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的目的是土地集約化,成方連片的土地種植更能發揮大型農機的潛能,現在土地分產到戶,地塊大小不一,過於碎片化,種植的農作物花樣繁多,收穫和種植都不能使用大型農機,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目前農村土地流轉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親戚朋友流轉的多,專業大戶流轉的少;轉包、出租或代耕的多,轉讓的少;口頭協商多,文字協議少。農村土地流轉中,流轉租金的定價,地區差異性很大,土地流轉不規範,普遍存在民間化、口頭化、短期化、隨意化問題。
土地流轉能夠有效改善土地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激活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為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經營提供廣闊空間。而有些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認識模糊,積極性不夠高。土地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尤其是在經濟落後地區,農民對土地具有根深蒂固的依賴情結。
有些農民擔心土地流轉對自身利益不利,因而不敢大膽參與流轉。寧肯免費將土地轉給別人種,甚至拋荒也不願流轉給別人耕種,導致撂荒、遺棄土地的現象不斷增加,成為土地流轉中流轉不出去的一大現實問題。
由於糧食價格低,農民種地不掙錢甚至賠錢,年輕的農民選擇出去打工,留守種地大都是些老年人,種植思想保守,農作物品種單一,往往是跟風種植,什麼掙錢種什麼。導致供大於求,農產品滯銷的事每年都會發生!
農村耕地大量荒蕪,租又租不出去,種又不掙錢的尷尬局面。這個時候國家鼓勵土地流轉,把土地承包到少數人手裡。鼓勵一些返鄉的大學生和軍人承包種植,國家提供一些優惠政策和幫助!
我們國家是農業大國,土地種植人員應該技術化,年輕化!多向一些農業種植先進的國家學習,比如以色列農業!沒有哪個國家的農業領域,能取得像以色列這麼出色的成就。
百分之三的農業人口養活750萬國民,糧食自給率達到96%,」是世界公認的農業技術強國,以「沙漠之國」打造「農業強國」奇蹟著稱,實現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取長補短我們才能進步!
最近幾年我們國家的一些種糧大戶每年都在減少!退出的人發誓這輩子都不會再碰農業!堅持的人境界也十分尷尬!
農業是一個露天工廠,充滿了不確定性!有時一場大風大雨就會讓你顆粒無收!讓你體會到什麼是一夜回到解放前!怎麼樣提高種糧大戶的抗擊打能力,加大保險公司賠付力度,遇到大災大難國家給予相應的補貼和救助,提高糧食價格刺激農民種糧積極性,為我們國家糧食安全生產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