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四萬說車,平日大家在討論汽車話題的時候,經常會聊到某某車型是某某車型的競爭對手這樣的話題吧。在今天這期節目裡,四萬大叔會挑出一系列汽車歷史(量產車)上那些極具代表性的競爭對手。用對手來形容他們,可能還不夠貼切,在我看來,它們是——世仇。
保時捷911 GT1街道版VS奔馳CLK GTR街道版
1994年創辦的BPR Global GTSeries(BPR全球GT系列賽)設立了直接以「GT」命名的四個賽車組別,GT1、GT2、GT3、GT4,其中GT1為最高組別,隨後的GT1組別發展迅速,不但參賽車型的賽道實力越來越接近原型車,賽事的參賽車隊也由最初的私人車隊逐漸發展為廠商車隊。我們第一個所說的保時捷911 GT1賽車以及奔馳CLK GTR賽車就在這樣時代背景下誕生。
由於當時的賽事有規則所有參賽車輛都必須擁有量產版賽車,所有當時保時捷與奔馳都在各自賽車的基礎上,研發出了各自的街道版車型——保時捷911 GT1街道版與奔馳CLK GTR街道版。由於街道版車型的原型都為賽車,所以在一些設定上,這兩輛街道版車型從動力到布局性能以及數量上都保持著驚人的一致。正是這些相似的特點,人們很容易將它們視作競爭對手。相比普通車型的市場競爭,選擇它們兩位的消費者非富即貴,並且它們也算是將奔馳與保時捷在賽車場上的競爭第一次搬到了民用車領域。
奧迪Allroad 2.7TVS沃爾沃V70XC
奧迪A4\A6Allroad如今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車型了,但在四萬大叔心中,最酷的、給我帶來最大震撼的奧迪Allroad還要數,2000年誕生的第一代奧迪Allroad 2.7T,當然很多車迷也習慣稱它為草原狼。這輛基於當時A6底盤打造的旅行車與SUV間的跨界車型,一下子成為了當時的熱門。畢竟在2000年那個汽車細分市場還不成熟的年代,奧迪Allroad可以說完全沒有競爭對手。
不過這樣的情況被後來的瑞典人打破,它就是隨後誕生的沃爾沃V70 XC(cross country)。雖然在國內後者的知名度以及產品都很稀有,但是在當時的歐洲市場這兩輛車可以說瓜分了當時旅行車跨界車型的全部市場。四輪驅動、更高的底盤,來自德國與瑞典不同風格的設計,可以說當年這倆車沒少纏鬥。雖然到今天,他們兩者間的纏鬥似乎已經分出高下了,但我個人還是喜歡那個細分市場概念剛剛被提出的競爭時代,至少那個時候一輛全新概念的新車給人的衝擊力遠遠大於現在。
奔馳C 63 AMG VS BMW M3
奔馳AMG的緊湊級高性能房車與BMW M的緊湊級性能車之間的較量可謂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激烈了起來。他們有著相同的誕生背景,這兩輛車背後都有品牌各自引以為傲的賽車、性能部門做技術支持與文化背書。所以這也讓他們間的激烈競爭一直持續不斷到今天的原因。傳統意義裡的死敵似乎都有著相似的風格,但是奔馳C63與M3各個對標歷史車型在風格上卻有著不同的偏重與差異。
比如以C63為例,它更追求動力層面的突破,而BMW M3則一直在操控層面精益求精。雖然它們兩者也一度平分了緊湊級高性能轎車市場,我相信他們的消費者在購買時卻不太會將兩者同時劃分至自己的欲望清單中。可以簡單點兒說,因為兩車風格的不同,C 63 AMG VS BMW M3甚至將世仇轉移到了購買他們的消費者之間。
蘭博基尼蓋拉多VS法拉利F430
之所以選出這兩輛車,那是因為與它們都是兩個義大利超跑品牌處於變革時期的作品。它們都是當時兩家品牌的入門級車型,但是卻都在之後在市場締造了成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這輛車也拯救了當時經濟形勢都不太好的法拉利與蘭博基尼。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法拉利與蘭博基尼創始人互掐的經歷可能所有的車迷都非常清楚,這裡我就不過多贅述了。我們今天提到的蓋拉多和F430可謂將這種歷史遺留世仇進行了新一輪的提煉,並形成了互相尊重同時又充滿火藥味的對手。如果舉個足球界的案例來說,它有點像AC米蘭和國際米蘭之間的關係。
豐田坦途 VS福特F-150
什麼車是美國市場賣得最好的車?我相信多數人都想不到是F-150。得益於美國人對於皮卡的狂熱喜愛,F-150堪比緊湊級車型界的卡羅拉。為了更好的擴大美國市場競爭力,豐田推出了直接對話F-150的皮卡車型坦途。很多人在最初一度覺得這是豐田以卵擊石的行為,但事實上,豐田坦途在之後市場中的表現可謂讓F-150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極其原因,坦途的成功少不了豐田對於北美皮卡市場的深度研究,而日本最擅長的事便是找出對手的漏洞,用最直接、高效的方式予以解決。從誕生到現在,這兩輛大皮卡依舊每天上演著捉對廝殺,曾經目中無人的福特也在近兩年開始學習日本人的方式,回擊強大的坦途。
豐田凱美瑞 VS本田雅閣
在看完了義大利內戰之後,我們現在來看看兩個日本品牌的中級轎車內戰。這兩輛車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車型,不過,他們之間存在的競爭可絕不僅僅在於國內市場以及滴滴專車行業中。在美國市場,豐田凱美瑞與本田雅閣的競爭更為激烈。
它們時而前後腳的發布新車,時而像曾經的滴滴和嘀嗒大張旗鼓的打起價格戰、服務戰、配置戰。總之對方如果比自己多賣一輛,似乎對於本田以及豐田的高層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壓力。雖然它們都是體現家庭溫馨感以及中庸的新車,但競爭起來的狠勁兒絕對超越我們的想像。
福特Mustang VS雪佛蘭科邁羅
之所以沒把道奇挑戰者選上,是因為福特Mustang與雪佛蘭科邁羅顯然更符合死敵的境界。從上世紀60年代美國市場Pony Car的競爭開始,兩者間的廝殺一直持續超過了半個多世紀。他們都擁有悠久的歷史以及豐富的不能再豐富的文化故事,他們不僅常常在電影中作為道具來展現主角與反派間的仇恨值,他們甚至在二手車市場以及租車市場的競爭都從來沒消散過。
和很多曾經的死敵在今天逐漸惺惺相惜的大趨勢不同,今天的福特Mustang與雪佛蘭科邁羅依舊在美國以及全世界範圍內對著幹,你出一輛限量版,我也出一輛,你出一輛高性能版,我出一輛比你馬力更大的高性能版……似乎他們的競爭都能持續到未來的電動時代。
三菱EVO VS斯巴魯STI
可能一開始今天的選題,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這對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宿敵了。沒錯,他們之間的競爭裡有你看過的所有復仇小說、動作電影的情節。兩位都來自日本,兩位的誕生都源自拉力賽場,兩人都擁有各自引以為傲且技術細節區別極大的發動機以及四驅系統,但是任何一個時間段的兩輛車卻總能在民用車以及賽道上取得相似的成績。可以說三菱EVO和斯巴魯STI是汽車歷史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死敵了。不過隨著第十代三菱EVO的停產,他們之間的競爭故事也迎來了終結。
大戰之後,斯巴魯並沒有帶著勝利驕傲離場,相反隨後的斯巴魯似乎也受到了沒有對手的影響變得有些迷失。在四萬大叔眼裡,三菱EVO和斯巴魯STI是最能詮釋「對手」、「死敵」意義的案例,他們雖體現著競爭的激烈與殘酷,但卻也體現著對手與競爭帶來的互相提高、共同進步。曾經也有消息說三菱EVO將重返市場繼續與自己的老對手STi競爭,不管這個消息可靠與否,在這裡四萬大叔還是非常期待他們的競爭能得以延續。
一汽-大眾捷達VS上汽大眾桑塔納
作為曾經的老三樣其中之二,捷達與桑塔納的競爭相信對於每一個年齡段的中國人來說都是有概念的。雖然它們都是德國大眾的合資品牌,但這兩個品牌卻在發展理念、市場觀念、產品特性上有著天壤之別。可能當時進入中國的德國大眾都沒想到今天的中國市場捷達、桑塔納以及它們背後的品牌能形成如此激烈的競爭。
關於這兩個品牌之間的故事,由於情節太過跌宕與傳奇,四萬大叔建議大家可以私下裡先搜索搜索資料,逛逛貼吧後再來消化他們兩者間的死敵關係。在這裡由於時間的關係,四萬大叔就暫且不介紹了,如果大家喜歡,之後我們可以單獨做一期節目來講講他們之間的故事。
假如您沒有太多時間完整收看《四萬說車》
我們在喜馬拉雅FM也有頻道喔~
上班路上堵車途中,隨時隨地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