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成企業非死即傷,理想汽車卻迎來「牛市」?

2020-12-15 BusinessCars

打開理想汽車的官方微博可以發現,理想汽車幾乎每天都和會用戶進行互動。

比起蔚來對於品牌形象的建設,小鵬更傾向於P7智能化運用場景的推廣,理想汽車似乎更像李想本人的個性。務實的理想汽車,不斷地說產品,反覆咀嚼產品,成了理想汽車每日必修課。

但如果你不是理想汽車的車主,一定會對這個滿滿全是車主故事的官博提不起一絲興趣,因為內容的大抵相似性,很容易產生乏味感。

可就在這個仿佛已成為理想汽車用戶社群的官方微博,其首頁端的幾個信息卻不能被忽視。

1:5月27日,第10000輛理想ONE從理想汽車常州製造基地下線。

2:自2019年12月正式開始交付以來,理想汽車僅用六個半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第一個10000輛的交付。

3:2020年1-5月,理想ONE成為中國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場(包含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增程式電動)的絕對領先者,銷量超過第二名到第八名的總和。

4:在已交付用戶用車滿意度調查中,超過98%的用戶表示對車輛使用滿意並願意推薦身邊的朋友購買理想ONE。

這些數據似乎證明了這家並不熱衷於營銷自己的理想汽車卻正在默默撐起造車新勢力中除蔚來汽車之外的另一股新生力量。

很多了解過理想汽車的朋友都會說,「沒想到理想汽車能賣的這麼好,真是想不到。」

或許,比起高調的李斌和張揚的何小鵬,李想更喜歡悶聲不響發大財。

銷量是否決定一切

聽說早前在公布4月理想汽車的銷量數據後(4月銷量達2600輛),李想歡心喜悅地制定了有關全年的銷量目標,「理想汽車表示公司計劃到2025年的年銷售目標是佔國內新能源市場份額的20%。」

這個20%並非空穴來風,根據國內汽車分析機構預測,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達到500萬-600萬輛規模。

這無疑對造車新勢力車企而言是個好消息,500-600萬輛的規模體量,讓這幾家頭部新勢力有了更多的信心,而理想汽車的20%意味著到2025年,其目標銷量將有可能達到100萬輛。

不過這樣的說法馬上遭到了網友反駁,「或許理想汽車是忘了特斯拉的存在吧!」

如今在中國市場,特斯拉的一路高歌不光使傳統新能源汽車品牌倍感壓力,也讓造車新勢力這群還處在「成長期」的小輩們更是前路艱難。

儘管新勢力車企們對於特斯拉沒有過多的評價,但誰能不緊張、誰又能獨善其身。

特斯拉如同一個「鞭策者」,追著國內汽車品牌在賽跑。即便理想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特斯拉的純電動車並不屬於同類車型。

但李想可能會輕鬆嗎?

市場只有一個。對於中國用戶而言,特斯拉就是一個欲望追求下的「盛果」。相比於特斯拉的破萬銷量,理想汽車每月兩千多輛的銷量似乎大巫見小巫。

然而不喜歡自我營銷的理想汽車,該如何在有限的市場裡,穩固自己的那一方領土呢,似乎也成了李想每日的思考題。

5月理想汽車的銷售為2,148輛。在稿件發布時6月的銷量榜單還沒出爐,但從目前理想汽車較為穩定的銷量數據來看,6月銷量也能保持在2,000輛左右。

而根據中汽數據,在2020年1-5月新能源中大型SUV銷量TOP10中,理想汽車以7,775輛理想ONE銷量位列第一;雷克薩斯位於第二(銷量2,619輛);特斯拉Model X以1,451輛的銷量位居第三。

這似乎是個美好的開始,對於一家造車新勢力而言,理想汽車的第一關算是安全度過。

但造車之難,難於上青天,除了理想目標,理想還需要的更多。

錢是萬能的

如今問造車新勢力車企們,「造車什麼最重要?」想必他們一定不會再說「詩與遠方」。

錢,一切的開始都是錢。

全新一輪的新勢力車企排位賽已經拉開序幕,除了銷量以外,融資的多少是新勢力車企們能否繼續遊戲下去的標準之一。

在過去擁擠的名單中,如今早已物是人非。蔚來,小鵬,威馬,理想,合眾,零跑,是為數不多還在堅持的車企。

但沒有人能預測這場新勢力造車遊戲誰能笑到最後。

即便擁有著很多過往創業的成功經驗的李想,在面對更加艱難的造車之路時,他曾經那些行之有效的創業經驗,似乎只是九牛一毛。

對於現在的理想汽車而言,它不能再「犯錯」,有再多的成功經驗也抵不了一次對賭市場的失誤。

因政策原因「被迫流產」的首款量產車型SEV的結束想必對李想的打擊不小。

前期大量的造車成本和精力被付諸東流。趕進度、搶時間成為了理想ONE車型前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當然,在啟動下一個項目的前提是,李想需要更多的錢。

好在在理想汽車的身後,始終有一幫好兄弟一樣的投資人存在。

所以當李想提出「理想汽車近三年只會推出理想ONE一款產品」的「極端」路線時,大家只會將其看作「作為一個創業者對於眼下理想汽車的信心以及他不想重蹈覆轍的謹慎」。

在理想汽車背後的投資名單中有著諸多位網際網路頂級大佬,比如美團王興、字節跳動張一鳴、源碼資本曹毅等,這些和李想差不多年齡的80後投資人有著和李想創業近乎相似的感同身受。

所以與其說他們願意賭一把市場,賭理想汽車的未來;還不如說是他們願意為李想的堅持買單。

6月24日,理想汽車獲得最新一輪融資。由美團領投的5.5億美元融資,投資後理想汽車估值40.5億美元。

有消息稱,理想汽車正在預備赴美IPO,由摩根、瑞銀等知名券商作為主承銷商。

王興果真是李想的好兄弟。截止目前,美團領投資金已超8億美元,持股比例超過20%。雖然美團不造車,但旁觀者的身份王興看得比誰都明白。

對於理想汽車,王興很是看好。但對於看熱鬧的網友而言,這個世界早已沒了什麼「朋友有難,我兩面插刀來救」的真誠,更多的是資本的利益和誘惑,願意為李想堅持買單的同時,這些大佬必須兼顧自己的利益和目的。

按照王興的理解:「新能源汽車三道坎,第一道坎累計生產汽車過萬,目前有五家達到了;第二道坎單季交付過萬,蔚來有希望二季度達到;第三道坎單月交付過萬,看看明年有沒有哪家能做到。」

在新勢力車企優勝劣汰的淘汰賽中,蔚來,小鵬,理想的優勢已經逐步顯示,可下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國家鼓勵發展新能源純電車型,理想這款立足於中間地帶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給予它的最好時機還有多久?這和市場的對賭,李想會失敗嗎?

李想的理想製造

其實想來有些後怕,目前造車新勢力中,唯有理想汽車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而且未來三年無新品計劃的產品選擇,讓理想汽車放棄了太多創造其他優勢的可能性。

從汽車之家離開後的李想原本該是那個最懂國人用車習慣的老前輩。在傳統的概念裡,不斷更新換代,不斷湧現新產品的中國汽車市場,才是國人的喜歡。但理想汽車卻另闢蹊徑了。但這種所謂的堅持,真的可以讓理想汽車撐起今後的三年嗎?

但有人說這是李想的另外一種野心,是他想把產品做到極致美好的一種方式,這個近乎被看作有點不利於理想汽車品牌發展的決定,倒是和李想以及他背後所背負著百年冀商性格一樣,雄心勃勃卻並不突兀。

如今理想汽車團隊已經超過3200人,只有兩個VP,連高級總監都寥寥無幾。在其中的每一個人每天都活在工作中,用李想的原話表述為,「這麼難的行業,必須訓練一個從18層地獄為起點往上爬的創業企業,熬出地面才能有更強的競爭力。別說外人不明白了,就是大部分同事也需要五年才能理解這--切。選擇和時間做朋友。」

不在其中的人,永遠無法明白造車新勢力車企「痛並快樂著」的感覺。

面對理想汽車正在預備赴美IPO的傳言,李想回應到,「回答是或不是都沒什麼意義,理想汽車不需要大規模外部輸血來維持經營;我們在自身方面很節約,初創企業一定要有初創企業的樣子。」

雖然李想的這番說辭顯得高清不少,但不可否認,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融資上市已經成為了他們夢寐的終極目標,無論是之前的蔚來,還是現在的小鵬和理想,這張IPO的明確時間表也已經排上日程。

如果理想汽車赴美IPO順利進行,那它將成為繼蔚來之後第二家在赴美上市的中國電動汽車初創企業。

有關理想汽車的路,也將越來越清晰可見。

在理想汽車的規劃中,2020年第三季度,零售中心覆蓋城市將提升到30個城市以上;售後服務網絡也將在三季度內覆蓋到除港澳臺以外的所有省份,年底前將拓展至100座城市。

產品和用戶,依舊是理想汽車的核心體現,而作為創始人,李想也依舊低調且務實,可了解他的人一定知道,李想想要的理想王國可並不是僅僅只有上升的銷量這麼簡單。

Ada/文

相關焦點

  • 中國獨角獸企業品牌CGI榜:理想汽車首次上榜 引領造車新勢力
    封面新聞記者 劉蕭8月有哪些品牌登上中國獨角獸企業品牌CGI榜?根據9月17日封面研究院聯合中譯語通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CGI榜》顯示,網易雲音樂、知乎、喜馬拉雅、自如、小紅書、字節跳動、淘票票、寒武紀、理想汽車、 滴滴出行位列榜單前十位。
  • 中國汽車製造下半場,告別粗製濫造,理想汽車可能成為最大的黑馬
    至於中國汽車製造是不是粗製濫造,仁者見仁,但在現實面前有一個事實不得不面對,那就是中國汽車行業正迎來一個拐點。 前面我們也提到,目前我國汽車製造市場已經來到了一個拐點,汽車行業有可能迎來較大的洗牌,而在這一輪洗牌當中,有的企業可能會被逐漸淘汰掉,有的企業則有可能在新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
  • 理想汽車美股上市 特斯拉蔚來們怎麼看?
    這次,鎂光燈打在了成立剛剛五年的理想汽車身上。北京時間7月30日晚間,美國東部時間11點,李想帶著理想汽車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為「LI」,發行價11.5美元,開盤漲幅超40%,市值逼近140億美金,此前還一度提早結束招股,受到投資人夾道歡迎。
  • 2021年,牛年迎牛市?
    註冊制下,上市的企業門檻越來越低,速度也越來越快,當然,這主要是為了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新進的數量不少,退市的企業並不多。雖然整個市場不差錢,但全球第一IPO還是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擴容壓力。融資額創十年新高的同時,2020年,大小非減持創下了同期歷史新高。
  • 理想汽車,二檔起步
    對於這樣一份亮眼的財報,市場及時給予了積極響應,開盤後,理想股價漲幅一度擴大到28%在交易時間內,香櫞資本出具了一份對於蔚來汽車(NIO.US)看空報告,使得造車新勢力盤中股價衝高回落。但這更像是上漲途中的小插曲,第二個交易日,理想汽車再次引領了新能源汽車板塊集體上漲,最終漲幅達到13.94%,收於35.55美元/股。
  • 技術性牛市什麼意思?和結構性牛市什麼區別?
    什麼是技術性牛市?  技術性牛市,起源來自華爾街。技術性牛市的意思是關鍵性指數上漲20%,即可算技術性牛市。技術性牛市的特點是只包括了技術操作方面,不會考慮其他的因素,比如市場經濟或者企業狀況等。  「結構性」一詞較早出現在第一輪國企改革潮中,常用搭配是「結構性失業」。「結構性失業」說的是國民經濟中有些行業有些領域有些企業不再需要那麼多的崗位,所以原來從事這個工作的職工就要下崗了,但可以到用工需求更旺盛的其他行業領域企業去工作。
  • 理想汽車簡史|汽車之家|車和家|低速電動車|理想汽車|理想one|智能...
    那一年,李想25歲,創辦泡泡網已有6年,汽車之家也已創辦1年。7年後,李想帶領汽車之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上市兩年後,李想卸任總裁,離開了一手創辦的汽車之家。2015年7月,李想開始了第三次創業,創辦車和家,成為造車新勢力的一員。
  • 第二次敲響納斯達克鐘聲的李想,除了給我們帶來了理想汽車,還有什麼?
    7月30日,隨著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鐘聲正式敲響,這家賭上創始人李想個人名義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成功邁出了千億美元級企業發展徵途的第一步。 隨之而來的是「理想汽車上市首日暴漲,市值超蔚來成造車新勢力一哥」;「市值超百億美元,創始人李想身家再增200億」等報導,迅速攻佔各大媒體頭條。
  • 外媒評論:理想汽車正全速前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7月30日,中國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首次公開募股,擬融資11億美元。上市當天,理想汽車股價從11.50美元的初始股價一路飆升至17.50美元的高點,將理想汽車的市值推上100億美元的高峰。
  • 這次我們「潛入」理想汽車總部,竟發現了「李想」這些秘密!
    《車市縱覽》是車市物語旗下自媒體,始終關注海內外所有汽車企業。聽說你們好奇理想汽車新辦公大樓究竟什麼樣?公司內部氛圍如何?工作環境是否舒適?周圍交通是否便利?公司是否奉行996或者997的企業文化?員工背後是如何吐槽李想的……今天,全都安排上了!公司成立5年多、奔赴美國IPO、喜提「造車新勢力三傑」稱號,理想汽車卻只推出一款車?
  • 蔡志偉:創業板或處於第二輪牛市中 科創牛可期
    從2010到2012年,在第一輪熊市期間,創業板跌幅接近腰斬,第一輪熊市背後的根源是宏觀政策轉向和基本面業績透支,從2010年調整到2012年的585點觸底後,創業板迎來歷史上第一輪超級大牛市,央行多次降息降準,券商兩融業務興起,場外配資大爆發,槓桿資金蜂擁入場,導致一場非常瘋狂的槓桿牛。
  • 新能源汽車創造出的永動機
    1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Q3淨利潤大幅增長96%,主要原因是公司持有美團股份的上漲;2美團Q3淨利潤飆升374.1%,主要來源:公司持有的理想汽車原股大幅上漲;3理想汽車Q3:交付新車8660輛。於是,一個魔法策略就這樣出現了比如說:肯德基和美團可以分別斥資10億購買3000輛理想車,這些車可以用來送貨。隨後,美國股市的精英投資者看到,照這樣計算,單季汽車銷量將再次翻番,股價也將翻番。
  • 富途證券|新能源車行情火爆,四大新能源車企同時入駐富途企業號
    近段時間,美股新聞時常被蔚來、小鵬和理想等新能源車企刷屏,原因就是其動輒超過10%的單日漲幅。11月以來,小鵬汽車累計漲幅高達160%,理想汽車11月以來累計上漲100%,蔚來11月以來累計上漲93%,但今年以來的漲幅已高達令人驚訝的1033%。當然還有特斯拉,其今年已上漲500%。
  • 《China Daily》頭版頭條:宜信怎麼看牛市?
    牛市來了,然後呢?」 買一份7月14日的《China Daily》日報,或是瀏覽China Daily公眾號,可以看到頭版頭條中,宜信財富董事總經理、資本市場負責人、產品策略負責人王浩宇接受《China Daily》的專訪時,對於牛市的最新見解。
  • 理想汽車IPO,與特斯拉之間還差了20個蔚來
    文件內容顯示,理想汽車的上市股票代碼為「LI」,融資目標為1億美元,此次IPO的承銷商包括高盛、摩根史坦利、瑞銀、中金等知名機構。申請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這開啟了理想汽車的又一個新理想。對於募集到的資金,理想將主要用於三個方面,包括新產品研發;進一步開發包括生產設備在內的資本支出;以及一般企業用途和運營資本。
  • 2020年下半年港股投資策略:全面牛市在路上
    其次,改革將推動我國證券公司從「通道類中介」向「專業型投行」轉型,證券公司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證券公司作為連接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橋梁,投行業務、機構業務、資本中介業務、零售經紀業務將進行相應的模式調整和業務優化,從而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轉型的需求。大型券商憑藉規模優勢、平臺優勢、品牌優勢,龍頭優勢將逐漸擴大,特色券商則有望通過其特色業務的領先優勢脫穎而出。
  • 理想汽車赴美IPO 老虎證券任承銷商已開啟0費用打新
    美國時間7月24日,理想汽車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更新過的招股書,進入IPO衝刺階段。知名美港股網際網路券商老虎證券此次任理想汽車的IPO承銷商,打新通道已經開啟。  據悉,理想汽車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LI」,擬發行0.95億股美國存託股票(ADS),本次發行價區間設定為8美元-10美元/ADS。
  • 三萬輛交付背後,到底哪一面才是真正的理想汽車?
    以中美造車新勢力為核的新能源汽車浪潮,在2020年度迎來價值意義上的第一波主升浪。波浪拍打之處,有高光便有失落,此種景象一言以蔽:傳統主機廠失其鹿,天下青年才俊共逐之。如果你了解造車新勢力創業過程的話,會發現在李斌之前還有個更慘的,那個人就是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可以說是「2018年最慘的人」。
  • 「後來者」理想汽車與它的三萬輛交付記錄
    在外界看來,作為「後來者」的理想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或許已沒多少機會。然而,就在一年後,曾不被看好的理想汽車卻開始嶄露頭角。近日,理想汽車發布最新的交付數據,截至2020年12月18日,理想汽車已經向用戶交付超過3萬輛理想ONE,創下了國內新能源車企首款車型最快交付記錄——僅用一年時間完成了3萬輛的交付。
  • 利歐股份:投資「理想汽車」賺74億,參股公司「新風光」上科創板
    投資「理想汽車」賺74億,4季度再確認38億收益2020年11月18日利歐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持有美國上市公司「理想汽車」股票,投資成本為4.5億元人民幣。按11月17日股價(35.05美元/股)測算,投資理想汽車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約74億元人民幣。(是2019全年3.07億淨利潤的24倍)2020年前三季度,投資理想汽車已經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約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