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白酒板塊表現火爆,尤其國慶節後白酒概念指數漲幅已經超過40%,各大白酒企業接連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其中表現最亮眼的,卻是一直名不見經傳的小酒企——青青稞酒。
作為前三季白酒板塊僅有的業績虧損企業,青青稞酒的暴漲很快收到了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一場來自白酒板塊的分化行情,或許很快就將上演。
7天6個漲停
就在本周四晚間,深交所的監管之手伸向了白酒股,這次的目標是青青稞酒,原因則是股價異動。
青青稞酒近期漲幅究竟有多大?從11月11日至19日的7個交易日裡,青青稞酒收穫了6個漲停板,基本近期白酒股表現強勁,但青青稞酒仍可以說是一枝獨秀。
然而這並不是關鍵,問題在於身處白酒這個暴利行業,優質白酒股一年淨利潤都是幾十億,甚至上百億,而青青稞酒前三季度業績卻是虧損的,而且是白酒股中唯一虧損的。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青青稞酒實現淨利潤為-6431.26萬元,同比下降333.60%,由盈轉虧。如果再將周期拉長,青青稞酒的業績問題則顯現的更加明顯:
從2014年至2019年,青青稞酒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17億元、2.31億元、2.61億元、-0.94億元、1.08億元、0.36億元,除2018年業績壓力有所緩解外,淨利潤從大趨勢上仍呈現整體下降趨勢。
顯然,青青稞酒這種業績與近期暴漲的股價是極度不匹配的,背後遊資的炒作跡象已經十分明顯。
數據顯示,11月以來青青稞酒已經6次登上龍虎榜,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遊資多是」一日遊「,即前一天買一、買二大概率會出現在第二天的賣出榜單中。
正是這樣的輪番接力爆炒,將青青稞酒的股價捧上高位,這種情況,監管層不管的話還真不行。因為很多散戶炒股,根本不看業績,不管公司是否盈利,對於這種純粹靠遊資接力炒作起來的股票,真的要小心。
A股上演「買醉」行情
不過,深交所對於青青稞酒的警告,似乎仍擋不住A股資金的「買醉」行情。
11月20日上午,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高走,其中白酒股也成為領漲先鋒之一,單是早盤白酒指數就漲了2.1%,成交額超183億元。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利空本空」的青青稞酒,在開盤跌停的情況下,甚至一度翻紅,最高漲至近4%。截止周五收盤,青青稞酒下跌1.78%,是整個白酒板塊唯二收跌的,另一隻則是「股王」貴州茅臺。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此前白酒股一度經歷調整,但從整體趨勢來看,白酒股上漲強勢,資金擁擠的情況明顯。
數據顯示,從11月1日至今白酒股漲多跌少,指數漲超23%,振幅超26%,與同期大盤5%的漲幅相比,可謂是大幅跑贏。
白酒股估值未來如何?
雖然白酒股行情持續走紅,但仍要警惕未來估值的分化。
近期白酒板塊出現較大波動,且表現主要集中在低線白酒,但一個顯然的事實是,目前部分小酒企炒作已經脫離基本面,青青稞酒和ST捨得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近期,業內多家機構也同時指出,三四線白酒處於短期過熱炒作狀態,目前依然有較大的下行風險。但另一方面,一二線白酒龍頭公司依舊被機構看好。
如果說絕大多數三四線白酒公司近期股價飆升只是純粹短暫的資金炒作的話,那麼以貴州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頭部白酒股,或許還將繼續上演「不敗神話」。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市場大資金依舊深耕在頭部白酒企業中,未來行業板塊也會呈現出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運行格局,誰具有價格話語權,誰具有足夠的競爭優勢,誰就更容易獲得資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