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只當了42天皇帝的這種說法有誤,這42天是指李自成的大順軍佔領北京的時間。準確的講,李自成雖然進入北京42天,但實際只在北京城當了一天的皇帝便匆匆撤離北京返回陝西,放著有著數百年歷史的故都北京不要,李自成在北京的42天時間究竟做了些什麼事?
李自成政權的演變
隨著李自成農民軍的節節勝利,控制的地域也越來越廣,李自成的領導地位也得以確定,特別是在農民軍佔領重鎮襄陽之後,李自成已控制了中原腹地河南及湖北北部,具備了建制稱王的基本條件。
1643年2月,在謀士牛金星等人的建議之下,李自成在襄陽建立襄陽政權,並改襄陽為襄京。但是此時的李自成並非稱王,而是自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沒有國號也沒有改元,只是設定官制,初步設置了中央和地方各級機構。
之所以沒有稱王,主要是因為像羅汝才、賀一龍這些勢力頗大的農民軍首領都在。一旦李自成直接稱王,這些農民軍將領必定不服,將會直接導致農民軍出現內訌。
在李自成稱大元帥之後,便開始著手消滅這些阻擋在稱王道路上的障礙。先後將羅汝才、賀一龍、袁時中等勢力剷除,掃清了稱王的最後障礙。
1643年5月,李自成在襄陽稱王,自稱「新順王」。隨後,李自成的大順軍由河南進入陝西,在潼關等地大敗明朝大將孫傳庭部,孫傳庭兵敗被殺。同年十月,大順軍攻佔西安,並趁勢而下,接連攻佔甘肅、寧夏、青海、山西等地,其勢力迅速擴張。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正式在西安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但是此時李自成仍然自稱「順王」,並未立即稱帝。
在此後的一年多的時間中,大順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數省,逼近明朝的京城北京。而此時的北京城早已失去抵抗之力,崇禎帝無奈之下只得把宦官都派到城頭參加守城之戰。然而,崇禎帝最後的努力仍無法改變北京城陷落,明王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也至此終結。
1645年3月19日,大順軍攻佔北京。進京之後的李自成還是沒有急於稱帝,直到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李自成親自領軍七萬出京徵討吳三桂,兩軍大戰一片石,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大敗大順軍之後,李自成率敗軍退回北京。
1645年4月29日,剛剛兵敗的李自成在北京匆忙登基稱帝。在簡單的儀式結束之後,李自成便下令一把火燒掉了紫禁城,現在我們看到的紫禁城那是清代重修的。4月30日凌晨,李自成便帶著大順軍和在北京搜刮的財富,撤離北京返回陝西。
到5月17日李自成兵敗身亡為止,李自成當皇帝的時間實際只有19天時間。那麼李自成在北京前後有42天時間,有大把時間可以從容登基,為何會搞的如此匆忙?這42天時間中,李自成在北京都做了些什麼?
目光短淺、瘋狂斂財
大順軍進入北京城之後,曾有人戲稱大順軍猶如掉進米缸的老鼠。雖然這種說法有些刻薄,但是卻也很貼切。雖然此時李自成的大順軍已經佔領北京城,但是局勢並沒有穩定,特別是幾個問題的嚴重性應該引起大順政權的重視。
其一,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是明朝官軍中最能徵善戰的勁旅,此時仍駐紮在山海關,處於飄搖不定的搖擺狀態。而吳三桂父親吳襄一家及其愛妾陳圓圓均在北京,這個無疑是招降吳三桂最好的王牌,李自成應該統一上下意見,保護好吳襄一家,促成吳三桂招降。
其二,清軍隨時可能入關,邊關防禦的問題早就應該提前著手準備。
但是這些後來證明非常緊迫的問題都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李自成進入北京後,到底做了些什麼事情?首先,維護京城社會秩序。作為大順軍高層中少有的知識分子,牛金星和李巖在進京之初,便向李自成建議:欲定天下,必須約束兵士,不得再像以往那樣縱兵搶掠。李自成對此自然是同意,並親自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
在入城之初,這條禁令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對民眾基本保持了秋毫無犯的作風。但是隨著追贓助餉行動的開始,許多將領及兵士打著追贓助餉的旗號四處搶掠。
到了大順軍撤離北京前夕,這種搶掠已經完全失控。以至於在大順軍主力撤出北京之後,留下的數千老弱病殘的兵士及家屬,幾乎被京城民眾殺光,可見此時京城民眾對大順軍的痛恨。
因此,李自成在維護京城秩序上的行動是非常失敗的,並沒有把京城作為一個開創新時代的起點。
其次,清理明朝官僚機構,實行追贓助餉。入京之後,李自成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清理舊朝的官僚機構。在京的3000多名明朝官員中,除了數十人在城破後自殺殉國外,大多選擇了效忠新的政權。
李自成便對這些舊官員進行甄別,選取清廉的官員留用。但是一番審查下來,只有區區八十餘人得以留用,其餘全部交給大將劉宗敏處置,追贓助餉的行動也由此開始。
追贓助餉是李自成農民軍獲取財富的主要手段。這支在全國各地流動作戰的農民軍,沒有生產、沒有賦稅,只依靠攻城掠地後的搶掠作為補充。
在佔領北京城後,李自成先是查獲崇禎帝的「內帑」,也就是崇禎的小金庫。天天喊窮的崇禎皇帝,在這個「小金庫」中竟然還有多達三千七百萬兩金銀,數目之巨,令人觸目驚心。
而由大將劉宗敏負責的追贓助餉更是收穫頗豐。為了逼迫舊官員們交出家財,劉宗敏按官職定了追贓助餉的標準「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科道、吏部五萬;翰林三萬;部屬以下數千不等。」
為此,劉宗敏還特意製作了5000副夾棍,這種四稜削尖、用鐵釘相連的夾棍,把它往大腿一夾,在用繩索一拉,稜角就扎入肉內,被用刑者將痛不欲生。
許多不願意交出家財的官員,被施以此刑。短短幾天時間便有上千人喪命。活下來的只得老老實實交出家財。
隨後,追贓助餉的行動又不斷向富商大賈及民間蔓延,此次在北京城的追贓助餉,先後收繳白銀超過7000萬兩之多。
由於許多低級軍官及兵士在入城後的封賞中連喝湯的資格都沒有,因此便借追贓助餉的機會瘋狂斂財,中飽私囊。期間殺人越貨、姦淫民女之事時有發生。弄得北京城內人心惶惶,在社會上的影響極差,致使一些本想效力新政權的人開始轉變態度,與大順政權為敵。這對李自成而言,是一個明顯的戰略失誤。
更為致命的是,雖然李自成派唐通前往山海關招降吳三桂,但是京城內劉宗敏卻打著追贓助餉的旗號,洗劫了吳三桂父親吳襄的府邸,搶掠金銀不說,還將吳三桂最為疼愛的愛妾陳圓圓搶走,等李自成出手制止時,生米早已煮成熟飯,一切已經無法挽回。這件事也直接導致了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放棄歸順大順政權,引清兵入關。
事實上,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採用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完全值得李自成的農民軍借鑑,進一步消化已經佔領的地區,使其成為一個堅實的大後方。
但是,鄉情極重的李自成並沒有這樣做。在佔領北京之後,他立即意識到要將北京作為其新的政治中心,滿腦子都是如何在北京城裡收繳財物。
所以,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在北京的42天時間中,重心就是收繳京城各階層的財富。至於登基稱帝,李自成並沒有料到暴風雨來的這麼快,在一片石戰敗之後,匆忙在北京登基稱帝,次日便帶著大順政權撤往陝西,因為對李自成而言,那裡才是他的根基所在。
歸根結底,李自成農民軍的悲劇,不僅僅是勝利之後過度驕傲這麼簡單,極其偶然殺進北京城的李自成,由於缺乏戰略眼光,最終浪費了一手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