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佛教一樣,雖然起源於南亞的尼泊爾,卻在中國發展得如火如荼,如今的尼泊爾只有極少數人信奉佛教,絕大多數人所熱衷的已經是印度教了。
被稱為「高亢嘹亮之王」的嗩吶,雖然在中華大地上被演繹得出神入化,但最早發明這一樂器的卻是古代的波斯人。在今天的中東地區,已經很難尋覓到「滴滴哇哇」的嗩吶聲了,而在萬裡之遙的中國,古老而神奇的嗩吶旋律卻愈發的高亢嘹亮,併入鄉隨俗,全面漢化為中國民族樂器中極其重要的一員。
嗩吶的名字,即來自於古波斯語Surnā的音譯,大約在公元3世紀時,嗩吶沿著陸上絲綢之路,漸漸地傳入到了中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區,這種樂器先後有「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多種稱謂,清代之後學術界逐漸的統稱這一樂器為「嗩吶」。
明代散曲名家王磐在《朝天子·詠喇叭》這首小令中曾描述過嗩吶的特點——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員出場,可依仗這震天的嗩吶聲,彰顯其官威。在沒有衝鋒號的年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衝鋒陷陣之時,嗩吶一響,三軍將士,頃刻間如虎似狼。
最初,官方和軍隊,看中的是嗩吶的高亢與嘹亮,以壯聲勢,可鼓士氣。在1800多年的發展歷程當中,嗩吶的製作工藝和演奏技法不斷的推陳出新,並融入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演變出了更為豐富多彩的音色和曲調。除了高亢與嘹亮的風格,嗩吶還被時代賦予了喜慶熱鬧,清新抒情,低回婉轉,盪氣迴腸等多種表達方式,受到了各地人民發自肺腑的熱愛。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等場合都會用到嗩吶,戲劇、歌曲、舞蹈這些藝術門類,也越來越多地引入了嗩吶的元素,用以豐富其文藝作品的表現形式。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伯壎仲篪」曲高和寡,最接地氣,還數嗩吶,一曲曲震天撼地的嗩吶,吹奏著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酣暢淋漓,如泣如訴的曲調中,嗩吶這一神器,收割著一茬兒又一茬兒的粉絲,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嗩吶的粉絲前赴後繼,全國到處都有。正因為喜聞樂見,擁躉者眾,所以嗩吶在民間收穫了許許多多粉絲們送上的「愛稱」——扛把子、平頭哥、狠人、流氓、親民大使。
樂器界的「扛把子」
一個團體中的老大或靈魂人物,通常被稱為「扛把子」,嗩吶堪稱樂器界的「扛把子」,氣場強悍,無人爭鋒。無論是什麼樣的場景,只要嗩吶一出,那麼所有的樂器就會立刻黯然失聲。若論嗓門大小,誰都比不過它,嗩吶的音域是鋼琴的兩倍,音量是鋼琴的四倍。在電影《閃光少女》西洋樂器與民族樂器「鬥法」的場景中,我們可以一睹嗩吶的神奇風採。剛開始這兩大類樂器鬥的是旗鼓相當,直到「扛把子」一出場,穿雲裂石的一聲吶喊,曲風陡變,高下頓時立判,所有樂器的調子都被它帶跑偏了。此時,身為西洋樂器之王的鋼琴還略表不服,試圖給嗩吶敲打節拍,嗩吶樂風一轉直接來了一曲《百鳥朝鳳》,炫技般的花式加料演奏,讓鋼琴徹底石化。
樂器界的「平頭哥」
非洲亂不亂,平頭哥說了算;樂器響不響,要等嗩吶登了場。「平頭哥」身長不足一米,體重約10公斤,無論對陣的一方是老虎、獅子、野狗,還是鱷魚、眼鏡王蛇、疣豬,「平頭哥」都會死磕到對方懷疑人生,頭破血流,讓敵人望風而走。嗩吶在樂器界的存在,等同於「平頭哥」在動物界的殺傷力,放眼各種中西樂器,比嗩吶音量大的,沒嗩吶音域高,比嗩吶音域高的,沒嗩吶音量大,能趕上嗩吶的音量與音高的,演奏技法沒有嗩吶豐富,嗩吶不僅能一孔發多音,還能惟妙惟肖的模仿各種自然界的聲音。平頭哥和嗩吶的微信籤名可以用同樣的一句話:「懟天,懟地,懟空氣,不服咱就幹」,平頭哥和嗩吶,不是在打架,就是在趕赴打架的路上。
樂器界的「狠角色」
樂器界「嗩吶哥」,人狠話不多。嗩吶哥始終銘記「遼北第一狠人——範德一彪」的名言——能動手,就儘量別吵吵!在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慶典中,若有兩班兒嗩吶樂團同場競技,我們往往會欣賞到兩軍對壘,劍拔弩張,甚囂塵上,兵來將往的畫面。兩班兒的嗩吶樂團並不答話,先比音量,次比曲目,再比炫技,後比形體……解衣光膀,踩凳上桌,手舞足蹈,搖頭扭胯,蹦跳雀躍,亮閃閃的喇叭筒徑直朝天闕!只見吹奏者兩腮圓鼓,臉皮從白色變成紅色,從紅色變成青色,從青色再變成紫色,直吹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飛沙走石,再吹得沁人心脾,百轉千回,讓你抓肝又撓肺。
樂器界的「流氓大亨」
有不少演奏其它樂器的樂手,面對嗩吶的強大奪人聲勢,哭笑不得,他們戲謔的稱呼嗩吶為「樂器界的流氓」。有人曾做過實驗,同一場地,嗩吶一發威,八支單簧管都鎮不住場。業內傳聞,音樂院校考試現場,一旦見到吹嗩吶的考生來了,會特地將嗩吶考場安排在一個單獨的樓裡,並且是在其它樂器都考完了以後,嗩吶才能開始考。不然的話,整個院校的考生都別想考試了。專業人士分析後認為,嗩吶之所以「搶戲」不僅僅是穿透力超強,音色凹凸鮮明,還因為他擅於營造氛圍,能催生出各種觸景生情的畫面,再加上嗩吶的演奏方式變化多端,使得它每時每刻都在搶佔最焦點。嗩吶的內心獨白是:「做配角?這輩子都不可能做配角的,對不起,各位,你們都是伴奏」。嗩吶以其獨一無二的「流氓大亨」氣質,傲立於眾樂器之中,在舞臺上,論搶C位,好像真沒哪個樂器敢說自己是嗩吶的對手。
樂器界的「親民大使」
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沒有哪一種樂器能像嗩吶一樣,能貫穿一個人的一生,宣告和記錄人生中的各種大事件。滿月、出嫁、結婚、生子、壽誕、離世……在每個重要的人生節點,都會閃現出嗩吶的聲音。平心而論,在人的一生一世當中,這是唯一一個能從滿月演奏到頭七的樂器。鐘鳴鼎食太高高在上了,琴瑟和鳴有些陽春白雪,唯有嗩吶和老百姓的感情最鐵了,這位和每一個人都關係密切的「老鐵」,在響徹市井田間的同時,還譜寫了一段又一段的民謠,並流傳甚廣——「千年琵笆,萬年箏,嗩吶一響定終生」。
「嗩吶一響,百器之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嗩吶在手,不是拜堂,就是送走,上吹天堂,下吹洞房,萬般樂器,嗩吶為王」。
「三年琴,五年簫,一把二胡拉斷腰,唯有嗩吶衝雲霄,初聞不解嗩吶意,再聞已是棺中人」。
「眼一閉,腿一蹬,嗩吶一響全劇終;曲一響,布一蓋,全村老少等上菜」。
嗩吶所信奉的人生格言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每逢大事,基本上是嗩吶一出聲,世間再也無紛爭。一般的樂器,只能震撼到你的靈魂,而嗩吶不同,它稍微的一發力,就可以完全震出你的靈魂。嗩吶真要是發了功,火藥做成的鞭炮筒都擋不住,問世間百般樂器,還有誰能打的敗嗩吶?目前來看,能打敗嗩吶的,好像只有嗩吶自己了。
行文至此處,不禁扼腕長嘆一聲,民俗之重器,嗩吶第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