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大事不斷,先有大家期盼已久的車險改革後天就要上線,保費大降價已成定局。
但是,這兩天又發生一件大事,大名鼎鼎的安邦保險集團破產倒閉,申請解散了!
這可真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身為保險圈內如雷貫耳的大佬級別的公司,安邦可以說實力非比尋常,總資產近2萬億,曾一度保費收入排名第3,怎麼說散就散了呢?
這下可把之前在他們家買保險的朋友急壞了,不少人私信我詢問:之前在安邦買的保險,是不是作廢了?保單還有沒有用?
今天,就帶著大家的疑問,小名老師好好跟大家一起分析分析:
1、安邦的一波三折之路
其實,在這次倒閉之前,安邦就已經內憂外患。早在2018年的時候,安邦就曾因為違反保險法中的規定,可能導致公司的償付能力不足,被銀監會接管。
後來,在去年7月份左右的時候,由保險保障基金會、中石油等大佬一起花200多億,聯合成立的「大家保險」出現了。安邦的保險業務因此找到下家,基本都由大家保險來接手。而也就在同一時間,安邦將自己和諧健康的100%股份全部轉讓給5家公司。
至此,說白了,安邦已經名存實亡,說是空殼一點也不為過,只是我們普通大眾根本不知道而已。
2、不是說保險公司不會倒閉嗎?
不管是有沒有買過保險,但相當一部分都聽過同樣一句話:保險公司絕不會倒閉,放一百個心!
的確,保險公司倒閉非常難,但是難,並不意味著不會!
聽起來像是危言聳聽。其實不然,這一點,從保險法中就能看出端倪:
從第90條就可以看出,如果保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經營困難,是可以申請破產結算的。由此說明,保險公司倒閉是有可能的。
很多人就會問了:這下坑了,我花1萬多買的保險,萬一保險公司倒閉了,那我的保費豈不是都白交了?
關於這一點,大家可以不用太擔心。雖然理論上說,保險公司破產是存在可能性的,但是想要倒閉是極其困難的,倒不是給保險公司講好話,事實卻是如此。
縱觀新中國成立以來,保險公司破產的例子屈指可數,就那麼一兩個,還是出現重大違規操作導致經營不善引起的。
很多人不知道,保險公司不是想成立就成立的,成立一家 保險公司,無論大小,最低的註冊資本都要在2個億以上,而且必須獲得相關部門頒發的牌照。如果是錢的事好辦,那牌照就是難於上青天,為了充分確保投保人的合同權益不受損害,銀保監設置了一系列非常苛刻的條件壁壘。
就像大家熟知的阿里巴巴馬雲、京東劉強東雖然早就布局保險行業,也很早就宣稱誓要拿到保險牌照,但時至今日,依然杳無音信。這表明成立保險公司,光有錢還遠遠不夠。
由此,這樣一系列嚴苛的審核條件,也決定了保險公司的破產倒閉是非常難的事情。
但是必須承認,安邦這次破產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那咱們老百姓的保險保單怎麼辦呢?是不是都作廢了?
先不要急,我們繼續從保險法中來尋找答案:
從九十二條就可以看出,如果保險公司實在經營不下去,真的破產了,他的那些保險保單也不會失效,而是都會移交給新的公司接手。退一萬步,如果沒有合適的人來接,那咱們銀保監會就會自己扛起大旗了,國字號保駕護航,還是非常放心的。
這裡有必要提一點,不管是遇到保險公司破產,還是保險遭到無理拒賠,大家一定要勇於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法律上有個「不利解釋原則」,目的就是一旦保險公司跟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之間存在分歧,當然是咱們有理的情況下,不管保險公司大小,法律都會站在咱們被保險人和投保人的立場,替咱們老百姓講話,維護大家的利益。
寫在最後
買保險,建議大家樹立正確的保險觀念:保險不一定是一分錢一分貨,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感謝你的閱讀!
原創不易,覺得有用的話,歡迎轉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