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肚子、捏耳朵、依戀布娃娃,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別忽視

2020-12-15 辰小寶媽媽

前幾天,跟閨蜜聊天時說起了他兒子的一個小怪癖:

豆豆已經快滿四周歲了,但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要摸著媽媽的胸才能入睡。眼看著孩子越來越大,閨蜜擔心對他的身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也嘗試過很多方法都沒有用,現在已經非常焦慮了。

我問她,豆豆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這種行為的?

閨蜜說,剛結束產假回去上班的那段日子,因為除了工作之外,回家還要照顧小傢伙,每天夜裡孩子都要夜醒無數次,體力耐力都被消耗殆盡了,家人就勸她把奶斷了。

一開始她也猶豫,可一想到那些無數個熬夜的日子裡打過的呵欠,一狠心就同意家人的建議了。

問題就出在這,豆豆斷奶是被爺爺奶奶接回老家去的,孩子本來就沒有做好斷奶的準備,還被迫和最親密的媽媽分開,這樣的傷害無疑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雖然,後來奶斷了,但睡覺摸胸的這個習慣從此就形成了。

閨蜜說,她也知道孩子大了,這種行為很不好,但是具體要怎麼做,她確實也是不知道了。

其實,不只是摸乳房,很多孩子還有摸肚子、捏耳朵、抓頭髮、依戀布娃娃等等這些「小怪癖」呢。

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怪癖」呢?

1. 斷奶造成的

有很多孩子斷奶後都會出現這種小「怪癖」,原因就在於孩子過早或被迫遭到斷奶這件事情,他們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就被家人強行斷奶,從而引發了分離焦慮,而這些小「怪癖」就成了他們安慰的替代品。

2. 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幸福指數的,小孩子也是一樣。當孩子們無法從爸爸媽媽那裡得到足夠的安全感時,他們就會表現出一些異常,比如大聲哭鬧、過度依戀玩偶、過了口欲期仍愛吃指甲等,其實父母這個時候應該警覺,要知道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其實是在向你發出他們需要「陪伴」和「愛」的信號。

3. 過渡性客體

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做「過渡性客體」,是兒童精神醫學大師溫尼科特提出來的。當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父母是沒辦法每時每刻都陪在他身邊的,有些孩子會因此陷入焦慮當中,他們會本能的去尋找能代替媽媽的客體,比如說媽媽的衣服、小玩偶、毛巾等。這些客體一般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上面會有媽媽的味道,對孩子來說,就會很有安全感,因為有熟悉的味道,就會覺得媽媽依然陪在自己身邊。

4.情感的表達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中指出:2歲多的孩子通常會表達很豐富的感情,抗拒日常生活規律中的變化。孩子在進入一定階段的時候會很有表達和傾訴的欲望,但父母並不能很及時地滿足他們,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尋求替代物品。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會對一件衣服一條毛巾那麼情有獨鐘的原因了。

面對孩子的這些小「怪癖」,父母應該怎麼辦?

武志紅老師曾提起,只有當母愛多次地傳遞給孩子,孩子感受到足夠多的母愛,有一天他才會領悟到:母愛不等同於乳房、毯子或其他,母愛是無形無質的。

那麼,在此之前,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和處理孩子的這些小「怪癖」呢?

1.尊重並接受孩子的小「怪癖」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千萬不要粗暴地去阻止他們,要充分地理解尊重並接受他們的行為。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就對那條已經破的不能再破的毛巾情有獨鍾了。但是他們明白,只要摸著這些東西,心裡就會踏實。

2.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不是說陪著孩子就行了,而是放下手機,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哪怕每天只有15分鐘,也讓這段時間裡,你的眼裡心裡都只看到孩子。陪他玩遊戲、看繪本、搭積木……只要孩子想做的都陪他去做。要學會用力地擁抱、親吻孩子,把你的愛全都表達給他,當孩子接收到的愛意足夠多的時候,對替代物的依賴也就隨之會淡化下來了。

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只有給足孩子需要的愛,才能讓他將來擁有面對世界任何狀況的鎧甲。等他長大後,這份愛,也會讓他更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好的壞的,哪怕現實再糟糕,也有面對下去的勇氣。

我是@辰小寶媽媽,一個90後全職媽媽,歡迎一起交流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孩子摸乳房、捏耳垂、依戀布娃娃,這些「小怪癖」千萬別忽略!
    除了摸乳房,很多孩子還有捏耳垂、抓頭髮、依戀布娃娃等「小怪癖」。導致這些「小怪癖」的原因1、斷奶帶來的分離焦慮很多孩子在斷奶後的一段時間,會出現這種「小怪癖」。3、「過渡性客體」的出現心理學家把布娃娃、毛絨玩具等孩子的依戀物,統稱為「過渡性客體」。過渡性客體不是媽媽給予的,而是孩子自己無意中發現或創造的,在特殊時期,它甚至比媽媽都重要,是孩子無法割捨的一部分。
  • 當孩子出現摸肚子、摸乳房、揪耳朵等小癖好時,怎麼辦?
    導語:心理學家李雪曾說:孩子無需刻意培養,給予充足的愛,放任孩子自由發展,他就會展現無限的可能性。等孩子出現摸乳房、摸肚子、揪耳朵、抱胳膊、聞衣服等小癖好時,其實是最需要愛的時候。小蜜媽在小區育兒群裡留言:「總算有時間把孩子從奶奶家接回來自己管了,但我發現孩子最近小動作特別多,不是摸乳房、摸肚子、揪耳朵,就是動動這裡,動動哪裡,真擔心得了多動症。又或者會不會是因為我最近陪娃時間少了,娃缺乏安全感?」
  • 為什麼狗狗喜歡摸肚子,而貓卻會討厭這麼做?
    可為啥狗狗摸肚子從來都不會發脾氣,而有的貓咪會突然翻臉不讓摸了呢?它們這麼做的背後是否有著一些我們還不了解的原因呢?先看看汪星人事實上,的確有科學家去研究動物行為背後的原因。對狗狗而言,給它按摩揉揉肚子,不光是對寵物,對主人也有很多的好處。
  • 孩子睡前摸手臂揪耳朵,看似「怪毛病」,實際在表達「另類飢餓」
    李女士最近頗為苦惱,因為她發現自己兩歲半的女兒睡覺時總是喜歡揪她的耳朵,有的時候還會非常用勁。雖然她也用了很多方法想要改掉女兒的這個"壞毛病",但是沒有任何的效果,反而女兒變本加厲,不揪她的耳朵就不睡覺。其實類似的經歷很多父母都有同感,只是孩子未必是揪耳朵,有時也會做出其他的一些舉動。
  • 按摸捏揉,揪出脂肪瘤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骨科 李 覓近日,王女士在自己的脖子後摸到了個大「包」,上網一查,有人說是「富貴包」,有人說是脂肪瘤,搞得她心驚膽戰,前來就醫。「我還年輕,這要是個瘤子,可要趕緊切掉。」王女士著急地說。
  • 養育孩子,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五歲的凱蒂從出生開始遭受父親的虐待,母親的忽視,而後被兒童安全中心收留,先後被送到三個寄養的家庭,因為凱蒂曾經被虐待的經歷讓她無法信任任何人,不斷用破壞的方式讓所有人對她無計可施,不得不放棄她。
  • 牢記「三少摸兩多摸」,寶寶聰明又健康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抱起寶寶,輕輕拍拍他的後背進行安撫,寶寶很快就會停止哭聲,這種擁抱、撫摸的力量非常強大。我們所做的這些其實就是給寶寶愛的觸覺刺激,讓寶寶心理上得到滿足。寶寶保持愉快的心情,為未來良好的性格發展、健康人際交往、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打好基礎。
  • 送孩子玩具請睜大眼睛,這些娃都是前車之鑑,千萬別好心辦壞事兒
    玩具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童年「夥伴」,陪伴著孩子成長。 每個孩子都會有數不盡的玩具,有父母買的,有長輩送的,有小夥伴贈予的,但玩具中也可能暗藏「危機」,給孩子帶來生命危險,您若是想給小朋友買禮物,可得睜大眼,千萬別挑這幾種玩具。
  • 為什麼狗喜歡摸自己的肚子,貓討厭呢?
    當鏟糞的官員和他們的貓狗玩耍時,他們會忍不住揉著肚子,看著自己伸出的身體,輕輕地扭來扭去。然而這是否僅僅是因為寵物脫離了主人的信任,才可以自信大膽地展示自己的要害?但為什麼狗一碰肚子就不發脾氣,而有些貓會突然轉過臉不肯碰呢?他們背後有什麼我們不明白的原因嗎?
  • 為什麼貓咪露出肚子時摸了會被抓或咬?這些幫你讀懂它
    肚子是貓咪最脆弱的部位,它們是不會輕易的將自己的肚皮展現給捕食者看的。所以,當貓咪把自己的弱點毫無保留的展現給你的時候,說明它是完全信任和喜歡你!但這僅僅是示好,並不表示它做好了被你摸到禿毛的準備噢~當貓咪處於非常放鬆的狀態的時候,就會把小肚皮亮出來。
  • 千萬別給孩子買這些玩具,從我的親身經歷說起
    剛開始其實買玩具毫無章法,有的是自己喜歡的,有的是有大V推薦,有的覺得孩子會喜歡,直到發生了兩件事,我才明白,給孩子買玩具,安全大於一切,這類玩具一定要小心。第一件事:朋友的孩子耳朵裡進了玩具顆粒記得有次跟朋友一起帶孩子去親子餐廳,餐廳裡有那種網紅玩具池子,裡邊有很多很多小顆粒的玩具粒,很多孩子直接跳進去打滾,連大人都忍不住玩兒。
  • 6種扼殺孩子想像力的行為,你做過幾種?
    「遊戲就是孩子的工作」相信這句話你一定聽過。在遊戲過程中,孩子能學到很多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假扮遊戲(即過家家),它能促進孩子個性、 社會性、情緒及思維各方面的發展。在往期的推文中《想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千萬別忽視「假扮遊戲」!》我們介紹過如何引導有發展障礙的孩子學會「假扮」。
  • 若孩子肚子裡有蛔蟲,會出現這些「信號」,快看看你家娃有嗎?
    若孩子肚子裡有蛔蟲,會出現這些"信號",快看看你家娃有嗎?導語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們,因為抵抗力沒有成人那麼高,所以身體就會產生諸多疾病,當然,孩子在生病的時候,父母們是最擔心最心疼的階段。可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因為無法把身體不舒服的情況訴說出來,也就讓父母們特別心疼。尤其是肚子裡有蛔蟲,這種疾病往往都是潛移默化的傷害著孩子的身體,家長們也很難發現。不過,有養育經驗的父母們往往都知道,若孩子肚子裡有了蛔蟲,會出現以下這些信號,新手的家長們趕緊來速查看看你家娃有嗎?
  • 出現這些症狀千萬別忽視…
    要想了解這種病,就不得不提到耳朵裡有一個重要結構叫「前庭」,它是一個可以使我們感受自身位置改變的器官。很多朋友都有暈車的毛病,也與前庭密切相關。前庭有三種重要的結構,分別是橢圓囊、球囊和半規管。半規管的主要作用是感受旋轉運動時的位置變化,而球囊和橢圓囊的主要作用是感受重力和直線加速時的位置變化。
  • 貓咪露出肚子摸了它,它竟然咬我?過來人告訴你:別瞎摸!
    貓咪翻肚子,我們伸手摸它還會不高興?沒錯,其實貓咪大部分向你露出肚子的時候就是在表示友好的方式。肚子是貓咪最脆弱的部位,它們是不會輕易把自己的肚子露出給捕食者看的,所以當貓咪把弱點毫無保留的展現給你的時候就說明它是完全信任你喜歡你的。但是這僅僅是示好,並不代表它做好了對你摸到禿毛的準備。
  • 依戀布偶、小被子……孩子戀物是病嗎?父母該如何幹預?
    △為什麼孩子有戀物行為?在《新生兒嬰兒幼兒護理大百科》一書中說道:戀物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是孩子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通常情況下,孩子從6個月開始就有了依戀的情感需求。
  • 布偶貓很美,但它這3個缺點不能忽視,新手千萬別養
    它美的幾乎無死角,當它不經意出現在你的視線裡時,你甚至會有心動的感覺。沒養布娃娃之前,只是聽別人說布娃娃好看,性格也好,甚至被稱為仙女貓,當然,這也只是聽別人說的,自己根本無法親身體驗,可當我真的養了布娃娃之後,才發現別人說的都是真的!Ragdoll被如此推崇,是否意味著它沒有缺點?
  • 剝完橘子不洗手,千萬別摸它,會炸傷人!每年都有人中招
    剝完橘子不洗手,千萬別摸它,會炸傷人!生活中我們千萬要注意,並且在這裡小北要提醒大家:危險動作,請勿模仿!吃完橘子不洗手,別摸氣球吃柑橘類的水果時,請遠離拿著氣球的小孩;吃完柑橘類水果後,請記得一定要洗乾淨你的手;剛剝完柑橘,不要去觸碰氣球;孩子吃柑橘時,不要同時玩氣球,防止帶來傷害!
  • 玩我布娃娃的女孩,我欠你一聲「對不起」
    七十年代初期,那年我大概六、七歲吧,父親給我買了一個布娃娃,身穿粉色的小短裙,一摁肚子就「啊咿啊咿」地叫,這在當時的農村裡可是個稀罕物,那時的家長們別說給孩子買玩具了,一些孩子多的家庭到了春上青黃不接的時候連飯都吃不飽,所以一個布娃娃可把左鄰右舍的小夥伴們給羨慕得不行了,很多的孩子,都有事沒事的湊到我家裡來
  • 孩子睡覺是「橫七豎八」,這些家長要抓住,別讓睡眠影響孩子發育
    因為這些情況都會表露出來,孩子的腸胃 出現 了一定的困難,必須進行一定的調養和改善,不容易損害孩子的生長和發育 。2、孩子睡覺喜歡翻來翻去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睡覺不老實,喜歡翻來翻去。此時假如孩子還有口臭,口乾舌燥,舌苔發黃等情況,家長一定要注意,因為這很可能說明孩子出現 消化不良 的情況 。消化不良的兒童一般會表現為食慾差,便秘 ,睡眠質量不穩等情況 ,較為 嚴重 的情況 下,甚至 會導致兒童 出現 發熱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