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9歲女孩高消費」背離法理人情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新聞背景:

近日,「9歲女孩因無力替父還債,被法院限制高消費」一事備受關注。12月16日凌晨1時49分,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在「金水法院」官微發布《致歉聲明》表示,通過對案件的複查,現在鄭重地對大家說一聲:「我們錯了!」

債權不能高於生存權

說起來,這案件背後有一出慘絕人寰的人生悲劇。2012年,女孩的生父殺害了她的生母和外婆,隨後將住房以68萬的價格轉讓給王某。王某付了55萬首付款後入住。沒等房子過戶,生父就被抓獲並判處死刑。2019年,法院判決認定房屋轉讓合同無效,王某將房屋返還孤女。隨後,王某起訴要求歸還賣房款55萬元,獲法院支持。2020年10月,河南鄭州中院終審判令9歲女孩「替父還債」55萬元。因無力歸還,9歲女孩成「老賴」。11月25日,法院向她發出限制消費令。

有人說,既然房子已歸9歲女孩所有,法院這麼判也符合相關法律條文,還款無果被限制消費也無可厚非。

但此案有一個特殊之處,該女孩僅僅9歲,是一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這個孩子作為遺產的繼承人,對於父親留下的債務,她的償還義務不能超過所繼承遺產的範圍,並且,債權不能高於生存權。不能讓一個無任何收入的9歲孤女,居無定所,失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這也是該案一經公布,網友紛紛指責法院執行之處。

法律不是冰冷無情之物

法治的理性和善意,總是體現在執法過程中。這個過程,是人性、情感與理性的「結合體」。法律不是冰冷無情之物,而是有溫度的。法槌落下的那一刻,不只是一個案件的結束,還決定著他人命運的方向。

從情的角度上看,該法院的判決的不妥之處在於機械地理解法律條文。對於年幼的當事人來說,整件事件的來龍去脈,她不清楚;處理這件事情,她也沒有足夠的責任能力。在不知情、無能力的情況下,她已經依法擔上了被執行人的責任,如此法律責任的確認已經足以給對方一個交代,足以提供一個有效的維權憑證。此時不近人情地拿限制消費的判決置於這樣一個不明真相、無力辯解的孩童身上,值得商榷。

不近人情之外,從法的角度上看,該法院的判決也並非毫無紕漏。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的第二條來看,「人民法院決定採取限制消費措施時,應當考慮被執行人是否有消極履行、規避執行或者抗拒執行的行為以及被執行人的履行能力等因素」。很明顯,依據這一規定,這名9歲女孩並無可指摘,本應收穫法律更多的溫情和關照,可在原來的判決中,法院卻完全忽略了種種的特殊點,而只是依流程、依套路讓女孩承受了限制消費令可能帶來的不便。

透過這起案件,有人感慨「法不容情」,可事實上,法不容情與法亦有情並不矛盾,只有在執法司法的過程中更細緻、更用心、更堅守為民初衷,才能夠實現情法理的更好融合,讓法律釋放更多的溫情,從而推動問題得到更全面合理的解決。就此案來說,特殊的9歲被執行人的存在,意味著有關的執法司法人員需要以更多關懷、更多努力去協調問題並尋求更積極的解決方案。當地法院的公開道歉,展現了知錯即改的態度,更證明了「法不外乎人情」的常識。

案件的複雜性也不能忽視

應該看到,此案背後的關係雖然非常複雜,但在處理上,主要有兩大最重要的利益關切。一是作為未成年人且是孤女的陳蔓應該獲得善待,也即相應的法律協調以及處置方案的設計,不能偏離保護未成年人的軌道;二是,購房者的正當利益也應該得到保障。瞄準這兩大核心關切,該案的解決或許能夠少一點不當的利益羈絆,司法的考量也能夠儘量維護好公平的準繩。

當然,面對目前的僵局,此案除了司法判定,恐怕還需要司法機關發揮更多能動性,以及專門的法律援助機構對監護人和相關的關係人,有一些線下協調和疏導,真正站在保護未成年人成長的角度,給出一個相對周全的解決方案。這裡面,既要協調好利益,也要幫助當事人打開「心結」。應該看到,債務問題不解決,相應的法律責任不及時釐清,就意味著陳蔓健康成長的威脅未能得到根本解除。

該案的本質,其實是一個悲劇的善後問題久拖不決。經歷多年的紛擾,相關的當事人,無論是陳蔓的監護人、爺爺奶奶,還是購房者,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案件獲得關注後,相關方面不妨藉此機會,盡力推動該案導向一個良性的解決渠道,別讓家庭悲劇的陰影繼續籠罩在陳蔓的人生之中,也讓購房者的正當權益早日獲得確定性的保障。悲劇已經發生,但活著的人不該繼續被困在悲劇的延長線上。它的解決雖然複雜,但值得相關方面多一些努力。

微言大義:

@灰域爬行者:錢沒拿來撫養女孩,房沒過戶但收購人有鑰匙還拿來出租,合著女孩是啥都沒有但背了債務?就名下一套房但也沒住過?

@冰汲玥:不應該亂給小女孩貼標籤。

@駿也:人間迷惑行為。

@閒來垂釣寒江雪:孩子確實無辜,但買主呢?也太無辜了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法不外乎人情」。現在,當地法院已經道歉,對九歲女孩的高消費限制也解除了,但圍繞房子的糾紛還在繼續。在接下來的程序中,一方面要保護好未成年人的利益,體現法律的溫度;另一方面,也要保護另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體現法律的理性。案件的複雜性仍需要細緻對待,從而最終實現情、理、法的統一。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9歲兒童被限制高消費,央視熱評:司法不應背離法理人情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7日消息,日前,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法院執行人員對一名9歲兒童採取限制高消費的執行措施,引發廣泛關注。12月16日,金水區法院官微發布致歉聲明,表示法院經過複查,已依法解除了限制消費令,並就此錯誤向當事人和網友誠懇道歉:「我們錯了!」
  • 9歲女童被限制高消費,央視熱評:司法不應背離法理人情
    來源:央視網日前,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法院執行人員對一名9歲兒童採取限制高消費的執行措施,引發廣泛關注。12月16日,金水區法院官微發布致歉聲明,表示法院經過複查,已依法解除了限制消費令,並就此錯誤向當事人和網友誠懇道歉:「我們錯了!」
  • 央視熱評:9歲兒童限制消費令被解除 司法不應背離法理人情
    來源:央視原標題:熱評丨9歲兒童限制消費令被解除 司法不應背離法理人情日前,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法院執行人員對一名9歲兒童採取限制高消費的執行措施,引發廣泛關注。今年10月,法院終審判決9歲的陳蔓「替父還債」55萬元;因無法還錢,11月25日,法院對陳蔓發出限制消費令。據媒體報導,孩子養母稱,目前房子還在王某手裡,且其長期出租,獲得收益。根據法律規定,以繼承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是繼承人的義務。
  • 9歲女孩被限制高消費律師解析:「限高」罕見「還錢」合法
    河南9歲女孩被限制高消費一事,已被熱議多日。12月16日,河南金水法院對此發布《致歉聲明》,解除了限制消費令,並向當事人和網友誠懇道歉。事情本身得到解決,但很多人仍感覺疑惑:判9歲女孩負擔已被執行死刑的父親留下的債務,這個判決本身是否合理呢?
  • 將9歲兒童列入限制高消費名單,涉事法院公開道歉。錯在哪了?
    將9歲兒童列入限制高消費名單,涉事法院公開道歉。錯在哪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針對近日「9歲女孩被限制消費」一案引發的熱議,涉事的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法院16日公開發布致歉聲明:近日,金水區法院執行人員對一名九歲兒童採取限制高消費的執行措施,引發廣大網友高度關注。金水區法院立即對案件進行了複查,現在,金水區法院鄭重地對大家說一聲:我們錯了!金水區法院已依法解除了限制消費令。金水區法院就此錯誤向當事人和網友誠懇道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法院限制高消費令解除,9歲「老賴」案女孩外公:想多照顧她幾年
    今日凌晨,河南金水法院發布致歉聲明:近日,我院執行人員對一名九歲兒童採取限制高消費的執行措施,引發廣大網友高度關注。我們立即對案件進行了複查,現在,我們鄭重地對大家說一聲:我們錯了!對未成年人發出限制消費令不符合相關立法精神和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是錯誤的。
  • 2020年最牛最火冷笑話:9歲小女孩成老賴,被法院限制高消費
    2020年10月,河南鄭州中院終審判令9歲小女孩陳蔓「替父還債」55萬元。因其無法還錢,11月25日,法院向她發出限制消費令。圖片來源於網絡截屏小女孩的父親賣房收了買家55萬元,房子還未交付給買主,小女孩的父親便因殺人罪判死,法院最終將房子判給小女孩,從這情節來看,鄭州中院的法官們還是懂點法律常識的嘛——
  • 「9歲女孩被限制消費」有現實意義嗎?
    近日,「9歲女孩被限制消費」一案引起熱議。據悉,8年前,陳蔓(化名)的生父殺害了她的生母和外婆,後被判處死刑。父親殺妻後準備賣房,但買主王某交了55萬元購房款後,房子沒能過戶。2020年10月,鄭州中院終審判令9歲的陳蔓「替父還債」55萬元。無法還錢,11月25日,法院向她發出限制消費令。
  • 9歲孤女被限制高消費,如此大動幹戈欠妥當
    2017年3月,王某把當時6歲的陳蔓告上法庭,要求判令購房合同合法有效,被法院駁回。2018年下半年,王某再次起訴陳蔓,這次是要求判令解除轉讓合同,歸還購房款55萬元,獲法院支持。11月25日,法院向9歲的陳蔓發出限制消費令。首先,需要明確一點,「9歲孤女成老賴」、「國內迄今為止最小的老賴」這類說法是譁眾取寵的「標題黨」行為,與事實不符。
  • 9 歲孤女被家人坑成了55 萬債務人、第二次成老賴被限制高消費
    2017年3月,王某把當時6歲的陳蔓告上法庭,要求判令購房合同合法有效。被法院駁回。2018年下半年,王某再次起訴陳蔓,這次是要求判令解除轉讓合同,歸還購房款55萬元,獲法院支持。12月14日南方周末報導,這是陳蔓第二次成「老賴」。多名法學學者表示,沒見過未成年人被限制高消費,陳蔓可能是國內迄今為止年齡最小的被執行人。
  • 9歲女童被限制高消費引熱議 法院解除「限高令」並道歉
    來源:華西都市報9歲女童被限制高消費引熱議 法院解除「限高令」並道歉女童養母:「我們不想賴帳,希望法院能先查清相關資金的真正去向」近日,「9歲女童成『老賴』」一事引起廣泛關注。/事件回放/ 男子殺妻後留下55萬債務 9歲女兒被限制高消費12月14日,女童陳蔓的外公在網絡上發聲稱,2012年陳蔓1歲時,她的父親因賭博欠下高利貸想賣房還債,但被陳蔓的母親、外婆拒絕。陳蔓父親遂殺害了她的母親與外婆,之後被判處死刑。陳蔓父親殺人後,曾把房以69萬餘元賣給了王某。
  • 羅永浩再次被限制高消費:什麼是限制高消費
    近日,羅永浩再次被限制高消費被很多媒體登載。老羅勵志故事能否成真?網上消息是真是假?據稱:根據某企業信息查詢系統,該限制消費令案號為(2020)津0103執4190號,立案日期為2020年9月7日,發布日期應該為2020年9月28日。
  • 9歲女童無力還父債被限制消費 親屬發聲
    近日,「9歲女孩被限制消費」一案引起熱議。有媒體報導,8年前,陳蔓(化名)的生父殺害了她的生母和外婆,後被判處死刑。父親殺妻後準備賣房,但買主王某交了55萬元購房款後,房子沒能過戶。2020年10月,河南鄭州中院終審判令9歲的陳蔓「替父還債」55萬元。無法還錢,11月25日,法院向她發出限制消費令。
  • 9歲女童成「老賴」被限制消費?法院道歉了
    近日,河南鄭州金水法院執行人員對一名9歲兒童採取限制高消費的執行措施,引發廣大網友高度關注。12月16日,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法院發布致歉聲明稱,已對案件進行複查,對未成年人發出限制消費令是錯誤的,已依法解除限制消費令。
  • 鳳凰網民調:父親死刑、9歲小女孩無力還債,超8成網友認為限制高...
    2020年10月,河南鄭州中院終審判令9歲的陳蔓「替父還債」55萬元。無法還錢,陳蔓成了「老賴」,11月25日,法院向她發出限制消費令。這是陳蔓第二次成「老賴」。多名法學學者表示,沒見過未成年人被限制高消費,陳蔓可能是國內迄今為止年齡最小的被執行人。因為這起事件中的爭議,相關新聞在社交媒體上迅速發酵,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鄭爽前男友張恆受限制高消費,什麼是限制高消費?包括哪些內容?
    鄭爽前男友張恆受限制高消費,什麼是限制高消費?高消費的限制是什麼?據中國高管信息披露網顯示,上海jingaigui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被限制消費。根據傳媒的相關報告,張恆(鄭爽前男友)收到了消費限制令,被限制消費。由於關聯公司與多名員工之間的勞動合同糾紛,該公司被多名員工起訴。在限制期內,張恆不得進行高消費和非生活、工作所必需的消費行為。什麼是限制高消費?
  • 男子殺妻殺母留下55萬債務,9歲女童成老賴,法院:限制女童消費
    近日,「9歲女童被限制消費」一案引發熱議。據媒體報導,陳曼(化名)的生父8年前殺害了她的母親和祖母,並被判處死刑。父親殺了妻子後,準備把房子賣掉,但買主王某付了55萬元買房款,房子並沒有過戶。2020年10月,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9歲的陳曼「還清父親債務」55萬元,由於無力償還這筆錢,法院於11月25日向她下達了限制消費令。女孩的爺爺說:房子應該由孩子繼承,否則我100歲以後她會怎麼做?
  • 9歲女孩被限制消費:大人的錯,不應該讓孩子買單
    近日,「9歲女孩成『老賴』」一案引起熱議。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年齡最小的限制高消費被執行人。這是怎麼回事呢?只因8年前,陳蔓(化名)的父親陳東先是殺害妻子及嶽母,再把房子賣給王某,拿到55萬購房款後便逃之夭夭,後被捕判處死刑。
  • 四百零二期限制高消費被執行人名單
    四百零二期限制高消費被執行人名單 2020-12-24 2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百一十九期限制高消費被執行人名單
    為切實保障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第一條、第六條、第七條規定,促使被執行人自覺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本院已將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下列被執行人依法發出限制高消費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