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光伏、新能源車、軍工、白酒、醫療最全最核心的龍頭,全網獨...

2021-01-09 騰訊網

花了幾個小時精挑細選給大家整理出一份神秘大禮,2021年光伏、新能源車、軍工、白酒、醫療最全最核心的龍頭,全網獨一無二!

1、光伏

通威股份:矽料與電池環節雙龍頭

隆基股份:全球一體化龍頭

中環股份:光伏矽片龍頭210大矽片

邁為股份:太陽能電池絲網印刷設備龍頭

上機數碼:全球光伏金剛線切片機龍頭

福萊特:國內光伏玻璃龍頭

福斯特:全球光伏膠膜龍頭

陽光電源:全球光伏逆變器龍頭

2、新能源汽車

比亞迪:全產業鏈布局的新能源汽車龍頭

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鋰電池龍頭

恩捷股份:全球鋰電池隔膜龍頭

拓普集團:國內汽車NVH系統集成龍頭

三花智控:國內熱管理龍頭

先導智能:全球鋰電池設備龍頭

3、軍工

中航沈飛:國內戰鬥機龍頭

航發動力:國內航空發動機龍頭

洪都航空:國內無人機和飛彈龍頭

火炬電子:國內軍用MLCC龍頭

光威復材:高性能碳纖維產業龍頭

紫光國微:軍工晶片龍頭

4、白酒

貴州茅臺:高端白酒龍頭

五糧液:濃香酒龍頭

瀘州老窖:高端白酒之一

山西汾酒:清香酒龍頭

5、醫療服務,醫藥研發外包CXO

愛爾眼科:眼科醫療龍頭

通策醫療:口腔醫療龍頭

金域醫學:第三方醫學檢驗龍頭

藥明康德:醫藥外包行業龍頭

泰格醫藥:臨床CRO龍頭

藥明生物:生物製劑CDMO行業龍頭

凱萊英:小分子化學製藥CDMO龍頭

相關焦點

  • 萬家基金李文賓:看好新能源車和軍工等行業
    2021年投資應從基本面出發,新能源汽車、軍工、新材料、醫藥、光伏等行業有望呈現跨越式發展,尤其是軍工板塊有望重新獲得主流投資者青睞。此外,中國證券報記者還從萬家基金方面獲悉,由李文賓擔綱的萬家戰略發展產業混合基金已於12月21日開始發售。「灰馬股」超額收益更大年關將至,關於未來流動性預期是否會導致股市承壓,成為市場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
  • 2021年A股核心資產
    2020年12月邁瑞醫療又進軍寵物醫療新領域,這會是未來幾年的新增長方向。邁瑞醫療屬於可安心持有不用看股價的公司。微創醫療:布局上簡單清晰,包括心血管介入、骨科、心律管理、大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神經介入、醫療機器人、內分泌治療及生命科技等。常總是一個新技術新賽道的集郵狂,收集無止境,未來微創醫療會變成什麼樣子,未來的頂在哪裡,誰也不知道。但微創醫療的另一面卻是股權複雜,版圖日漸稀釋。
  • 白酒股驚現高量十字星,這一政策引導方向有望承接?
    板塊上,市場依舊是抱團,資金圍繞白酒、光伏、風電以及新能源車產業鏈中整車、鋰電等趨勢板塊,不過午後白酒股劇震,溢出資金輪動至半導體、農業等板塊,軍工股尾盤持續加強,此外,電力、免稅、券商等板塊盤中輪動拉升。個股上,資金依舊青睞洪都航空等行業趨勢個股,整體看,抱團板塊資金出現鬆動跡象,個股整體做多氛圍偏強。
  • 光伏行業年度策略報告:平價引領能源革命,龍頭從周期走向成長
    光伏行業 2021 年策略核心觀點 板塊估值提升的核心邏輯:光伏行業作為典型的「周期成長型」行業,市 場對其「強周期屬性」的印象,主要來自於補貼/政策周期、技術周期、產 能周期,以及與行業龍頭「改朝換代」的階段性共振。
  • 繼新能源車之後,可再生能源已達成全球共識,光伏未來潛力巨大!
    今年最火爆的概念非新能源車莫屬,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都是由國家倡導,在新能源車領域積極布局。我國在新能源車領域更是實現彎道超車,在美上市的幾家車企股價節節攀升,躋身全球車企總市值的前十名,超越了豐田寶馬等百年車企。
  • 漲瘋了,今年收益跟白酒有的一拼
    眾所周知,白酒這種順著周期能漲、逆周期也能漲的板塊,中證白酒指數(399997)年內漲幅高達110%,能和白酒PK的板塊屈指可數…… 新能源車算是今年牛掰的板塊,新能源車(930997)年內漲幅100%。
  • 光伏、新能源車ETF吸金明顯 基金經理持續看好大新能源板塊
    日前光伏、新能源車兩大板塊接連爆發,相關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場內價格大漲並獲得資金淨流入,3天內20億資金流入光伏ETF。  多位公募人士認為,中國新能源已克服關鍵障礙,未來數年將大舉發展新能源,長期看好包括光伏、風電、新能源車在內的大新能源板塊後市行情。  12月23日,新能源概念表現極為強勢,新能源車產業鏈等板塊繼續走強。
  • 2021年新能源產業鏈如何布局?華夏基金跨年策略會最新解析來了!
    由於在過去的200年裡,人類集中大規模的使用化石能源,使得成千上萬年之前被生物固化在地殼中的碳,集中在短期內釋放到大氣中,碳排放成為這個階段人類發展面臨的新約束。所以,能源結構需要向無碳能源轉型。  無碳能源中,我們最看好的是光伏,從2010年到2020年,風電、光伏成本快速下降,取得了不錯的發展。
  • 最熱板塊巨震釋放什麼信號?「抱團」鬆動,核心資產走向何方?
    範庭芳管理的海富通中小盤重倉股通策醫療、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瀘州老窖、長春高新等個股14日紛紛下挫,估算淨值跌幅1.29%,結果淨值實際上漲0.26%。謝治宇等管理的興全合宜,14日淨值估算下跌0.56%,實際上漲0.42%,同樣由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淨值估算下跌0.9%,實際下跌僅略超過0.1%。
  • 機構開年大手筆調倉,追漲軍工、光伏,而晶片ETF竟已被...
    撕裂"的牛市致使2021年交易第一周,場內資金就開始大幅調倉,紛紛湧入當前熱點板塊,行業ETF表現尤為明顯,讓我們來盤點本周ETF的市場機會。39億資金高拋指數基金滬深兩市本周成交5.94萬億元,其中滬市本周成交2.66萬億元。截至2021年1月8日收盤,滬指報收於3570.11點,全周上漲2.79%,深證成指收於15319.29點,全周上漲5.86%。
  • 機構預測:2021年光伏組件價格或降至1.5-1.55元/W
    來源:光伏能源圈近日,國金證券研究所發表了對2021年光伏行業需求展望。平價及龍頭固化驅動估值提升:光伏行業作為典型的周期成長型行業,市場對其「強周期屬性」的印象,主要來自補貼/政策周期、技術周期、產能周期,以及與行業龍頭改朝換代的階段性共振。隨著平價上網實現(補貼周期影響消除),以及各環節龍頭地位的固化,光伏行業成長屬性(尤其是龍頭的成長屬性)將逐步加強,進而驅動板塊和龍頭估值的提升。
  • 2021年,券商看好哪些行業?
    白酒:行業集體性冷靜帶來持續性健康發展,全年值得關注。從年度維度看,白酒業績環比改善穩定性強,至少持續至2021年二季度。未來5年,白酒行業周期逐漸熨平,仍會延續結構牛。IPO+借殼+收購,白酒行業資本化率提升,板塊仍將精彩紛呈。
  • 2021年「光伏玻璃」行業高景氣度能否持續?背後的龍頭企業都有誰?
    2021年「光伏玻璃」行業高景氣度能否持續?背後的龍頭企業都有誰? 行業市場綜述 (一) 行業定義及分類 1.2018年光伏新政導致2018年下半年光伏需求偏弱,光伏產業鏈整體價格下跌,光伏玻璃價格也隨之下跌,光伏玻璃行業產能出現收縮狀態。從供給端來看,由於晶矽光伏電池技術是目前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光伏電池技術,用於晶矽光伏電池封裝的超白壓延玻璃已經成為光伏玻璃的主流,市場佔率在80%左右。2019年光伏玻璃龍頭企業正在加速擴張產能,如福萊特正在越南投資建設光伏玻璃生產基地。
  • 起底2017年全國19家光伏逆變器上市公司(附全行業名單)
    作為我國光電線纜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中天科技1995年起承擔國家火炬項目,1997年被國家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評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現已躋身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中國通信業綜合實力50強、中國光通信最具綜合競爭力10強和中國光纖光纜金牌企業之列;產品榮膺中國名牌,擁有近50項國家專利;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 光伏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
    主要產品有光伏逆變器、風能變流器、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水面光伏浮體、智慧能源運維服務等,並致力於提供全球一流的新能源電站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逆變器是指將直流電變成頻率、幅值可調的交流電的電力電子設備,是光伏發電系統的主要部件之一。
  • 醫藥醫療行業:九大領域最全細分龍頭匯總名單
    3.迪安診斷:獨立的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平臺,主要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以醫學診斷服務外包為核心業務的醫學診斷服務整體解決方案。 4.透景生命:體外檢測黑馬,以腫標和 HPV 檢測為主。 5.潤達醫療:糖化試劑、生化試劑龍頭。
  • 製造產業2021年投資策略:從製造到智造,從中國到全球
    我們認為,海外巨頭收入佔比最高的後道設備龍頭杭可科技將充分受益於技術進步和 新市場和新客戶的突破性進展,同時先導智能前中後道的全產業鏈布局也對客戶形成較為 充分的服務和支持,未來大概率成為該領域的全球行業龍頭。
  • 光伏產業鏈中,這個板塊比茅臺還賺錢?
    儘管中國白酒整體的消費量在下滑,但茅臺作為高端白酒的王中王,大家通常都拿它來請客送禮。有了這種加持,茅臺的確是個能賺錢的好公司:就算是行業已經傳統到了毫無新意的程度,公司照樣能數錢數到手軟。相似的原理,也可以應用到今年另一條核心賽道——光伏行業。
  • 隆基股份:清潔能源龍頭,光伏製造領導企業
    業績增長動力強勁 隆基股份近幾年通過技術進步降低發電成本,有力地推動了光伏產業發展。公司目前具有核心技術壁壘,在矽片拉晶、切片關鍵技術環節及組件轉換效率方面擁有核心競爭力。2019年,隆基股份實現單晶組件產量8.9GW,國內出貨排名第一。 隆基股份2015年前專注於單晶矽片產品,營收佔比達到80%以上。2014年下半年公司業務逐漸向光伏產業鏈下遊延伸,電池組件業務營收佔比開始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