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上幼兒園,不喜歡和小朋友玩,三個維度解決兒童社交障礙

2020-11-24 騰訊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關注」,帶您剖析社會現狀,領悟育兒心理教育,健全孩子內心,讓您更懂「嬰聲嬰語」!

【嬰語說】:3歲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不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可能是由於環境不適應,或是性格內向,也有可能是缺乏社交溝通能力等,父母們應該分析自家孩子的具體情況,從環境、性格、溝通能力三個維度,來解決孩子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問題。

一、不喜歡和朋友玩的表現

孩子上幼兒園了,家長都喜歡自己的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團,一起遊戲,一起做活動。但是很多家長發現,其他小朋友都在一起玩遊戲,自家的孩子要麼在旁邊看著,要麼就是一個人在一旁玩自家的孩子似乎被孤立在了由小朋友組成的小團體之外了。

於是父母就會有這樣的疑問:「自家孩子是不是不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改怎麼辦呢?」要解決這個疑問,要分清楚孩子是屬於哪一類別的獨立活動:

1、孩子不喜歡群體活動

這一類的孩子本身就喜歡一個人遊戲,習慣了獨自行動,沒有集體遊戲的概念。當幼兒園老師拿出玩具或者布置遊戲任務時,就自顧自的娛樂起來了。這種情況是孩子還沒有適應外界環境的轉變,還是處在於家庭獨立玩耍階段。在獨生子家庭特別常見,孩子一個人玩慣了,沒適應多人遊戲氛圍。

2、想一起玩,卻無法融入

孩子剛接觸一個新的集體,看到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加入的念頭。可是跟其他人比較陌生,嘗試幾次後,由於溝通障礙,不懂得如何開口,導致沒法融入進去,多次加入失敗後,只好一個人遊戲玩耍了。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於突然轉學,其他小朋友已經形成一個個小團體,外來人員融入較為困難。

3、受到他人排斥

如果是遇到被其他小朋友排斥的情況,就要特別注意了,要找到孩子被排斥的原因,疏導孩子的心理活動,如果沒有處理好,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影響到後期身心健康發展。

二、孩子一個人遊戲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在一起玩的很開心,自家的孩子卻一個人玩,父母心裡肯定不好使。要找到孩子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具體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分離期缺乏安全感

幼兒園是孩子獨立面對的第一個社會環境,面對陌生的環境,孩子容易產生分離焦慮,這是消極的情緒體驗。3歲的孩子已經會初步控制情緒,有些孩子會用哭鬧來發洩分離焦慮,有些孩子會默默地深埋焦慮。長時間地與父母分離,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陌生的世界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孩子不敢敞開內心,投入到和小朋友一起遊戲中去。獨自一個人遊戲,減少與外界交流,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自我保護。

2、社交障礙

(1)依賴型人格

孩子過分依戀父母,育兒心理學認為 :依賴型人格源於孩子潛意識裡對父母的依戀 。初入幼兒園,離開了父母,孩子無所適從,無處所依。這一類的孩子在社交上一般表現為:1、缺乏獨立自理能力;2、對交流缺乏積極主動性;3、應激能力差,對外界缺乏敏感性。

(2)性格孤僻

也存在一部分人本身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喜歡也不善於和外人溝通交流。喜歡自己一個人玩耍,在外人看來就是不喜歡和別人一起遊戲,沒有團體集體感。

(3)自卑或自傲

自卑或自傲往往是源於外界的影響導致孩子內心產生了獨立感。

有些孩子因為一些外界的原因,比如臉上有胎記,或者說話有點結巴等,經常性被其他同學嘲笑,就產生了自卑感,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也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排斥。另外一些父母,經常批評孩子「笨」,「怎麼什麼都不會」也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還有一部分人源於父母的錯誤的教導,比如曾經告訴孩子不要和其他小朋友牽手,容易傳染細菌;不要在草地上坐著玩,草地上髒兮兮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一種錯覺:「外界好髒,我要保護自己。」錯誤的優越感影響了正常的社交。

3、家庭原因

(1)家庭環境局限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或者二孩戶,人口不多,加上社會上經常有人販子等消息,父母都不放心讓孩子獨自出門和其他人玩耍,整天處在大人的監護下,磨滅了孩子自主思考、自主交流的能力。

(2)父母錯誤示範

有些家庭父母感情不合,或者婆媳爭吵不斷,就會對孩子對人與人的交流產生排斥感。現在很流行的一個詞語叫「原生家庭的傷害」。家庭裡父母錯誤的示範,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3)過於溺愛

「暴力溺愛和放任是摧毀孩子健康人格的三大災害。」整個家庭都圍繞著孩子為中心,養成了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當孩子步入幼兒園的時候,面對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情況,產生了手足無措感,無所適從。不懂得交流,融入不進其他孩子的朋友圈。

三、如何讓孩子能加入到朋友圈中:

1、培養親社會行為性格

孩子如果能在交流遊戲中讓其他小朋友產生愉悅感,就能迅速拉近孩子間的距離。所以就要培養孩子的親社會行為性格,讓孩子行為上不以自我為中心。家長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社交從三個方面加以培養:教孩子學會謙讓、教孩子學會分享、教孩子樂於助人。

2、多鼓勵孩子

當孩子取得成績時,多加以鼓勵,不要一味的表揚或者批評。單方向的表揚和批評會讓孩子心理產生兩種極端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自傲」和「自卑」。要尊重孩子的行為,引導孩子以積極的心態來處理問題。如果是孩子外貌等有缺陷,就要父母和孩子多談心,讓孩子直視自己的缺陷,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和老師進行溝通,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消除缺陷造成的影響。

3、多交朋友、多溝通

多帶孩子去外面進行兒童間的娛樂活動,比如帶孩子去遊樂場、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蹺蹺板。要消除溝通障礙,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溝通。父母也可以針對性的聯繫那些能和孩子說上話的孩子的父母,有空約他們一起出來進行集體遊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嬰語說: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我們都期望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發現孩子不能融入到集體活動時,不要慌亂,找到原因,陪孩子一起面對,從改變環境、培養性格,加強溝通能力著手,一定能讓孩子開心快樂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草地上攜手奔跑的。

文丨嬰語說,圖來源於網絡,侵必刪

關注我,帶您剖析社會現狀,領悟育兒心理教育,健全孩子內心,讓您更懂「嬰聲嬰語」!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軌跡大不同
    自理能力 3歲:三歲的孩子剛剛掌握自理能力,而且並不成熟,這個時候送去幼兒園很容易,達不到家長預想的結果 4歲:四歲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經基本掌握,可以自己穿衣吃飯,這個時候再送去幼兒園,老師和家長都會省心很多。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不管3歲還是4歲,這幾個方面要考慮
    鄰居家的小孩今年3歲,正準備上幼兒園,本來考慮到讓孩子再大一點再放到幼兒園裡,可一看身邊大部分的家長在孩子3歲的時候都放到幼兒園了,就覺著沒必要再等了。但是這孩子生性內向,不愛在外面玩,在家很喜歡粘著父母,家長的想法是進入幼兒園能夠鍛鍊下孩子。於是在和幼兒園溝通好之後,還是決定將孩子送入園內。
  • 孩子孤僻不合群?3歲進入社交敏感期,引導孩子變成社交小達人
    膽小怕生、孤僻不合群,不知道如何和他人正確相處,不少家長對此非常頭疼「為啥我的孩子社交能力這麼差?」兒童心理學家馬·勞迪斯·卡蘭丹就曾說:「一個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沒上大學的孩子缺陷更嚴重。」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的社交是從幼兒園時期的集體生活開始的,所以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並不注重社交能力的培養,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理解。
  • 孩子3歲就必須上幼兒園嗎?入學時間不對,孩子遭罪大人受累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老師:不滿足這些條件,4歲入園也是受罪 我有一個閨蜜,是那種「虎媽」角色,秉持的理念是「讓娃贏在起跑線上」,她認為孩子3歲必須上幼兒園,雖然他的兒子持續哭了將近半個月,她依然堅持哭哭就挺過去了。
  • 孩子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園長:不滿足這3個條件,4歲來也受罪
    3歲女兒被寶媽強行送去幼兒園上學嬌嬌今年3歲了,她的媽媽覺得她已經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於是跟老公商量後,就給孩子挑選了一個各方麵條件設施都不錯的學校。希望女兒能離開父母,去幼兒園多跟好朋友玩,在老師的教導下多學習些知識。
  • 兒童也有社交恐懼症?孩子膽小、怕人是表現,看看育兒專家的建議
    我也帶著女兒去了,到了田田家裡後,七八個小朋友一家面就瘋了一樣嘰嘰喳喳玩得非常開心。不過4歲多的坤坤卻不願意去玩,從進門開始他就緊緊地跟著媽媽,一刻不離開,一會偷偷瞄瞄玩得很開心的其他孩子們,但是我們哄他去玩他就不去。
  • 買一個幼兒園給孩子玩?2歲孩子,不靠哄,背上空書包去上學
    2-3歲的孩子,還沒上幼兒園。但他們非常渴望上幼兒園,男孩也是,女孩也是。當孩子有這3個舉動,家長是不是得長篇大論,讓孩子打消去幼兒園這個念頭?孩子還沒夠上學年齡,就哭著想上學,基本上學前兒童都有這個傾向。
  • 孩子怕生,不與人溝通!社交障礙症的表現?
    小文文(化名)是一名孤獨症患兒,嬰兒時期,當別的小寶寶開始表現出喜怒哀樂時,小文文卻始終不會對他人的逗弄和親近有絲毫反應;長大一點,身邊的小朋友都像個小影子一樣跟在父母身邊時,小文文對父母沒有依戀的感覺,與陌生人相處也沒有表現出畏縮感,更不懂得與人主動交流;等到了上學的年齡,小文文依舊對周圍發生的一切漠不關心
  • 孩子應該3歲還是4歲上幼兒園?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也不行
    兒童教育行業由於出現時間較晚,因此有相當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普遍的科普,哪怕在業界已經得到了解決,但家長們卻也有可能不知道,比如,孩子最早幾歲上幼兒園這個問題。關於這一問題的主要答案,一般分為3歲和4歲兩種,有的家長認為3歲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基本發育完成,也有的家長就覺得三歲早了一些,多讓孩子玩一年,4歲的孩子發育更成熟一些再上幼兒園更好。但其實從專業的兒童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能不能上幼兒園主要取決於能力而並不只是看年齡,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上幼兒園也不行。
  • 幼兒園附近開一家兒童樂園賺錢嗎?2-6歲小朋友適合哪些設備
    小朋友多,目標明確,2-6歲小朋友,小朋友多對開兒童樂園來說,確實是能夠保持有穩定有客源,同時目標明確,那麼就可以有針對性選擇遊樂設備,並不像在商場,匯聚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什麼年齡段都有,比較難琢磨,今天卡奇樂兒童樂園來分析一下幼兒園附近開一家兒童樂園能不能賺錢,還有哪些設備適合2-6歲幼兒園小朋友玩的。
  • 孩子幾歲適合上幼兒園?最佳年齡不是3歲,過早入學不利於成長
    曉曉快3歲了,一直由老家的奶奶照顧。春節期間,曉曉媽媽提議:讓曉曉開始進入幼兒園學習,她覺得曉曉很快就3歲了,到了幼兒園接收的年齡。同事的孩子大多都是在三歲左右時進的幼兒園。她說,幼兒園不僅可以向老師和同學學習很多,還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時,也減少了奶奶的工作量。
  •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園長:不滿足以下條件,4歲送來也是受罪
    在美國的幼兒園也有讓孩子早入園的情況,這裡的幼兒園分為「daycare」和「preschool」。daycare最小招收6個月的孩子,不過大部分的美國家長都是在3歲左右上幼兒園。但我一個美國朋友家的孩子4歲還在家裡呆著,她說因為孩子的「入園焦慮」比較重,等孩子大一點再去幼兒園。
  •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老師:不滿足以下條件,4歲入園也是受罪
    這位幼教老師表示,孩子3歲入園,這對於幼兒園來說是好事兒,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比較好管。但是有些孩子確實不適合在3歲入園。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朱曉進表示,女生智力發育普遍比男生提前兩年到三年。尤其全託幼兒園,小朋友面對的世界,其實跟成年人初次走入社會的感覺是一樣的,恐慌、不安、焦慮時刻伴隨著自己。這位老師推薦我們看一部叫做《幼兒園》的紀錄片!我看完以後,感覺內心打了個冷戰,我們太想要孩子獨立和堅強,卻忽視了在這種哭了沒人抱、被欺負沒人幫的環境裡孩子會不會變得冷漠!
  • 寶寶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入學時間不對,孩子遭罪大人受累!
    ,但是裡面的小朋友幾乎都是三歲多的,但是她的孩子還不如那些比他小的孩子能說會道,而且和其他的小朋友也玩不到一起。最佳年齡不是3歲,其實大部分的媽媽都會對寶寶幾歲進幼兒園發愁,因為不止要考慮年齡,還要考慮寶寶的安全和發育。寶寶最佳進入幼兒園的時間最好是在三周歲,這個時候寶寶已經有充足的生活技能以及表達自己情緒的能力了。
  • 4歲孩子的小宇宙裡,關於社交,他們都有什麼樣的秘密
    暑假過半,9月將會有一批小朋友離開家庭去往校園,這對於他們而言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家長也會忍不住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裡會不會被排擠、會不會和同學鬧矛盾、能不能交到朋友等等。最近看到一個英國紀錄片《孩子的小宇宙》第二季,看過後對於小朋友的社交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孩子的社交有自己的特點,大正幼兒園設計想把紀錄片中看到的關於孩子的性格和社交的內容,分享給大家,讓大家能夠從更全面的視角去了解孩子,可以更理解孩子的行為,更好地去幫助孩子。
  • 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區別有多大?你可能想像不到
    在國內,大多數孩子三歲的時候就會被送往幼兒園中,讓他們接受人生裡的第1次集體教育。然而,也有一些父母在自己能夠照顧孩子的前提下,在孩子四歲時將其送到幼兒園裡。他們認為,孩子3歲或4歲送到幼兒園裡的效果是一樣的。
  • 幼兒園長肺腑之言:不讓自己孩子3歲上幼兒園,3個原因很現實
    每年9月都是是幼兒園開學季,前段時間網絡上的視頻很多是「老師、家長與孩子的戰爭」,每天早上哭天喊地,死纏爛打,別看娃娃年齡小,個個都有勁兒。對他們而言,幼兒園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哪怕身邊都是同齡小朋友,他們也不願意待在那裡,身為家長的我們,看到這一幕,那是又好氣又好笑。
  • 「為什麼我不會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一位資深幼師透露實情
    搶在9月份之前生小孩,搶著3歲上幼兒園,搶著7歲上小學。生怕自己的一個跟不上,孩子被同齡人甩出一大段距離。但我有一個從事幼教工作20年的前輩,相當資深的一位幼師,她卻跟我說了這樣一番心裡話。「我不會讓自己的孩子3歲上幼兒園」!這讓我感到很詫異,隨後這位前輩給出了這3個原因,引人深思!
  • 美國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寶寶,差得不止半年
    孩子與父母的第一次分離,可能就是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家的3歲小「神獸」已經按捺不住到處瘋玩了,就在我考慮把他送到幼兒園的時候,鄰居家的媽媽卻跟我說:「千萬別太早送去幼兒園,會給孩子留下心陰影的!」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你的孩子,你說了算!
    家有小搗蛋的爸爸媽媽,是否,看著那個肉乎乎的,不安分的,精力無比充沛的,爬高竄低的小東西,總有一種把他/她送出家門,圖一會兒清靜的念頭,但又有因為害怕寶貝不適應幼兒園,而產生了種種擔心?幼兒園的開放時間也很長,可以從早上6點到下午6點。方便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時間接送孩子。把6個星期大的寶寶送到幼兒園,讓他們開始在大集體裡成長,通常中國媽媽是下不了這個狠心的。不過,美國家長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勇敢和堅韌的性格,他們認為勇氣是一個人主動進取的動力,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多家長還是願意放手,讓寶貝去嘗試各種自己能做的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