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魯豫有約》讓更多人認識了李想,他也由此成為風靡一時的四大80後網際網路創業偶像之一。那一年,李想25歲,創辦泡泡網已有6年,汽車之家也已創辦1年。7年後,李想帶領汽車之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上市兩年後,李想卸任總裁,離開了一手創辦的汽車之家。2015年7月,李想開始了第三次創業,創辦車和家,成為造車新勢力的一員。
文/暮四先生
車圖騰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 ● ●
從泡泡網到汽車之家,再到車和家,這是李想的第三次創業;從輕型電動車SEV到增程式電動車理想ONE,李想與政策完美錯過。現在,李想終於進入了純電賽道……
-1-
2006年,《魯豫有約》讓更多人認識了李想,他也由此成為風靡一時的四大80後網際網路創業偶像之一。
那一年,李想25歲,創辦泡泡網已有6年,汽車之家也已創辦1年。
7年後,李想帶領汽車之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上市兩年後,李想卸任總裁,離開了一手創辦的汽車之家。
2015年7月,李想開始了第三次創業,創辦車和家,成為造車新勢力的一員。
不過和高調的蔚來汽車不同,車和家在開始時非常低調,低調到人們都要忘記,除了入股蔚來外,李想還有自己的造車項目。
2016年4月,李想終於在個人微博發布了車和家產品計劃。基於手機市場的發展演變,李想認為,未來汽車用戶也會更關注產品的使用價值,而非價格。於是,車和家便有了只用兩款車來滿足城市消費者90%以上需求的實踐。
這兩款車,一款是滿足城市短途代步出行的輕型電動車SEV,一款是滿足家庭用戶長途出行的SUV。
2017年6月,李想分享了SEV項目進展,稱該車型將滿足歐洲L6e低速電動車標準,並將在海外進行共享出行業務。
請注意,這個時候,車和家對SEV的定位已經從面向個人消費者轉為面向共享租賃。
半年後,車和家SEV官圖發布。
這是一款非常小巧的純電動低速汽車,整備質量350公斤,可乘坐1-2人,續航約100公裡,時速不超過45公裡,其數據和應用場景和入門級老年代步車非常相似。
-2-
不過到2018年年初,在獲得30億B輪融資的幾乎同一時刻,李想宣布暫停SEV項目。
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很簡單,一直以來,國內的低速電動車都處於灰色地帶。按照政策,時速在40-70公裡的電動車均被定義為「代步車」,沒有合法的汽車牌照,也不能走機動車道。而李想當初賭的,是國家會參照歐洲做法,出臺低速電動車合法化的相關政策,不過卻並沒能等到。
而當初車和家宣布在海外開展分時租賃業務,其實是曲線救國,希望在國內相關政策出臺後再返回中國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低速電動車市場,四五萬元的SEV與其他產品相比並沒有優勢。很多續航更長、配置更高的低速電動車,售價還不到它的一半。
車和家放棄SEV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和滴滴成立了聯合項目組,為共享出行場景定製生產智能電動車。
顯然,相比於前途未卜的SEV項目,這個項目來錢更快,也更靠譜。
但時至今日,車和家和滴滴的項目也還沒有落地。
-3-
率先落地的,是一款SUV。
在宣布放棄SEV項目半年後,2018年10月,車和家推出智能電動車品牌——理想智造,並發布了首款產品——理想智造ONE。
2019年3月,理想智造更名為理想。
一個月後,理想ONE正式開啟預定,12月開始交付,吊足了粉絲們的胃口。
和其他絕大多數新能源車不同,理想ONE是一款增程式電動汽車。
什麼是增程式呢?
和常規的純電動、插電混動、燃料電池車相比,增程式的最大區別在於它有燃油發動機,但發動機卻並不直接參與驅動車輛,而是帶動發動機給動力電池充電,再由動力電池驅動電動機。
此外,除了通過發動機發電,增程式還能外部充電。
簡單來說,增程式電動車是串聯式插電混動,有發動機,但靠純電驅動車輛。其最大優點,是沒有裡程焦慮又有電驅樂趣。不過由於要經過多次轉化,能量損耗也會增加,尤其跑高速時會更費油。
目前,國內採用增程式的主要還是商用車,鄭州宇通、蘇州金龍、廈門金旅、上海申沃等都有相應的產品。
理想的另一個不同之處,是它沒有像其它造車新勢力那樣租用工廠,而是選擇了自建,還在2018年12月作價6.5億元全資收購了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獲得了生產資質。
-4-
在不少人,尤其是在車主看來,理想ONE真的很香。
總結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擁有純電駕駛體驗,動力響應快,加速平順;
二是智能,四個大屏幕相當酷;
三是標配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四是沒有裡程焦慮;
五是空間大,且第二排、第三排座椅可自由切換;
六是對售後服務好。
的確,這些因素足已讓很多人成為它的鐵粉。
但不可否認的是,理想ONE的問題也切實存在。這對於一家新車企來說,貌似也很正常。
從車主反饋來看,理想ONE的問題可以分為四類:
一是部分功能不好用,如語音助手功能、自動泊車功能等;
二是費油。據經常跑高速的車主表示,理想ONE滿油滿電時顯示續航800公裡,但實際上卻還跑不到600公裡;
三是部分細節處理的不好,如座椅材質不好,接縫處容易開裂,兒童安全座椅接口不好用,車門不好關,增程器噪音不好聽等等;
四是配置和功能缺失,如沒有備胎,且配的還不是防爆胎等等。
-5-
理想ONE的其他產品問題也隨著交付量的提升而集中爆發。
首先是斷軸。
這裡有一個數據,截至2020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計發生前懸架碰撞事故97起,其中有10起發生了前懸架下擺臂球頭從球銷脫出的情況!脫出率高於10%。
然而,被關注的不只是「斷軸」本身,而是理想汽車避重就輕的態度。
2020年5月11日,上海一位車主以時速40-50km駕駛理想ONE時碰到路肩,導致右前下擺臂球頭脫落。
據爆料,在事故發生後,理想市場部的人曾聯繫車主,要求按他們的稿子發微博,但遭到車主拒絕。此後理想汽車提出進行維修並補貼油卡的方案,車主也沒有接受。由於沒能達成一致,車主要求理想維修中心「不要拆車,保持事故車原封不動」,但幾天後,車主卻發現受損零部件不翼而飛。
此外,在回應2020年8月,廈門一臺理想ONE碰撞斷軸的官方聲明中,理想汽車堅稱」懸架損壞都是由於碰撞事故造成,沒有一起是因為質量原因造成「。
但沒多久就打臉了。11月6日,理想汽車宣布「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6月1日的理想ONE電動汽車,共計10469輛。而在5天前,理想汽車還避重就輕,大玩文字遊戲,宣稱將為2020年6月1日及之前生產的理想ONE「升級」球銷脫出力更高的前懸架下擺臂。
如此措辭,讓人哭笑不得。有業內人士直言,從業幾十年來,第一次聽說「硬體升級」這個概念。不就是因為質量問題或安全隱患,才需要召回嗎?
除了斷軸,還有自燃。
2020年5月,長沙一輛理想ONE在行駛途中,機艙前部突然冒煙起火,現場火光濃煙沖天,這也是理想ONE在國內首次發生自燃。
對此。理想汽車的解釋是,工作人員在交付前的整備工程中,不慎將車漆防護墊遺落在前機艙內,隨後前機艙右下部排氣管前端的高溫引燃了防護墊,導致整車起火自燃。
不過對於這個解釋,網友並不買帳,有人質疑稱,理想ONE發動機艙採用全包設計,在車頭已墊有護墊的情況下,技師並沒有將護墊墊到機艙內的理由,並且即便是防護墊引起明火,也可能只是起火點,但引燃原因並不明確。
而在一年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理想ONE引擎艙中有400V純電線路靠近油路,這種設計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汽油是揮發性很強的液體,燃點非常低。在同一密閉艙裡,這樣的設計安全隱患非常大。」
不過,理想汽車的粉絲們對這個調查結果卻非常滿意。在理想汽車官方聲明的評論中,一片叫好聲。
-6-
2020年7月,理想汽車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繼蔚來汽車之後,第二家在美上市的中國電動汽車公司,也是第三家在美國IPO的電動汽車公司。
理想ONE的交付量也在持續提升。2020年前11個月,理想ONE累計交付26498輛。雖然距離盈虧平衡點相差甚遠,但在中國造車新勢力中也已是前三的存在。
不過對於增程式,還是有很多人不看好,認為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百公裡10個油根本就沒有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同時也有不少人認為增程式是落後的技術。
為了捍衛增程式,李想在2020年8月舉辦的理想汽車用戶日上「出口成髒」,開啟罵街模式,「我先說難聽的話,TMD,一幫搞臭技術的,天天衝我們XX,什麼增程電動是個落後的技術,請問,他們TMD搞出來屁技術了?」
這一事件,瞬間刷爆了朋友圈。
要知道,目前理想ONE的核心部件都是外採,增程器是東安1.2T直列三缸發動機,電池則來自於寧德時代,理想汽車本身並沒有什麼核心技術。
而且在2020年4月,理想ONE便已不再強調「增程式」概念,而說自己是插電混動。這或許與其迫切需要獲得補貼有關。
此外,理想汽車也在著手準備純電汽車。
2020年7月,在回答網友提問時,李想表示,「(等)到(快充普及)時,增程式電動汽車不僅可以在家裡實現快充,也能在外面用加油的方式補充能源,而且增程式電動汽車還能摘掉發動機,就可以直接變成電池動力汽車。」
這句話意味著,李想本人也不否認,增程式只是一個過渡方案,最終還要走純電動的路子。
12月初,理想汽車募資16億美元,用於電動汽車技術、純電平臺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等。
李想在等的,其實還是一個機會。
車圖騰
資深汽車媒體人暮四先生(劉小悶)領銜打造
騰爺文化 · NDIMedia旗下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