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一:《閃光少女》:嗩吶一響,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標題二:豆瓣評分8.0的國產電影,一部被名字耽誤,不一樣的青春電影
《閃光少女》
《閃光少女》這部劇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看過,是一部不錯的電影,是一部完完全全被名字耽誤了的好電影,我第一次看見它是在抖音上面看到了全片最燃的片對,民樂與西洋樂的大對決,一下子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劇情也很好地闡述了這網友的這句話「嗩吶一出誰與爭鋒」。
《閃光少女》是一部青春勵志音樂片。
電影的情節大概是這個樣子我來給大家講述一遍:「講述的是在一所音樂高中,民樂和西洋樂之間產生的矛盾,民樂系的學習揚琴的陳靜,喜歡上了校草學習鋼琴的王文,但是卻遭到了王文和其他學習西洋樂同學的嘲笑和奚落。
為了證明自己和民樂,聯手502宿舍的四個女生以及好朋友油渣,組成了2.5次元樂團,挑戰西洋樂,挑戰權威破除成見,突破重重困難,最後由女主帶領的民樂戰勝了西洋樂,贏得了尊重也為民樂正名」。
在這部電影中,他們所處的音樂高中,校方只偏向與西洋樂,害怕民樂影響西洋樂而把民樂禁錮與鐵欄杆內,民樂處處受到排擠。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現象,因為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帶來了中西兩方文化的衝擊和交流,因為很多人認為西方的音樂是高雅的代表這種崇洋媚外的心理使得中國的傳統藝術逐漸沒落,民樂也隨之衰敗。
這一現象正如《白鳥朝鳳》中表達的一樣,所以有很多學習西洋樂的看不起學習民樂的人。《閃光少女》確是伴隨著一個輕快,活潑的音樂講述民樂地位逐步提升的過程。
電影中最好看的片段就是我開頭提到的,民樂與西洋樂pk的過程。民樂用古箏彈奏《廣陵散》開場,這首曲子講述的是一個復仇的故事,樂曲曲調緊張,激昂,慷慨展現出了宛如戰場版的殺氣。
而西洋樂用豎琴彈奏法國音樂家德彪西的《第一號阿拉伯風華麗曲》,曲調婉轉悠揚,用來緩和古箏的殺氣。
而後就是開始演奏混戰曲目《野蜂飛舞》,這首平常被認為是鋼琴和小提琴的代名詞,是西洋樂的重要曲目,所以由西洋樂率先演奏。
民樂也不甘示弱,很快就切入進去加入了戰鬥,兩邊都有自己的主要角色。西洋樂代表隊是小提琴和鋼琴,民樂代表隊是二胡和揚琴,正在雙方不分勝負的情況下,嗩吶一曲《白鳥朝鳳》順勢插入,強行轉調,西洋樂直接亂了方寸,沒有一個樂器可以與之抗衡,而後民樂與嗩吶的無縫配合,宣告比賽結束,百鳥趕走了野蜂,他們也終於為民樂正名。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文化的衝擊,我們不應該只看到引進文化優秀的地方,而忘記了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所孕育出來的文化。中西方的音樂各有千秋,互存不同,擁有中國悠久文化底蘊所孕育出來的音樂,明顯有別於西方音樂。
而音樂是一個民族情感的血脈,是民族文化的外延和體現,是文化所孕育出來的結晶,也是名族意志的體現。所以我們應該正視中國民樂和西方古典音樂,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建立現代音樂文化體系。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和一味的抵抗西方古典音樂所帶來的衝擊。
在如今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既不能照搬西方音樂,也不能一味守舊,兩者應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這才是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
高山流水覓知音,知音不在誰堪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