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結構思考力」,在「不惑」之年到來前,你無須以身試錯

2020-12-15 縵話

引言

每個人每一天都被各種問題包圍,大到「我是誰」這種人生終極問題,小到「今天出門穿什麼衣服」。

對一個問題作出了解決方案,就要面對它帶來的結果。正因如此,大家一定都希望每一個解決方式都是正確的,別發生因穿錯衣服見準公婆,而不受待見這樣的事。

古人說:四十不惑,意思是要經過完整的人生歷練,人到中年時才能清晰地看清事物而沒有疑惑。

難道在「不惑」之前,非要經歷無數次的試錯?

其實,思維方式是可以培養的。《透過結構看世界:洞悉本質的思考藝術》這本書,就詳細介紹了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結構思考力」。

這本書的作者李忠秋,曾任教於國家部委直屬本科院校,2010年結束了四年的高校教師生涯,成為一名職業講師。他創辦了「結構思考力」學院,是國內在該領域內最有影響力的研究、實踐與推廣者。

全書分理念篇、方法篇和應用篇。

「理念篇」介紹了「結構思考力」的原理、理論依據與基本模型框架。

「方法篇」闡述「結構思考力」的三層次模型、具體方法和工具。

「應用篇」介紹了「結構思考力」在個人表達、問題解決與團隊共識三個方面的實際應用。

運用書中的方法,能讓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更全面,在表述時更加清晰,決策時更加準確。在這裡推薦給大家。

一、為什麼要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

1、首先來了解兩個概念——心智模式和思考結構

01心智模式

人對外來刺激的反應、對外界事物的判斷非常迅速,是因為頭腦中早已形成了對事物判斷的標準。

學習型組織理論大師彼得聖吉把這個「標準」稱為人腦中的「圖像」、「鏡子」、「地圖」等,即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指:我們心中關於我們自己、別人、組織及周圍世界每個層面的假設、形象和故事。

心智模式深受習慣思維、定式思維、已有知識的局限,往往是不完善的、有缺陷的。

心智模式從人的幼兒時期就開始形成了,並且對人的一生都起決定性的影響。

書中提到馬戲團裡的動物,比如大象,在幼象之時就被鐵鏈拴住腿,多次的掙扎無果後,在大腦裡形成無法逃脫的意識。成年後的大象,即使僅用一根繩索拴住腳,它也不會逃脫。

動物尚且如此,人們已經形成的思想觀念、習性更加根深蒂固,心智模式不會輕易改變。

02、「思考結構的形成

研究和理解人類的「思考結構」和心智模式,依據的是認知心理學。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容量巨大的長時記憶系統。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每個人的大腦中都積累了數千個緊密相連的網絡模型,從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考結構」。

「思考結構」非常隱性地存在於人們的心智模式中,人們看待和分析問題採用的不同「思考結構」,決定了一個人看待事物的視角,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考和決策。

「思考結構」形成於個人的教育經歷、生活經歷和職業經歷,與社會環境和文化也有很大的關係。

例如,一個中國人和一個外國人,在「家庭觀」、「育兒觀」的問題上就會有不同的觀點。

外國人,爺爺奶奶這一輩是幾乎不帶小孩的,也很少介入小孩的家庭教育。

在中國,一家人圍著孩子轉。很多時候孩子生下來就扔給爺爺奶奶帶,父母反而管的少。

2、心智模式和「思考結構」的缺陷

01人們的心智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欠缺

書中談到4點:

a、人們頭腦中的經驗、觀念、知識、價值觀等,一般是事物的共性。用這種共性去推導個別事物,結論必然出現偏差。如「以貌取人」。

b、固化於頭腦中的「圖像」本身有偏差,真理都是相對的,有一定的適用範圍。如「隔行如隔山」。

c、客觀事物本身具有假象,使人們難以在一開始就把握住本質,難免會浮於表面、片面化。

d、客觀事物總是處在發展變化之中,用固定的認識去判斷發展變化著的事物,難免出現偏差。

02、「思考結構常扭曲我們所見

a、「思考結構」產生於人的主觀意識,根植於心智模式中。如前一點所談到的,人們的心智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同理,「思考結構」總是不健全、不完整的。

所以,人在看待事物時,總不免會強化某個視角,淡化其他的視角。

b、一旦習慣了某個「思考結構」,就會產生依賴感,習慣性地從某個特定的視角審視問題,很難改變。

這也意味著某些被忽略的問題會一直存在,人會在在一個方面反覆出錯,而自己完全意識不到。

c、人的「思考結構」不是具體可感的一般事物,它是隱性的,所以別人怎樣看待事物,其真實觀點和根源難以捕捉。

自己本身的「思考結構」不健全,別人的「思考結構」又難以捕捉,「思考結構」的缺陷讓問題的表達與解決,會陷入「雞同鴨講」、「背道而馳」、「霧裡看花」、「不明所以」的境地。

「心智模式」和「思考結構」的缺陷,阻礙了人們看待事物的視角,使人們的認知發生偏差。

二、結構思維有哪些用處

結構思考力的核心用處是幫助我們思考更清晰、表達更有力。

1、在《理念篇》裡,作者談到結構思考力的兩個作用

01透過結構看世界幫我們洞悉本質

結構就是「系統」,是事物內部各組成部分之間的比例關係,以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

凡事皆有其結構。無限的宏觀世界、微觀世界,人類社會中的一切事物都有結構,人的思維也同樣有結構。

認知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試驗,證明人類在接受和理解信息時,具有「結構優先」效應。

「結構優先」是指:在信息呈現環節中,有結構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記憶和傳承。因此有結構的信息被優先選擇。

結構視角,讓我們更容易把握事物的本質,把事情看得清楚透徹。

結構思維化的表達,也更易讓別人接受我們的觀點。

02透過結構看世界讓我們與眾不同

當今社會,善思、善講、善寫的人才備受青睞,但無論哪種人才,他們都表現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心智,而賦予他們心智的方法,就是「結構思考力」。「結構思考力」使他們在觀察認識事物的時候,能夠更快地抓住事物的本質,發現事物發展的規律,因而與眾人相比,更聰明、更有智慧。

2、在《應用篇》裡,作者談到結構思維的具體應用

首先是在日常表達中,運用結構思維能快速整理思路,令語言簡潔並更具說服力。

再則根據不同的時機和需求選擇不同的表達結構,使他人聽清、聽懂,讓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

在組織中貫徹結構思考力,可以幫助參與者理清思路,引導團隊快速達成共識並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結構思考的方式不只適用於工作狀態,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結構思考力,合理加以運用,可以從繁瑣的日常瑣事中迅速理出頭緒,讓生活輕鬆自在。

三、怎樣培養結構思維

如果「思考結構」與認知事物發展的情況相符,就能有效地指導行動;反之,就無法實現自己好的構想。

所以,要保留「思考結構」中科學的部分,完善不科學的部分。

完善不科學的「思考結構」,不僅要培養改變觀念、學習新知、換位思考的意識,養成優化「思考結構」的習慣,而且要掌握科學的方法。

書中《方法篇》詳細講解了結構思考力三層次模型。

整個過程中,三個步驟是不斷循環進行的。

通過理解、重構、呈現方法的循環運用,我們可以從結構的視角更全面、清晰地看待和認知事物,有效改善思考質量。

1、理解——隱性思維顯性化

第一步是理解,即覺察自己和他人「思考結構」的存在,然後評估這樣的「思考結構」是否符合現在的客觀環境。

書中分享了一些方法,教讀者覺察並評估自己的「思考結構」,為未來重構更清晰、全面、廣闊的「思考結構」奠定基礎。

具體方法叫做結構思考的識別概括。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識別——識別信息中的事實、理由及結論。

書中分享了識別結論、理由的線索,像指示詞線索:結論指示詞有「因此、由此可知、可以斷定、問題的實質是、所以」,理由指示詞有「由於、因為、鑑於」等。

二是關注幾個重要位置,比如一篇文章的開頭、結尾,通常都會表述結論和論據。

三是:試著問一問「為什麼」、「所以呢」。

第二個步驟:判斷——找出結論、理由和事實之間的對應關係(並畫出結構圖)。

第三個步驟:概括——用一兩句話對信息的結構進行概括。

2、重構—顯性思維結構化

當現有的「思考結構」不符合客觀環境時,需要針對眼前的問題或決策重構一個合適的「思考結構」。

這個臨時的「思考結構」,不像固有的「思考結構」那樣深刻,但同樣有助於解決問題和決策。

01、重構的正確理念:先總後分

分為4點:

a、全局觀,鳥瞰式的觀察,避免「盲人摸象」的片面性。

步驟是:先從整體到局部,把握這個事物同周圍事物之間的關係;再剖析其內部結構,把握其特性;再綜合,以達到全面認知的理性認識。

b、透過現象看本質:先找到複雜事物背後的根源,然後才能找到應對的措施。

c、站在未來看現在:「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既要有目標,又要有切實的行動。

d、驗證邏輯思維,考察實踐成果。對事物作出判斷後,要關注其發展變化,與預期結果作對比,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認知,不斷提升認知事物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02、重構的核心原則:論、證、類、比

論——結論先行:「開門見山」,一次只表述一個主題;

證——以上統下:這一個層次的表述要完整概括下一個層次的思想;

類——歸類分組:將同一類型的思想劃歸到同一組別;

比——邏輯遞進,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對思想進行組織。

邏輯順序包括:時間順序、結構順序和重要順序。

3、呈現——結構思維形象化

這是常說的「圖示化」表達。運用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出現有的「思考結構」,從而更直觀地讓自己和對方能夠理解。

a、配關係:分析要素之間的關係。

比如,有些要素之間是流程步驟關係,這個關係就是流動模式;有些要素是用數據說話,這個關係就是作對比的比較模式。

b、得圖示:根據關係選擇匹配的圖示。

在上一步配關係中,已經明確了不同關係下該運用什麼圖示,這一步就是選擇合適的圖示。在本書的附錄部分提供了一個圖示庫。

c、上包裝:運用類比、引用、整合等方式,讓對方更容易記憶並接受你的觀點。

比如:簡化濃縮觀點以讓人更容易記住;運用類比法清晰表達觀點;引用名人名言為你的觀點作背書;還可以用色彩、詞語、數字來包裝你的觀點,像「雙因素」、「愛情三角理論」、「需求五層次」等等。

結語

在這篇文章裡,我主要從「思考結構」的概念出發,寫到固有的「思考結構」影響人對事物完整、正確的判斷和決策;運用「結構思考力」這種科學思維方式,可以提高思維質量、把握事物本質、防止認知偏差、解決實際問題;並著重解析了如何培養「結構思考力」。

正如《透過結構看世界》書中所言:

結構思考力不但是一種幫助我們洞悉事物本質的思考藝術,更是一種透過結構看世界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

Get「結構思考力」這種科學思維方式,無須以身試錯,在40+到來之前早早達到「不惑」,把握人生主動權,助力你邁上新臺階。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臺劇《想見你》的敘事結構、內涵與表現手法
    於是,2008 年的李子維從「未來」的經歷中得知莫俊傑的死因,在他自殺前,腦中曾經浮現文磊叔在2010 年告知王詮勝有關莫俊傑自殺的「回憶」;而在2010 年王詮勝的「回憶」裡,也因為無法挽救莫俊傑自殺一事而深受打擊,躲在打工餐廳的後門流下傷心的淚水。
  • 「海賊王」「最終章即將到來」?
    「海賊王」「最終章即將到來」?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08-03 11:14:53 在今天發售的「周刊
  • 「海賊王」的最終章即將到來
    在今天發售的「周刊JUMP」上,刊登了海賊王雜誌第10期(9月4日發售)的封面,右側宣傳語寫著「為了即將到來的最終章,現在正是重讀一次海賊王的時刻」,「海賊王」的最終章即將到來?今天發售的「周刊JUMP」
  • 你一定要知道的腕錶「快拆」關鍵字
    腕錶就跟服裝一樣,不只服裝造型要每天有所變化,腕錶也一樣,所幸快拆錶帶設計,為你我對於時尚細節的吹毛求疵,提供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相信很多人在購物的時候都有選色障礙,雖然款式好看,但是顏色不夠搶眼、不夠百搭,或是有些說不出道不明的顧慮,別擔心,設計師們總是站在使用者的立場來思考,近年來腕錶圈流行起了快拆錶帶風潮,跟傳統到表店更換錶帶的做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快」,許多鐘錶品牌都研發表帶快拆系統,讓自己可以在一按一拉之間輕鬆替換錶帶,而無須動用螺絲起子,甚至是特地跑到表店來更換
  • 「玩具總動員4」影評 完美承接十年前三部曲 屬於胡迪的故事
    我想這樣的忐忑心情,或多或少是你我進戲院前的心情寫照。約十年前的《反鬥奇兵3》是安仔與胡迪的故事尾聲,這一次《反鬥奇兵4》是胡迪自己的故事。(《反鬥奇兵3》劇照)所幸,在我們期盼之下,《反鬥奇兵4》完全符合我們的美好想像,他在承繼優良基因的架構之下,開創出不同過去的風格與挑戰,並且形塑出更棒的角色深度。
  • 飯圈黑話翻譯機:「老年人」專用,防止暴露年齡神器
    為了勉強理解這類「新興語言」,項目作者發布了一款對縮寫劃詞翻譯的工具,謹獻給那些對「新興語言」無可奈何卻又無法逃避的「老年人們」。「把人都逼成什麼樣了」在以節約時間為核心目的的時代,大家不僅從實用層面開發各種提高效率的工具,甚至連說話打字也力求省時間。
  • 萬代《玩具總動員4》「胡迪」 「巴斯光年」組裝模型
    日本 BANDAI SPIRITS 公司 HOBBY 事業部在《玩具總動員4》上映前發表了兩款組裝模型最新商品「胡迪」、「巴斯光年
  • 「陪你讀書」解憂雜貨店
    現代人內心流失的東西,這家雜貨店能幫你找回——僻靜的街道旁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如今回顧寫作過程,我發現自己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應該怎麼做?我希望讀者能在掩卷時喃喃自語: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東野圭吾網友「蘇比」認為:「白夜行的結構,平行世界的構思,擊不中痛點的煽情,做作的巧合,excel寫作的作者。還不如看天涯帖子,我要回1997年了。」。
  • 外國人居然也「相親」?相親用英語怎麼說你知道嗎~
    ②「催婚」push/pressure/urge somebody to get marriedpush 是推動和促使的意思,urge 是力勸和催促的意思,pressure 有施加壓力的意思。這三個詞搭配 somebody to get married 都可以表示催婚的意思。例句:Why do you push me to get married? I am only 24 years old.你們為什麼要催我結婚,我才24.
  • 「公主連結!ReDive」最後一集即將到來
    「公主連結!ReDive」最後一集即將到來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06-16 13:50:31
  • 繼「死神」後,「Divine Gate」又與「七大罪」開展合作?!
    RPG「Divine Gate」與TV動畫「七大罪」的合作於2016年6月10日開始到6月24日期間限定舉行!「梅裡奧達斯」和夥伴們與「聖騎士長:亨德裡克森」的激鬥將再次展開!  【「七大罪」】  「七大罪」是在「周刊少年JUMP」好評連載中的,由鈴木央老師描繪的漫畫。2014年10月開始至2015年3月TV動畫放送後,更添人氣!
  • 妹控二哈「男友力」爆發!「獻出手臂」霸道笑:這我罩的
    日本Twitter網友@SAPPHIRE_HUSKY拍下了一組照片,飼主開箱新的運輸籠時女兒也跑進去一起合影,只見哈士奇「藍寶石」瞬間展現身為哥哥該有的穩重模樣,甚至「男友力」爆發,擺出霸道的拍照姿勢,讓網友融化直呼,「原來二哈也有這一天!」
  • 2020林務局「木作之森」月曆
    2019年曾創下驚人購買記錄的臺灣林務局手繪月曆,在萬眾期待中,隨著2020年的到來,林務局終於公布了耗時9個月企劃完成的2020年月曆「木作之森」及同款筆記本。此次的出品,是林業局與種籽設計的再度合作,以手繪風格呈現臺灣森林樹種與各種傳統木作器物交織的文化之美,兼具知識與感性。
  • 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不是「零維」的狀態
    可老師卻對這樣的回答竟然嗤之以鼻,反問到…然後,又邀請另外一位「好學生」繼續回答...這位「好同學」將機械裝置的定義,熟練的背誦了下來….這是因為這位「老師」和「好學生」的思維狀態,還處在「零維」的狀態。什麼意思?
  • 「抗桶」的騰訊、「服軟」的豐巢和老黃的「核彈庫」
    賺了 1000 億 還是要被唱衰的騰訊作為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大概是少有的賺錢還經常被「懟」的公司。本周,騰訊曝光了 2020 年第一季度財報,Q1 騰訊整體營收 1080.65 億,同比增長 26%;淨利潤 270.79 億,同比增長 29%,高於市場預期。騰訊的市值也在財報發布前突破了 4 萬億。
  • 日語:「思い、思う、考える」思想和思考,名詞和動詞的繞圈圈
    比如:老闆說:「あなたはこの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をどう考えるか。(你對這個提議怎麼看)」我的回答是:「ちょっと思いてください。(讓我考慮一下)【PS,這個翻譯是錯的,是當時我以為表達的意思,不要學】」老闆當時聽了就有些發怵,然後反問:「ちょっと考える。(考慮一下?)」我當時一下就明白又說錯了。
  • 「屍殺前傳:首爾站」比喪屍更可怕的是人心,看完讓人沉默「下」
    三、重構「家」的可能與不可能示範單位與廣告的功用相若,關於欲望的投射,將受眾理想中的生活形態實體化──城市的「烏託邦」建立在這些廣告與示範單位之中,其中承載的形象亦是前文提及的空間調整所嚮往達成的景觀如果要說在病毒爆發後的劇情有所謂「人性的光輝」,惠善可算一路受其「光照」:前半段老乞丐的扶持,或是中段青年將她的手抬起讓她順利過渡到房子之上,這些救助者完成為惠善「擺渡」的任務後一個被政權機器的武力鎮壓所殺,一個在救援惠善的途中被喪屍捕獲。
  • 音樂窩帶你探索獅子LION吉他手力Q同款克萊文「脈動星Pulsar」!
    力Q同款 限量電吉他Clevan「脈動星Pulsar」音樂窩正式上線!Clevan「脈動星Pulsar」早在「脈動星Pulsar」樣品出來時,力Q的御用吉他技師小豪老師,就對這把琴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分析。可以看出,每一支「脈動星Pulsar」,都在匠人手中經過了精心的打磨。
  • 「啊哈時刻」的三種含義你get到了嗎?
    「啊哈時刻」?什麼是「啊哈時刻」?「啊哈時刻」英文叫「Aha moment」,又譯作「爽點」、「頓悟時刻」、「尤裡卡效應」(即偉大創意的誕生)。「啊哈時刻」最早由德國心理學家卡爾布勒在100多年前提出。
  • ...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 「錦繡系」榮膺「2020年十大輕奢...
    2020年11月27日,由克而瑞研究中心與築想科技共同舉辦的第二屆產品力發布會「產品原力——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發布會」在上海召開。華宇旗下「錦繡系」摘得「2020年十大輕奢精品產品系」榮譽獎項,華宇集團獲得「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