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大星,我們去抓水母吧!」本月初,電影《海綿寶寶:營救大冒險》正式在網絡平臺上線,著名配音演員、重慶崽兒陳浩那熟悉的聲音又出現在大大小小的屏幕上,而在這一段時間你可能會在各個渠道聽到他的聲音,打開新版百度導航能聽到「海綿寶寶」叫你「注意前方右轉」,在最新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甘肅》裡令人口齒生津的旁白……而陳浩最近一次打破「次元壁」,是他的粉絲突然發現「海綿寶寶配音演員的老婆居然是前幾天看完的《沉默的真相》裡的郭紅霞!」
近日,在接受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專訪時,陳浩更多地反倒是聊起了自己的話劇、電影,在他看來,配音只是一個演員表現力的一個方面,而作為四川人民藝術劇院的一名演員和導演,他更熱愛的是表演和創造,那些才是他真正追求的事業。
從話劇演員到北漂,再到配音演員
「次元壁破了」,在網絡世界裡這個詞被用來形容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物突然出現在了其他領域,而在陳浩的配音生涯中,打破「次元壁」已經是家常便飯。
電影《澳門風雲》裡的周潤發,《道士下山》裡的郭富城,《竊聽風雲3》中的吳彥祖,《追龍》《葉問》裡的甄子丹,電視劇《陸小鳳傳奇》裡的花滿樓、《水月洞天》裡的童戰,《宮鎖心玉》裡的雍正,《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折顏……當聽說為這些影視劇配音的陳浩,同時也是海綿寶寶、《哪吒之魔童降世》李靖的配音,很多網友的第一反應基本可以歸類為如下幾種:「次元壁破了「「我裂開了」「心靈受到了暴擊」。
而對於陳浩來說,進入配音領域,對自己來說其實某種意義上,也是打破了「次元壁」。
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表演系(今四川電影電視學院),1999年陳浩進入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那時院裡的老演員都會去參與譯製片的配音工作,也會帶著他們覺得臺詞不錯的年輕人也去配一些年輕角色,掙幾個小錢,就這樣第一次接觸了配音」。
2002年陳浩開始北漂,成了一名跑組演員,但並沒有碰到什麼機會,眼看生活都要無法維持,因為曾經配過音,反而接到了工作,為焦恩俊、吳辰君等主演的古裝武俠電視劇配音,從那時起,話劇演員陳浩就成為了一位配音演員。
除了為郭富城、吳彥祖、吳鎮宇、謝霆鋒、餘文樂、陳坤、鄧超等多位男明星都發聲,陳浩基本成為了周潤發、甄子丹、何晟銘的御用配音,而從2005年至今,甄子丹絕大部分的電影,都是由陳浩配音。
「最近給甄子丹配的一部戲,就是最近去世的陳木勝導演的遺作《怒火•重案》,預計明年上映」,陳浩告訴記者。
陳浩並不願意過多地炫耀自己為這些大明星配音,在他看來,「因為我並不是那個明星,而藝術是無中生有是創造出來的,配音只能說是一種修正或者修改」。
而在這麼多自己配音的影視作品中,陳浩還是有自己最喜歡的一部,那就是他參與配音的顧長衛導演,郭富城、章子怡主演的《最愛》,「因為那是一部真正的有藝術高度的電影」。
最滿意《海綿寶寶》配音,一雙兒女卻不愛看
雖然也配過《加菲貓的幸福生活》《餅乾警長》《飛哥與小佛》《洛克王國聖龍的心願》等動畫片,但讓陳浩收穫最大的無疑還是《海綿寶寶》,而且《海綿寶寶》也是公認的配音超過原配的引進動畫片之一。
與明星配音不同,動畫片的配音,需要自己去塑造角色,「更有技術含量和創造性」,而《海綿寶寶》也是陳浩自己比較滿意的配音作品之一。
「海綿寶寶的英文配音,可能因為中西方文化差異的關係,那個聲音特別躁,可能和我們對喜劇的概念有區別」。陳浩介紹,「在可爭取的範圍之內,我用聲音給海綿寶寶變了一個性格,變成有點小賤賤的性格。」
已經41歲的陳浩如今是兒女雙全,偶爾會在幼兒園的活動中,為了給女兒「扎場子」,現場展示一段海綿寶寶的經典配音,震住女兒的同學和他們的家長。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兒子和女兒卻並不喜歡看《海綿寶寶》,「兩個孩子更喜歡的是《小豬佩奇》《汪汪隊立大功》《睡衣小英雄》」。
對此,陳浩也有自己的一番解釋,「其實海綿寶寶是比較成人化的一部動畫片,比如海綿寶寶其實就有點像美劇《生活大爆炸》裡謝爾頓的那種性格,很多內容也是拍給成年人看的,因為反映了很多現代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浮躁情緒,看這種動畫片更多是一種解壓或者釋放。」
不過這並不妨礙海綿寶寶的聲音成為一代人甚至是幾代人的記憶,早在2013年,陳浩就曾經作為配音演員的代表之一,登上了央視的《文化視點》欄目,現場表演為海綿寶寶配音。
而在今年的湖南衛視的《聲臨其境3》節目中,陳浩甚至用葉問和海綿寶寶的聲音上演了一出隔空對話,讓海綿寶寶說出「我要一個打十個」的臺詞,也讓他再次「火出了圈」「打破次元壁」。
不過陳浩也只是表示,「這些節目都很好,可以讓觀眾看到我們是如何工作的」。
除了配音工作,也在繼續自己的話劇和電影夢
「平日,我對網絡上的東西不太關注,」之前,如果不是妻子黃夢丹發了條微博,陳浩可能都不會發現,妻子居然出演了大熱劇《沉默的真相》裡檢察官江陽的老婆郭紅霞。
這一次「打破次元壁」陳浩也很淡然,「這條微博這麼火跟我本身並沒有什麼關係,不是我有什麼作品或者表現,如果真是因為作品火了,才值得高興。」
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紅之前,當時並沒有多少人看好這部動畫電影,但作為這部片子的配音導演,陳浩就預言這部片子一定會大賣,因為「我認認真真的看過劇本,所以才有這樣的判斷」,而結果也證實了他的判斷。
最近,陳浩參與製作了院線動畫大電影《老鷹》,「這部明年上映的大製作動畫,是一個講述社會其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勵志故事,」陳浩又向記者預言,「這部電影也許會火」。
「其實不止做配音演員,我還開過餐館,開過農家樂,這些都是我謀生的手段」,儘管已經是一名成功的配音演員、導演,但陳浩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老本行——話劇。
自我介紹時,他也總愛說「我是一個話劇演員、導演、配音演員」,而出生於情人節的陳浩,在2015年自導自演的第一部話劇就是《情書》,首版上映至今經常一票難求。
17歲就離開重慶前往成都求學,陳浩說,「雖然因為加入四川人藝,身份證已經改成了四川,但我還是個重慶崽兒,有機會,我也想帶著《情書》回到重慶,演給家鄉的父老鄉親,演給我的家人和朋友看。」
今年疫情導致話劇不能上演,陳浩就抽空寫了一部話劇劇本,目前正在申請版權,「未來也希望有機會與重慶的話劇人合作」。
而除了動畫電影和話劇,陳浩也想圓自己的電影夢,他告訴記者,自己最近正忙著籌備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真人實拍電影,自己將擔綱導演和編劇,「已經報批了,講述的是一個老人和青年之間產生隔閡又要打破隔閡的故事」。
「這故事是不是有點像你,雖然不太了解網絡上年輕人的想法,卻又總是在突破次元壁?」記者問道。
陳浩一聽,哈哈笑了。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湯皓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