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即使身在農村,吃穿用的也基本與城市沒有大的區別了。許多從前用的老物件逐漸被更加先進的電子產品所替代,有的直接被廢棄掉了,而有的則變成了「古董」愛好者的收藏品。
但是那些曾經鄉村的老物件卻見證了鄉村一日千裡的發展,也承載著人們太多美好的回憶。
朋友們你們還記得那些曾經出現在生活中的老物件嗎?
01
推子
以前沒有這麼多時髦的理髮店,也沒有託尼什麼的理髮師,有的只是剃頭匠,在村口支一攤子,一個推子,一盆熱水,一條慣用的蕩刀布,既像帆布又像豬皮、牛皮。狹長的蕩刀布,黑漆麻烏的,泛著鋥亮的光。
老人小孩是他們的常客,你們問女人怎麼辦?女人的頭髮則大多留著或者賣給收頭髮的換錢。
02
鍘刀
鍘草用的。以前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牛,除了耕地需要,還可以增加家庭收入。在那個時候,人人都知道牛的重要性,所以即使是作為小孩的我們,一放學也會去地裡給牛割草,回來就用這個鍘刀把草鍘碎,伴著飼料餵牛吃。
所以農村的孩子應該對這個記憶最深,因為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這個鍘刀則伴隨著農家孩子當家勞作的每一個傍晚。
03
洗臉架
以前沒有所謂的洗手池,都是用臉盆接一盆涼水直接洗,而這個洗臉架就大有用處了,把臉盆放在上面,洗臉洗頭都方便。
但是這個高度好像不太適合小孩子,所以小編也只是見過,好像用到的並不多。
04
縫紉機
在那個勤儉節約的年代,有這樣一臺縫紉機算是家中的貴重物件了,還是熊孩子的我,總喜歡踩踏板玩~
05
牡丹花保溫壺
這種花紋的保溫壺就是當時高端、時尚、前沿的代名詞。
06
搓衣板
現在還用的到的洗衣伴侶,只是,這種全木材質的是越來越少啦。
07
臉盆
這種搪瓷臉盆是那個年代家家必備的生活用品,壞的時候可以拿牙膏皮補過,但如今早已被淘汰。
08
黑白電視
不知這臺小黑帶給爺爺奶奶、老爸老媽多少美好的回憶。
09
痒痒撓
現在還會用的找的好幫手。
10
算盤珠
以前小老闆、會計們的必備品,現在差不多已經被電腦代替了。記得以前供銷社買東西都用這個。
11
半導體收音機
在沒有walkman、mp3、手機的時代,它是體積相當Minid的隨身伴侶了。
12
老牌自行車
當年高富帥的必備座駕——永久牌!
13
蒲扇
這種曾經陪伴很多老一輩的物件,如今逐漸消失在人們視線中。然而在那時候,蒲扇可是夏天消暑納涼的唯一工具。
小編現在還記得小時候的夏天姥姥為自己輕搖蒲扇驅蚊消暑的日子~現在的你,還記得長輩為你輕搖蒲扇的時光嗎?
14
軲轆碾子
農村人用的軲轆石碾,主要用來用來碾穀物,現在幾乎沒人用它了。
15
水瓢,水缸,水梢
16
風箱
風箱,農村人主要用它來給土灶催火;它也是農村鄉鎮上的鐵匠鋪不可缺的催火工具。現在農村人已經沒有人用它了,就連鐵匠鋪也消失了。
17
針線筐
針線筐,農村婦女、老人做針線活的針線的籃子。
18
錐子
錐子,小時候漂亮的繡花鞋都是媽媽拿它一針針納出來的。90年代中期以後它就逐漸消失了,因為沒人做鞋了,農村人富裕了都去買鞋穿了。
19
頂針
頂針,農村人做針線活時,把它戴在手指上用來頂針穿線,現在農村很多老人做針線活還在用它。
20
簸箕
這個應該比較常見。農村人常用的老物件,做飯之前一定會用到它,用來簸米去除裡面的糠及其它灰塵雜質。
21
鞋樣子
以前的人樸素而有智慧。
22
搪瓷杯
總是寫滿各種宣傳語相對純瓷來說結實、輕便、耐用。70、80年代它可是人們生活常用器具,90年代後它就被不鏽鋼給代替了。
23
鍋蓋,箅子
24
桿秤
桿秤,已經被電子稱代替,但是偶爾在馬路邊的一些流動的老年菜販,他們還在用桿秤賣菜。看,兩斤高高的。
25
篦子
篦子,80年代以前的農村衛生條件很差,頭髮中容易生蝨子,奇癢難忍,就用篦子梳蝨子,現在徹底沒人用了。
26
織布機
織布機,70年代就在農村慢慢的消失,現在已經成為古董了,在博物館可以看得到。
老舊的收音機,有著咔嚓聲響的縫紉機,曾經風靡一時的各種糧票,還有印著各家單位名稱的陶瓷杯……
這些老物件每一個都是鮮活的存在看到這些老物件,小編對小時候在農村的記憶也仿佛一下子湧到了眼前,雖然有些已經記不大清楚了,但是看著這些承載過去農村生活的物件還是感到很親切。
這大概就是鄉愁吧~
■素 材:南城鄉
■編 輯:姚堯
■責 編:錢 磊
■審 核:張成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