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逝世130周年:探訪享譽全球繪畫大師的長眠之地

2020-12-19 中國青年網

中新社法國瓦茲河畔歐韋7月30日電 題:梵谷逝世130周年:探訪享譽全球繪畫大師的長眠之地

中新社記者 李洋

在享譽全球的荷蘭繪畫大師文森特·梵谷逝世130周年之際,中新社記者前往梵谷的長眠之地、法國北部小城鎮瓦茲河畔歐韋(Auvers-Sur-Oise)探訪。

與130年前梵谷生活的時代相比,這座質樸而寧靜的小城景致並沒有發生太多變化。一條大街橫貫東西,主要建築物分布在大街兩側。城鎮北面依然是大片麥田和玉米地。從巴黎來的很多人都選擇乘坐火車,只有慢車在此地停靠。

圖為當地時間7月29日拍攝的梵谷的長眠之地,他與弟弟提奧?梵谷葬在一起。兩人的墓地前各有一簇盛開的向日葵,格外引人注目。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

梵谷生命中的最後幾個月就是在這座小城鎮中度過的,這裡的教堂、市政廳、農田等風光都一一被梵谷畫進他最後的作品中,到處都留下了梵谷的足跡。把這裡形容為「梵谷之城」也並不過分。

梵谷之墓在當地公墓中的位置並不起眼,他與弟弟提奧·梵谷葬在一起。兩人的墓地前方各有一簇盛開的向日葵,格外引人注目。梵谷之墓極其儉樸,很小的墓碑上篆刻著「文森特·梵谷在此地長眠」(Ici Repose Vencent Van Gogh)及他的生卒年份「1853-1890」。

梵谷去世於1890年7月29日,7月30日就在這裡安葬。關於梵谷的死因,一直有不同的說法。由於當時並沒有目擊者,因此導致他去世的槍擊過程依然撲朔迷離。大量梵谷傳記在寫到梵谷死因時仍把其歸結為自殺。

研究梵谷生平的學者範德文(Wouter van der Veen)本周宣稱發現了梵谷在槍傷致死之前創作的最後一幅油畫《樹根》的確切地點。畫作呈現了色彩鮮豔的樹幹、樹根和樹樁,相關地點應該就位於小城鎮中。荷蘭梵谷博物館的專家也對這一發現表示了支持。

在法國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期間,範德文在家中用空閒時間整理梵谷相關的文件,通過一張當地舊明信片找到了靈感。

文森特·梵谷創作最後一幅作品《樹的根》創作地被隔離裝置保護起來。

有人就此指出,梵谷當時幾乎每天都從事繪畫創作,應該不會自殺,特別是他在槍擊事件發生前還在對《樹根》進行創作。不過範德文認為,梵谷的這幅畫作展現了「生與死的主題」,是「一種告別」。

被認為梵谷用來自殺的那把左輪手槍去年在巴黎的一次拍賣會上拍出了162500歐元的價格,它被譽為「藝術史上最著名的武器」。一枚生鏽的7毫米子彈在荷蘭的梵谷博物館展出。

由於法國新冠肺炎疫情反彈跡象日益明顯,確診患者正重新增多,訪問梵谷長眠之地的人也大幅減少。記者注意到,在梵谷去世紀念日,本應舉行紀念活動,但現在只有很少的訪客,且大多數人來自法國,相關紀念活動也未舉行。這對於梵谷之墓的保護來說,或許是件好事,這裡每年據稱只能接納萬名訪客,而疫情前實際到訪者則數以十萬計。

小城中的拉烏客棧(Auberge Ravoux),是梵谷最後生活和去世的地方,也大體保持了梵谷時代的風貌。同樣由於疫情原因,拉烏客棧仍未恢復對外開放。拉烏客棧的公告說,今年的剩餘時間客棧也都將關閉。對於訪問當地的梵谷愛好者來說,這是個遺憾。

在梵谷之墓外,是一大片麥田。梵谷1890年7月在這裡創作了油畫《麥田上的鴉群》,一個大指示牌標明了梵谷創作的具體位置。130年後現實中的景色和油畫上的呈現幾乎仍一模一樣,或可視作是後人對這位偉大畫家的致敬。

《麥田上的鴉群》被認為是梵谷「最強大,最具激烈爭論的畫作之一」,專業人士已有相當多的解讀。畫家當時被精神疾病所困擾,因此這幅畫承載了他當時的心境。人們能夠在麥田裡感受到畫家的精神狀態。

現在,廣袤的麥田似乎延伸到天際,幾名少女正在麥田裡拍照;幾名法國人徒步穿行在田間,探尋梵谷的點滴印記。梵谷雖已離世一個多世紀,他對真實生活的描繪依然存於人們心間。即便是在疫情期間,人們的生活仍在繼續前行。(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梵谷逝世125周年由125位畫家打造而成,以梵谷的方式致敬梵谷
    1890年7月27日,梵谷像往常一樣,帶著自己的繪畫工具出門。卻帶著槍傷而歸,在返回旅館房間的兩日後離世。37歲的荷蘭天才畫家文森特梵谷,結束了自己孤寂而又渺渺的一生。與電影中不同的是,最後在他的身邊陪伴他的,始終只有那個一直不離不棄的弟弟提奧。
  • 紀念梵谷去世130周年:梵谷的眼淚(五)
    文森特·梵谷記得在自己最沮喪的日子,提奧伸出了熱情之手邀請哥哥來藝術之都巴黎同住,帶哥哥參加周末印象派沙龍,結識了莫奈、雷諾瓦和德加等大師, 讓他眼界大開,精神重振。《杏花盛開》小文森特·梵谷長大後向世界各地博物館推介叔叔價值連城的畫作,更在72歲時(1962年)將梵谷的大批繪畫收藏託付給家族《梵谷基金會》,基金會將這些藝術品永久出借給荷蘭政府
  • 梵谷逝世130周年:身陷泥濘,也要仰望星空
    130年的今天,37歲的梵谷和這個世界告別了。梵谷生前有個最大的願望:「也許會有那麼一天,我的畫能在一間咖啡館裡展出。」可惜他再也沒有機會親眼看到,自己的畫早就陳列在世界各大博物館,被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前來朝聖和瞻仰了。
  • 梵谷逝世130周年:梵谷是怎麼死的,這真的重要嗎?
    《梵谷傳》披露了大量不同於以往的梵谷形象,除了迷霧重重的死亡之外,呈現了一個更加複雜的梵谷:如何絞盡腦汁、字斟句酌地從弟弟提奧那裡得到更多經濟支持;兄弟二人的關係裡,濃情被放大了,嫌隙被縮小了;「文森特在信中向提奧傾訴了多少心裡話,他同時就在內心隱藏了多少真實想法」.....
  • 走進」奧地利梵谷」的繪畫世界!|繪畫|梵谷|現代藝術博物館|藝術之...
    古金是當地的一個小鎮,1885年下奧地利州古金精神病療養院Landesnervenheilanstalt Gugging 建於此地,這裡是」奧地利梵谷」的繪畫世界,精神病人的畫筆給你展示了神秘莫測的宇宙天地。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致敬背後,藏著對坎坷人生的思考與堅持
    由於梵谷本身的傳奇性與知名度,這些年衍生的影視作品多如牛毛。作為一部致敬梵谷逝世125周年的藝術獻禮片,還未上映就喚起了大眾強烈的興趣。影片主要講述了阿爾芒在送梵谷去世前最後一封信件,引發的一系列追尋梵谷逝世真相的故事,帶我們領略這位後印象派先驅不一樣的坎坷藝術人生。
  • 「紀念花鳥畫大師高冠華逝世20周年特展」在涵芬樓藝術館開展
    11月12日下午,由中國未來研究會名人書畫專業委員會、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藝術館聯合主辦的「壯採境界——紀念花鳥畫大師高冠華逝世20周年特展」在涵芬樓藝術館舉行開幕式。《百年巨匠》創始人、北京銀谷藝術館館長楊京島,涵芬樓藝術館館長劉文哲,高冠華先生的眾多學生等眾多嘉賓參加了開幕式。
  • 梵谷之所以偉大,是藏在作品裡的藝術精神偉大
    感謝閱讀/關注/分享/評論/收藏作者:星海藝凡塵(冰峰畫藝工作室)梵谷是繪畫藝術史上舉世聞名的大師級人物,其藝術成就享譽世界至今已有120多年,深深地影響了很多藝術家、藝術工作者和藝術生,在其精神力量的影響下勵志前行
  • 走進」奧地利梵谷」的繪畫世界!
    古金是當地的一個小鎮,1885年下奧地利州古金精神病療養院Landesnervenheilanstalt Gugging 建於此地,這裡是」奧地利梵谷」的繪畫世界,精神病人的畫筆給你展示了神秘莫測的宇宙天地。
  • 梵谷《星空》方形紀念彩銀幣
    梵谷的星空。紐埃2020年名畫系列梵谷《星空》方形紀念彩銀幣,梵谷逝世130周年,設計師將他的名畫《星空》用手工雕刻和鑄幣技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實現全新的展現形式。梵谷名畫《星空》錢幣背面刻著面值:1紐西蘭元年份:2020年
  • 評展|上野之森美術館「梵谷展」:梵谷何以成為梵谷
    正在日本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舉辦的「梵谷展」呈現了梵谷藝術道路的起點與成長過程。聚焦於梵谷本身,拋卻一切繁文縟詞,名稱走的是日式極簡風——「Vincent van Gogh 梵谷展」。除了其代表作《麥田》、《絲柏樹》、《薔薇》外,展覽還囊括了同時代對梵谷產生重大影響的他人作品,包括海牙學派和印象派的畫作。
  • 世界藝術大師 梵谷 莫奈
    梵谷出生於1853年3月30日荷蘭鄉村津德爾特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最後他投身於繪畫。他早期畫風寫實,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並接觸到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其畫風巨變。
  • 六萬多張畫,組成被嫌棄的梵谷的一生《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看看這頭頂的星空,簡直是另一個世界……就在我們面前,我們卻對它一無所知,就像眼前的梵谷一樣。」關於人物傳記電影,我們看過真人版、看過動畫版,而用梵谷的畫作為其傳記的主角,這一想法確實是非同凡響。《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手繪油畫電影。
  • 文森特梵谷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他獻身藝術,大膽創新,在廣泛學習前輩畫家倫勃朗等人的基礎上,吸收印象派畫家在色彩方面的經驗,並受到東方藝術,特別是日本版畫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作出許多洋溢著生活激情富於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表現了他心中的苦悶、哀傷、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譽世界.凡高出生在荷蘭一個鄉村牧師家庭。他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凡高年輕時在畫店裡當店員,這算是他最早受的「藝術教育」。
  • 百人完成首部手繪動畫電影 探尋梵谷死亡之謎
    原標題:全球首部手繪動畫電影與梵谷有關該項目將文森特·梵谷的作品製作成動畫,是全世界第一部完全手繪的故事片。如今,伴隨著線上眾籌的巨大成功,以及製作工作的順利開展,breakthru studio的電影製作人們公布了《Loving Vincent》的預告片,讓人們能夠提前感受《Loving Vincent》即將給人們帶來的奇妙動畫之旅。
  • 不一樣的梵谷系列:插畫師用童趣的筆觸,致敬可愛又孤獨的梵谷
    這些詞紛紛指向了一個對於大眾來說,陌生又熟悉的群體——藝術家,很多藝術家的行為是常人難以理解的,他們生活於市井之中,卻不追求世俗的快樂,他們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嚮往著、挖掘著內心深處的需求和在外人看來不可理喻的藝術美,他們大多知音難遇,在世時多半窮困潦倒,而百年之後卻又備受追捧,他們的作品尊為經典,他們的名聲享譽全球。描述至此,你腦海中第一個人物是誰?我的答案是,梵谷。
  • 歷史上的今天|7月29日 130年前的今天 著名畫家梵谷自殺身亡
    130年前的今天,1890年7月29日,荷蘭著名畫家梵谷自殺身亡。梵谷,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全名為文森特·威廉·梵谷。梵谷出生於1853年3月30日荷蘭鄉村津德爾特的一個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幹過很多種職業,到處顛沛流離。最後,他對生活不再抱有希望,從而執著地去追求藝術,投身於繪畫。初期,他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他的畫風是寫實型的。直到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視野的擴展使他畫風發生巨大的變化。
  • 永恆的經典——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
    永恆的經典,巡迴全球超過50個城市的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展覽——《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臺灣首站在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11震撼開幕後即刻引起廣大粉絲的朝拜。荷蘭後印象派巨匠梵谷的《向日葵》、《星夜》、《麥田群鴉》等超過3000幅經典畫作及珍貴手稿利用當代先進科技手段將之轉化為影像,以六公尺高的高規格三層樓巨幕投影展示,更結合視覺、聽覺與嗅覺體驗,令觀者猶如親歷魔幻空間。
  • 藝術星河——燃燒的摯愛,回味梵谷的那些經典畫作(上)
    2020年7月29日,正逢梵谷逝世130周年。讓我們一起細細回味梵谷這位藝術大家的經典作品,紀念他不朽的藝術之光,感受那燃燒的靈魂與筆觸間不息的生命力。紀念梵谷逝世130周年亨利·福西隆曾在論述凡高時說道:「他是他時代中最熱情和最抒情的畫家。」「對他來說,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
  • 紅遍全球的才女,被藝術圈認為是現代版梵谷,看看她畫的《星空》
    一切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今天來說一位模仿梵谷的繪畫風格,而紅遍全球的女畫家——阿迦特裡爾。梵谷的名作《星空》大家都知道,星空的用色抒情怡人。筆觸的躁動讓人覺得,夜空的星星仿佛在流動。我們的女畫家則是用自己的人物和梵谷的背景相結合,非常生動有趣。其實我們在網絡上經常看到她的作品,但不知道是出自誰手。這些作品的作者是同一個人——阿迦特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