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寡民,「全民」民主|從陶片放逐法,看雅典民主政治的兩面性

2020-12-25 華太師

引言

雅典是西方文明的開源地,在人類文明史上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雅典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的「民主精神」,其中,克裡斯蒂尼創立的「陶片放逐法」又是以保護民主政治為目的的。許多學者盛讚「陶片放逐法」是「民主精神的啟明星」。

就這一點上,筆者認為還是有待商榷的。「陶片放逐法」卻是一個相當具有民主精神的法制,但弊端也在於它「太民主」了。人的情緒、喜好、受到政治家的煽動、個人恩怨等一系列不可控的因素都會影響「陶片放逐法」的公平性。所以說,太過自由的民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一、陶片放逐法的出現標誌著雅典民主政治正式走向輝煌

在早期的雅典,民主政治還在萌芽之際時。雅典城邦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都是貴族階層統治的社會。貴族凌駕於一切法律之上,在雅典城邦內胡作非為,而雅典的《德拉古法》更是嚴苛:連偷個懶的人都會被直接處死。在這樣殘酷的社會環境之下,平民和貴族的矛盾日益尖銳。

這時候,梭倫站了出來。他在民眾的擁戴下,當選了雅典的執政官,首先就廢除了之前所有的債權,解放了平民和奴隸,隨後頒布了一系列法令,沉重打擊了氏族貴族,正式拉開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帷幕。

但梭倫死後,氏族貴族的勢力死灰復燃,一度僭越了民主權力,又重新凌駕於法律之上。剛剛萌芽的民主幼苗,前途渺茫。隨後的政黨鬥爭中,民主派打敗了貴族派,克裡斯蒂尼上臺,為了維護梭倫的改革成果,他頒布了「陶片放逐法」。

陶片放逐法規定:每年六月份,五百人議事會開會期間,向全國公民大會提出請求,詢問是否執行「陶片放逐法」。隨後公民大會開始表決——超過半數的公民舉手表示同意,則準許五百人議事會的請求,執行陶片放逐法,並定下日期。

陶片放逐法大會開始時,人們會在廣場中間用木板圍出一個場地,留下十個入口。十個部落的人從屬於自己部落的入口進入會場,每個人都會獲得一片陶片,人們要將自己想放逐的那個人的名字寫在上面,並正面向下,放入投票箱。隨後執政官開始點票,獲得票數最高的那個人會被放逐,十年後才可以返回雅典城邦。

值得注意的是,陶片放逐法的執行有非常嚴苛的規定:首先,必須要有6000的雅典成年男性出席,多一個少一個,大會都不得召開。這一規定就直接導致,整個雅典文明期間,陶片放逐法的執行次數不過十幾次;然後,執政官清點票數的時候,如果發現票數低於6000,那麼本次陶片放逐結果作廢,如果高於6000,則流放獲得票數最高的人。

其次,被放逐的人沒有任何辯解的餘地,他要在10天之內,回家處理好事物,然後等著被執行流放。流放的期限是十年。在此期間,如果沒有雅典城邦的召回,不得回到城邦之內。但雅典城邦會保留其公民財產和政治地位,迄其一回國後,立刻恢復。

被流放的人如果在外邦受到雅典居民的傷害,雅典將處罰施害者。此外,被流放的對象僅僅是針對個人,不會牽扯其家庭成員。陶片放逐法一年也最多允許流放一個人,這當然是為了不造成社會恐慌而考慮的。

二、陶片放逐法的民主與過分民主

從克裡斯提尼設立「陶片放逐法」的初衷來看,是為了維護民主政治,也是為了保護民主黨。因此,陶片放逐法是為了限制黨爭而問世的。

縱觀世界歷史,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黨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黨爭是殘酷的,結果只有一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勝利的黨派會不會為國家發展做出有用的貢獻,這一點暫且不論,光是黨爭本身就充斥著血腥和爭鬥,它是和人類文明發展方向相悖的。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陶片放逐法無疑是對失敗者最溫和的對待方式了。而且陶片放逐法的放逐權僅僅握在公民手中,這就保證了公民具有絕對的權力——無論執政者的地位有多麼高,只要公民不滿意了,都可以讓其下臺。

這樣就確保了執政者不會胡作非為,他的行動都是在人民的監督之下進行了,對維護民主政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這是建立在理想的情況之下,即全體公民都足夠理智,被流放的人都是「壞人」。不可否認的是,在公元前490年,陶片放逐法確實對維護雅典國家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它的執行者是人,哪怕是幾千人共同參與的結果,也不免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

以阿里斯提德為例:他是雅典公民中公認的「最公正的人」,在馬拉松戰役和薩拉米海戰中,帶領著雅典人應用抗擊外敵,立下了赫赫戰功。他也因此被雅典公民推舉為執政官,他的政敵地米斯託克利,是大名鼎鼎的雅典海軍創立者,是為雅典海上事業的奠基人。

地米斯託克利成功煽動公民們放逐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問那些公民為什麼這樣對待他,有人回答說「因為我感覺你大權在手,會對我們做不好的事情」,更有人回答他就是不想天天聽別人說,阿里斯提德是「最公安的人」,聽煩了。

最後阿里斯提德被放逐的罪名是:「通敵波斯」和「殘酷對待苦苦哀求他的人」

希臘著名哲學家普魯塔克說:「這一制度並不是對放逐者的卑劣的行為給予的懲罰。並且放逐者並非一定是幹出了什麼卑劣的事情而被放逐的。」

另外,他的政敵地米斯託克利也好不到哪裡去:地米斯託克利出身貧寒,父母都是寂寂無名的人,這點和阿里斯提德完全相反,但是他有很大的志向。在希波戰爭時期,地米斯託克利表現出色,為自己帶來了很不錯的名聲。由此,他正式踏上政治舞臺。

馬拉松戰役勝利之後,全希臘人都沉浸在勝利的狂歡之中。只有地米斯託克利冷靜下來,他說服眾人把錢花在建立雅典海軍上,由此,奠定了雅典的海上絕對話語權。隨後的薩拉米海戰,也證明了他的高瞻遠矚,此役之後,地米斯託克利的聲望達到頂峰。

同一時期能和他分庭抗禮的就是阿里斯提德,後者出身高貴,父親更是雅典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由此引發了代表平民的地米斯託克利的不滿。而且當時的人們對阿里斯提德的評價都是一些溢美之詞:"堅持自己走有政治家風範的道路","在各種境遇下他都想到應該盡力為國家服務不計任何報酬,無論是金錢也好,或者意義重大得多的聲譽也好"

地米斯託克利開始在人群裡面大肆散發詆毀阿里斯提德的言論,導致其被放逐。地米斯託克利如願以償的獲得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位置。可是,他後來也被放逐了。公民放逐他的理由是:「害怕出現一個軍事獨裁者對雅典民主制產生威脅」。

首先不論地米斯託克利的人品如何,他肯定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而且是一個極有可能使雅典更加輝煌的一個人。人們流放他僅僅是出於「害怕」,這簡直令人啼笑皆非。所以在筆者看來,過分民主並不是並不是一件好事,它有時反而會成為了雅典城邦發展的絆腳石。

三、陶片放逐法的消失

陶陶片放逐法的最後一次運用是在雅典遠徵西西里之前,當時的雅典已經和斯巴達進行過了長久的鏖戰,尤其雅典城邦還經過了長達三年之久的瘟疫荼毒。這使得雅典城邦的人口銳減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據學者考據,當時的雅典城邦僅存兩萬多男性公民。

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雅典和斯巴達籤訂了五十年停戰條約。條約籤訂後,以亞西比得為首的主和派和以尼西阿斯為首的主戰派,多有齟齬。隨後,雅典公民召開了陶片放逐大會,但是陶片放逐的結果卻令人大跌眼界——被放逐的人是海博波拉斯

這個海博波拉斯只不過是一個平民,他在人群中號召公民們放逐亞西比得和尼西阿斯,但隨後被兩人聯起手來攻擊。被放逐在雅典人眼裡並不是一件恥辱的事,不過是換個地方居住10年罷了,相反它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因為只有足夠高貴的首領才有資格被放逐。

現在一個平民被放逐了?憤怒的人們意識到陶片放逐法已經掌控在執政者的手裡了!這已經背離了設立陶片放逐法的初衷——它不該也不能為權貴們服務!於是,陶片放逐法被廢除了。

在筆者看來,這種完全民主的制度根本就不可能長久地存在,因為不可能所有人都「絕對理智」。當然,也不能否定,陶片放逐法為民主文明帶來的意義重大的貢獻,它也是人民美好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參考文獻:

《古希臘史》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希臘政治學》

相關焦點

  • 民主淪為政治武器:從「公平公正」的陶片放逐法到雅典衰敗的原因
    記得在中學的教輔裡就說過:雅典民主政治打造了古希臘文明的輝煌,從"公平公正"的陶片放逐法再到雅典的民主政治核心五百人議事會都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巔峰。甚至一些現代的歷史學家都懷疑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崇人是未來的"穿越者"。但是,當我們深入了解雅典民主,將它光鮮亮麗的外殼脫去,它真的毫無缺點嗎?其實不然,雅典因民主制度而興,也因民主制度而亡。
  • 簡述一下,雅典的民主制度
    雅典有一位富有魄力的政治家,叫做克利斯提尼,他在奪取政權以後,制定了一項法令:凡是破壞民主制度,企圖個人獨裁的人,經過召開非常公民大會口頭表決,交「陶懲審判庭」審判,並由它作出是否把他逐出雅典的判決。在這次非常大會上,多數公民認為有必要舉行陶片投票,並且高聲喊出了一個人的名字。
  • 追根溯源:陶片放逐法真的是集體暴政嗎?
    不僅是陶片放逐法,在古希臘世界,流放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公共政策。雖然在歷史教科書裡,這種流放制度的非理性一面被放大,如果我們仔細回顧一下這種政策的歷史根源,就會發現:這遠非精英政客們所謂的「暴民政治」,而是在具體時代背景下,維繫城邦穩定的安全閥。
  • 貴族出身卻致力於民主政治的發展,伯利克裡開創雅典民主盛世
    提到雅典,就不得不談它發達的民主政治,而在談及雅典民主政治時,必須要提到的人物之中必須包括伯裡克利。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文明發展進入了它的巔峰時期,在諸多方面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績,其中雅典最具典型意義。雅典在政治、文學,史學、哲學等方面都希臘各城邦的楷模。
  • 希臘史3:「六一漢」制度引發雅典民主政治改革——光榮屬於希臘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在2000多年前,雅典就能夠產生讓世人嘆為觀止的民主政治,確實令人驚訝。不過,羅馬並非一日建成,雅典的民主政治也是長期逐漸形成的。本文就從一名普通「六一漢」阿里斯齊昂來詳細解說雅典民主政治是怎麼確立的。
  • 雅典式民主:即便失敗,也是雅典人心甘情願的結果
    梭倫的改革,是人類政治史上石破天驚的一刻,明確地宣示了「民意高於一切」的民主思想。在雅典,民意不只高於制度、法律和傳統,甚至高於道德、知識和理智。只要是由人民投票決定的,無論是對是錯,是否有違道德,是否荒謬,城邦都將無條件地執行。
  • 講座︱晏紹祥:阿吉紐西審判與雅典民主政治
    政治學家赫爾德(David Held)在其《民主的模式》一書中論及了雅典民主政治,並指出阿吉紐西審判體現了「全民公決的某些不穩定的基礎,以及由於缺乏對於情緒性行為的某些制約的制度機制而具有的普遍的政治不穩定的潛在可能性」。當代希臘史學者波麥羅伊(Sarah B. Pomeroy)和莫裡斯(Ian Morris)等人基本上對這一事件也持否定態度。《希臘史——迄至公元前322年》的作者哈蒙德(N.
  • 雅典人的「陶片放逐法」:你名氣太大,所以要被放逐10年
    約公元前5世紀的時候,天才的古希臘雅典等城邦,開始實行「陶片放逐法」。 雅典瓶畫中的「陶片放逐法」 什麼是「陶片放逐法」呢?簡單地說,就是雅典市民為了防止獨裁者出現,會在每年的市民大會上進行投票。
  • 雅典憑什麼判蘇格拉底死刑
    在蘇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捨身取義的偉大哲人,另一方則是以民主自由為標榜、被視為民主政治源頭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誰善誰惡,不那麼涇渭分明,感情上的取捨則成為一種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劇色彩愈加彰顯。在民主自由觀念深入人心的現代世界,蘇格拉底之死就不僅成了一個問題,而且成了現代人心裡一個難以解開的結。
  • 伯羅奔尼撒之戰的希臘霸主相爭,其實是民主政治與寡頭政治的對峙
    正如雅典與斯巴達的伯羅奔尼撒之戰,看似是希臘兩大城邦為了奪取霸主地位的權力以及利益之爭,實則是兩個城邦之間不同政治制度的衝突。雅典崇尚的是民主政治,但斯巴達奉行的是寡頭政治。也就意味著奉行多數人統治的雅典民主政治與奉行少數人統治的斯巴達寡頭政治從一開始就是相互對立的關係。
  • 古典時代雅典智者教育因何繁榮?經濟是基礎,民主是支撐
    希臘, 西方民主政治的發源地。一個個城邦猶如散布在海灘之上的貝殼,共同組成了希臘這片富饒且充滿了文化印記的土地,直至今日仍然有無數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先例。可以說,希臘的存在對現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創建來說具有極大的意義和價值。在眾多城邦當中,雅典無疑是其中最為閃耀的一顆,散發著熠熠的光輝。
  • 希臘古典城邦阿爾格斯——除雅典與和斯巴達之外的真正民主城邦
    但實際上古希臘城邦並不是以雅典和斯巴達為主的。在古希臘的歷史上,民主城邦有很多種形式,只是雅典和斯巴達最具典型性,但並不意味著古希臘城邦僅此而已。在古典時期,希臘城邦並沒有絕對的霸主,民主政治也是由各個城邦獨立演進發生的。雅典的民主政治既不是第一,也並非有多典型,只是現存於世的歷史記載當中,關於雅典的最為豐富。
  • 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起源地,希臘首都雅典
    當雅典首次由一個腓尼基人建成時,波塞冬與雅典娜爭奪為之命名的榮耀。最後達成協議;能為人類提供最有用東西的人將成為該城的守護神。波塞冬用他的三叉戟敲打地面變出了一匹戰馬。而雅典娜則變出了一棵橄欖樹--和平與富裕的象徵。因戰馬被認為是代表戰爭與悲傷,因此雅典就以女神的名字命名為雅典,女神很快將該城納入她的保護之中。雅典被稱作"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起源地。
  • 古希臘是怎樣實行民主制度的?
    在古希臘文中,「民主」一詞是由「人民」和「主權」兩詞組合而成的,意思是人民掌握權力。民主制度的發祥地是古希臘城邦雅典,這一制度是通過幾次改革來發展完善的。改革最大的成就是改變原氏族部落的劃分,代之以地區部落;每個地區下轄若干個自然村,稱「德莫」(Demos),構成公民政治、社會、經濟和宗教活動的基層單位。這一改革削弱了貴族勢力,促進了公民參與國家管理,並最終在雅典確立了民主制。
  • 古希臘時期雅典的民主是怎麼回事
    雅典是古希臘的一個城邦國家,規定凡是年滿20歲的公民,不分財產和身份,均可參加公民大會,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實際上能參加公民大會的還不及居民總數的十分之一,因為所有的婦女和奴隸是沒有公民資格的,雖然農民和手工業者也有選舉權,但不可能經常出席,因為開一天會就等於要失去一天的收入,
  • 從美國大選看美國民主制度
    當然,這熱鬧也不白看,旁觀者不僅能長見識,還能長知識,可以重新認識那傳說中的美國民主制度。民主、自由、人權等政治口號已變成遮掩「金錢遊戲」的面紗。一個人若沒有億萬資金的支持,就不可能去競選總統,而競選資金越多的人就越有可能獲勝。在這種異化的總統選舉制度下,當選者未必是具有美德的政治精英,未必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人。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就是一個例證。 2018年3月,筆者應紐約大學美亞法研究所的邀請,去參加「美國洗冤大會」並給紐約大學法學院的研究生講課。
  • 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權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參與的權利;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選舉的權利,也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問題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儘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
  • 人們常常並提的「民主」和「共和」是同義詞嗎?
    我們的政體是其他國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獨創。我們的這個政體叫做民主制,城邦是由大多數人而不是少數人加以管理。」在伯利克裡執政期間,雅典民主制達到頂峰。雅典採取直接民主的方式,由全體男性公民參加公民大會,每隔10天召開一次,投票決定國家的內政、外交等大事。在休會期間,雅典會從公民中抽籤選擇500位公民,組成「五百人議事會」,並由議事會負責處理城邦的日常性事務。
  • 戴著鐐銬起舞,從古希臘雅典制度改革看被「裹挾」的平民意志
    古希臘的雅典被認為是民主制度的起源之地,作為古希臘兩大著名的城邦之一,雅典以他獨特的政治生態文明,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一抹鮮亮的色彩。  雅典民主改革  雅典作為共和制度下的一抹亮色,其制度並非是一天形成的,從王政時代過渡到奴隸制社會初期的時候。雅典一度也是貴族寡頭式政治,國家政權都掌握在部分貴族的手中,平民沒有話語權,而雅典從貴族政治過渡到民主政治,前後歷經四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