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如:文人會寫書法,有什麼了不起!

2020-12-14 有文化的小哥

吳玉如曾說過:文人會寫幾個字沒有什麼了不起!

吳玉如自稱文人,不接受書法家這個稱號,啟功曾評價他是300年來大手筆,董其昌後無第二。但是他卻不這樣想,他認為書法是文人的一項基本功,文人寫好書法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曾經做過一個生動的比喻,他說文人寫書法就像農民閒暇時光編筐,人人都會。

在吳玉如眼中,書法並不是文人的全部,文人應當以文學修養為主,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文化素養,而並不是以書法家自居。

蘇軾、王羲之這些大書法家都是文人,在當時他們並不是自稱書法家。

蘇軾是一個大文學家、詩人,他的詩作我們也很熟悉,他的書法在宋代的書壇上首屈一指,是宋四家之一,在一些文史上記載蘇軾從來沒有自稱過書法家。

文人看待書法的眼光,就像吳玉如做的比喻一樣,並不是拿起毛筆開始自稱書法家。

他們的書法是文學修養的一種體現,也體現出文人的胸襟、見識和審美。也有人說書法成就了文人,文人激活了書法,這句話也很有道理。有很多文人並不是以書法為生,卻以書法立身,甚至把書法寫出了高境界,對後世影響深遠,讓後人重新認識了文人的書法。

吳玉如就是這樣的文人,他的書法是品格、學識和審美的結合,他一生詩作很多,一生寫了70年的詩,家中藏書很多。

對音律、古文有著很深的研究,但是沒想到他卻以書法聞名。所以說他是書法家,他有點不樂意,書法在他的眼中不過是文人修養道路上的一個必備技能罷了。

雖然他視書法為小道,但是對書法的練習並未間斷。在他的自述中曾經說過,從十五六歲的時候開始學蘇軾,到十八九歲轉學黃庭堅,25歲之後開始學習魏晉書法。到了晚年又開始學習王羲之王獻之,所以說他的書法沒有時代、字體、碑帖之別,而是融合眾家之所長成自家面貌。

他對孫過庭的書譜也有很深的研究,孫過庭曾強調心不厭、手不忘熟、意在筆先的書法審美成為了吳玉如的遵行的標準。

所以說吳玉如的書法既具有古人的氣韻又有自己的風格,在筆法結構上給人一種古樸之氣,但是仔細欣賞又不缺乏雅致之氣。

字裡行間寫出了文人書法的典範,也難怪啟功對他的書法如此推崇,是他的實力所致。

吳玉如對書壇的貢獻並不僅僅表現在書法的表面形式上,他對書法的態度值得很多人學習。雖然他一生不接受書法家這個稱號,但是後人在評價他書法的時候仍然稱它為開宗立派的書法大師,是當之無愧的書法家。

相關焦點

  • 吳玉如《小楷千字文》:此作空靈飄逸、端莊秀麗,啟功都給他點讚
    眾所周知,天下楷書中要數小楷最為難以掌握,而將小楷寫大則是難上加難。縱觀整個書法史,能夠寫好小楷者寥寥無幾,很多書法家將小楷放大寫之後往往會失去神韻和原本的味道。所以很多書法家不敢貿然嘗試,但是在現代卻有這樣一位「書法天才」,反其道而行之,專攻小楷,不管是寫蠅頭小楷,還是將小楷放大寫,都是精妙絕倫。
  • 他把心思放在了做學問上,日本人反而很崇拜他的書法
    有些事情說來也很奇怪,有的人不想要什麼,反而倒是啥都來了,而有的人啥都想要,結果什麼也得不到。就拿當代一些書法家來說,寫了幾年字,就想在一些協會、書院混個一官半職,在這些人眼裡,只要有了職務,名氣就大了,書法水平也高了,求字的人也就多了,最後會是名利雙收,功成名就。
  • 近現代哪些浙江文人書法了得 張瑞田新作《文人墨色》作了回答
    張瑞田告訴記者,「好書法是學問養出來的,好書法是能夠閱讀的。」「閱讀之餘,興之所至,略有所得,便隨手記下,遂得《文人墨色》。」他表示。所以,《文人墨色》亦是他的隨筆合集。近年來他閱讀手札無數,本著去粗存精、精益求精的選稿態度,他把目光停留在近現代創作成就巨大,並對今天的學術、文學、藝術依然具有影響的文人的手札。而且,其所選27位文人書法的閱讀筆記,皆為短文,最長的不超過千字,符合當代人輕鬆閱讀的習慣,可以進行「碎片化」閱讀。沈尹默手札這裡,有必要給大家解釋一下「手札」到底是什麼。
  • 誰的書法寫進了釣魚臺?最後一幅很意外!
    於是,從此便有了「釣魚臺」一說。作為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勝地必然擁有眾多的文化重器,多年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釣魚臺國賓館收藏了蔚為可觀的古代和現代名家的書畫。釣魚臺作為中國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自然收藏展示了非常可觀的書法作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都有誰?據說,此公非常愛好書法,從全國各地的名勝古蹟時有見到題字也可見一斑。
  • 客廳寫什麼字寓意好 客廳書法作品欣賞
    近期有很多業主在諮詢客廳裝飾畫的時候,越來越偏向於傳統文化藝術——書法作品,有人問客廳寫什麼字寓意好有人問什麼樣的書法內容可以為家庭注入正氣?很多人在選擇客廳書法作品內容的時候,不知道從何下手,本文就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供您參考。 客廳寫什麼字寓意好?
  • 書壇最後一位泰鬥人物,66歲寫下行書神作,有人評:超越元明清
    近代書壇,雖然沒有晉唐那時候的風光燦爛,可是也湧現出了不少名家宗師,如當代「草聖」于右任,書法奇才吳玉如,以及被譽為書法超越元、明、清的書壇泰鬥沈尹默。沈尹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他曾經擔任過北京大學教授,以書法聞名於世,在民國初年的時候,書壇上就有了「南瀋北於」的稱號,「南沈」自然就是沈尹默先生,而「北於」則是當代草聖于右任先生。沈尹默的書法,在民國年間是極受大家喜愛的,他的書法之中蘊含著古人韻味,擅長楷書和行書,他師法古人,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風格,每一個字都工穩標準、秀美絕倫,有文人書法的風範。
  • 中國書法藝術的美學思想,是如何影響文人園林創作設計的?
    文人園林藝術是自然環境、建築、詩、畫、書法、楹聯、雕刻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而園林的意境,正是這些園林藝術綜合而成的效果。它們在提供遊賞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的同時,會喚起以往經歷的聯想,產生物外情,景外意。同時文人也將書法藝術的美學思想運用到了園林內部設計中的方方面面,所以書法藝術和文人園林的創作思想有許多相同之處。
  • 書法的禪境是什麼境?
    書法的禪境是什麼境?書法的禪境即非世俗境,更非俗境。我以為至少包括這樣幾個元素:靜而不躁,文而不野,潤而不枯,簡而不繁,整體上呈現出樸實無華、自然本真的藝術風貌。中國書法藝術及書學理論,受到佛教禪宗思想的深刻影響。書法創作的靈感突發、創作中的空靜狀態,以及作品本身所展現出的意境等,都受到禪宗「頓悟」「空」「靜」等觀念的深刻影響。從大量傳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書法和佛義的關係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把寫字當作一項善業,與布施造寺相同,是一種宗教行為。
  • 清末民初文人書法對聯欣賞
    榮寶齋秉著寬廣的學術視野和強烈的文化擔當,收藏了大量有清一代直至民國以來的名家楹聯作品。其中有名家重臣、經師大儒、書畫巨擘之墨跡,亦有科第、世家、各地名流之手澤。雖歲月更迭,書跡卻流光溢彩,筆墨如新。作品所蘊含的濃厚文人氣息成為這一時期書法的重要特質。它既是中國近現代書法史的真實再現,也成為文人書法在二十世紀初的最後一抹餘暉。
  • 什麼是「文人畫」?文化人畫的畫,就是「文人畫」嗎?
    傳統繪畫藝術當中,有一個叫「文人畫」的專有繪畫名詞。那麼,「文人畫」,是否就是說文人或者文化人所畫的畫,就叫「文人畫」呢?文人畫的發展歷史,又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到底什麼是「文人畫」。枯木怪石圖局部那這個文人跟士大夫所作的畫呢,被統稱為文人畫,又叫做士夫畫。既然又叫「士夫畫」,那就先看看什麼是「士」。
  • 一位民族英雄寫的書法,筆筆如刀、字字正氣,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假如立即給以高官,不僅亡國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負拋棄,那麼任用我有什麼用呢?」我們常說「字如其人」,但一個人的人品是無法從他的書法當中看出來的,而在他性格中的激越、堅毅和果敢,往往在書法當中會有完美的詮釋。
  • 你知道文人樹嗎?在盆景文化中,人們追求的文人精神究竟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指讀書能文的人, 有文德的人。但著名詩人、作家、評論家張修林在《談文人》中對「文人」作如下描述:並非寫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著創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寫作者,或者說文人是追求獨立人格與獨立價值人就叫做文人。
  • ...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 侯志明、伍立楊、牛放三位四川作家作品...
    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作家、書畫家、書法理論工作者及嘉賓相聚楷聖故裡,以當代文人的筆墨情懷表達對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的懷念。燒制「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收藏壺、「情系書堂山」文人書畫家創作交流筆會及片區考察等系列活動,盡顯文人風採。
  • 五種文章不能寫,清代文人的創作觀
    他說,「這五種文章不能寫,文人在創作中要有底線、有標準。」繆荃孫是江蘇人,他是清末著名藏書家、史學家、金石家。他寫過一本《敬齋泛說》,記錄了他日常在研究治學中的感悟。在這本書中,他根據自己的創作觀,結合古人的文章,總結出了「五種文章不能寫」。第一種不能寫的文章叫「苟作」。
  • 安倍也會書法,但他是寫漢字還是日文,完全出乎預料
    安倍也會中國書法,但由於日本字和中國字不完全一樣,那麼他寫的書法到底是漢字還是日文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看他書法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二幅吧。 這是安倍的妻子昭惠和梅拉尼共同舉起了「和平」二個字,看來他們對中國漢字還是挺感興趣的啊。這是安倍在展示一幅中國書法作品,其內容是「風雲論道」。這幾個字是行書,寫法別有一番風味,算得上一幅好作品吧。
  • 徐冰用英文寫書法,一幅作品450萬,網友:這也算書法?
    徐冰用英文寫書法,一幅作品450萬,網友:這也算書法?在北京保利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幅特別的「書法」作品最終以450萬的價格成交。這幅作品之所以被大家關注,和水平高度沒有關係,關鍵是它的創作形式比較特殊。
  • 朋友圈的書法應該這樣曬!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書法,各階層、不同年齡層的人士都投入書法的學習中。隨著學習的進步,許多人每天會在社交媒體中秀出自己的作品,各種書體、各種風格的書法不絕於眼帘,但是很少有人會獲得朋友圈的怒贊,這是什麼原因呢?
  • 圓桌|「有間書房」,一個展覽雅集見出的文人狀態與書卷氣
    唐代劉禹錫有《陋室銘》,東坡有雪堂,元代倪雲林筆下有《容膝齋》,明代徐渭則有「青藤書屋」,近代周作人有「苦雨齋」……對文人而言,書房不僅呈現了心志,也體現出修養與人生的境界,或者說,書房是一種生活方式。在當下,「有間書房」當然未必是一個奢想,但何謂書房,書房到底意味著什麼?當「書房」成為一次雅集與展覽時,又會呈現出怎樣的情景?
  • 日本頂級書法家寫的字,深得中國書法的精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小野道風行書《屏風土代》長卷古代的一些書法家,在他們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你得首先是一個文人,在讀書上有一定的成績,或者是考取了進士入朝為官,或者最次也得是個秀才出身,而書法則是讀書之餘事而對於當代一些「頂級書法家」來講,沒有絲毫的「文人氣」,寫出來的詩文更是毫無邏輯,甚至平仄都不通,從這個方面來講,書法的意境跟古人相去甚遠了。
  • 使用水寫布學習書法有利有弊,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初學書法的人往往會面對一個這個問題,是選擇宣紙練習書法呢,還是選擇水寫布?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宣紙上練習書法的效果當然要好過水寫布,因為殊途同歸,水寫布上練習書法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將來在宣紙上筆墨生輝。有條件就還是使用宣紙練習書法為好我本人也經常使用水寫布,我覺得使用水寫布練習行草書,上面談到的這個問題產生的影響就不大,汪洋恣肆,盡情揮灑,比宣紙還更能表達一些只能意會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