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梵谷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2021-01-09 1314書法繪畫工作室

文森特·梵·高是後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是19世紀人類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他熱愛生活,但在生活中屢遭挫折,艱辛倍嘗。他獻身藝術,大膽創新,在廣泛學習前輩畫家倫勃朗等人的基礎上,吸收印象派畫家在色彩方面的經驗,並受到東方藝術,特別是日本版畫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作出許多洋溢著生活激情富於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表現了他心中的苦悶、哀傷、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譽世界.

凡高出生在荷蘭一個鄉村牧師家庭。他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凡高年輕時在畫店裡當店員,這算是他最早受的「藝術教育」。後來到巴黎,和印象派畫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啟發和薰陶。以此,人們稱他為「後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畫家更徹底地學習了東方藝術中線條的表現力,他很欣賞日本葛飾北齋的「浮世繪」。而在西方畫家中,從精神上給他更大的影響的則是倫勃朗、杜米埃和米萊(Mi|let).

梵谷生性善良,同情窮人,早年為了「撫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費到一個礦區裡去當過教士,跟礦工一樣吃最差的夥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礦坑爆炸時,他曾冒死救出一個重傷的礦工。他的這種過分認真的犧牲精神引起了教會的不安,終於把他撤了職。這樣,他才又回到繪畫事業上來,受到他的表兄以及當時荷蘭一些畫家短時間的指導,並與巴黎新起的畫家(包括印象派畫家)建立了友誼。

凡高全部傑出的、富有獨創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後的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調常是低沉的,可是後來,他大量的作品即一變低沉而為響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歡快的歌聲來慰藉人世的苦難,以表達他強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國評論家說:「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簡單、最普通的東西,這就是太陽。」他的畫面上不單充滿了陽光下的鮮豔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繪令人逼視的太陽本身,並且多次描繪向日葵。為了紀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他畫了一幅陽光下《盛開的桃花》,並題寫詩句說:「只要活人還活著,死去的人總還是活著.

在歷史的角度來講,梵谷的確是非常超前的畫家。他作品中所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面,的確難以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他以環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實,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在人們對他的誤解最深的時候,正是他對自己的創作最有信心的時候。因此才留下了永遠的藝術著作。

他直接影響了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至於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肖像。《向日葵》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畫家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仿佛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梵谷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梵谷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

相關焦點

  • 欣賞梵谷作品《星夜》,跟著繪畫作業單,賞析練習色彩、線條
    讓我們試著猜想一下作者最想表達什麼,1889年梵谷的病有了好轉,也許正是這份好轉,讓他對生命力的表現更加有體會;也許在畫這張畫的時候作者的心情反而是平靜的。這樣的猜測其實意義不大,只能是更加促進我們去了解梵谷。
  • 文森特·梵谷:天才和瘋子介於一線之間,其實他只是個孤獨的人
    他還在給弟弟提奧的信裡說「我努力創造出一些寫實但有感情的作品」。《吃土豆的人》,文森特·梵谷,1881年這些作品充滿天然的悲憫情懷和苦難意識,除了來自於他在礦區的生活體驗,也與他一直以來熱衷讀書有關。從他寫給提奧與其他人的信中得知,他在繪畫之餘,時常廢寢忘食地閱讀莎士比亞、巴爾扎克、狄更斯、雨果等文學大師的作品,從書中獲取無盡的靈感與震撼。
  • 走進」奧地利梵谷」的繪畫世界!|繪畫|梵谷|現代藝術博物館|藝術之...
    從病房,宿舍,到畫室,畫廊,博物館,一路走來,步步提升,在心理治療師和專業人士的幫助下,精神病人憑藉手中的畫筆和藝術的直覺,走上了藝術市場化的道路。Johann Hauser 作品一覽古金這裡的精神病人過去沒有繪畫基礎,進了療養院以後,也沒有老師教他們畫畫,可以說是無師自通,心想事成,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 「如果你的位置在麥田,就不要去留戀巴黎的街市」——文森特·梵谷
    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這是一個在西方藝術史上常常見到的名字。 這是一個被人們說過成千上萬次的名字。 文森特·梵谷(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這個名字在藝術的版塊上就像宗教裡的神明,這名字有太多耀眼的輝光,這名字寫下太多傳奇的故事,這些故事由於
  • 歷史:文森特梵谷,一位荷蘭畫家,二十世紀表現主義的重要先驅!
    文森特梵谷是一位荷蘭畫家,其正式的扭曲和人文關懷使他成為二十世紀表現主義的重要先驅,這是一種強調表達藝術家經驗的藝術運動。童年1853年3月30日出生於荷蘭布拉班特省Groot-Zundert的Vincent Willem Van Gogh是新教牧師Theodorus Van Gogh的兒子。
  • 後印象派——梵谷50幅高清圖片欣賞(風景篇)
    今天要講述的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谷。其藝術生涯只有短短七年,於1890年開槍自殺,年僅37歲。梵谷和傳統學院派繪畫格格不入,為什麼他這樣的畫作卻能如此打動人心,為什麼短短7年繪畫生涯卻有如此高的藝術成就,我相信都在畫裡給出了答案。
  • 高層次的精神享受,世界著名繪畫藝術作品鑑賞!
    繪畫不僅僅是藝術品,是從藝術家的靈魂中湧出的情感,藝術作品之所以能撼人心魄,使人如痴如醉,其根本在於它的情感性,作為藝術創作最高境界的藝術情感,之所以有著無比豐富和巨大的藝術魅力,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它是藝術家心靈的對應物,它濃縮和滲透著藝術家的靈魂感悟。藝術家創作過程中也是其情感的釋放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從而達到內在與外在的統一和心靈上的平衡點。
  • 樂高創意高手作品《文森特·梵·高:星月夜》,感受積木拼搭的藝術
    傳世之作《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的代表作之一。他用張揚強烈的筆觸,將腦海中的風景映射定格;它奇異迷幻、光怪陸離。帶給後人的不僅是如夢的超然,更是執著探求自我表達的鼓動。得益於如今愈發自由的裝飾藝術,受到梵谷鼓舞的人們將這幅名作以各種媒介再次傳遞。
  • 梵谷最好的作品是哪幅?8位專家給你意想不到的新視野
    梵谷(Vincent Van Gogh)人生和藝術長期以來一直都是藝術愛好者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除了書籍,電影以及陸續在全球各地上演的沉浸式體驗藝術外,近期梵谷作品屢屢被盜或被破壞的新聞,亦牽動著許多人的心。
  • 看懂繪畫分幾個層面,你是從哪個層面欣賞繪畫作品的呢?
    如果按能否辨認出畫上所畫之物為看懂繪畫的標準,那麼純抽象畫是無人能看懂的,因為那上面所說畫的東西在自然界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是虛構的。2.從視覺體驗,精神感受來欣賞繪畫如果能從視覺體驗,情感的層面來欣賞繪畫這就算是從藝術的角度上看懂繪畫了。比如,感覺到畫面給你帶來美感,或者是帶來回憶,感動,驚訝,甚至包括恐怖等等。
  • 後印象派,梵谷|讀書《現代藝術150年》
    雖然,因經濟原因綴學,他十六歲就在伯伯的古比爾藝術經紀公司海牙分店工作,幹得不錯,還被派到了倫敦的機構。綴學的他浸泡在藝術的環境之中。在倫敦工作時,他參觀博物館,去泰晤士河寫生,向心愛的姑娘求婚……過於率真而失戀,任性辭職回家。1874年,文森特伯伯又把梵谷安排到巴黎的古比爾公司總部工作。愛閱讀的他很快墜入巴黎知識分子的思想浪潮之中。
  • 淡雅平和,清新雋秀,7幅龐薰琹新藝術風格繪畫作品欣賞
    畫家將寫實和寫意、繪畫性和裝飾性巧妙地揉和在一起,創出了一種新的藝術風格。許多作品貌似維米爾、梵谷、克林姆特、波洛克的藝術風格,但又有其獨特的一面,可謂一部中國現代美術的百科全書。荷鳥 1973年作 油畫 72×71.6釐米,龐薰琹新藝術風格繪畫作品欣賞。上海裡弄,1948年,油畫,48×38釐米,(似維米爾的小街)。
  • 有一種藝術叫孤獨——《至愛梵谷》
    最近,偶然間得以欣賞到一部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該片以郵差兒子阿爾芒的視角,講述了在梵谷去世後,他為把梵谷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尋找畫家生活軌跡的奇妙旅程,隨之揭開的是畫家梵谷的死亡之謎……也許該電影的取材內容並不新穎,但令我震驚的是,該片全景皆採用的是梵谷畫作中的油畫形式,每個場景、每個人物、每個動作都是還原梵谷的藝術人生,其逼真程度仿佛令人在一夕之間見證了文森特·梵谷所有的作品。
  • 文森特·梵谷全傳:我們生來孤獨
    《梵谷全傳》第一集 大師崛起:文森特 《梵谷全傳》第二集:
  • 用一生守護梵谷的人,除了提奧,還有這個「無名女人」
    藝術如一根紅線,讓喬遇見了畫商提奧·梵谷。她理解丈夫對哥哥的崇敬與無可奈何,也偶爾自己動筆寫信勸慰文森特,關於生活,也關於藝術。我非常痛苦,而喬的來信堪稱我的《福音書》,將我從抑鬱中拯救了出來。一個美好又單純的姑娘。—— 文森特·梵谷
  • 梵谷逝世130周年:探訪享譽全球繪畫大師的長眠之地
    中新社法國瓦茲河畔歐韋7月30日電 題:梵谷逝世130周年:探訪享譽全球繪畫大師的長眠之地中新社記者 李洋在享譽全球的荷蘭繪畫大師文森特·梵谷逝世130周年之際,中新社記者前往梵谷的長眠之地、法國北部小城鎮瓦茲河畔歐韋
  • 從梵谷到安迪·沃霍爾,被「吃」影響的藝術風格
    ▲文森特·梵谷《麥田群鴉》c.1890,50.2x103 cm,梵谷美術館,阿姆斯特丹 圖片來源於網絡陰鬱低沉的天空與金色的麥田形成強烈的對比,黑色的烏鴉帶來了死亡的訊號,三條通向未知的道路匯聚於梵谷的腳下,他迷失在麥田裡,不知如何是好。最終,他選擇與這個世界告別……梵谷的創作離不開他的天賦,儘管他在瀕臨瘋狂的情況下,仍然創作出了許多舉世聞名的作品。
  • 評展|上野之森美術館「梵谷展」:梵谷何以成為梵谷
    11月的東京,對藝術愛好者而言無異於一場饕餮盛宴,當中日遊客排成蜿蜒的長龍集體朝聖「正倉院」展之際,位於上野公園東南角的上野之森美術館,明黃色巨幅海報前也悄悄排起了長隊,沒有聲勢浩大的媒體宣傳,票價不菲的「梵谷展」的人氣絲毫不亞於「正倉院」展。美術館牆上的展覽海報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谷,作品以豐富表現力和鮮明色彩著稱。
  • 梵谷荷蘭時期書信:藝術生涯的起步與尋找自己
    拉帕德在這畫了一個大型作品(1米x 50釐米)……在他畫畫時,我也畫了沼澤中另一個荷花生長的地方。」——1881年6月底,梵谷給提奧的信提奧雖然給梵谷寄去了生活費,但是一直不想跟他見面。那時候,梵谷跟隨海牙畫派領袖之一——安東·莫夫學習油畫。安東·莫夫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寫實主義畫家,他的作品在當時市場上供不應求。梵谷很珍惜這次機會,利用一切時間廢寢忘食地練習。他花錢請窮人們來做模特,這些窮人們深深吸引著梵谷,梵谷從模特不完美的形象之中找到人物亮點。
  • 梵谷之所以偉大,是藏在作品裡的藝術精神偉大
    感謝閱讀/關注/分享/評論/收藏作者:星海藝凡塵(冰峰畫藝工作室)梵谷是繪畫藝術史上舉世聞名的大師級人物,其藝術成就享譽世界至今已有120多年,深深地影響了很多藝術家、藝術工作者和藝術生,在其精神力量的影響下勵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