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民俗日常生活用品的老物件,不客氣地說,很多的年輕人都不一定見到過。即使有些東西看到過,你也不一定能夠準確地叫出它們的名字來。以下羅列出的一些日常民俗老物件,都能叫出它們名字的人估計也得是耄耋之年的人了。即使能認識一半老物件的人們,也是半百以上的人了。不信嗎?你來認識一下吧!
上圖是老樟木箱子,記得在七十年代北京的市民家中最少也得有兩三個,那可是十分重要的家具之一呢!
上圖是老式礦石收音機(電晶體、電子管)還叫話匣子、半導體,北京七十年代人家必備的奢侈品了。
上圖是蓑衣,屬於老一輩從事漁業的人們雨天必備的防雨雨衣了
上圖是壓水機,在沒有自來水管子的時候,人們主要依靠壓水機採取地下水供生活用水的必備品。
上圖是搞科研所使用的老式顯微鏡,以前你沒見過吧。
老式的熨鬥,那個時候的熨鬥是需要在煤火爐子上加熱以後才可以使用的。
上圖是鋁製材料的軍用水壺
老式的黑白電子管、電晶體電視機,七十年代北京,要是有這樣一臺電視機的話,那簡直是方圓百裡的鄰居都會去你家想看電視節目的。為了保護電視機,人們在電視機外邊還會做一個木頭罩子,後來還有在電視機螢光屏處加一個放大鏡,顯得銀屏很大...
上圖是鞋楦子,有兩種用途,一個用途是撐鞋子(放鞋裡),怕鞋經常不穿塌梆(癟了)走形,還有一個用途就是補襪子的時候,把襪子套在鞋楦子外好補窟窿。
紡錘,婦女紡線的時候,用手旋轉紡錘,使棉線可以擰成幾股粗繩。這種紡錘經常用家畜骨頭進行製作,圖片上的是木質的。
木匠所使用的木工活工具,無非是錛、鑿、斧、鋸、墨斗、角尺等等
上圖的老物件是桿秤還叫等子(特小的秤),當然還有秤砣(權)。
上圖是利用秫稷杆等植物編織的笸籮,帶提梁的也可以叫提籠筐。
上圖是利用竹子製作的晾衣架。
上圖是納鞋底子用的錐子。由於鞋底子厚,普通縫衣針扎不透鞋底,所以必須要用錐子先把鞋底扎透再走線...
上圖是罈子,一般口小大肚稱罈子,廣口的稱缸。
七十年代北京居民經常使用的印花玻璃茶杯。
老式的機械照相機,需要配合膠捲使用,分120和135兩種型號黑白和彩色膠捲...
上圖是老式的留聲機,也叫電唱機、唱片機...
上圖是老式的鬧錶也叫鬧鐘、馬蹄表,放在床頭非常實用的。
上圖是老式的水銀鏡子,這種鏡子怕摔還怕水。
老式的手撥號碼電話機
上圖是老式燒木炭的火鍋子
七十年代北京地區最為有毒性的殺蟲劑,對人體和家畜都有致命的傷害...
噴敵敵畏用的搋子,一種噴灑農藥的工具。
老菸袋鍋子和裝旱菸的牛皮袋子,也叫煙盒嘣。
上圖是糧票,就不用多介紹了
上圖是風箱,爆米花或者打鐵的時候,依靠推拉手柄往火爐中送風而加強火力的工具
上圖是老式的架子床,四框在夏季的時候可以搭蚊帳防叮咬,就是有點悶熱
上圖是一系列廚房用具...
上圖是茶具器皿
七十年代北京地區理髮館裡的理髮椅子,通過手搖把柄調節理髮人的坐姿或坐或躺
上圖是手工製作月餅的模子,可以在麵食的表面形成圖案為了好看。
大座鐘,即氣派又實用的擺設品
上圖是馬提燈,夜間提在手裡照明的一種燈具...以上圖片中的老物件,都是民俗用品,現在你都知道它們的名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