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成功放電
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實現首次放電,多家外媒表示,這是中國核電研究的重大突破。 法國BFMTV電視臺網站報導截圖 5日,法國BFMTV電視臺網站報導稱,中國最先進的核聚變實驗裝置HL-2M實現首次放電,是中國研究生產清潔能源的重要一步。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2020-12-04 17:54:01 12月4日電 (記者 賀劭清 郭超凱 劉忠俊)4日14時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裝置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開始放電
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劉永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當天的放電儀式上,人們沸騰了。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張克儉說,今天,我國自主研製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建成運行,這是我國核聚變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
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原標題: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1號電機、2號電機轉速1480轉每分鐘,系統準備就緒;4號電機轉速400轉每分鐘,系統準備就緒
-
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中國核聚變能開發新突破
中核集團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12月4日14時,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中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基礎。
-
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成功放電,概念...
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成功放電,概念股一覽 2020-12-04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核聚變發展重大突破 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首次放電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國核聚變發展重大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首次放電中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核集團獲悉,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人造太陽」在川放電
12月4日,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下午14時02分,在位於成都的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隨著中控大屏顯示等離子體發出藍色的光芒,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首次成功放電,標誌著這臺先進核聚變關鍵裝置具備了正式投運的能力。
-
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 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1號電機、2號電機轉速1480轉每分鐘,系統準備就緒;4號電機轉速400轉每分鐘,系統準備就緒……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首次等離子體放電實驗開始!」12月4日14時02分,位於四川成都的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內,中國環流器指揮控制中心大屏幕上的藍色電光閃爍。
-
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成功放電 概念...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據國內媒體報導,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新一代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建成
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建成,它能帶來什麼?
HL-2M 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託卡馬克裝置。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和運行技術,為中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和建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於核聚變原理和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相似,因此像 HL-2M 這樣的託卡馬克裝置,被稱之為「人造太陽」。
-
中國人造太陽是太陽溫度10倍,是怎麼做到的,不怕裝置融化了
人造太陽如果成功商用或許就可以一勞永逸地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像以後石油,煤炭的地位重要性也就沒有那麼高了,順便還可以解決美國的石油霸權問題。中國最新一代的人造太陽裝置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那你知道說的放電是什麼意思嗎?
-
中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
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多個領域實現大突破,感受中國科技的力量,厲害了我的國
2020年的中國,硬核黑科技比比皆是,近期更是好消息不斷——「九章」問世,「鯤龍」海上首飛,「奮鬥者」號成功坐底,「北鬥三號」「南昌艦」「中國天眼」「人造太陽」.....各類響噹噹的名號開始接踵而出,中國新科技再次踏上新臺階,多個領域也都實現了重大突破!點讚中國「新科技」,致敬每一位建設者,厲害了我的國。
-
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首次放電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12月4日)下午,我國自主研製的核聚變關鍵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反應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最「長壽」化石、「九章」、「人造太陽...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最「長壽」化石、「九章」、「人造太陽」、材料裂紋、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 2020-12-07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河北大學走出的大國巨匠,託舉新一代「人造太陽」
12月10日,青塔·學科雲數據平臺刊登了近年來我國重大科技項目及其相關負責人和畢業學校。其中剛剛光耀世界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項目負責人為我校校友劉永,這無疑成為我校百年華誕來臨前的一大重磅喜訊。
-
「種太陽」被韓國實現,該技術打破中國紀錄,韓國成未來救世主?
我們中國得科技在這幾年已經發展的特別快了,在很多的領域我們國家甚至都已經走在了世界各國的前面,中國5G的發展中國量子技術的發展中國登月行動等,我們大家從平常的新聞裡面,就能經常聽到我們中國在這段時間裡面做出的各種成就。
-
月亮工程之後,中國「太陽工程」也宣布突破,美國院士:太快了
中國「太陽工程」實現首次放電嫦娥五號成功奔月之後,標誌中國航天順利地完成了月球工程,成功躋身世界航空頂尖行列。時隔一個月,迅速發展的中國技術,再次迎來劃時代意義的突破,「太陽工程」首次放電!核工業西南研究正式宣布,位於成都的「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首次實現放電,中國已經能夠自主地掌握託卡馬核聚變裝置,涵蓋領域有設計、修建和運行技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