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海軍不少老舊驅逐艦都相繼返回造船廠,接受大規模的中期改進,這樣才能在052D、052DL、055等一系列新銳驅逐艦面前顯得沒有那麼落後古董。包括051B「深圳」艦和俄制現代級驅逐艦。外界也對這些老舊驅逐艦的改進規模、升級方向充滿了興趣,其中這些老舊驅逐艦換裝反艦飛彈就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話題之一,目前這些老舊驅逐艦都偏愛換裝鷹擊-12A超音速反艦飛彈。
以大名鼎鼎的051B型驅逐艦獨苗——167「深圳」艦為例,原本它裝備的是4座4聯裝鷹擊-83A反艦飛彈,而在這次中期大改進中,就換裝了四座雙聯或四聯裝的鷹擊-12A超音速反艦飛彈。
有趣的是,最初外界還對167「深圳」艦隻裝備4具2聯裝鷹擊-12A感到頗為不滿,認為反艦飛彈數量減半,火力密度不足。直到後來167「深圳」艦以4具4聯裝鷹擊-12A的姿態驚豔亮相,擔憂瞬間無影無蹤,16枚鷹擊-12A的反艦火力足以令任何大型艦艇吃不了兜著走。
「現代」級驅逐艦的首艦136「杭州」艦也是換裝了鷹擊-12A超音速反艦飛彈,畢竟鷹擊-12和「現代」級之前裝備P-270「馬斯基特」有源遠流長的血緣關係。而且136「杭州」艦最初也經常只是以左右兩側各兩聯裝鷹擊-12A的姿態出現,近期才以8枚的雄姿出現。
不少人應該都沒有忘記,除了鷹擊-12A,中國目前還有一款明星反艦巡航飛彈——鷹擊-18,052D、052DL、055等新銳驅逐艦就大規模裝備這款反艦飛彈。論上艦裝備規模,鷹擊-18要遠超鷹擊-12A。那麼為何老舊驅逐艦不選擇鷹擊-18,和新艦通用反艦飛彈以簡化型號、減小後勤保障壓力呢?
這就要從鷹擊-12A、鷹擊-18兩者截然不同的技術路線說起了。鷹擊-18反艦飛彈選擇亞超結合方式,巡航階段使用渦噴發動機,以0.8~0.9馬赫的高亞音速掠海飛行,在接近目標時,拋掉巡航發動機,改用第二級火箭發動機,把飛彈加速到3馬赫,進行末端超音速突防,在實現600公裡射程的同時還擁有較高的末端突防速度。
鷹擊-12飛彈走的是全程超音速路線,採用衝壓發動機,高空彈道時的最高速度可達4馬赫,但射程稍低,1萬米以上高-高彈道的射程約為400公裡,如果是全程掠海飛行,那麼射程會縮減為一百多公裡。
鷹擊-12和鷹擊-18選擇不同路線的直接結果就是兩者外形截然不同,鷹擊-18反艦飛彈總體呈圓柱形,長約8米,彈徑為533毫米,看起來非常瘦長光滑。可以輕鬆塞入052D、055上的最新一代通用垂髮裝置中,採用垂直熱發射方式。也可以裝備於常規潛艇和核潛艇,直接使用533毫米魚雷管發射。
而鷹擊-12反艦飛彈外形則明顯更加狂野,和瘦長光滑、精幹的鷹擊-18完全不同。它彈體要突兀不少,雖然彈長只有6米左右,比鷹擊-18短,但由於它使用整體式衝壓發動機以及彈體側面X形四進氣道的進氣方式,導致它的彈徑明顯更大,看起來比較矮胖,無法塞入垂直發射裝置,也不方便進行垂直發射,也不能潛射。只能使用傾斜發射箱進行傾斜發射。或者配備於轟-6K/N轟炸機進行空射。
老式驅逐艦由於空間有限,在進行中期改裝時,不太可能安裝龐大昂貴的346相控陣雷達和紅旗-9B艦空飛彈的大口徑垂髮系統,基本都是選擇換裝紅旗-16的H/AJK-16型垂直發射裝置,這套垂髮系統可發射紅旗-16中程艦空飛彈和魚-8火箭助飛魚雷。但它的深度和寬度都比較有限,和最新一代通用垂髮裝置相距甚遠,遠遠無法容下鷹擊-18,所以老艦隻能選擇配備傾斜發射器的鷹擊-12。加上老式驅逐艦之前也全部都是傾斜部署反艦飛彈,基本不用換地方,就可以在原位置換上鷹擊-12反艦飛彈,豈不美哉。
現階段鷹擊-12隻是艦載版列裝數量比較少,其岸基和空基版本都已大量裝備曝光,未來還有更多老舊驅逐艦會選擇換裝這款反艦飛彈。
稍微比較新銳的052C驅逐艦,前2艘蘭州艦(舷號170)和海口艦(舷號171)都是2003年下水、2005年服役的,距今已有15年,也到了進行中期改裝的時候,由於它的垂髮裝置是第一代產品,通用性很低,不能垂直發射鷹擊-18,所以052C驅逐艦中部的8聯裝鷹擊-62反艦飛彈的繼任者,大概率也會是鷹擊-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