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主》媽媽在家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2021-01-08 秀菊娛樂

《一家之主》是一部2021年上映的臺灣溫馨劇情電影,原名《買屋記》,由王希捷執導,演員柯佳嬿、鮑起靜、寇世勳、陸弈靜、於家安主演。

故事講述葉老師雖然已達退休年齡,但依然在繪畫教室辛苦授課,回家後也閒不下來,除了要打掃家裡、伺候整天坐在沙發上的老公、擔心工作還不穩定女兒、即將從美國搬回臺灣的兒子,還要到安養院處理母親惹出來的麻煩,整天東奔西走,讓她覺得要解決這一切的最好辦法,就是找一間能容納所有家庭成員的房子。

01中年女性所面臨的困境

我們的媽媽在婚後通常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在華人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價值觀,以及過去對女子行為要求的三從四德框架之下,婦女在家庭裡多半要承擔起打理家務、養兒育女的責任。

然而即便如此,比起男性能獲得養活一家大小的"一家之主"美名,儘管女性放棄自身理想投入家庭,但多年來努力的付出卻多半無法被人們看見或體諒,而這種讓人挫折的心情也成為這次《一家之主》電影的創作根源。

曾以自身對父親回憶作為靈感拍攝的短片《划船》入圍2014年坎城影展"短片角落單元"的新銳女導演王希捷,這次《一家之主》除了個人經驗之外也根據她對現今社會女性的觀察,顛覆我們傳統對"一家之主"的印象。

以在大多數家庭裡容易被忽視,但實際上卻扮演相當重要角色的母親作為全片核心,通過探討婦女在現實家庭中的定位和處境,展現出創作者她對於女性的關心。

或許是天生的母性使然,又或者是出自於自身對家人的愛與傳統社會價值觀的束縛,上有年事已高的長輩,下有尚未完全獨立的兒女,就像夾心餅或三明治那樣被夾在老年與青年中間,被迫肩負起照顧和打理他們生活大小事的責任。

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在自己母親身上看見這樣的身影,然而當我們皆認為這似乎是這個時代許多中年婦女共同宿命的同時,《一家之主》卻以片中母親角色的心境轉變,帶來一個能夠破除解決的辦法。

02《一家之主》的演員角色

導演王希捷把《一家之主》故事聚焦在一位時常為了各種瑣碎小事來回奔波的母親葉老師身上,從白天在繪畫才藝班教書授課,回到家開始整理打掃、準備飯菜,接著還必須分神關心女兒的工作與感情生活、幫即將從美國返回臺灣的兒子處理相關事宜,並為罹患失智症母親在安養院惹出的麻煩善後。

而在一陣忙碌的過程中,她丈夫唯一做的就是舒舒服服坐在他最喜歡的骨董上,出一張嘴提供各種幫不上忙的意見。

《一家之主》迷人的地方就是透過這位母親跟每位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在鮑起靜、寇世勳、柯佳嬿等實力派演員的詮釋之下,完整呈現出所有人在自身家庭中都可能看見的真實樣貌。

其中不光只是每天忙進忙出的媽媽,更多的是自負懶惰的中年爸爸,還有即便出了社會依舊對父母有相當程度依賴的孩子,都在《一家之主》時而輕鬆幽默,時而奇幻卻又充滿壓迫的故事氛圍,反映出這位沒有名字,為了家人而活的母親的生活現狀。

03一鏡到底

我非常喜歡《一家之主》電影中段的一場戲,鮑起靜所飾演的母親葉老師在家裡幫小姑找她父親遺留下來的掛畫時,樓下傳來郵差寄送包裹的電鈴聲,女兒柯佳嬿急忙下樓卻發現自己的現金不足,跑上來要媽媽幫忙代付。

此時一邊是遍尋不著小姑要的那幅畫,另一邊則是女兒和郵差電鈴的催促,導演不僅使用整體設計與場面調度令人驚豔佩服"類一鏡到底"來呈現這場戲的整段過程,背景各種噪音與持續不斷的鈴聲,就像逐步堆疊的壓力那樣,讓觀眾能夠直接感受這位母親接近臨界邊緣的心理狀態,隨時都可能瀕臨崩潰。

因此曾獲釜山影展MONEFF 創投大獎的《一家之主》原名為《買屋記》,在片中葉老師這位母親面對失業的女兒、即將從美國搬回臺灣的兒子,以及想把母親從安養院接回家照顧的想法,逐漸被繁忙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情況下,讓她通過買房看房來紓解壓力,並思考整個家庭的未來規劃。

然而就如同導演最終把片名《買屋記》改為現在的《一家之主》,整部電影的根本核心並非是女性在外部社會以物質來尋求排解的管道,而是希望她們從內在覺醒,尋找專屬於個人的真正歸屬。

04《一家之主》劇情的核心主題

雖然無論是幫孩子看房子、籌備婚姻、訂機票,或者服侍出整天在沙發上一張嘴,連蛋都煎不好的丈夫,觀眾都能在《一家之主》片中看見許多女性為家庭的犧牲與付出,但即便如此,從她閒暇時喜歡看李察吉爾的影集與夜裡的夢境,我們也能從中得知她想要出國走走,以及年輕時嚮往成為畫家的夢想。因此在整部電影她都在朝著錯誤方向前進的情況下,最終被欺騙和面臨失敗似乎也成為一個必然的結果。

或許看著她失落焦急的神情不禁讓人感到難過,但難道想讓整個家庭變得更完整,只有找一間能讓所有人都住進去的房子一種辦法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家之主》這場詐騙案其實也給予這位女性重新反思自己一直以來犧牲付出的意義,還有自己在家庭裡應該處於的身分地位,就算能夠安頓一切,但最終卻忘記自己是誰,這樣的結局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05結局彩蛋的意涵

導演透過玫瑰、火車、機場等場景元素,讓《一家之主》整部電影以虛實交錯的敘事手法在"現實"、"回憶"與"夢境"之間來回穿插,並象徵性地展現出母女意志的傳承。

或許最終結果揭曉,許多我們在片中見到的景象並不是在故事當下真實發生,但即便如此,就像電影最後葉老師回憶起自己以前跟媽媽搭著火車回到老家的情況,鮑起靜飾演的葉老師這位母親角色也真真實實地從《一家之主》這整段作為她40 年來婚姻生活縮影的電影中,找到她未來應該前進的方向,並了解比起活在別人所給予的期待裡,更應該勇於爭取自己人生主導權的道理。

到頭來,我們根本不必去刻意區分《一家之主》整部電影哪裡是虛?哪裡是實?哪裡是現在?哪裡是過去?因為這些橋段畫面都真真實實地建構出這位母親的真實人生,並對她過去被壓抑的自我意識,以及在傳統女性思維下總是過度擔心家人、想為她們做得更多的想法產生重大的影響。

就如同片尾爸爸主動修理遮雨棚的彩蛋,這些年來媽媽總是把所有責任攬到身上,但其實雖然爸爸和女兒做得不算完美,不過他們也以結果證明,即便少了媽媽還是能夠好好地活下去阿!

06結語

整體而言,《一家之主》在香港影后鮑起靜的詮釋之下,透過一場"買屋記"與她跟家庭成員的關係互動,呈現出目前中老年女性在家庭扮演的角色,還有在婚姻中做出的犧牲與付出,直接反映每個家庭多少都存在的現象與問題,帶給我非常強烈的共鳴。

王希捷作為一位首度執導劇情長片的新銳導演,能夠把主題放在社會上較少被關注的族群身上,展現對於女性的溫柔關懷,相當值得我們給予正面肯定。

但即便如此,比起像是類似題材的《孤味》等過往我們熟悉用一條故事線專心且完整地講好一段故事的電影,導演王希捷選擇用在現實、回憶與夢境之間交錯的敘事表現手法來呈現《一家之主》這樣一個表面看似如此大眾通俗、主要受眾是中年婦女的題材,個人認為一般觀眾有可能會看得一頭霧水,目前檔期放在母親節,不可否認其實是有一點點危險的。

相關焦點

  • 「cos家族」火了,媽媽兒子扮演情侶,一家3口還原柯南名場面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你的童年是怎樣過的?,爸爸扮演的是毛利小五郎,兩個人背靠著背辦案,不遠處的小蘭,用崇拜的眼光看著他們,一家三口透出的溫馨範圍令人羨慕。婚後,兩人並沒有放棄這個愛好,經常去參加各種漫展,扮演各種角色,能夠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絕對是雙倍的快樂
  • 日本角色扮演的私人訂製服務 | 《家庭羅曼史有限公司》
    開設在日本的家庭羅曼史有限公司是一家通過角色扮演為客戶定製「體驗」的公司。在這裡,你可以租借到陪伴自己的「父親」,願意頂罪的「同事」......公司員工石井裕一在一次次的傾情扮演中,也陷入了對自己職業的沉思。陪伴在身邊的人可能是假的,生命中的美好回憶又有幾分是真的呢?
  • 日本一家3口cosplay動漫人物,媽媽好年輕!扮毛利蘭毫無違和感
    在二次元角色扮演界,很少有一家三口集體玩cosplay的情況出現。要知道,在很多受歡迎的動漫裡,都存在家庭元素,很少有動漫主角是沒有父母形單影隻的。就連從小便失去了父母的動漫角色漩渦鳴人,他的父母在動漫劇情後期也相繼登場。由於玩cosplay的大都是青少年,所以對這種家庭元素的cosplay做不到形神兼備。
  • 小櫻的媽媽撫子,到底在《魔卡少女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小櫻的媽媽撫子,到底在《魔卡少女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在《魔卡少女櫻》這部動漫中,小櫻是單親家庭中的孩子,父親是大學教授,哥哥是高中生,媽媽很早就離開了自己。可以說小櫻對媽媽的印象都是來自於旁人,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的哥哥桃矢。
  • 日本「戲精」一家熱衷角色扮演
    【新華社微特稿】動漫迷中有一部分人喜歡玩角色扮演。日本有一家人,從父母到兒子,都熱衷於角色扮演,堪稱一家子「戲精」。《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七龍珠》等動漫中的主人公都是他們喜歡扮演的角色。日本「天空新聞24小時」網站在報導中沒有提及這家人姓名,只提到一名成年男子在社交平臺推特上以網名「橘子君@xMiCaNx」發布多張照片,分享他們一家的「定妝照」。 其中一張照片顯示,這名男子扮演《名偵探柯南》中偵探毛利小五郎,兒子扮成主人公柯南與他背靠背坐在凳子上,旁邊是他妻子扮演的毛利小五郎的女兒毛利蘭。照片上配以柯南經典臺詞,比如「犯人,就是你!」。
  • 熊爸熊孩子大結局怎樣的 沙溢胡可扮演夫妻劇中結局鬧翻天
    沙溢胡可夫妻倆,共同主演的電視劇《熊爸熊孩子》大結局怎樣的,現實中的恩愛夫妻,在電視劇裡反而變成矛盾重重鬧得不可開交的夫婦,沙溢胡可扮演的熊雄陶金子面對家庭危機,他們該如何解決?熊爸熊孩子大結局怎樣的,最後大結局是幸福的嗎?
  • 媽媽,我是小紅帽,你當大灰狼好嗎?孩子常玩角色扮演遊戲好處多
    在角色扮演中,孩子會扮演成各種角色,如媽媽、醫生、消防員、交警等各種社會角色,學習模仿不同情境中的社會行為,理解社會規則。比如:孩子也會假裝小賣店店主或者超市售貨員等,與扮演顧客的人進行溝通,在給物品定價和買賣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從中了解到金錢的概念與用途。
  • 一場遊戲一場夢:角色扮演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們在這個場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就該演什麼樣的戲。而今天在生活場中的角色,有許多都是在童年時候得以定位。要麼是童年創造一生,要麼是用一生來治癒童年;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後者。後來,他們一家經常做的遊戲都是需要四個人一起才能完成的項目,雖然依舊是那個紙板小孩,但是女兒已經等不及希望有一個真實的小人來到他們家庭裡了。
  • 父母,在兒女的婚姻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那麼父母到底應該怎樣去「幹涉」孩子的婚姻,才是合適的呢,其實很多的家長並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放正確,家長對於孩子更多的應該是一種有益的引導,而不是直接粗暴地參與抉擇。在封建社會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為了一種理所當然的婚姻形式,在那個年代大部分人是接受的,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那樣的婚姻模式必然被取締,因為它禁錮了人的本性,開始推崇自由戀愛和婚姻。
  • 亨利·卡維爾扮演的超人,存在著怎樣的問題,DC應該如何解決?
    DC宇宙,刻畫了怎樣的超人?亨利·卡維爾扮演的克拉克·肯特,在《超人:鋼鐵之軀》這部電影中,我們得知地球上生活了30多年,對外界隱瞞了自己的超能力,直到佐德將軍和他的手下來到地球,試圖將地球改造成一個新的氪星,他才最終成為超人。
  • 借物少女艾莉緹:故事中的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什麼角色?
    借物少女艾莉緹:故事中的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什麼角色我一直覺得《借物少女艾莉緹》應該是個不是很火的動漫,當然這是和《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相比。但是當你深深的把這部動漫看進去,就會有很深的體會,甚至會有疑問,這部動漫中的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 家庭角色的刻板印象,「超人媽媽」是讚美?爸爸都去哪了?
    「媽媽收起了自己的神仙羽衣,放在了箱子裡,從此滿身煙火。」《奇葩說》中有一期辯題就是圍繞媽媽該不該做超人展開的,正反雙方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有人認為「超人媽媽」的稱呼是對女性的稱讚,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在負重前行。
  • 全職媽媽的角色認知與實踐研究 ——以江蘇省南通市為例
    (一)角色規範角色規範是指社會根據需要而期待角色應該達到的行為模式或行為標準。從具體要求上可以分為正向規範(即扮演者可以做、應當做和需要做的行為規範)和反向規範(扮演者不能做、不應當做的各項行為規範)。對全職媽媽來說,其正向規範有:承擔生育職責、正確撫育孩子、合理教養子女、負責一定的家務、調節家庭關係等。
  • 父親的角色母親不能代替,4種父親的做派是失責,是家庭不幸
    父親在一個家庭的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母親不能代替父親的角色,父親也不能代替母親的角色。國內外研究發現,父親角色的扮演對孩子的認知能力、社會化水平和情感價值觀有著較大的影響。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親都沒有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反而做出對家庭不利的事情,如果是下面幾種父親,不管對妻子還是孩子,都是不幸的,都是失責。
  • 親子向角色扮演 鳴人一家 沉睡的小五郎-三口之家的COS樂趣
    最近今年在國內的漫展上也經常能看到媽媽帶著孩子來一起逛展的也有全家一起出動,甚至也有過媽媽和孩子一起出COS的,國內的二次元圈層的年齡段也和國外一樣有家人相伴配合程度應該是最高的,這位兩位夫妻應該是通過玩COSPLAY認識,現在多了下一代玩起來就更high,很多動漫裡的一家人的角色都可以很方便的呈現了,畢竟找個小朋友來配合出COS本身就挺難的。
  • 最強大女主竟然是個媽媽桑,日本超級爽劇《黑皮手冊》了解一下
    她日日為還清債務忙碌,對原口元子來說金錢就是毀滅她的家庭的萬惡之源,她對金錢有著本能的欲望。在日本社會的僱傭制度中,作為派遣人員,說白了就是臨時工,工資少、沒福利、還面臨著隨時可能被炒魷魚的狀況。所以當銀行關係戶員工犯了大錯時,女主角和另外的派遣員工就理所當然地成了關係戶的替罪羊被開除了,「像抹布一樣用完就丟了」。
  • 睡不著丨《亞當斯一家》: 另類的美國家庭生活集錦
    英國的《每日電訊報》曾經評價到,「『亞當斯一家』和甘迺迪家族一樣,是美國歷史上最具標誌性的家族之一」。最新的這部由MGM製作的《亞當斯一家》動畫電影繼承了原作最本質的核心——讓角色集體黑暗出場,並在所有令人毛骨悚然中找到異乎尋常的幽默。電影中的「亞當斯一家」一開始就是以「怪物」的方式出現。
  • 孩子喜歡玩角色扮演?扮演遊戲對孩子的這3點好處,家長要了解
    孩子們從小玩到大的,最喜歡的遊戲可能就是「扮演類」遊戲了,比如像過家家,或者是蓋房子等等的,應該很多孩子的童年都經歷過吧。表姐家孩子今年5歲了,每天還都喜歡玩扮演類的遊戲。每次我一去她家的時候,小外甥就總是喜歡拉著我陪他一起玩遊戲。每次不是讓我扮演壞人抓他,就是讓我當寶寶他來照顧我。
  • 《信條》男主願意在漫威扮演這個角色,原著是白人
    在諾蘭電影《信條》扮演男主角的約翰·大衛·華盛頓,之前為電影宣傳接受媒體採訪時回答了一些問題。 其中有一個問題是與漫威有關的,來看看他做的是怎樣的回答吧。 主持人問「現在超級英雄題材影片異常火爆,你想扮演的超級英雄角色是哪一位?
  • 李娜吐槽老公是「大兒子」:父親角色在家庭中很重要
    男人在婚姻和家庭中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呢?最近,不點媽看了個綜藝,節目中世界冠軍李娜吐槽老公是自己「大兒子」。無奈的吐槽,代表她是家庭生活中承擔更多責任的那位,也代表著她正經歷著喪偶式育兒。01李娜老公的不作為在疫情期間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