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成功舉辦

2020-12-22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成功舉辦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本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成都市與煙臺市兩地企業成功籤訂了合作協議,推介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煙臺市橫跨黃海、渤海,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岸線長1038公裡,生態環境優良,生物資源豐富。北緯38度附近,光照充足、波流平緩,淺海和潮間帶海洋生物1000多種,其中魚蝦貝藻參等資源近400種。近年來,煙臺市累積投入海洋牧場專項建設資金1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00億元,海洋牧場建設總面積達到110萬畝,居全國首位。

  煙臺是全國優質水產品主產區。全市有大小島嶼230個,沿岸分布有萊州灣、龍口灣、芝罘灣、丁字灣等7處較大海灣,是眾多海洋生物重要的產卵場、索餌場和洄遊通道。近海漁業生物品種有200多個,如海參、鮑魚、扇貝、對蝦、名優海水魚類、海帶等。目前,煙臺市已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1處、省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2處,是擁有國家級海洋牧場最多的地級市,全市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達到520億元。

  煙臺現代漁業以培育優勢主導品種、發展生態高效養殖為轉型升級重要基礎。全市已建成21處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其中,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7處,數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各類苗種年產值25億元以上。名貴魚年產量達到2.7萬噸、產值12億元,煙臺成為全國最大的名貴魚陸海接力養殖基地。作為全國唯一的「海參苗種之鄉」,煙臺九成以上海參是野生育苗後在適宜海域底播自然生長,「煙臺海參」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本次推介會上,煙臺市35戶知名企業參加推介活動,10戶企業做了介紹。在推介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了鮮美的海參、鮑魚、大蝦、牡蠣以及海鮮乾貨、海鮮串串等名優海產品。推介會上,成都、煙臺、福建三地企業實現對接,成都龍之躍商貿有限公司、煙臺明品海參有限公司、福建康蒸燕食品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煙臺市26戶企業與成都市採購商籤訂供貨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成都市50多戶經銷商與煙臺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鄒積浩副局長告訴記者:2018年,煙臺市明確了建設海洋經濟大市的目標定位,全市凝心聚力推動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現代漁業、濱海旅遊已成為年產值超千億的大產業,通過深耕海洋牧場,開展「護漁」「亮劍」「清網」等執法行動,強化水產品質量監管,守護一片生態海洋,建設海上「綠水青山」,歡迎成都企業到煙臺投資創業、經貿合作。

相關焦點

  • 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
    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此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成都市與煙臺市兩地企業成功籤訂了合作協議。
  • 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
    來源:中國網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此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成都市與煙臺市兩地企業成功籤訂了合作協議。煙臺市橫跨黃海、渤海,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岸線長1038公裡,生態環境優良,生物資源豐富。
  • 煙臺海洋牧場佔C位
    均對煙臺海洋經濟建設,尤其海洋牧場建設進行相關報導。各新聞媒體的報導圖文並茂、靈活生動、深入淺出,形成多品種、規模化、分層次、全方位的傳播模式,在兩微一端等平臺同步推送,實現多種樣態的融媒體傳播,產生聚合效應,有效擴大了煙臺海洋經濟和海洋牧場建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全國海洋經濟領域掀起了一股「煙臺風」。
  • 「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全國媒體聚焦,煙臺海洋牧場佔C位!
    20餘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爭相報導煙臺海洋牧場建設的經驗做法,刊發稿件40餘篇,網絡點擊量近千萬……  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煙臺召開前後的宣傳大數據出爐。亮眼的數據顯示,煙臺海洋經濟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海洋牧場建設「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 打造海洋...
    新聞發布會現場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傳強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 湯淼 陳曉 煙臺報導12月10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發布「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情況
  • ...成就巡禮: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 打造海洋牧場示範之城
    新聞發布會現場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傳強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 湯淼 陳曉 煙臺報導12月10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發布「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情況。發布會上,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傳強就煙臺市在未來海洋牧場建設方面的規劃和布局回答了記者提問。
  • 煙臺構建起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新發展格局
    海洋經濟大市建設總體情況到2019年底,煙臺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808億元,位居全省第2位,佔到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3.6%,居全國沿海地級市前列。海洋工程裝備與製造、濱海旅遊、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等產業產值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 煙臺加速挺進海洋經濟大市!五年來,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邁...
    在砥礪奮進的「十三五」,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劈波斬浪,取得輝煌成就——每8處國家級海洋牧場就有1處在煙臺:全市擁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0處,其中國家級14處,各類海洋牧場建設面積達到110萬畝,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8成國內交付的半潛式鑽井平臺「煙臺造」:煙臺船舶及海工裝備基地成為全球四大深水半潛式平臺建造基地之一
  • 煙臺駛入深藍:海洋的深處是什麼?
    「建設智慧海洋牧場,實施『百箱計劃』,10個重點示範項目投產運營;新增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5處以上,全市海洋牧場總面積達到110萬畝」,這是煙臺市2020年公開向社會承諾一定會完成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對煙臺來說,海洋牧場的建設離不開智能網箱,而在這之中所展現的煙臺製造元素,也是這座製造業強市掘金海洋的重要動能。
  • 煙臺牟平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區域布局、發展海洋經濟 傳統海洋產業...
    煙臺東宇海珍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效平說:「在海洋牧場養海參,不用投喂,品質還好,價格也好!」  目前,牟平擁有「國家海洋牧場示範區」1處,「省級海洋牧場示範區」2處,省級休閒海釣場2處。全區海洋牧場總面積11.4萬畝,其中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總面積7.5萬畝,年刺參產量2900多噸,產值7億元。
  • 26個海洋牧場入選第六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29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第377號農業農村部公告,公布了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名單(第六批),河北省秦皇島香溪河海域海之洋等26個海洋牧場符合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創建條件,批准為第六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智能網箱開建 「海市蜃樓·煙臺八角...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2日訊 12月22日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開工建造暨「海市蜃樓·煙臺八角灣海上藝術城」項目籤約活動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出席。實施海洋牧場「百箱計劃」是煙臺市委、市政府建設富有特色的海洋經濟大市的重要舉措。
  • 「藍色糧倉+藍色文旅」,打造海洋經濟新動能——「耕海1號」海上看...
    大型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1號」將安置於煙臺市萊山區四十裡灣漁人碼頭外側海域、距離海岸線2公裡的位置,開始試運營。至此,「耕海1號」將不僅為港城煙臺增加一個「海上看煙臺」的地標式休閒海洋文旅項目,還將以「藍色糧倉+藍色文旅」的模式為我市現代海洋經濟發展豐富了新業態。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智能網箱開建
    12月22日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開工建造暨「海市蜃樓·煙臺八角灣海上藝術城」項目籤約活動舉行。實施海洋牧場「百箱計劃」是煙臺市委、市政府建設富有特色的海洋經濟大市的重要舉措。「百箱計劃」以首批4個量產智能網箱建造為開端,在煙臺海域布局高端裝備型現代海洋牧場,未來計劃布局100套深遠海養殖設施,建設亞洲規模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場,打造海洋牧場煙臺模式。
  • 海洋牧場:科技打造「藍色糧倉」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把海洋建設成人類獲取優質蛋白的巨大「藍色糧倉」,這是我國幾代海洋科學家的夢想。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海洋牧場建設原理、關鍵裝備設施研發、建立資源評估與養護、生態安全與環境保障技術體系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楊紅生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20年來在這一領域耕耘:「我常常思索,中國特色的海洋牧場應該是什麼樣子?
  • 海洋牧場+休閒旅遊!青島海洋產業在跨界融合中加速崛起
    海上旅遊「新名片」從經濟構成不難看出,青島是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體,以濱海旅遊業為亮點的城市。海洋牧場優質穩定的漁業資源,是實現產業融合、發展休閒漁業的基礎。通過與體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可以提升海洋牧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形成休閒旅遊「打卡地」。
  • 全市海洋牧場總面積達110萬畝 海工裝備年產值650億元 「海工+牧場...
    海洋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業內人士齊聚煙臺,參加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共商海洋經濟發展大計。這一全國性的海洋經濟大會為何選中煙臺?煙臺又是如何打好「海洋牌」?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從「四個之城」出發給出了答案。
  • 全市海洋牧場總面積達110萬畝,海工裝備年產值650億元 「海工+牧場...
    □本報記者 楊秀萍  本報通訊員 付國政  11月29日上午,來自全國海洋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業內人士齊聚煙臺,參加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共商海洋經濟發展大計。這一全國性的海洋經濟大會為何選中煙臺?
  • 楊紅生:海洋牧場 科技打造「藍色糧倉」
    把海洋建設成人類獲取優質蛋白的巨大「藍色糧倉」,這是我國幾代海洋科學家的夢想。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海洋牧場建設原理、關鍵裝備設施研發、建立資源評估與養護、生態安全與環境保障技術體系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楊紅生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20年來在這一領域耕耘:「我常常思索,中國特色的海洋牧場應該是什麼樣子?
  • 快訊|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啟動
    大小新聞客戶端12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王聰 攝影報導)今天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啟動。這是中國海工北方總部落地煙臺的第一個實體項目。項目實施方——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由中集集團、國豐投資控股集團、煙臺業達經濟發展集團、長島旅遊集團四方合資於2020年4月16日在開發區成立,首期註冊資本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