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支「青年創新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5歲,可是卻成功完成了我國新一代精打體系武器的研製,並且創造了4項核心指標,突破了40多項關鍵技術,十分優秀了。
這支隊伍正是研製「新一代精打體系武器」鷹擊18的團隊。據了解,鷹擊18是我國最新的反艦飛彈,它的彈體長度為8米,已公開亮相,而且還因為長相怪異引發過大眾的熱議。據悉,這款飛彈和現有的很多飛彈長得都不一樣,它的中部有一對短短的翅膀,另外,尾部還加裝了十字架的尾翼。不過,正是這樣特殊的設計,才讓它成為了一款領先世界的新一代精準打擊武器。根據官方的介紹,鷹擊18新技術的應用比例達到70%以上,可以保證飛彈全程在極低的高度下飛行,它甚至被大眾稱之為一款「完美的反艦飛彈」。那麼我們接下來就具體來看下,這款飛彈為什麼會獲得那麼多的讚譽。
首先,這款反艦飛彈具備強大的飛行控制能力。一般來說,反艦飛彈的性能主要是由飛行速度,突防能力以及射程這幾個指標來決定的。不過這幾個指標是相互排斥的,很難達到一個平衡。因此許多國家在設計反艦飛彈的時候,都只能在這些指標上進行取捨。可是鷹擊18卻在一定程度上對它們進行了兼顧。據悉,鷹擊18採用的是雙速制突防模式,配備了三臺發動機,在剛發射的時候使用火箭發動機進行助推,等到飛行速度達到巡航要求的時候,就改用渦噴發動機,從而使得它能夠貼著海面飛行,並且成功避開低空雷達,最後它再次使用火箭發動機,將速度達到3馬赫,從而達到快速摧毀敵方目標的目的。根據航天三院的設計師朱坤在採訪時的說法,這款反艦飛彈採用了全球首席首創的自適應低空巡航技術,具備非常突出的低空飛行能力。
其次,這款反艦飛彈具備優秀的電子對抗能力。據了解,這款飛彈的原型是俄國的俱樂部飛彈,我國在研製鷹擊18飛彈的過程中有參考俄國3M54E俱樂部飛彈的部分設計,並且在此基礎上採用了先進的數位化以及自動化引導技術,最終成功地研製出這樣一款高度信息化的飛彈武器。根據朱坤的介紹,鷹擊18具備優秀的抗幹擾能力,能夠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下依然保持較高的命中率,這一點是我國其他反艦飛彈都不具備的。
除此之外,這款新一代的反艦飛彈還具備出色的通用性。據了解,鷹擊18採用了一彈多型的設計,不僅可以艦載發射,而且還可以車載發射和潛射。另外,這款飛彈還發展出了潛射和艦射的遠程對陸攻擊型號,據悉射程達到了2000公裡。與此同時,這款飛彈不僅可以被裝進052D以及055型驅逐艦的垂髮系統中,而且還可以直接使用固定的發射架進行發射,可以說是將通用化做到了極致。
由此可見,鷹擊18雖然結構複雜,但是卻做到了比同類產品體積小,性能翻倍的突破,不愧是一款先進的反艦飛彈。從普通的艦載飛航飛彈,到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再到反艦彈道飛彈,這三種武器幾乎可以涵蓋我們目前能面對的所有潛在強敵,從而使得我國能夠在未來不再懼怕任何航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