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正義的戰爭能在高尚的國度裡喚起神聖的愛的力量,這已為無數感人的事例所證實。——特賴奇克
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曾有四萬中國人乘上開往日本的輪船,帶著對日本承諾下美好生活的期盼,去往他國。從此杳無音信,神秘消失。日本人口中,他們脫離苦難,過上了和平富足的生活。直到五十年後,事件出現轉折。
殊不知,歷史的真相滾滾而來,任何國家和民族的罪行都逃脫不了世界的審判。「很多的真相被道出,但更多的真相被隱瞞。」
日本人為什麼說他們過得很好?四萬中國人離奇失蹤的真相是什麼呢?日本人口中的移民是否真如他們所說,是離開戰爭的焦土,來到日本的理想鄉?真相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被掩埋,任何自欺欺人的說法都逃不過歷史的審判。
一、離開戰爭的魔爪,來到非人的地獄
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徹底拖垮了日本這個領土面積不大的島國的經濟,大量勞動力被徵召參軍,使得日本本土的勞動力極其稀缺,諸多產業無法發展甚至持續運行。
日本的當時內閣在1942年11月27日一致贊成《關於將華人勞工移入日本內地的決議》。這意味著戰爭的另一暴行,強擄勞工即將實施,而目標,則被定在了中國。
據一名被徵召過去的倖存者回憶:日軍將中國人和日本人分開,關進收容所。勞工們在礦坑底部勞動,工作強度很大,夥食量卻很少,遠遠滿足不了生存所需。做好的麵團裡充滿了其他的穀物,如果吃不飽,也必須幹活,假如完成不了當日任務還要遭受體罰。
寒冬裡,中國勞動力穿著單衣,踩著草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度過了在敵國的第一個冬天,很多人直接累死或凍死在了工地上。
倖存者回憶說:日本人不把中國人當人看,肆意打罵、折辱,在這片土地上,中國人受到了極大的不公及屈辱。
二、煉獄的荒島,魔鬼的虐待
日本南部,有一座荒島——端島,又名軍艦島。抗日戰爭強擄的勞工根據有關資料呈現出的具體數據,有3765人被三菱公司帶走加入勞動,成為廉價勞動力。他們被押上了船,送往軍艦島,或者說,送往不見天日的煉獄。
軍艦島是一個土地僅僅0.063平方千米大的小島嶼,人口數在每公頃令人髮指地達到1391人的極限數量,軍艦島上人數的稠密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東京的9倍之多,當時世界上人口密度都不高,但軍艦島化作了煉獄,人口密度為當時世界最高。
根本無法想像數十人擁擠在一間屋子裡睡覺,混雜著難聞的氣味,許多被徵用來的都是未成年的小孩子,他們發育不良,體格瘦小,皮包骨頭,卻需要完成一個成年人才勉強可以完成的力氣活。
每一個中國人要每天在安全帽上捆綁4千克重的頭部照明燈,髒亂不堪的床上到處是蝨子、蚊子、老鼠、蛆蟲等髒物,食物只有一點點剩米飯和湯,時不時會有老鼠屍體和蛆蟲在飯裡出現,這些微不足道的食物極其令人作嘔,人們臉上儘是麻木與痛苦,在這不見天日的地方,生,仿佛成了一種奢侈,人在這種境遇下與野獸無異。
勞動力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地下一、二公裡處的礦洞裡,感受最深的情緒是「絕望」。
那麼日本會承認自己的罪行嗎?
三、欺騙世人的謊言,永不忘記的戰爭之痛
日本最初募工時欺騙人們,去了都有飯吃,人人穿得暖,有家住。通過或欺騙或強擄的方式帶走了大批中國人,關押在深山,生病了就鎖起來自生自滅,他們不怕中國人逃,因為出去就會被冰寒的氣候凍死。
時至今日,日本仍不承認暴虐罪行,將軍艦島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引發二戰多個被侵略國家人民憤怒。
五年時間內,有數之不盡的中國人在日本由於苦不堪言的工作條件,或勞累致死,或饑寒致死。然而,在日本口中,事實與話語截然不同。
他們表示中國人移民日本之後,每天都會很幸福地生活,他們可以吃得飽穿得暖,甚至可以在日本進行一系列娛樂活動,諸如電影以及逛街。
而歷史自有公告,謊言終究欺瞞不了世人,真相永不會被掩埋。而戰爭的痛苦永遠不會離開二戰中被傷害的人們,他們參與了歷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而歷史永遠在那,不會因任何國家或勢力的隱瞞和曲解變化半分。
總有人想要顛倒黑白,愚弄大眾,但那一幕幕血與淚鑄成的畫面銘刻在人們的血液中,會永遠傳承下去,後輩不會忘卻中華民族曾經遭受過的磨難。並會激勵自己,砥礪前行,振興祖國。
四、銷毀證據的虛偽,真相終會出現
日軍即將戰敗的時候,為了避免如此慘無人道的罪行曝光,極其虛偽地把所有的文件焚燒銷毀,妄想隱瞞事實真相,愚弄所有人。他們以為這件事情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消散,自以為瞞天過海,欺瞞世界。
然而當時銷毀證據的時候,一個良知未泯的工作人員偷偷備份了,隨後轉而交給華僑會長,他期盼這麼做能減少罪過,為自己的罪行作出彌補,安定自己的良心。
1993年,這份資料由日本電視臺向世界播出,向世界公開此前日本對近四萬中國勞動人員的不人道行為,在證據面前日軍無法繼續隱瞞,只得真相大白,接受罪責。
此舉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二戰期間被日軍擄去的各國人民紛紛譴責,呼籲大家勿忘歷史,遏制暴力,反對扭曲歷史,熱愛和平。
日本對於自己犯下的罪行,採取了避而不談、曲解事實,始終不正面承認的態度,令人欣慰的是,這次事件經電視臺播出後,喚起了很多有良知日本人的愧疚。
這些日本人不僅支持當年被擄勞動力的後代維護自身權利與正確歷史,並且積極支持和鼓勵他們向政府和有關企業索要賠償,而這一切都是後代人應得的,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涉事日本人的一個道歉。
結語
今日,戰爭早已結束,但戰爭帶給人民的傷痛永遠不會消失,我們銘記歷史,熱愛和平,以兼容並蓄的姿態對待友國,但戰爭之痛,永存歷史,莫不敢忘。
如今的祖國繁榮富強,經濟騰飛,社會安定,各行業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富足,儼然一副大國氣象。
歷史的傷痛激勵民族自強,給予民族更團結的精神與更加不屈的品格,相信未來的祖國會更加強大和繁榮富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