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杭州·聯連錢塘新區丨修補老物件 留住鄉土記憶

2021-01-08 浙江在線

2021-01-06 14:0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劉健 通訊員 李亞軍 共享聯盟錢塘新區站 夏加付

請客辦宴席用的飯桶、姑娘出嫁的「三件套」、老底子的木質大衣櫃……

元旦剛過,在錢塘新區新灣街道新北橋社區民俗文化館旁的二樓,老物件收集人徐瑞金站在各式各樣「缺胳膊少腿」的老物件中,現場清點著村民拆遷時捐贈過來的「寶貝」,「數了下,有近60個,這些寶貝扔掉多可惜啊,修修補補,老底子記憶又能留下來了。」

說幹就幹,這些老物件上哪兒修呢?於是,徐瑞金趕忙聯繫上從事數十年木匠的老友高關林,兩人一拍即合,幹起了修補老物件的差事。

看著這一堆「殘破」的老物件,高師傅掏出搓刀、電鑽、磨砂紙、膠水等諸多工具,便開始研究如何修復。這不,其中一個木質盆,邊上的固定圈已明顯脫落,高師傅將固定圈重新固定,並裁下木紙板進行加塞,經過一番敲敲打打,第一個老物件的修補工作順利完成。

「這在過去,是洗衣服的。」「這飯桶,過去大戶人家才有,多數在請客辦宴席的時候用。」……高師傅一邊在修補,徐瑞金則在一旁介紹起老物件的的故事。「等這些老物件修補完後,將會統一對外進行展示。」徐瑞金笑著說。

如今,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傳遞鄉村傳統文化的老物件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如何留出鄉村記憶?為此,新灣街道推出以老底子記憶為主題的一系列文化傳承活動,為留住鄉村記憶找到突破口,修復老物件只是其中的一件生動案例。

「下一步,新灣街道將開展「沙地十碗頭」等老底子特色活動,讓更多居民了解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錢塘新區新灣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1609913359000

相關焦點

  • Up杭州·聯連錢塘新區丨五星紅旗在月球飄揚 背後有這家企業的功勞
    2021-01-18 20:3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劉健 共享聯盟錢塘新區站
  • 77歲眼鏡修補匠人江啟燊:修補老物件 重拾舊記憶
    東西換得勤了,寄托在物件上的情感便愈來愈淡了。當今,「換新」代替「修補」已成常態,街頭曾經隨處可見的修補店逐漸「退隱」到老街深巷中。在三水西南城區新風路上,有一家已經開了20年的眼鏡店,店面緊挨著西南武廟的側牆。店主江啟燊今年77歲了,19歲跟隨父親開店,從事「修補」工作已經58年。「眼鏡戴久了就會有感情,成為一段珍貴的回憶。」江啟燊說,眼鏡有價,感情無價。
  • 他的「錢塘三部曲」留住泗鄉文化的鄉愁成為現象級文化事件
    「對他來說,錢塘泗鄉等於他的生命一樣。他用真感情、真文字記錄下埋藏在腦海深處的故鄉記憶。」「他不僅僅是錢塘往事的講述者,是西湖鄉愁的寫作者,更是一名與時俱進的弄潮兒。」11月13日下午,來自浙江省市區的40餘位文學家、作家、評論家匯聚在西湖區轉塘街道慈母橋村梅龍茶文化中心。這裡,正在舉辦「抒寫新時代的錢塘鄉土好故事——袁長渭錢塘鄉土題材作品創作研討會」。
  • 佛山77歲眼鏡修補匠人:修補老物件,重拾舊記憶
    有人說,老一輩物件壞了總想著修一修繼續用,年輕人卻認為東西壞了就該換。東西換得勤了,寄托在物件上的情感便愈來愈淡了。在如今這個快速消費時代,「換新」代替「修補」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曾經街頭隨處可見的修補店,也逐漸「退隱」到老街深巷中。
  • 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結果揭曉
    12月18日,以「創在青春夢錢塘」為主題的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杭州市高科技企業孵化園舉行。來自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14所高校的佼佼者同臺競技。
  • ...攜手杭州東部灣總部基地建設 打造杭州錢塘新區新地標阿瑪瑞酒店
    杭州東部灣阿瑪瑞酒店預計於2021年開業是ONYX旗下的旗艦品牌位於「錢塘新區第一高樓」的杭州東部灣基地總部大樓主樓將成為「錢塘新區第一高酒店」上海,2020年1月8日―亞洲酒店管理運營商ONYX曜儷酒店集團與杭州東部灣總部基地建設有限公司正式籤署管理協議,將在杭州東部灣推出中國的第二家阿瑪瑞酒店――杭州東部灣阿瑪瑞酒店,打造杭州錢塘新區的全新地標。
  • 「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王學濤)12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的報導。小人書、雪糕壺、老式三五座鐘、縫紉機、黑白電視……走進山西省太原市南肖牆關帝廟的正殿,仿佛穿越回20世紀某個親友的客廳,溫馨而熟悉。觀眾絡繹不絕,看到熟悉的老物件還會熱鬧地討論一番。
  • 杭州錢塘新區一季度實際利用外資4.67億美元
    隨著環普產業園、奕安濟世藥業、賦源生物科技等一批「大好高」項目落戶錢塘江畔,一季度,杭州錢塘新區實際利用外資4.67億美元,同比增長282.5%,完成情況位居一季度全市比學趕超「招商賽馬榜」第一組首位。
  • ...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會客廳」留住鄉愁 點「靚」藏馬
    作者:韓加君每天上午8點,青島西海岸新區藏馬鎮大馬家疃村的王維英大姐,就會來到村裡的「鄉村會客廳」上班。遊客走進這些民俗文化小院,會被裝飾房屋的算盤、發黃的老書等老物件所吸引,算盤、鐘錶、風箱、暖瓶等老物件,鄉愁記憶油然而生……如今,這些「鄉村會客廳」成了周圍村莊鄉賢們返鄉的聚會議事廳和休憩處,使得「鄉村會客廳」的名聲也越來越大。2020年5月,如何立足村莊實際布局謀篇鄉村振興,成為駐藏馬鎮鄉村振興工作隊入駐後首選課題。
  • 杭州錢塘新區:為消費維權注入「紅色動力」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鄭鐵峰)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作為杭州經濟發展的嶄新增長極,也是未來經濟模式的重要孵化器。近年來,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新產業等「四新經濟」為核心的市場主體不斷湧現,新業態、新產業由於缺乏規範性,企業面臨投訴舉報也相對集中。
  • 杭州錢塘新區義蓬西單元DJD0802-A5-32地塊(義蓬街道社區衛生服務...
    杭州錢塘新區義蓬西單元DJD0802-A5-32地塊(義蓬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建工程)選址論證公示發布日期:2020-12-01 信息來源:錢塘新區官網杭州錢塘新區義蓬西單元DJD0802-A5-32地塊(義蓬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建工程)選址論證報告已完稿,根據陽光規劃有關規定
  • 清科創業中心助力杭州錢塘新區舉辦電子信息、數字經濟路演
    來源標題:清科創業中心助力杭州錢塘新區舉辦電子信息、數字經濟路演 7月30日,以「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為主題的清科項目工場CITY DEMO城市路演在杭州錢塘新區新加坡杭州科技園如期舉行。
  • 杭州錢塘新區出臺「助企幫復」十條
    杭州網訊 2月19日,記者獲悉,為幫助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的各類市場主體有序復工、儘快達產,與企業共渡難關,錢塘新區推出「助企幫復」十條舉措。1.開通「復工直通車」協調安排復工專列和100趟次以上的復工巴士,幫助企業跨省域、市域運輸員工,員工持杭州健康碼綠碼登車,實現專線直達,費用由錢塘新區承擔。3.
  • 14所高校同臺競技 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結果揭曉
    浙江在線杭州12月18日訊(通訊員 陸佳佳 記者 吳俏婧)12月18日,以「創在青春夢錢塘」為主題的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杭州市高科技企業孵化園舉行。來自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14所高校的佼佼者同臺競技。
  • 錢塘新區這一年:風帆正滿 砥礪前行
    原標題:錢塘新區這一年:風帆正滿砥礪前行彈指一揮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對杭州錢塘新區來說,2019年是埋頭苦幹的一年,更是快速成長的一年。在這片孕育著蓬勃生機的熱土上,處處迴蕩著快速發展的時代強音,錢塘新區猶如奔跑的少年,張開熱情的雙臂,邁出堅實的腳步,擁抱著新時代。
  • 屏幕上「手把手」服務,杭州錢塘新區推出「你帶我辦」新模式
    近日,中國移動錢塘分公司職工陸嬌麗第一次在網上辦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卡在了申報材料和操作流程上。正當她聯繫當地稅務部門預約線下辦理時,稅務部門的「雲客服」便通過釘釘打來了視頻電話,藉助屏幕共享「手把手」服務,很快就幫陸嬌麗解決了難題。
  • 百億航空項目即將在杭州錢塘新區開工,未來CR929大飛機用上杭...
    12月9日,2020浙江省「萬畝千億」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在杭州錢塘新舉行。來自波音、空客、中科院、中國商飛等航空航天產學研界人士相聚錢塘江畔,以「錢塘新時代 空天新平臺」為主題,探討新發展格局下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新機遇。
  • 杭州錢塘新區上市企業已達11家
    杭州格林達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格林達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設有省級企業研究院、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為杭州市專利試點企業。
  • 留住奶奶輩生活的記憶 ——阿節的圓木情結
    這讓他有了一種使命感,於是,他遍尋白石、柳市等地的圓木師傅,發現有的擅長雕花版,有的畫戲曲人物特別好,於是整合他們的技藝特長,出資讓他們做新的圓木家具,儘量保留這種鄉土記憶。近幾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很多村拆遷,一些被束之高閣或無處安放的圓木家什被當成廢品賣掉,有人知道阿節喜歡收藏,就會把好東西推薦給他,因此,陸陸續續地,他收了不少樂清及周邊地區的圓木家什,從日常用品到嫁奩都有。
  • 「傳承記憶 留住鄉愁」,新火苗點燃北頭村永不消逝的歷史傳承
    「傳承記憶 留住鄉愁」 ,新火苗點燃北頭村永不消逝的歷史傳承▲見圳成長。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從南山街道文體站(北頭陳列館)的牌匾旁拾梯而上,黑白照片、採蠔的連板、老舊的摩託車、村裡第一臺電視機、蠔殼砌成的牆、第一張自行車執照……數百件能再現村史的老物品都一一陳列於此。2006年開館前夕,得知村裡要辦陳列館的消息後,村民們紛紛自發地捐出了自家的老物件,共籌得600多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