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少女》聽名字就能感覺到這是一部很有活力很振奮人心的電影,其實這是一部以青春音樂校園為背景的一部很小眾的電影,要說小眾是因為這部電影沒有請很有名的演員,相比較之下,更多的演員都是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這也是為了貼合青春校園這個主題,為了吸引廣大學生黨得關注。
電影的主題包括很多,青春,夢想,愛情,喜劇……但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究竟是怎樣拍攝才能把所有的當面都概括過來,並且不會讓劇情很慌亂呢?第一,這部電影是一部青春校園愛情片,不能少的就是青春和愛情,你以為還是那種小情侶間談談戀愛的故事嗎?那就錯啦,電影沒有採用傳統的狗血式風格,更像是一部小清新電影,讓人樂在其中,男生和女生之間。好像連一個「愛」字都沒有真正出現過,兩個人之中更像是一種微妙的感情,這好像更符合現實生活中校園裡的感情。
故事背景是一所高中音樂學院,面對的是高三的學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做很多沒用的事,從電影開始到結尾,兩個人的感情更像是一種好朋友之間的關係,直到後來男主對女主有好感,也是採用了默默付出的當時,沒有激動人心的告白,但更體現了男生的責任感。在女主告白男二失敗後勇敢的站出來保護她,當她想完成實現自己的夢想時,無論結局好壞,成功與否,過程是否堅信,他始終默默陪伴,給予關懷和幫助。
只有到後來在影片快結束的時候,男主帶女主去看她最喜歡的螢火蟲,才委婉的和女主表明了心意,所有的溫情都在這個晚上得到了升華。其實在電影前半段,男主就有透露過要出國留學這樣的線索,而結局又採用這種開放式結局的方式,給觀眾帶去想像的空間,沒人知道男主是不是真的和女主在一起了,也不知道他是否沒有實現承諾而選擇出國了,一切都是未知,但或許正是這樣,我們的青春正是這樣,一切充滿未知,這才是電影最戳心的地方了吧。
電影還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以「二次元」為主題,二次元就是包括小說動漫漫畫這種虛擬世界的東西,深受年輕人喜歡,導演用這種素材豐富電影,不但給二次元做了很好的宣傳,讓不了解這個圈子的人也能知道二次元是個什麼東西,它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小兒科,更是一種承擔了年輕人夢想的東西。
音樂學院當然是少不了音樂的,「民樂」和「西洋樂」,兩個看似無法相融的東西在這部電影裡被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以楊琴和鋼琴為代表,組建成兩個分隊,進行比賽,這段是整部電影的高潮,讓人看著熱血沸騰,仿佛回到學生時代學校裡打籃球賽的場景,振奮人心。
其實音樂是沒有國界的,二次元與三次元也是沒有界限的,就看你怎樣合理運用他們,文化是需要傳承和被人們接受的,我們沒有辦法簡單的用自己的理解就去排斥哪一方,忽略哪一方,文化的傳承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努力。
原創作者:歲月長結弦,嚴禁抄襲,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