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如《小楷千字文》:此作空靈飄逸、端莊秀麗,啟功都給他點讚

2020-12-10 書法網

眾所周知,天下楷書中要數小楷最為難以掌握,而將小楷寫大則是難上加難。縱觀整個書法史,能夠寫好小楷者寥寥無幾,很多書法家將小楷放大寫之後往往會失去神韻和原本的味道。

所以很多書法家不敢貿然嘗試,但是在現代卻有這樣一位「書法天才」,反其道而行之,專攻小楷,不管是寫蠅頭小楷,還是將小楷放大寫,都是精妙絕倫。

吳玉如《小楷千字文》

連書法大家啟功老師都稱讚他,是300年來第一人。

啟功原話是「三百年來無此大手筆」「自董其昌後無第二」。

這位「書法天才」便是現代大書法家——吳玉如

吳玉如(1898年—1982年),字家琭,後以字行,原籍安徽涇縣茂林村,中國現當代學者、書法家。他在古文、詩詞、文字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曾多次在國內和日本舉辦個人書法展覽會,受到國內外的推重讚賞,並有《吳玉如書法集》、《迂叟魏書千字文》、《迂叟自書詩稿》、《吳玉如行書千字文》等傳世書法作品。

吳玉如《小楷千字文》

吳玉如自幼便對書法展現出濃厚的興趣,5歲開始習字,到了12、13歲時,其小楷、行書就已經具備了深厚的功夫,趕超同齡人,相當於一個書法家中年的水平。

畫家李苦禪:「玉如公書文絕佳,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當重之寶之。」

小有成就的吳玉如並未沾沾自喜於現狀,之後更是艱苦用功,經過幾十年的練習,他臨遍天下名帖,融匯百家之長,將唐、宋、元、明、清諸家的精髓融匯到一起,再以王羲之、王獻之書法風格為依託,從而形成了自己端莊遒勁、豪放飄逸、空靈清秀的獨家書法。

吳玉如《小楷千字文》

吳玉如老師篆、隸、楷、行、草皆精通,尤其是小楷,可謂是造詣深厚,夠放大了來臨摹,點畫細緻、筆勢嫻熟,是非常難得書法法帖。

文藝評論家王全聚對吳老的評價是:

吳玉如和任何帖學大家一樣,都未能超越歷史,成為開宗立派的人物,但將他置身於20世紀帖學大師之列,吳玉如無疑是內中之翹楚。在他創作的黃金時期,靠喝粥續命,卻留下那麼多珍貴的藝術瑰寶,供我們也供世代享用。

吳玉如《小楷千字文》

吳玉如老師精通小楷,其小楷不管是放大還是縮小,都有非常深厚的參考、學習作用,而在吳玉如老師所有的小楷作品中,要數《小楷千字文》最具有代表性,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吳玉如老師筆下的《小楷千字文》端莊秀勁、空靈飄逸,點畫精細,結體緊湊,字裡行間透漏出一個靈氣、清秀之風,也流露出一股濃濃的書卷氣,觀之,則心曠神怡,越來越「靜」,這就是吳玉如老師小楷的精妙之處。

吳玉如《小楷千字文》

今天,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將吳玉如老師筆下的《小楷千字文》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其原本的墨彩風姿,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吳玉如《小楷千字文》

——編輯 芊苑

相關焦點

  • 他把心思放在了做學問上,日本人反而很崇拜他的書法
    比如當代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吳玉如就是這樣一位大師。他本人很喜歡書法,但書法並不是他的主業,只是一個愛好而已,他的主業是研究古詩文的,他很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書法家,叫老師是最好的稱呼。吳玉如生於1898年,逝於1982年。
  • 從漢晉到明清,小楷的驚世名帖
    其小楷主要取法鍾繇,而在完善楷書、豐富筆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像讚》《孝女曹娥碑》等。 《樂毅論》基本擺脫了隸書的痕跡,具備了完備的楷書法則。用筆沉著內斂,紮實勁健;點的姿態生動,細膩圓潤。在整體風格上呈現出端莊沉著、圓潤峻拔、動靜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 歷代最值得推薦的小楷書法名家名作
    其小楷主要取法鍾繇,而在完善楷書、豐富筆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像讚》《孝女曹娥碑》等。 《樂毅論》基本擺脫了隸書的痕跡,具備了完備的楷書法則。用筆沉著內斂,紮實勁健;點的姿態生動,細膩圓潤。在整體風格上呈現出端莊沉著、圓潤峻拔、動靜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 吳玉如:文人會寫書法,有什麼了不起!
    吳玉如曾說過:文人會寫幾個字沒有什麼了不起!吳玉如自稱文人,不接受書法家這個稱號,啟功曾評價他是300年來大手筆,董其昌後無第二。但是他卻不這樣想,他認為書法是文人的一項基本功,文人寫好書法是很正常的事情。
  • 500年來最美的小楷,這字禪意十足,連王羲之都望塵莫及!
    但是你一定知道文徵明,明代中晚期的太湖流域,文化極為昌盛,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的文人、才子、書法家都匯集在蘇州一帶,在小楷方面,王寵可謂當中的魁首!文徵明有一位至交好友叫做蔡羽,而蔡羽就是王寵的啟蒙老師,王寵,字雅宜,這個「雅宜」就是文徵明給他取的字號。
  • 啟功論書:學書法應該學什麼體?先生說從楷書練起就行
    早期的《多寶塔》、《東方塑畫贊》和晚年的《勤禮碑》《郭家廟碑》都不同。由此可見,顏真卿的代表作,書寫的時間不同,書寫的內容不同以及心態不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姿態。所以,每每有人問啟功先生「宜學合體」的問題時,啟功先生幾乎都回答說「無定論」,但先生都強調「起碼應該從楷書學起」。
  • 古代小楷的最高水平,這字禪意十足,翻遍書法史找不出第二個人!
    王寵《遊包山集卷》小楷長卷在明代書壇,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小楷不入流俗,代表作古人對於小楷的最高追求,他的字代表了古代小楷的最高水平,這字禪意十足,超越晉唐,翻遍書法史找不出第二個人王寵生長在明代中晚期的蘇州,他的時代有許多傑出的藝壇大師都是他的前輩,比如他的老師沈明之、蔡羽、文徵明,他的好友祝允明、唐伯虎等等,他一生沒有考取功名,但他的學習卻屢屢及第,他英年早逝,若非如此,其成就遠不止此!
  • 最美行書之一,瀟灑飄逸,啟功也學他,專家:館閣體,沒藝術性
    歷代書協主席中,啟功先生是最幽默的,他淡泊名利,曾經把中書協比喻「糞坑」,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樹大招風,人紅是非多,啟功一生與世無爭,因他當選書協主席,被人所嫉妒,於是有些人開始批判啟功書法格調不高,是館閣體!
  • 他嗜書如魔,寫出唐代極品小楷,號稱「天下第一」!
    三國魏時的大書法家鍾繇,創出了小楷書體,自此以後無數書法名家都苦苦鑽研,像王羲之、王獻之等人,都是留名青史的小楷名家。但要說起最精美的小楷,還得數唐朝時期的大書法家鍾紹京,他筆下的小楷《靈飛經》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後世的很多書法家都從中受益。而且,這鐘紹京說起來與鍾繇還有親戚關係,他是鍾繇的第十七代世孫,所以鍾繇被人們稱為「大鐘」,而他被稱為「小鍾」。
  • 紀念|王連起:啟功先生的鑑定何以淹有眾長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有一位故宮的專家要為文物局舉辦的書畫鑑定班講課,其所帶的講課用的參考品偽例中,有一件趙孟頫的二體千字文。啟功先生「碰巧」看見,說了一句:「故宮真闊呀,這樣的趙孟頫都當參考品了,這是真跡!」《趙孟頫二體千字文》故宮只有這一件,印在《故宮博物院文物珍品·書法元代卷》中。這是趙孟頫中年書法的代表性作品。下面主要談談先生的碑帖鑑定。
  • 只知道啟功的毛筆字驚豔,沒曾想,啟功的鋼筆字也是如此精到
    ,認為雖然啟功是現代人,卻不會使用硬筆,其實則不然,沒曾想,啟功先生的鋼筆字也是如此精到,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吧。  其實,我們知道,啟功先生所處的歷史年代,也是書寫工具變革的年代,硬筆已經是書寫的主流工具了,而對於這位書法大咖來說,也要順應時代的需要,寫寫硬筆字了,在網絡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都是啟功先生的毛筆字書法
  • 不愧是字如其人,驚豔200多年
    書法界自古以來,就有字如其人的說法,即是從一個人的書法中,就能看出這個人怎麼樣,性子急躁的人書法自然潦草,優柔寡斷之人書法也會畏手畏腳,這便是字如其人的由來。歷史上將字如其人四個字做得最好的,應該就是書法史上的亞聖,大唐有名的愛國忠臣,顏真卿顏魯公。
  • 一件唐代小楷在敦煌出土,字字絕美,乃是國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
    敦煌遺書《西晉陸機辯亡論》這些「經生」所抄寫的經書,小楷水平極高,幾乎能夠代表了唐代小楷的最高水平了,筆法精湛,神氣完足,宋元以來,莫有能及者!說來蹊蹺,看管莫高窟「千佛洞」的是一個無知的道士,這位道士叫做王圓籙,他本是一位邊防軍,退伍之後來到了這裡。他是一個「勤勞」的道士,時常打掃和「粉刷」這些珍貴的洞窟,再一次無意當中,他打開了這座藏經洞,這位震驚世界的文化寶庫!裡面出土的文物不可勝計,絕大部分被外國人搶走,如今留下中國的尚有16000多卷!
  • 白石山堂主人、少白湯發周首次公開:啟功先生那些價值連城的舊藏
    「念佛成佛」字意間盡顯虔誠,端莊靜穆。1988年,同族人想以「愛新覺羅」為名舉辦書畫展,啟功先生賦詩兩首明志,以王羲之不以出身高貴琅琊家自居作比,自作詩《題族人書畫展》為其一。此作先生仿效水印詩箋的形式,先用硃磦色點蘭蕊數枝再作書,可謂書畫合璧,為黑白筆墨之間增添了很多雅色,是難得的藝術精品。
  • 五種書體,他都樣樣精通,並熔於一爐,獨創了「破體」
    書法,一共分為篆、隸、草、行、楷五大書體,其中楷書,又稱真書,能寫精一兩種書體,都不容易,能全才的歷史只有趙子昂、文徵明等人,今天更是少有人能做到!而書法名家姜東舒先生,就是這少有人之一!姜東舒先生薑東舒,是少有的全才,他在文學上(詩詞、小說、散文)與藝術上(書法、繪畫、作曲)上均有不凡建樹,書法更是在硬筆、毛筆都有不凡功力。
  • 【龍靈書道】小楷如何寫出質感?3鍾用筆方法
    只有骨藏於肉,才能含文包質達到骨肉相稱的境界。偏鋒是病筆,書寫時筆尖在上,筆肚著紙,毫無起伏地平拖過去,這樣產生的筆畫扁平,浮滑,墨不入紙,意思佻淺,書寫小楷最忌偏鋒,因小楷用筆,點畫本身就很細微,如一用偏鋒,則浮薄之弊立見,此不可不慎。
  • 他是名副其實的「小楷王」,這一筆好字,足以令當代書家汗顏!
    書法教育工作者」比較貼切,他們都為中國的硬筆書法教育起了積極的作用,並使國人深為受益。很多人不知道姜東舒這個名字,他是張宗祥的學生,曾經是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的主席,他一生經歷了抗日戰爭、內戰、反右,熬過了那個不堪回首的十年,在艱難的境遇當中得遇名師張宗祥,而後終成一代大家。
  • 勵志歌手鄭智化寫書法:瘦金書逸動神清、小楷堪比敦煌寫經!好字
    鄭智化 小楷提及鄭智化,我想大多數人的腦中瞬間便能湧出「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鄭智化 瘦金書尤其是他的小楷書法,極富敦煌寫經之神韻,瘦金書也寫得逸動神清。這樣的進步速度就算對專業的書法人來講,也是非常難得的了,稱他是明星書法中的「掃地僧」,可謂實至名歸。鄭智化的書法雖然寫得很好,但他本人卻是非常謙虛地,從不以書法家自居。面對求字的朋友,他總是說「我不是書法家,我寫字只是為了自己快樂!」
  • 她的小楷是書壇一股「清流」,古而活,有古香古韻,有自我,美哉
    其實她不僅是一名書法家,還是一名畫家和散文集,在深厚文學功底的滋潤下,她的小楷更加鮮活,而且富有朝氣,她擅長書法諸體,以小楷最為出彩,她的小楷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字如其人,有女性朋友的那種婉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