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記憶】家鄉老物件,久遠的記憶

2021-01-11 澎湃新聞
【雲中記憶】家鄉老物件,久遠的記憶

2020-05-05 0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莜麥地

天藍藍,豔陽升,

收割莜麥逢髙溫。

莜麥杆杆脆生生,

頭頂穗穗腹中空。

轆轤井

清晨搖轆唱歡歌,

農人汗流心中樂。

井深不畏八九丈,

玉液澆園半畝禾。

抽毛猴

天生愛挨打,

鞭下被人誇。

冰上舞芳華,

逗樂少年娃。

石碾

一生樂劃圓,

二石共嬋娟。

只為千家碾,

歡歌千百年。

石磨

愛吞豆和米,

兩石成夫妻。

磨下千斤面,

累垮人和驢。

犁田翻新土,

耕耘不怕苦。

今朝已成古,

閒居成獨處。

碌碡

逍遙打麥場,

夏日把歌唱。

夕日愛碾糧,

如今不風光。

搓衣板

趟過三江水,

漂洗萬件衣。

天生受人氣,

跪破懶漢膝。

手電筒

老屋存家電,

夜晚照一線。

儘管不值錢,

幾代人留戀。

馬燈

肚裡裝煤油,

孤心火上頭。

照亮風雪夜,

獨闖百裡走。

暖壺

沸水三層裝,

兩天不會涼。

千家灶臺放,

待客待心房。

風箱

肚裡雞毛裝,

來回氣挺狂。

三餐很風光,

吹得爐膛旺。

壓水井

痴心探深泉,

天天共歡顏。

與水結良緣,

能澆半畝田。

鐵皮水桶

同胞一尺髙,

外出唱歌謠。

浪漫牽一手,

相依才自豪。

坯模子

方木抹泥漿,

挖坯日下涼。

壘高四面牆,

撐起萬家房。

冰車車

冰車配鋼錐,

冰面快如飛。

歡聲大聲追,

童趣憶難回。

手搖風箱

鐵皮塑金身,

廚房助火神。

如今成孤軍,

無事守牆根。

磨刀石

石塊默無聞,

生來獻自身。

磨刀有愛心,

鐵棒磨成針。

石夯

一石多人舉,

夯打土牆基。

眼下沐風雨,

無用被人棄。

鋤頭

夏日有點忙,

農人肩頭扛。

鋤禾除百草,

功垂萬擔糧。

笊籬

柳絲長長身材細,

割把柳條編笊籬。

撈麵淘糧最適宜,

農家都有成必備。

臉盆架

高舉雙喜盆,

迎來淨面人。

心懷清涼水,

洗臉解微塵。

水瓢

出生架上長,

落地有擔當。

百年戀水缸,

功勞在廚房。

火柴

方形一座城,

紅幅藏天兵。

頭領剛開火,

爭先出大營。

手工布鞋

媽媽手中線,

銀針納布鞋。

燈下孤影斜,

雞叫才入眠。

谷穗

入秋天氣涼,

谷穗漸漸黃。

切谷打麥場,

碾打成細糧。

鍘草刀

鍘草刀,有軍功,

切草餵牛碎紛紛。

過去農家都收存,

如今稀有成古懂。

栽掃帚

栽把掃帚掃麥場,

精選枳芨才適當。

套個鐵圈緊箍咒,

掃淨灰塵路邊躺。

麻繩匠

麻繩匠,草繩匠,

簡單易學成一行。

當下這行早丟光,

難聞當年擰繩響。

脫麥子

打麥場上機聲響,

連明晝夜快打場。

黃塵罩臉特別嗆,

滿身灰土淨麥芒。

顆粒歸倉

夏收碾打快歸倉,

就怕陰雨打麥場。

農家豐收成夢想,

口袋囤裡裝滿糧。

老鹼饅頭

那年那月光景窮,

五斤白面家裡存。

就等過年蒸一籠,

除夕吃點待客人。

拿糕

緊急集合絞拿糕,

就怕糊鍋味不同。

辣椒老菜酸鹽湯,

沾上拿糕吃著香。

殺豬菜

殺豬繪菜和粉條,

農家入冬好佳餚。

胡油炸糕一大盆,

喝壺老酒醉一宵。

吃莜麵

鹽湯莜麵就是香,

開花山藥沾涼湯。

熗點蔥花色鮮亮,

吃上兩碗不想娘。

肉湯莜麵

莜麵窩窩肉湯湯,

看在眼裡吃著香。

農家勞動家常飯,

一頓能吃一斤半。

蛇皮袋子

蛇皮袋子裝滿糧,

通風宜儲棄糧倉。

農家地下糧袋躺,

看上一眼心不慌。

起山藥

山藥蛋蛋黃粼粼,

拱起土皮來通風。

入秋以後天漸冷。

山藥猛長使幹勁!

小蝌蚪

小蝌蚪,實愛人,

一群弟兄水中行。

很像逗號墨黑身,

安居池塘團結緊。

爛羊皮

爛羊皮,挺噁心,

小水窪裡聚一群。

獨尾搖槳任遊行,

幼童愛玩捉瓶中。

小鞭炮

小時最怕二踢腳,

買掛鞭炮正合心。

只待除夕夜深沉,

零散點燃亮夜空。

鳥蛋

麥田地壠撿鳥蛋,

急得鳥媽空中轉。

聲聲嘶鳴來叫喚,

就怕玩童蛋打爛。

牆圍子

蓋起新房磚鋪地,

請來匠人畫牆圍。

二細著色邊道齊,

開池描景添風水。

紙牌

紙牌流傳一指寬,

水滸人物有內涵。

陰雨溼天把它玩,

編共掛胡摸八萬。

母雞孵蛋

抱窩母雞會孵蛋,

尖嘴如手把蛋翻。

母雞聰明愛心傳,

天下女性不一般。

公雞踏蛋

公雞踏蛋真大膽,

不怕路人駐足看。

愛情生活不是短,

勇敢追求男子漢。

彈玻璃球

幾個小孩一塊玩,

玻璃蛋蛋手中彈。

玩得中午忘吃飯,

灰頭土臉被娘喊。

小羊羔子

小羊羔子愛貪玩,

蹦蹦跳跳很綿纏。

咩咩叫聲原野傳,

叫得母羊心中暖。

小馬駒

小馬駒駒真襲人,

膘滿可愛毛色紅。

就愛撒歡滿場動,

緊跟媽媽不離群。

小牛蛋蛋

小牛哞哞愛吃奶,

白花纏腰真可愛。

母牛吃草心牽墜,

回頭看兒長得帥。

苦菜

春風春雨春陽暖,

遍野苦菜長得歡。

掏筐苦菜端起碗,

排毒下火吃一餐。

(來源:美篇-周勝利)

原標題:《【雲中記憶】家鄉老物件,久遠的記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王學濤)12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的報導。小人書、雪糕壺、老式三五座鐘、縫紉機、黑白電視……走進山西省太原市南肖牆關帝廟的正殿,仿佛穿越回20世紀某個親友的客廳,溫馨而熟悉。觀眾絡繹不絕,看到熟悉的老物件還會熱鬧地討論一番。
  • 北京地鐵南鑼鼓巷站:老物件分享北京記憶
    北京地鐵南鑼鼓巷站:老物件分享北京記憶   ■亮點  琉璃塊封存老物件  8號線南鑼鼓巷站內最大的藝術看點,是由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王中教授主持設計的《北京·記憶》裝置藝術牆。這面牆位於8號線站廳層。
  • 老物件講故事|翻看舊書信,重溫流淌在筆尖的友情記憶
    編者按:一張老照片、一部電話、一輛自行車……每一個老物件背後都有一段時光的記憶。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別開設「老物件講故事」專欄,邀請齊魯晚報讀者、齊魯壹點用戶及所有收藏愛好者曬曬家中的老物件,講述它們背後的故事,展現40年來的新變化。
  • Up杭州·聯連錢塘新區丨修補老物件 留住鄉土記憶
    請客辦宴席用的飯桶、姑娘出嫁的「三件套」、老底子的木質大衣櫃……元旦剛過,在錢塘新區新灣街道新北橋社區民俗文化館旁的二樓,老物件收集人徐瑞金站在各式各樣「缺胳膊少腿」的老物件中,現場清點著村民拆遷時捐贈過來的
  • 新區人記憶中的老物件,你家還有多少?
    許多從前用的老物件逐漸被更加先進的電子產品所替代,有的直接被廢棄掉了,而有的則變成了「古董」愛好者的收藏品。但是那些曾經鄉村的老物件卻見證了鄉村一日千裡的發展,也承載著人們太多美好的回憶。朋友們你們還記得那些曾經出現在生活中的老物件嗎?
  • 老物件裡的舊時光
    原標題:老物件裡的舊時光  老物件,指的是有一定年代的,很久遠的物品。它們有著時代的印記,是已經過去的那個時代的象徵,或者說,是那個時代的代表物品。讓人一看到這個物品,就會回想起那個年代裡的人和事。
  • 77歲眼鏡修補匠人江啟燊:修補老物件 重拾舊記憶
    與舊物件打了一輩子交道,見慣人們對物品的情感寄託,他覺得做修復工作很有價值。老街深巷裡的眼鏡店江啟燊的眼鏡店是一處殘舊的瓦頂平房,店內不足10平方米。店面牆壁上整齊擺放著各式老款眼鏡,正上方掛著一塊已經用了十幾年的白底紅字木板,上面寫著本店的經營業務。
  • 武俊喜調研指導「鄉村記憶檔案」創建工作
    近日,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武俊喜深入區檔案館調研「鄉村記憶檔案」前期創建工作。武俊喜先後對甘州風華展廳、檔案庫房、資料室、整理室等場所進行現場考察,詳細了解了館藏資料、珍貴老照片、老物件以及安陽鄉王阜莊村1955年至2018年的文書檔案整理情況。看到一件件歷史久遠、保存完好的珍貴檔案,武俊喜對區檔案館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 視頻|重建被「偷走」的記憶家園 上海這家養老院搭出了一個「老...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9寸黑白電視機、蝴蝶牌縫紉機、工廠搪瓷杯、弄堂轉角的小賣部……每一處角落、每一抹細節無一不勾勒出人們對老上海的記憶這裡並不是「老物件博物館」,而是為患有認知症的老人特別打造的記憶家園。記者走進位於長寧區人壽堂頤養院內的記憶家園,電梯門打開,每一層都搭建了不同的記憶場景,仿佛時光倒流回到上世紀的上海老街。樓內六層樓分別設有園藝療法、遊戲療法、電影療法、書畫療法、音樂療法、記憶療法,六種針對不同認知症患者的專業療法。
  • 山西陽城:在「鄉愁」中感悟社會進步,在「記憶」中傳承鄉土!
    山西省陽城縣鄉村文化記憶館(民俗文化博物館)位於陽城縣鳳城鎮老窯頭村,裡面擺放著耕鋤、犁、耙等農具,陳列著老茶壺、碗籃、織布機等傳統生活用具。一件件老物件向人們展示著昔日的生活軌跡,置身其中仿佛回到那曾經的歲月,喚起了大家濃濃的鄉愁。
  • 京東拍賣老物件打開塵封記憶裡的黑科技!
    12月15日-17日,京東拍賣秋拍節撥動極具年代感的撥盤電話,多款「黑科技」老物件帶你重溫一段塵封的記憶!「請回答,1988!」多少人只在影視劇中見過這樣的撥盤電話,不要撥動撥號孔企圖和1988年的自己通話,那個年代的人們也只羨慕這種專線通話的便利。將在本屆京東秋拍節開拍八十年代上海撥盤電話,品相完美,是收藏擺設佳品,讓你從中一窺以往的生活。
  • 老物件喚醒兒時記憶!60、70、80、90後,這些東西你們用過嗎?
    摸摸雞公車、搖搖風谷機現場居民們竟然有些「愛不釋手」就在居民們議論紛紛的時候「眾成社工」志願者劉義司職講解員向在場居民講解「楊公場鎮文化」以及從社區居民家徵集來的老物件、老照片和它們的歷史早些年,在成都雙流,說起黃水鎮楊公社區那是大名鼎鼎。
  • 追憶青海河湟文化 | 從老物件看新變化
    點擊播放 GIF 0.0M在西寧城東區大眾街的奇石古玩城有這樣一家商店——《時代記憶展覽館》,店面雖不大,地上牆上卻都是琳琅滿目的「老物件」,民俗服裝、生活用品隨著城市的發展,老物件越來越少,為了把老祖宗的遺產保護下來,馬玉海傾盡所有,他收藏的這些老物件經常出現在電影電視劇中。馬玉海說:「經常有拍攝劇組聯繫他提供老物件的拍攝,他總是熱情幫助,而初心只有一個——就是傳承、宣傳、展示大美青海河湟地區的歷史文化,讓更多人了解歷史,感受時代的變遷、祖國的發展。」
  • 吃老底子美食 重溫老物件 懷舊分享帶他們穿越時光
    近日,寧波市社會福利院開展了四期「穿越時光」懷舊分享社工小組活動,利用老物件、傳統美食等懷舊元素,引導長者回顧生命歷程,重新認識自己、肯定自己。記憶中的老物件老物件裡藏著時光的記憶,才會讓人不忍丟棄。這些老物件,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和老去。活動前期,社工在網上收集了老物件素材,「大塊頭」的錄音機、黑白電視機、煤油燈等等,都記錄著時光裡的故事。通過他們,老人們回憶起自己的青春歲月。
  • 逝去的時光傷感情懷動畫《老物件兒》
    他心愛的沙發遺留在人世,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成為沙發的新主人,然而,卻不能像舊主人那樣細心呵護它……物件是生活的印記,體現出的是每個人對個別東西的獨特偏愛,歷經歲月的磨練,這種人與物的相伴便可稱作老物件情懷。
  • 瀋陽:家鄉的記憶 母親的味道(組圖)
    瀋陽:家鄉的記憶 母親的味道(組圖) 作者:查金輝 2018-11-12 10:27   來源:遼瀋晚報
  • 漢唐老物件|一人一物一故事
    老物件是一代人的記憶,收藏起來,都是美好的回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很多的老物件,從我們的生活中漸漸消失,但這些老物件是過往的見證。歲月易逝,經典留存,每一個老物件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下面跟隨小編去聽聽老人與「它」的故事吧!
  • 指尖閃現始興「家鄉記憶」
    大洋網訊 自今年十月韶關市始興縣的圍樓文化體驗館建成開館至今,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始興圍樓文化的魅力,這些以微雕形式呈現出來的圍樓是由始興籍全國著名雕塑藝術家鄧華山所構思設計的,他用自己的雙手,將記憶中的始興圍樓濃縮在一件件的微縮景觀當中。昨天,他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 這些老物件在「講」舊時光
    我們總是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卻忽略了在我們生命中,那些承載著時光的老物件。它們,或許還堆砌在你家裡的儲藏室裡,或許早已隨著時光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在記憶深處,或多或少,都有它們的影子。日前,太原美術館正在籌備一場名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時尚迴響」的大型展覽,不少市民聽到消息後,都積極地把老物件送到了籌備處,那些纏繞著時光、滲透著故事、陪伴你長大的老物件集體亮相時,似乎在娓娓講述那些成長歲月中關於年代和城市的記憶。
  • 太行山中的三線老廠 曾經擁有的火紅年代 一代人封存的久遠記憶
    在我的記憶中,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一個班的同學並不是一起畢業一起分配的,而是今天有幾個參軍走了;明天有幾個去建設兵團了;或者又有誰回老家了;最後可能就是有下鄉的、有進廠的、還有去油田的。而後一起驅車來到了太行山深處井陘縣南漳城的一個三線老廠。至於這個廠是幹什麼的、叫什麼恐怕都不重要了,畢竟是曾經的軍工廠,對於軍人出身的我來說不提它的名字更符合自己的職業習慣。這個廠依山傍水,當年門前可謂是一條大河波浪寬,而某年發大水堪稱是一條大河浪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