攤前,賣什麼貨品?(信息的收集與篩選)
擺地攤前,怎麼定價?(市場調查)
擺地攤前,怎樣做宣傳?(財商培養,創意設計)
擺地攤時,體會感受。(勞動教育,應變能力)
擺地攤後,算一算賺了多少錢?(數學能力)
一、擺地攤前,要考慮到哪些方面?(整體認識,統籌規劃)
面對學生的興奮,我先請了孩子一起來分享了自己的想法,然後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大家剛才說了一些想法和思路,但是不夠清晰,咱們先別著急想要賣什麼商品,咱們先想想,擺一個地攤,除了商品、地點之外,還需要需要考慮到哪些方面的事情呢?」
在幫助孩子把思路聚焦之後,問題就變得容易起來,我讓孩子們分組討論,並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討論的結果整理出來。
四年級的孩子已經開始慢慢建立起抽象思維能力了,思維導圖也是我們上課時常用的工具,所以孩子們很快就討論出了結果。
從課堂匯報的情況來看,考慮的還是比較全面的,有些小組甚至考慮到了小夥伴一起合作要怎麼分工和分紅的事情,這連我也沒想到,哈哈哈。
這是課後我根據孩子課上討論的內容回憶畫出來的,其實每個班的孩子討論出的思維導圖都有些許的不同,我畫出來也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
但通過這樣的思考過程,孩子們對如何擺地攤就有了一個比較全面清晰的認識,知道需要先從哪些角度做好準備,咱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Tips:對於年級比較小的孩子,我們可以引導他們想到,擺攤要選擇售賣的商品、找到合適的地點、要賣給誰、什麼時候去擺攤等等。
而對於年級大一些的,思維能力更好的孩子,他們可以想到的點會更加全面,根據孩子的能力來,不用刻意追求非常全面哈。
二、確定地攤賣什麼?(調查與信息的篩選)
在畫完思維導圖之後,我問孩子們:「你們覺得這些要考慮的方面裡面,什麼最重要呢?為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有的孩子覺得地段選擇最重要;有的覺得沒有商品就沒有辦法擺攤,所以商品最重要;也有的孩子覺得得先想好東西要賣給誰,才知道該選什麼商品來賣。
這個問題,其實是讓孩子在信息中篩選出更重要的信息優先考慮,按照不同的思路,咱們可以有不同的考慮。比如咱們的思路可以是:
幼兒園門口(確定地點)小朋友(銷售對象)賣玩具(確定商品)
或者是:
年輕人(確定地點)網紅商品(確定商品)人流量大的商圈(地點)
當然也可以是先確定商品,根據其適合的銷售對象,再選擇合適的銷售地點。
咱們實際引導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但不管是哪一種思路,都需要把這幾個關鍵信息綜合起來考慮哦。
我在課上選擇的是先確定商品這個思路,孩子們首先想到的是都是書本、文具、舊玩具之類,比較局限,所以我就換了個問題:「你見過賣哪些物品的攤點」。
孩子們在充分調動自己的經驗後,想起來地攤上可以售賣的商品種類可是非常豐富的呢。
Tips:如果咱們的孩子比較小,對地攤沒什麼概念,咱們就可以先給孩子布置這樣一個任務:實地走訪,記錄某處的地攤攤點都有哪些商品可以賣。
經過一番討論,我們會發現地攤上除了可以賣各種食品小吃、生活百貨、文具玩具外,還可以自己製作一些手工飾品售賣。
甚至還可以擺個遊戲攤點,套圈、抽獎之類的小遊戲可是很受歡迎的呢。這時,學生們可以選擇的商品種類就豐富多了。
▲這個「創業小隊」選擇了適合夏天售賣的「冰涼商品」,並嘗試用電腦來製作海報
有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咱們選擇的思路就可以更開闊一些。
可以結合孩子的特長(如手工製品)和興趣(如玩具、遊戲類)來選擇,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選擇比較火爆的商品(如各種網紅商品)或者是比較獨特的商品。
我們學校有次的跳騷市場活動,有個學生另闢蹊徑,售賣自己飼養的蠶寶寶,銷售現場極其火爆呢。
Tips:在經過了一番調查分析和討論後,我們就可以確定大致售賣的商品了。這整個討論的過程,我們都可以充分地讓孩子去參與和表達意願哦。
三、地攤商品怎麼定價?(市場調查,數學啟蒙)
我們班上的各個創業小隊在確定了要售賣的商品後,下一個關鍵問題就產生了:要賣多少錢合適呢?
於是,我布置給他們的任務是進行更深入的「市場調查」,當時正趕上端午假期,我要求他們在外出遊玩時,多留意地攤攤點,去調查與思考以下的這些問題:
我們準備要售賣的商品其他攤點的售價是多少?
我們要從哪裡進貨?進貨的價格是多少?
我們擺攤有沒有場地、設備的成本?如果有的話,大概要花多少錢?
我要如何定價才能保證不虧本,有錢賺呢?
Tips:這幾個問題的難度依次加大,根據孩子的能力選擇性地提問哦,比較難的問題咱們可以告訴孩子,讓孩子有一定的體驗感,就可以啦~
▲孩子們製作的海報上清楚地列出了冰粉和飲品的價格,定價比較合理。
我們班上的一些「創業小隊」想要設置遊戲攤位,我則要求他們去調查遊戲攤點的遊戲規則、收費情況、以及需要準備的道具等等。
▲孩子們設計的遊戲攤點海報,自己制定了玩法和價格
四、擺地攤前,怎樣做宣傳?(財商培養,創意表達)
在確定了商品,定好了價格之後,孩子們有些已經躍躍欲試了,但擺攤前的準備工作並沒有結束。
我在課上給學生講了一個簡短的財商故事,是以賣檸檬水為主題,根據一些財商故事和真實事件整合編出來的,對應了幾個能啟發孩子思考的點,從而給孩子們一點基本的財商啟蒙。
Tips:受限於課堂時長,我在這一板塊花的時間不多,但咱們家長在家裡可以給孩子們挑選一些適合的財商繪本,進行比較系統的財商啟蒙。
這樣咱們的「小攤主」在正式出攤時,面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比如遇到了賣同樣商品但售價更低的競爭對手),也可以更有底氣。
目前關於財商啟蒙的繪本和書籍也有不少,可以挑選一些適合的進行親子共讀。
附上我整合(編)的小故事,有需要的家長們也可以給孩子們講一講:
剛放暑假,有個小男孩看中了一輛超酷的自行車,但是價格比較貴,他的爸爸媽媽不同意給他買,所以他決定利用假期,自己掙錢,買下那輛自行車。
該怎麼掙錢呢?他想到了去年奶奶曾經教會他如何製作檸檬水,於是,他決定擺一個小攤賣檸檬水。(賣檸檬水是國外孩子學習擺攤時的最普遍的選擇之一。)
這個男孩很愛動腦筋,在擺攤之前,他就想好了一個廣告語:「假如生活給了你檸檬,那就把它做成檸檬水」。
檸檬直接吃的話很酸澀,但製成的檸檬水卻解暑可口,這句廣告既突出了要售賣的檸檬水,又傳達了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果然小攤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生意很不錯。(解讀:優秀的廣告可以增加關注度。)
可是好景不長,小男孩的鄰居,一個女孩發現他的檸檬水攤點很好,所以她也擺了一個小攤賣檸檬水,而且賣得比小男孩便宜。
這下,人們都選擇去女孩的攤點購買檸檬水了。男孩一看大事不妙,於是也開始降價銷售,兩個競爭對手之間開始了「價格大戰」:
你賣一元,我就賣9角;你賣8角,我就賣7角……降價帶來了銷量,但男孩一算帳,發現收入還沒有成本高,越賣越虧本了。(解讀:品類相同的商品,在一定範圍內,可以通過降低價格來吸引更多的銷量,這叫「薄利多銷」,但是如果一直降價,降到虧本了可就不妙啦。)
你們是不是替男孩感到著急了?別急,前面提過,男孩是個很聰明的男孩,他發現一味地靠價格戰是不行的,他開始琢磨:
怎樣才能做出更具有競爭力的檸檬汁呢?
於是他做出了彩色的檸檬汁,售價比普通檸檬汁貴一倍。
由於這種彩色檸檬汁大家都沒見過,而且只有他會做,大家都想要來買一杯回去嘗嘗。
這一下,男孩的檸檬水生意徹底火爆了。(解讀:選擇或開發與眾不同的商品,避免同質產品的競爭,可能會讓你的小攤更火爆哦。)
男孩的攤位生意一直火爆,而那個女孩的生意卻越來越差。男孩想,有沒有辦法既幫助小夥伴,又讓自己賺更多的錢呢?
他召集了包括女孩在內的一群小夥伴,跟他們說:「我的彩色檸檬汁很受歡迎,我可以用比較便宜的價格將檸檬汁賣給你們,然後你們可以出去銷售。」
夥伴們都很樂意,自此之後,男孩只需要在家裡製作彩色檸檬汁,再也不用親自去擺攤了,而製作的檸檬汁的量更多了,賺的錢也更多了。(解讀:從「零售」到「批發」的過渡,離不開小夥伴的幫忙,也離不開彩色檸檬汁如何製作的「商業機密」。)
到了暑假結束的時候,男孩所賺到的錢早就超過了自行車的價格,他在賣檸檬水這件事上的收穫也遠遠超過了那一輛自行車。
在講完故事之後,我問學生們從中學到了哪些技巧,得到了哪些啟發。上文故事括號中的解讀就是帶著他們一起討論出的收穫。
經過了新一輪的思考之後,孩子們開始想要給自己的小攤起一個吸引人的名字或是想一句貼切又別致的廣告語,有的則又開始重新考慮選擇的商品是不是合適,定價是不是合理。
在經歷了新一輪討論之後,我給他們布置了新的任務:製作一個攤位的宣傳海報。
在這張海報上展現出他覺得重要的宣傳元素,比如店名、店內商品的名稱和售價、廣告、優惠信息等等,在此基礎上要讓這張海報設計地更美觀,更吸引人。
至於哪些宣傳元素更重要,海報要如何設計和排版,都交由各個「創業小隊」自己討論決定。
所以今天文章裡的插圖基本上都是我們班的孩子自行分組組成的「創業小隊」,自主討論並設計製作的海報,有很多都頗具巧思。
我在課上給學生講的財商小故事的確給孩子們了一些啟發。
比如這個「動先生&凍小姐奶茶店」創業小隊的孩子們就給自己的小攤設計了好聽好記的店名、logo和廣告語,精心繪製了產品的形象。
另一個「真舒奶茶」則是在店名中嵌進了創業小隊每個成員名字的首字母(ZSX),並將海報的整體色調做成了奶茶色。
當然,如果繪畫功底一般,但創意巧思做得好,宣講能力棒的話,也是很吸引人的。
比如這個「唐僧食品」創業小隊,就打出了「唐僧食品,我們不是吃素的!」的口號,憑著相聲般的宣傳方式,被同學們票選為「最想去逛的攤位」(海報上鑽石貼就是孩子們自己投的票)。
另一個「滑稽奶茶店」也是人氣滿滿,這個「創業小隊」不僅提出了有趣的「一杯奶茶兩種口味,可以分著喝也可以混著喝」的設定,還製作了抽獎用的代金券和菜單,是不是也很有意思?
當然,那個財商故事也有副作用:決定做果汁飲品店的「創業小隊」特別多,直接導致這一板塊競爭極其激烈……
Tips:咱們在帶著孩子去擺攤前,不妨也認真設計一張海報,讓孩子融入自己的思考,突出自己小攤的特色,說不定就吸引了更多的顧客呢?
五、擺地攤時,體會感受。(勞動教育,應變能力)
雖然在事前儘量做足了準備,但在真正擺攤時,還是可能會有很多突發狀況,比如選擇的地點/時間不合適,被管理人員驅趕,或者沒有顧客來買等等。這些狀況,都是我的學生們去體驗擺攤時真實遇到的。
咱們家長在帶娃擺攤時,也可能會遇上各種情況,讓孩子有各種不同的感受。
「經營順利」時咱們可以鼓勵孩子多與顧客溝通介紹,鍛鍊語言表達能力,感受勞動的辛苦和樂趣,如果真的遇到了其他突發狀況,咱們也可以鍛鍊鍛鍊孩子的抗挫力和應變能力不是。
▲「創業小隊」的真實擺攤現場
(左:套圈遊戲攤點;右:雜物百貨攤點)
Tips:總之,擺攤也不是單純的擺攤,咱們時候要讓孩子多反思多感悟,收穫才會更多呦。
六、擺地攤後,算一算賺了多少錢?(數學能力)
攤兒擺完了,但咱們的PBL(項目式學習)還沒有結束。
孩子們常常拿著賺來的錢開心得不得了,究竟是賺錢還是賠錢了呢?
咱們可以告訴孩子,擺攤的過程中,我們也有一些花費,比如說商品買來是的批發價格,租攤點的費用,還有時候孩子會忍不住去逛逛其他小攤,買些其他吃的喝點或是玩具,這些錢都是我們的「成本」。
賺來的錢比成本多,才是賺錢了,否則就是虧本啦。
由於我是在班級開展的這次活動,最後的擺攤實踐是由家長陪同進行的,很多家長們也在孩子實踐後帶著他們完成了最後的盤點,總結工作。
等開學後,我還會帶著學生完成最後一次總結,這個活動才算結束。
▲家長群裡家長們的討論也很熱烈
Tips:咱們家長帶孩子擺完攤後,及時總結會效果更好哦!
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一起算一算,簡單的做一做比較。
而對於有一定數學能力的孩子,我們可以讓他算一算賺了/虧了多少錢?(加減),平均到每件商品賺了/賠了多少錢?每個人每小時賺了/虧了多少錢?(乘除)等等。
通過計算,孩子們可以真實地體驗到數學的用處,同時也能通過具體的數字感受到勞動的不易,讓孩子在活動中的體驗感更深。
這樣,一個由活動前學習與準備、活動中的體驗與感悟、以及活動後的思考與感悟的完整的項目式學習就完成了。孩子們玩得挺開心,收穫也不少。
當然咱們在家裡帶孩子進行這個「項目式學習」的話,還可以再加上一些個性化的小活動,比如舊玩具的斷舍離,商品的英文表達等等,一定會更有意思噠。
作者介紹:COS,家有萌娃的小學科學老師,喜歡分享有趣的親子遊戲和研究STEAM教學,工作中生活中都是孩子王。
花時間·說
怎麼樣?看了COS的介紹是不是特別開眼界!
許多看上去很簡單的點,我們抓住之後帶孩子一起去發散思維,就能和許多學科、能力產生許多關聯,促進孩子的智力和情商發展。
PBL式學習法真的可以講很多,大家喜歡的話,就在文末留言吧,我們會找更多有趣的主題,手把手帶著大家和娃玩兒起來的!
—End—
作者:花時間。微信公眾號「慢成長」創始人,國際新聞碩士,四語媽媽,童書譯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PET父母效能訓練講師,美國加州PAU心理學研究生。創立公眾號慢成長,分享具有國際視野的早教發育、兒童心理、親子教育知識。
微信公眾號:manchengzhang123
個人微信號:花時間: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