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星光·尋找雙城文體名人③|《山城棒棒軍》捧紅的「周么雞」在...

2020-12-25 上遊新聞

「成渝同宗,文化同源」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文體領域尤甚。

近一點,中國現代詩歌江湖中公認的「老大哥」梁平說過「重慶的嘉陵江,重慶的酒,就是我身上的血液。」重慶的《紅巖》,成都的《星星》(詩刊)都曾深刻留下過他主編的印痕。

評書表演藝術家李伯清出走成都、落戶重慶,聽著他的磁帶長大的兩地粉絲口水翻湧仿佛就在昨天。《山城棒棒軍》橫空出世,「胖妹」劉軍、「毛子」趙亮……都從山城一路火到了蓉城。

年曆再往前翻,初通的成渝高速公路上,有多少球迷直奔成都體育中心而去;「黃色狂飆」重慶崽兒姚夏、「魏大俠」……又俘獲了多少山城少女的心。

7月起,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推出系列報導聚焦那些年曾經闖入過你我視線川渝文體名人。他們的故事裡既有大家塵封的記憶,也飽含著「成渝一家」的濃情厚意。

1995年陳江拍攝《山城棒棒軍》時的工作證

一寸大小的黑白照片,穿的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白襯衫搭配黑西裝,一臉嚴肅。這是一段時隔25年的回憶,把它從腦海裡發掘出來的人叫陳江,照片是他當年拍攝《山城棒棒軍》時工作證上的登記照。

陳江是誰?說「周么雞」大家可能更熟悉一點。重慶直轄那年,橫空出世的方言劇《山城棒棒軍》既捧紅了「梅老坎」「毛子」「蠻牛」,也讓「周么雞」陳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紅了起來:坐計程車不收錢、吃飯有人悄悄買單都是「常規操作」。這也成了他之後兩度赴蓉發展的起始。「成都、重慶就好比一屋的兩兄弟,『分』字從何說起?」陳江感慨的言語間,依然是當年「周么雞」那個味道。

「周么雞」之路從學普通話開始

「周么雞」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有點出乎人意料的是,陳江,也就是後來《山城棒棒軍》裡古靈精怪、不務正業的「周么雞」的文藝之路其實是從學普通話開始的。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重慶人,1969年出生的他從當時的重慶輕工技校畢業後,就分配到了重慶燈泡廠當工人。陳江至今都記得,自己和藝術結緣的機會來得很突然。

「當時廠裡突然想培養文藝骨幹當主持人,我媽就去幫我報了名。因為可以脫產學習,我也就答應了。」在陳江的記憶裡,成為文藝骨幹這條路一上來就是兩次普通話培訓。「先是電臺的老師來廠裡開了簡單的講座教普通話,後來沙坪垻區文化館又組織了一些廠礦的文藝骨幹辦了一個普通話學習班。每個周末一堂課,學完我才算是走上了藝術道路。」

1990年,重慶話劇團首屆影視藝術培訓班招生。陳江在沙坪垻區文化館老師的鼓勵下「試著去考了考,竟然考上了。」陳江說,現在回想起來,進入話劇團之後的一年,對自己而言至關重要。「全是重慶本土戲骨級的老師,教了我們一年表演。」大家後來看到的「周么雞」的表演基礎,幾乎全來自於此。

最初是想讓他演「孟小渝」

話劇團培訓班臨近畢業時,陳江的又一次機遇來了——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凌宗魁執導的方言話劇《亡命生》來選角。「當時,劇裡的其他角色都選定了,只差一個智力有點問題的角色。凌老師想找一個最『靈』(有靈氣)的人來演。」最後選中的就是陳江。他也由此進入重慶曲藝團正式成了一名曲藝演員。

「本想辦調動,當時燈泡廠還不幹。後來我是辭職走的。」陳江笑言,在1990年代初,作出這個決定自己還是花了點勇氣。

《山城棒棒軍》海報

1995年,《山城棒棒軍》劇組到重慶曲藝團選角,陳江也去了。但其實他去試戲那天,選的是演「孟小渝」的演員。「那天我很正式地穿了一身西裝去。一走攏,導演束一德就讓我和王群英試戲。那場戲是我要賣摩託車給他。」陳江笑著回憶,可能是自己在曲藝團小品、相聲演得多,無論怎麼演自己都搭得上話。

一個多月後,去劇組報到的電話來了。「報到的地方是華新街的一個招待所,只給我說了演『周么雞』。」隨後,陳江才從只有幾頁紙的劇本和導演的聊天中得知,「周么雞就是一個從從農村到城市打拼,想了歪點子,從偷井蓋到空手道白狼什麼『歪路子』都幹的小年輕。」

那些年吃飯打車都「刷臉卡」

陳江印象中《山城棒棒軍》拍攝時間跨度不短:1995年5月開拍,中間還橫跨了1996年的春節。憶及當年拍攝,很多細節他至今都能如數家珍。「較場口轉盤那個時候中間還是一個花園,我碰到『毛子』讓他買我的智能頭盔就在那裡拍的。還有一場戲是在文化宮中門外面的花壇拍的,我記得當時我們剛剛把道具剛擺好,就有路人圍過來了,」回憶到這裡,陳江自己也笑了,「我也開始按自己的臺詞說,結果真有路人信了,想買我的頭盔(大笑)。」

「當時的片酬是300元一集,最終給我算的是9集,相當於《山城棒棒軍》拍完我拿了2700元。」陳江說,當時自己在曲藝團的月工資是400元。「這筆收入倒算不上巨款,但隨之後來的名氣,還真的讓我有點不適應。其實也可以說是有點飄飄然了。你想嘛,第一次演戲一演完就有人在大街上認出你了,啷個可能不激動?」言語間,當年「周么雞」的機靈勁又浮現了出來。

陳江家裡更是「炸」了,「全家人沒一個是當演員的,現在突然出了一個這麼紅的明星……」家人的震驚程度可想而知。陳江笑稱,後來流行的說法「刷臉卡」,自己當年就實現了。「吃飯打車只要是被認出來的都不要錢,天天都有人請吃飯。」

人生第二部片約就來自成都

近年陳江(右二)飾演的角色已經不再局限於喜劇,也包括了警察等

「周么雞」的一舉爆紅,給陳江帶來的另一大好處就是,片約也隨之而來。「最先找到我的就是成都的峨眉電影製片廠。」雖然已經記不起當年這部有好幾十集的劇的名字,但陳江直接是用「暈了」來形容對方跟自己談報酬時的情景的。「那個時候還叫『勞務費』。他們說按700元一天給我結算,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一部戲下來就是好幾萬啊!」

這也成了陳江和成都關係熱絡起來的開始。「1998年開始,成都接連有好幾部劇都找到了我。」陳江說,普通重慶人可能還沒太多感覺的是,其實成都從拍攝製作圈子內的人,到普通觀眾都是比較喜歡重慶方言劇的。陳江印象中,那之後自己在成都接的超過60集的電視劇就有三部,短的劇集就更數不勝數了。

「他們趕潮流的動作也快,很有點像現在的抖音追熱點的感覺。演方言劇只要有點名氣了的,很快就有成都的電視臺、公司來聯繫拍戲。」陳江印象中,自己和「胖妹」劉軍都是這樣,在《山城棒棒軍》後接了不少成都的片約。

重慶人直接、成都人含蓄

做導演拍攝方言劇《火鍋傳奇》時的陳江

2010年前後,陳江轉行做導演,又在成都斷斷續續待了四年。「兩邊跑,我覺得沒有任何差別。」陳江坦言,無論是做演員拍戲,還是當導演,說起來是離開了重慶的家去了成都,但「一點沒有出差的感覺。這和我去廣州、去湖南,是完全不同的感覺,就像在家裡一樣。」

當然,區別也有。作為曾經可以「刷臉卡」的明星,陳江笑著回憶起了這麼兩件事。「在重慶,把我認出來了的人,一般都會說『咦,勒是演周么雞那個崽兒的嘛』。但成都人一般就不會。」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自己和「胖姐」鍾豔萍一起去吃飯,「吃完了,我去結帳。結果老闆說,有人認得到你們,已經把帳結了。」陳江笑著說,至今自己都不曉得幫忙結帳的這個人長什麼樣。「這種表達區別就很明顯,重慶人直接,成都人含蓄。」

「始終是兩兄弟嘛。」在陳江看來,成渝雙城很像是一家裡的雙胞胎兄弟,「一開始就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後來各自長大了、成家了,甚至都搬出去住了,但也還是兩兄弟。」分字更是無從談起。

如今,陳江依然不時會接到來自成都的邀約,欣然應允前往之餘,他更大的感受是「越來越快了」,更像是在一體化了的同一個城市裡穿梭。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成渝星光·尋找雙城文體名人④|從外來住讀生到川美副校長,焦興濤...
    「成渝同宗,文化同源」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文體領域尤甚。《山城棒棒軍》橫空出世,「胖妹」劉軍、「毛子」趙亮……都從山城一路火到了蓉城。年曆再往前翻,初通的成渝高速公路上,有多少球迷直奔成都體育中心而去;「黃色狂飆」重慶崽兒姚夏、「魏大俠」……又俘獲了多少山城少女的心。7月起,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推出系列報導聚焦那些年曾經闖入過你我視線川渝文體名人。
  • 長在「笑點」上的成渝雙城
    近日,自從天府周末推出「唱好雙城記 建設經濟圈」系列報導後,編輯部就收到讀者意猶未盡的留言:「成渝雙城話題怎麼少得了巴蜀笑星、成渝曲藝人呢?」的確,基於四川話方言上的成渝方言藝術有很多「共同語言」可講。
  • 長在「笑點」上的成渝雙城!扒一扒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巴蜀笑星
    長在「笑點」上的成渝雙城!>也沒有這麼多五花八門的網絡劇更多關注的是巴渝製造的本土方言劇不管是《老坎客棧》《王保長歪傳》還是《傻兒師長》《山城棒棒軍》以及現在依然受蜀黍嬢嬢們喜歡的《幸福耙耳朵》哪一位沒有承載著成渝老百姓
  • 長在「笑點」上的成渝雙城:擺口幽默四川話,笑出生活「語言藝術」
    自從天府周末推出「唱好雙城記 建設經濟圈」系列報導後,編輯部就收到眾多讀者的留言:「成渝雙城話題怎麼少得了巴蜀笑星、成渝曲藝人呢?」的確,基於四川話方言上的成渝方言藝術有很多「共同語言」可講。
  • 三峽移民,山城棒棒軍,萬縣老城印象
    都說重慶是山城,的確,萬州也是山城,從城市高處到低處落差比較大,馬路要轉很多彎。圖為高處到低處架設的電線,是不是一看就知道山城的特點了。那時的碼頭非常繁忙,基本上很多物資運輸都是通過水路運輸,所以碼頭的貨車,棒棒非常多,可能朋友們就看過《山城棒棒軍》,就是那樣的景象。這是上下船的人們,隨處可見棒棒軍們的身影,他們勤奮,累了,餓了,就在路邊吃飯休息。
  • 從玉林路走到朝天門,成渝民警聯手創作歌曲《雙城》
    在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背景下,近日,成渝兩地民警攜手創作歌曲《雙城》,共同譜寫雙城警務合作新篇章。上周日(9月27日),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信號「平安成都」正式發布歌曲《雙城》,這是由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區分局玉林派出所的陳志堅與重慶市公安局特警總隊的高梓嶔合作的一首歌曲。
  • 2020中國·金堂成渝雙城鐵人三項公開賽在金堂縣鳴鑼開賽
    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成都10月26日電 (王波)「全民健身 活力中國」「TREK&老車迷杯」2020中國·金堂成渝雙城鐵人三項公開賽於25日在成都市金堂縣鐵人三項賽場開幕。本次比賽是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成渝兩地聯手舉辦的首場國家級鐵人三項比賽。
  • 成渝民警一曲《雙城》 陪你從玉林路直到朝天門
    雙城記歌曲創作者,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區分局玉林派出所的陳志堅和重慶市公安局特警總隊的高梓嶔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9日訊(記者 喬永禎 胡旭陽)9月29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區分局了解到,為積極響應中央、省、市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
  • 重慶山城棒棒軍,3200萬山城人永恆的記憶
    山城重慶的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了一個特殊的行業,他們有個重慶人都知道的稱呼——棒棒軍。▼1997年,重慶方言劇《山城棒棒軍》的播出,讓「棒棒軍」的威名遠播響至今。個性鮮明的人物和啼笑皆非的故事,把山城生活的鬧熱體現地淋漓盡致。曾經,在重慶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棒棒的身影。在悠悠歲月中,他們爬坡上坎,負重前行,挑走了他們的青春年華,也挑走了屬於自己的時代。時光荏苒,歲月更替。
  • 成渝兩地民警共創一首歌 《雙城》陪你從玉林路走到朝天門
    封面新聞消息,9月28日,一首《雙城》刷爆了成渝兩地民警的朋友圈,這首歌曲由成都武侯公安分局玉林派出所的陳志堅與重慶市公安局特警總隊的高梓嶔合作,共同完成作詞、譜曲和演唱的。他們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共同譜寫雙城警務合作新篇章。陳志堅和高梓嶔曾就讀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因音樂結緣。
  • ...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特殊標識
    12月9日上午,詩歌周的重要分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對談活動,在成都新華賓館舉行。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著名詩人梁平作為活動主持人,帶領大家開門見山地「點題」成渝兩地詩歌的表達。在梁平看來,目前無論是從國內看還是國際看,成渝雙城經濟圈的融合,已是國家的重要戰略。
  • 共建雙城經濟圈,成渝文旅城彰顯融創文旅項目運營能力
    聚焦雙城經濟圈政策,打造文旅新地標川渝地區的兩個文旅城項目在9月相繼開業,是成渝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背景下,融創以文旅產業助推成都重慶乃至西南地區旅遊事業發展的重要一步。成渝雙城經濟圈所囊括的區域是西部人口最為稠密、產業最為集中、城鎮密度最高的區域。
  • 重慶銀行全力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在成渝地區新增貸款投放逾900億元  重慶銀行全力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銀行積極投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戰略部署。
  • 成渝電影周③丨看《八佰》啦!封面新聞+太平洋影城重慶紫荊店發...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曾潔8月18日,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發起的「尋找成渝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投票正酣,五大榜單上候選地標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繼太平洋影城(王府井店)和封面新聞聯手發布「影迷徵集令」後,又一家重慶影城火線加入到「成渝電影周」的互動活動,我們將徵集若干重慶幸運影迷參加《八佰》看片會。快來參與H5互動答題,贏取《八佰》電影票,去太平洋影城(重慶紫荊店)欣賞這部戰爭巨製,8月21成都和重慶雙城影迷攜手為國產大片搖旗吶喊!
  • 成渝融創文旅協同推進 助力雙城經濟圈建設
    這也是中央提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首個暑假,數以萬計的重慶人到訪都江堰,印證著「雙城經濟圈」的融入深度。而這個數據在未來也必將成為一種歷史。這個9月,或將成為成都文旅發展史中值得記載的一章——就在都江堰,一個全新的文旅中心即將誕生,將成為川渝文旅版圖中亮眼的一筆色彩。
  • 專家學者點讚封面新聞《成渝雙城志》:用敏銳的洞察和宏闊的視野...
    今年年初,中央部署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四川和重慶推到了新的合作起點。4月20日,封面新聞正式啟動《成渝雙城志》大型訪談報導,聚焦成渝山水相依,文化同源,經濟共生,從三個角度講述一個主題:傳揚成渝雙城與共的鮮明氣質,聚焦偉大機遇下的歷史跨越。
  • 成渝雙城「麻辣共舞」 拉動中國區域發展「弓弦」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此次全國兩會期間,重慶代表團的第一場發布會便與成都相關,多位主政官員暢談雙城發展;而重慶也成為四川代表團小組會議時代表們提及的高頻詞。
  • 上遊評論|雙城新發現,媒體第三視角看成渝聯動「畫圈」
    成渝主流媒體一起,交換視角發現新雙城拋開上面那些網紅標籤,關於重慶和成都這兩座城市,你還能說出哪些關鍵詞?,成渝雙城這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新興經濟區域,正代表著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發展下一個「黃金10年」的深耕方向。
  • 老外在成渝|日本駐重慶總領事渡邊信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發展...
    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渡邊信之 供圖 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張雅舒):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自今年1月提出以來備受各界關注。外國駐成渝兩地的領事官員如何看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李伯清凌宗魁領銜 成渝笑星齊聚山城
    當晚,「成渝地·巴蜀情 川渝樂翻天——2020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喜劇幽默節目交流展演」亮相群星劇院。包括壓軸亮相的著名曲藝家李伯清在內,此次展演可謂星光熠熠——78歲著名曲藝家、首屆曲藝牡丹獎得主凌宗魁,中國曲協副主席、四川曲協主席叮噹,重慶曲協副主席、牡丹獎及三屆群星得主凌淋等川渝兩地第一流曲藝家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