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基金基金經理李文賓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全球經濟復甦、貨幣政策偏寬鬆的背景下,基本面良好、估值不高、調整相對充分的「灰馬股」以及面臨基本面拐點的「黑馬股」可能獲得更為明顯的超額收益。
2021年投資應從基本面出發,新能源汽車、軍工、新材料、醫藥、光伏等行業有望呈現跨越式發展,尤其是軍工板塊有望重新獲得主流投資者青睞。此外,中國證券報記者還從萬家基金方面獲悉,由李文賓擔綱的萬家戰略發展產業混合基金已於12月21日開始發售。
「灰馬股」超額收益更大
年關將至,關於未來流動性預期是否會導致股市承壓,成為市場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對此,李文賓給出細緻分析。
首先,2021年海外經濟將逐步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但相關疫苗研發和生產依然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在海外流動性偏寬鬆的背景下,李文賓預測國內貨幣政策轉緊的概率較小。其次,2020年出口表現優異是國內經濟呈現「V型」反轉的主要動力度。隨著海外企業的復工復產,李文賓預期,部分訂單將回流海外,對於2021年的出口情況應偏謹慎。
他預測,國內經濟不會出現過熱的風險,因而政策轉向的必要性不大。「有這兩點因素疊加,明年整體的政策環境偏寬鬆。」李文賓說:「中長期來看,全球經濟進入下一輪強復甦通道還需要等待新技術或新產業革命出現,所以在未來2到3年內,無論是中國經濟,還是全球經濟更多呈現逐步復甦態勢,而非出現向上的趨勢性拐點。」
李文賓進一步預期,2021年市場將更多呈現結構性行情,從風格上來看,優秀的「灰馬股」以及面臨基本面拐點的「黑馬股」有可能取得更好超額收益。
李文賓認為,2019年以來,各行業優秀的「灰馬」企業重新獲得市場認可,基本面出現明顯拐點。同時,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各領域完全有能力和空間容納多個優秀的競爭對手。另外,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導致行業中管理能力一般、抵禦風險能力較差的企業退出市場,被動進行了一次較好的「供給側改革」。
挖掘「新明星」板塊
具體到後市的行業布局,李文賓表示,將集中在消費領域的高端白酒、白電和消費建材板塊;科技領域的新能源汽車、軍工、新材料以及醫藥和半導體等。其中,新能源車和軍工有望成為2021年市場的「新明星」。
作為一位對新能源汽車板塊跟蹤研究超過8年的老將,李文賓過去一直認為,新能源汽車屬於政策周期性板塊,因為這個板塊發展的好壞與否和補貼力度高度掛鈎。但在去年年中開始,李文賓發現,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已逐步擺脫政策影響,轉向由消費者主動購買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一旦這個行業的中長期發展邏輯是由消費者的自發購買所驅動,而非補貼力度所引導,我們就能認為這個行業的需求增長將呈現非常好的中長期持續性。」李文賓說:「2020年可以稱之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市場化元年,2021年可能會看到新能源產業進入到嶄新的景氣周期。」
李文賓坦承,過去軍工板塊投資更多是以概念炒作和資產注入等主題投資為主,板塊業績兌現度不高,所以近年來軍工板塊表現一般。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三季度,該行業首次出現較為紮實的基本面拐點。
原文轉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