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前摸手臂揪耳朵,看似「怪毛病」,實際在表達「另類飢餓」

2021-01-12 寶寶好萌

李女士最近頗為苦惱,因為她發現自己兩歲半的女兒睡覺時總是喜歡揪她的耳朵,有的時候還會非常用勁。

雖然她也用了很多方法想要改掉女兒的這個"壞毛病",但是沒有任何的效果,反而女兒變本加厲,不揪她的耳朵就不睡覺。

其實類似的經歷很多父母都有同感,只是孩子未必是揪耳朵,有時也會做出其他的一些舉動。

比如喜歡摸著父母的胳膊,或者摳他們的鎖骨,甚至有的還要摸著媽媽的X部才能入睡,著實讓人難以接受。

有心理學家專門研究過孩子睡前的這些行為,得出的結論是孩子有可能患上了另類飢餓——皮膚飢餓症。

01皮膚也會飢餓嗎?

當孩子以胎兒的形式存在時,他們一直都被羊水擁抱,這讓他們感到非常有安全感。

在習慣了這樣的感覺之後,出生後的孩子當然也希望能夠得到擁抱,或者是父母的撫摸之類的肌膚接觸。

如果父母無法做到這些,孩子自然就會出現皮膚肌餓,而且會表現得越來越明顯,所以會主動的做出各種尋求安全感的行為,只是有的時候父母未必能夠理解。

英國詩人蒲柏曾這樣說:"人就像藤蘿,他擁抱別人,就能從擁抱中得到了力量。"

02恆河猴實驗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哈洛耗盡半生心血,提出了著名的"恆河猴"實驗和"母愛剝奪"實驗。

他選取了和人類基因度高達百分之九十四的恆河猴為實驗對象。

這些剛剛出生的恆河猴被他從母猴身邊抱走,然後他用鐵絲製作了一隻母猴,在這隻母猴的胸前掛上了奶瓶,同時又用柔軟的布做了一隻母猴,但是沒有奶瓶。

實驗結果表明,除了實在飢餓的情況下小恆河猴會到鐵絲製作的母猴面前,其他的時候它更願意在絨布媽媽面前,不難看出身體接觸對孩子的重要性。

03為什麼孩子願意與父母身體接觸?

美國語言學家梅瑞賓說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93%是通過非語言進行的,而只有7%是通過語言完成的。

如果父母願意花時間溫柔的撫摸孩子,那麼自然把自己的愛傳遞給孩子。這時孩子會感到非常有安全感,同時心情也很愉悅放鬆,顯而易見對他們的身心發育都是很有好處的。

美國邁阿密接觸研究機構負責人菲爾德指出:"人體的肌膚和胃一樣需要進食以消除飢餓感,而進食的方式便是撫愛和觸摸。"

04如何滿足孩子的皮膚肌餓?

1、給孩子做撫摸按摩

在《與寶寶同眠》這本書裡,有這樣一句話,"被愛撫是孩子發育成長中最重要的渴求。這種愛得到的越多,孩子的成長發育就越快,每天接受十五分鐘按摩的寶寶體重增長速度超過那些沒有接受按摩寶寶的47%,有的甚至更高。"

05撫摸時需要注意什麼?

1、時間

父母幫孩子撫摸的時間不宜過短,但是也不能太長,一般每天控制在15分鐘左右即可,捏他們的小手或者拍打背部都是不錯的選擇。

2、手法

在撫摸孩子時,父母一定要注意手法的力度,最開始的時候儘量輕柔為主。之後可以慢慢的加大力度,但是一定要控制在孩子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3、部位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對他們進行不同部位的撫摸。

比如孩子剛學走路時,可以撫摸他們的小腿小腳,孩子長牙時可以撫摸她們的面部。

4、情感

父母撫摸孩子不能把它當成一種簡單的任務,而是要帶有感情的去撫摸,當然也要儘可能的和孩子多交流,即便孩子年齡小,其實也能夠感受到。

06除了撫摸之外,父母還可以給孩子找替代物

孩子有擁抱或者服務方面的需求時,父母不妨可以為他們選擇一個替代物。比如毛絨絨的玩具或者是其他物品,讓孩子對其產生依戀,從而形成安全感。

1、正面回應孩子的需求

也許孩子的一些"怪毛病"在父母看來是不可理喻的,所以他們會本能的迴避或者直接用暴力的方法對待孩子,這只會讓孩子更加焦慮。

只有適當的撫摸孩子,對孩子的需求作出正面回應,才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幫助孩子改掉各種怪毛病。

"如果你用眼睛看到的是一個生命,你關切這個生命,你就會從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生命就會受到尊重。"

多抱抱孩子,撫摸孩子,相信一定能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揪著」寶媽的耳朵才能入睡?不是壞毛病,而是皮膚「餓了」
    在《做家務的男人》這個節目中,傅首爾作為常駐嘉賓,來和大家共同探討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當有人問道,她和老劉結婚十年,有沒有特殊的「怪癖」時,她回答說:「喜歡揪老劉的耳朵」。這個回答看似很「親密」,但你是否有想過,孩子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景,當然這個「怪癖」不僅體現在揪耳朵,還有摟著寶媽的胳膊或是摸肚子等。
  • 「娃睡覺喜歡抓我頭髮」,睡覺喜歡摸媽媽,是在表達「另類飢餓」
    之前在網上,也看到很多寶媽有關於這方面的煩惱,有些寶寶在睡前有一些「特殊癖好」。寶寶的「小怪癖」,是在表達「另類飢餓」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長輩對寶寶經常進行自然撫愛,可以讓寶寶在心理上獲得安全感,在於他人交往的時候更有親和力。
  • 當孩子出現摸肚子、摸乳房、揪耳朵等小癖好時,怎麼辦?
    導語:心理學家李雪曾說:孩子無需刻意培養,給予充足的愛,放任孩子自由發展,他就會展現無限的可能性。等孩子出現摸乳房、摸肚子、揪耳朵、抱胳膊、聞衣服等小癖好時,其實是最需要愛的時候。小蜜媽在小區育兒群裡留言:「總算有時間把孩子從奶奶家接回來自己管了,但我發現孩子最近小動作特別多,不是摸乳房、摸肚子、揪耳朵,就是動動這裡,動動哪裡,真擔心得了多動症。又或者會不會是因為我最近陪娃時間少了,娃缺乏安全感?」
  • 寶寶頻繁揪耳朵,當心患了中耳炎
    □大河健康報見習記者梁露露  半個月前,兩歲多的朵朵經常揪自己的耳朵,朵朵媽起初沒太在意,可最近幾天朵朵揪耳朵時還經常大聲哭鬧,朵朵媽不敢遲疑,趕緊帶她到河南省兒童醫院就診,檢查結果顯示朵朵患上了中耳炎。
  • 抓臉、撓頭、揪耳朵,孩子「自虐」或是生理原因,寶媽不用太擔心
    其實很多寶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孩子有時候會出現一些例如抓臉、揪耳朵或者拍腦袋、甚至用頭撞物體的行為。家長在心疼之餘也會十分疑惑,這到底是咋回事呢?是孩子生病了還是自然反應?孩子抓臉、撓頭、揪耳朵,到底因為啥?
  • 寶寶頻繁揪耳朵,到底怎麼了?
    老喜歡摳摳自己的耳朵,甩甩小腦袋,是昨晚洗澡不小心讓水流進去了麼?揪耳朵的原因很多嬰兒都有揪耳朵、摳耳朵、拍頭等習慣,家長多認為是耳道進水、中耳炎、耳垢等原因所致。實際上這樣的動作多是因為兩側內耳發育不均衡所致。孩子如果真是中耳炎,會有哭鬧、發熱等現象。
  • 孩子感冒鼻塞,揪著耳朵喊疼 醫生:持續鼻塞會患中耳炎
    原標題:孩子感冒鼻塞,揪著耳朵喊疼天氣降溫,1歲多的樂樂不慎感冒了,鼻塞流涕,輕微發熱。樂樂經常揪著自己的耳朵告訴媽媽:「痛!痛!」樂樂媽媽不以為然,帶樂樂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時,樂樂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孩子持續感冒鼻塞會致使下鼻甲後端腫大,從而導致鼓室內負壓或積液,引起聽力減退為主要特徵的分泌性中耳炎,沒有細菌等微生物引起的耳部感染性炎症,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俗話說七竅相通,咽鼓管是連通鼻咽與耳朵的管道,當感冒後的鼻部炎症波及到咽鼓管時,就會導致管腔的狹窄或阻塞,鼓膜內會因此形成負壓,甚至會產生液體,由於咽鼓管功能障礙不能及時解除負壓或排出積液形成分泌性中耳炎,進而導致聽力下降。
  • 幼兒園小班孩子,被老師揪紅了耳朵,作為家長你該如何處理?
    幼兒園小班孩子,被18歲老師揪紅了耳朵,被班主任彈了額頭。這是一位熟識的媽媽,在媽媽群氣得發抖的吐槽。01孩子亂跑,18歲老師揪耳朵,班主任彈額頭幼兒園組織外出郊遊活動,孩子都是些剛上幼兒園1個半月、3歲左右大小(這個幼兒園有同時收9月1日以後滿3歲的孩子,有些現在還不滿3歲)。班上有43名孩子,外出時是1名老師帶5個孩子。
  • 兒科醫生說--寶寶揪耳朵一定是中耳炎嗎?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有時寶寶會揪耳朵,這時家長就擔心寶寶是否患了「中耳炎」,究竟什麼原因會引起寶寶揪耳朵呢?寶寶揪耳朵一定是「中耳炎」嗎?歡迎參考:兒科醫生說—為什麼寶寶總是揪耳朵? 1.寶寶為什麼會揪耳朵? ●疼痛:當寶寶哭鬧時拉自己的耳朵,很可能是疼痛引起的,最常見的原因出牙,耳垢堵塞外耳道,或是耳部感染(例如中耳炎); ●玩耍或自我安慰:當寶寶3個月左右大時,就已經能夠意識到自己耳朵的存在了,這時寶寶有時會揪自己的耳朵玩耍,當寶寶高興或緊張時,他也會揪耳朵來安慰自己。 2.家長應該怎麼做?
  • 摸肚子、捏耳朵、依戀布娃娃,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別忽視
    問題就出在這,豆豆斷奶是被爺爺奶奶接回老家去的,孩子本來就沒有做好斷奶的準備,還被迫和最親密的媽媽分開,這樣的傷害無疑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雖然,後來奶斷了,但睡覺摸胸的這個習慣從此就形成了。閨蜜說,她也知道孩子大了,這種行為很不好,但是具體要怎麼做,她確實也是不知道了。
  • 孩子不會寫字受到老師扇耳光、揪耳朵體罰,家長曝光教室監控視頻
    孩子不會寫字受到老師扇耳光、揪耳朵體罰,家長曝光教室監控視頻!近日,四川德陽一位家長曝光一段教室監控視頻,視頻顯示在德陽某外國語學校教室裡一位老師走到一位男生面前先是指點男生作業,然後就是扇耳光、揪耳朵等行為。
  • 火影:鳴人和佐助的羈絆,年少時揪衣領,長大後揪耳朵
    那時兩人動不動就會打架,最明顯的方式就是揪對方的衣領,展現內心的憤怒。 當時的兩人實力並不強,還沒有正式成為忍者,即便是打架,用的也是最普通的方式。儘管這一招殺傷力不強,卻能夠看到兩人眼中即將噴薄而出的憤怒。
  • 怪事,小孩喜歡摸媽媽的耳朵和扯頭髮,是為了緩解肌膚饑渴症
    所以有些小孩睡前都怪事很多的,比如喜歡拉寶媽的頭髮還有摸耳朵。    小孩喜歡拉寶媽的頭髮的時候,相信這個寶媽是很痛苦的。    還有一些小孩就是睡覺之前喜歡摸媽媽的耳朵。像小孩會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平時寶媽比較少抱小孩所造成的。
  • 寶寶為什麼常搖頭,還揪耳朵,是生病了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文|秘籍君常常有媽媽著急地問我,自家幾個月大的寶寶總愛揪耳朵,還時不時地搖頭,很不舒服的樣子。想著去醫院看看吧,過一會兒他就又好了,好像身體也沒受什麼影響,可是不去看吧,看著他對著耳朵又抓又撓的,很心疼。寶寶為什麼常搖頭,還揪耳朵,是生病或者身體不適了嗎?
  • 魔道:汪嘰化身小兔兔,不能隨便摸耳朵,羨羨摸耳朵就被兔嘰咬了
    羨羨看著小兔嘰,想要摸一摸小兔嘰的耳朵。不過這隻小兔嘰的脾氣可不是太好,竟然彆扭地躲躲閃閃不讓。 03好吃的收買 小兔嘰將耳朵藏起來不讓摸,雖然羨羨愣了一下,但是這難不倒他!那就用好吃的來收買一下吧!
  • 徐州三十一中女老師對多名學生打耳光揪耳朵 已被停職
    中國江蘇網訊 2日上午,一段被標註為「徐州三十一中初二(9)班32個學生被毆打辱罵」的視頻在網上傳開,在4分42秒的視頻中,一名被指為班主任盧某的女子,對多名學生實施打耳光、揪耳朵、拽頭髮、撕臉皮等行為,並用言語侮辱部分學生家長。
  • 陝西旬陽一班主任揪耳朵體罰學生 教體局:老師停課半天反思
    接孩子放學發現孩子臉蛋紅紅、耳垂髮紫、情緒低落,旬陽縣神河中心小學三年級學生小萌的家長懷疑孩子被老師體罰。 小萌自幼在單親家庭中成長,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父親在西安上班,由於沒有辦法輔導孩子功課,父親袁軍(化名)為孩子報了輔導班,平時只要有假期便從西安趕回來陪陪孩子、看望父母。
  • 小學生因不會寫字被老師扇耳光、揪耳朵,老師和學校承擔何種責任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江南外國語學校,因為學生字不會寫,一老師就對該學生數次扇耳光、揪耳朵,進行體罰,導致涉事學生目前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目前,涉事老師已被停課停職,警方也已介入調查。【律師點評】就因為學生字不會寫就對學生如此大打出手,又是扇耳光又是揪耳朵的,真是讓人氣憤。我看不是學生學不會,而是老師不會教。對於涉事老師體罰學生的行為,法律上應當如何評價呢?首先,這是一種典型的違法行為。教育法和未成年保護法均明確規定,禁止體罰虐待學生,不得損害學生的人格尊嚴。
  • 32名學生被打耳光、揪耳朵、拽頭髮 - 新晚報數字報
    在4分42秒的視頻中,一名被指為班主任盧某的女子,對多名學生實施打耳光、揪耳朵、拽頭髮、撕臉皮等行為,並用言語侮辱部分學生家長。2日下午,記者核實了解到,涉事教師盧某確為徐州市三十一中學教師,事發時擔任初二(9)班班主任,目前該教師已被停職。
  • 睡前故事|哄女朋友睡覺的睡前故事 day75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姚十五的睡前故事,ID:njzpto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哄女朋友睡覺睡前故事 day75伴著美麗的故事,進入香甜的夢境,如此待遇,多半只有孩子才能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