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藝術的美學思想,是如何影響文人園林創作設計的?

2020-12-14 葉麼麼Art

文人園林的主人大多數是被貶或者退隱的官吏,他們經歷了宦海沉浮,心中建功立業的信念逐漸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清靜淡泊、自然適意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情趣。這些名流雅士,大多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將隱逸的心態逐漸演變成一種穩定的理想。於是,他們就將自己內心營建的精神綠洲傾心外化,建起一方方小園。在這些庭院中,他們過著「恬淡寡慾,不以功名為念,每日觀花種竹,酌酒吟詩度日,倒也是神仙一流人物」的生活。

文人園林藝術是自然環境、建築、詩、畫、書法、楹聯、雕刻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而園林的意境,正是這些園林藝術綜合而成的效果。它們在提供遊賞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的同時,會喚起以往經歷的聯想,產生物外情,景外意。同時文人也將書法藝術的美學思想運用到了園林內部設計中的方方面面,所以書法藝術和文人園林的創作思想有許多相同之處。下面,我們就來聊聊中國的書法藝術是如何影響園林創作的。

蘇州園林景致

01書法創作講求意在筆先,同樣園林在建造之前也需要立意在先,做到「胸中有園」

書法創作講求意在筆先,字居心後,在書寫之前,會先作一番籌劃,精心規劃筆墨的濃淡、虛實、大小、疏密等,以及落款式樣、如何用印等諸多問題。文人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會下筆有神,一氣呵成。古代很多知名的書法大家都堅持自己磨墨,其實就是借著磨墨的時機進行構思。所以人們經常會講,不是人磨墨,而是墨磨人。

同樣,園林在其建造之前,也會有一個準備的過程。造園家在設計建造之前,會先進行相地、選址、實地考察,以求立意在先,做到「胸中有園」。為的是可以按照初衷進行建造,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體現造園家的意圖。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明代計成所著的《園冶》一書中體會得到。

《園冶》插圖之傍宅地

02書法貴在一個活字,造園家苦心經營園林中的「點畫」,使得園林氣韻生動

中國書法藝術為什麼一直反對臺閣體和館閣體,其主要目的就是反對毫無變化的統一,而是更多地去尋求變化。比如,在楷隸篆書的點畫書寫上,雖然變化幅度不太大,但文人非常注意用筆,起收筆極盡變化,粗細搭配得當,規矩中不失生動。比如說草書,巧拙、輕重皆有變化,一筆連到底,流暢灑脫,氣勢連貫。書法貴在一個活字,否則就會變成王羲之所說的的情況,「平直相似,狀若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求其點畫耳」。

中國的園林也是同樣的道理,造園家苦心經營園林中的「點畫」,即山、石、水、木、建築等,為的就是求一個活字。例如在動勢處理上,亭子高高翹起的翼角做法,波浪形的景牆,假山堆疊中採用懸、挑、跨等手法,給人以動態之美。另外,除了有曲折的遊廊,還會有結合環境與兩側的景觀,使遊人可以左顧右盼而得景,移步換景,進而形成連續的畫卷。

《宋榻臨江帖(四)》 晉 王羲之

園林中曲折的遊廊

亭子高高翹起的翼角

03書法在布局時注重虛實相生,園林布局也講求疏密有致、曲直互生

在書法中,有一組對立的抽象概念是虛和實,包括大小、疏密、藏露等。虛是筆畫之間空白的部分,而實則是筆畫的實體部分。書法在布局時,忌平、忌齊、忌均,需要用寬窄疏密的變化,來打破平均的狀態。比如,一行中的某些字的筆勢縱逸,佔據了比較寬的位置,造成了字裡行間時寬時窄的現象。還有,草書中有「疏可走馬,密不容針」的現象,以此產生出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

在園林的建造中,同樣也會講究虛和實。園林中布置的景致,一般不會直接就讓人看得一清二楚,而是用分景、隔景、障景的手法,將景致弄得曲折,讓遊賞者細細體味。比如,蘇州拙政園的總體布局就是一個典型的疏密有致的例子可以,園林用曲線優美、自然、富有動感的道路,闊窄曲折變換的水面,高低起伏、迂迴變化的線型走廊等景致,增加了遊人的趣味感。而用線條構成的落地罩、花窗隔扇等在曲直變化的韻律中又為人們創造了虛實相生。

《李清蓮序草書(拓本)》局部 唐 張旭

蘇州拙政園曲折的道路

04書法藝術與園林創作,同樣需要前後呼應,多樣統一

中國書法藝術中有一點比較難,難在如何於方正中求得變化,如何於千姿百態中獨具匠心,如何將一根線條予以無窮的變化,又能與全篇的氣勢相應和。欣賞書法如同欣賞園林,透過點畫結構,透過景致布局,人們能夠看到書者或造園者苦心經營的努力,而這種努力又不顯露出人工雕琢的痕跡,盡顯出天然一面。

書法作品強調前後呼應,字與字、行與行之間能夠產生一種呼應連貫,顧盼生情的美感。同時,又要強調作品整體風格的一致性。比如,一幅行草作品,若用楷隸書體進行提款,則有悖於統一原則。而楷隸的正文,配以行書落款,則可以增加作品動感的效果。應用到園林中,就是用空廊、連廊、花牆、漏窗與園內園外的景物取得視覺的呼應。為達到分散而不凌亂的效果,注重主次分明,注重前後呼應,寓多樣於統一的大環境中,為人們創造出優美和諧的天然環境。

《草書古詩四帖全卷》局部 唐 張旭

園林中分散而不凌亂的效果

園林中的漏窗

05結語

文人以書寫的形式,用手中的筆來抒發胸中的豪情,他們振臂疾書,筆走龍蛇,展現生命的美感。而造園家,以亭臺為點,樓閣為面,曲廊為線,把園林書寫在大自然之上,為書法家提供了相對應的生活環境。

相關焦點

  • 論道家虛實美學思想,對中國畫創作及藝術審美心理的影響!
    摘要:建立在有無之辯基礎上的道家虛實美學思想,對中國的藝術創作及藝術審美心理有著較為深刻的影響。虛實美學思想包含著三個重要的基本觀點———虛實統一,虛實相生,實生於虛。它一方面闡明了虛實的相生與統一,另一方面又以虛為本,對「虛」進行了強調,從而影響了中國的藝術審美心理,將中國藝術創作引向了虛實結合,以虛為尚的道路,使中國藝術表現出追求無限、崇尚空靈的特色。
  • 中國園林的藝術智慧和藝術總監們:文人貫注精神、帝王凝聚意志
    中國的藝術似乎都包含著一種「寫意」的智慧。園林藝術也不外乎!園林藝術的智慧浸潤,歸功於中國古代那些園林藝術指導們:文人和帝王!比如古文總講求「春秋筆法」或者「史筆」,春秋筆法和史筆,都不是直說,而是曲折表現。
  • 中國古典園林如何營造景觀意境?
    2.園林美學園林美指在特定環境中,由部分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相互滲透所構成的一種整體美。中國繪畫,尤其是山水畫,特別強調"空白"的運用與布局。"空白美"的存在能使畫面更具生趣。繪畫美學中關於"空白美"手法如何運用的論述,也十分適用於被稱作"立體畫卷"的中國園林。
  • 美學情感對現代動畫創作的影響
    圖像有著具體的審美原則和審美範圍,直接影響著動畫的創作,而藝術情感的融入帶給動畫的是活著的靈魂,影響著動畫的色彩範圍和畫面結構。因此,只有基於現代審美融合美學情感創作的動畫才是真正的經典,才能從視覺感受上直接打動觀眾。
  • 試論當下中國戲曲舞美創作的美學追求
    在這兩部獲獎的中國戲曲舞臺設計中,當代中國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藝術觀念和創作方法正發生新變化„ 他們運用抽象簡約的藝術處理方式,對傳統古典的藝術元素進行當代「激活」以及轉換運用,尋找自身文化的元素符號,使中國戲曲舞臺美術走向世界。表明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表明中國藝術精神的價值取向,在當下變成了很多有追求的中國舞臺美術設計師的自覺行為。
  • 以美學原理和常識「啟蒙」書法美育
    書法美育的普及已然成為十分迫切的課題,如何認識書法之美,當下書法教育有哪些突出問題,書法美育的普及有哪些可行路徑……美術文化周刊就相關話題採訪了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並約稿青年書法評論家朱中原圍繞相關話題展開分析,以期引起更廣泛、深入的探討。」
  • 近現代哪些浙江文人書法了得 張瑞田新作《文人墨色》作了回答
    這樣的人生美事,最近在張瑞田新作《文人墨色——近現代文人書法》中實現了。王國維手稿張瑞田是藝術評論家、書法家。近些年,他痴迷於對近現代文人書法的關注與研究。他喜歡讀書簡,不管是古人以傳統方式寫成的手札,還是近現代文人的通信集,都是他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讀書簡,是對一個人思想與人格的閱讀。」
  • 儒家的「文以載道」思想,是如何催生宋代文人畫興起發展的?
    琴棋書畫,最開始只是中國古代士大夫修身養性的雅趣,但隨著文人地位的不斷提高,以及儒家「文以載道」思想的濫觴,在藝術作品之中寄託作者的情懷,理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文人書畫的追求。在此基礎之上,中國古代的繪畫藝術在以客觀題材劃分類別的人物畫,山水畫等形式之外,衍生出以創作主體為區分的「文人畫」的概念,並在宋代徹底成型。
  • 剛健秀挺·神韻雅逸—品讀翟保雪的書法藝術
    中國書法歷經數千年的傳承發展,在中華文明中佔據十分重要的位置。書法藝術注重表現字外的境界,更注重於表現內心世界,體現著書家的才情、功力、學問、修養。在當代書壇,翟保雪先生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家,對書法有著獨到的見解,他的書法是久為人們所熟悉所喜愛的。
  • 李應忠:論中國書畫的獨特符號——篆刻藝術
    ,集中中國傳統美學的基本形成,我們從經典的秦漢印中所體悟到的,也正是這樣的審美境界,秦漢印就是古人心目中「韶樂」,秦漢印之所以成為後世篆刻藝術的典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漢印貫徹了儒家的最高審美理想,而儒家的審美觀念也是中國兩千年來的主流審美理想,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 書法的禪境是什麼境?
    書法的禪境是什麼境?書法的禪境即非世俗境,更非俗境。我以為至少包括這樣幾個元素:靜而不躁,文而不野,潤而不枯,簡而不繁,整體上呈現出樸實無華、自然本真的藝術風貌。中國書法藝術及書學理論,受到佛教禪宗思想的深刻影響。書法創作的靈感突發、創作中的空靜狀態,以及作品本身所展現出的意境等,都受到禪宗「頓悟」「空」「靜」等觀念的深刻影響。從大量傳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書法和佛義的關係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把寫字當作一項善業,與布施造寺相同,是一種宗教行為。
  • 一周藝術人物|為《辭海》設計字體的他影響了一代代設計人
    北京 | 中國首位AGI成員、清華大學教授餘秉楠87歲辭世,影響過一代又一代設計人餘秉楠(1933-2020)清華大學美術學院9月25日發布訃告:傑出的藝術設計教育家、設計家,中共黨員、離休幹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教授餘秉楠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
  • 陳方既:論言恭達先生書學思想和藝術追求
    有人說:當今書法已發展為純藝術,大家關心的是它如何創新求變,而真正決定書法藝術價值的根本是境界,但關心這一根本的人似乎不多。我想了想,覺得確有這種現象存在。—因為這不只是書家個人的能力問題,而首先是精神修養。當然也有許多真有見識和追求的書家,始終視境界為書法藝術價值的根本,作為藝術的終極目標、終生追求。
  •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以其自身所特有的文學感性思維和文藝審美情趣,而為文人群體所共有的外在形象與特質,在現實與理想的雙重維度下往往呈現出不甘流俗,傾向於以文學形式展現內心自我感性之世界。出於個體情緒表達的需求,主動創作文學作品,並從文學作品中寄託或者尋求一種個體情感和思想的表達。文學和文藝特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人自身的品格形象。文學與文人二者的關係相輔相成。往往從文藝作品中透視、審視就能體現一個文人的品格素養。
  •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建科園林景觀設計
    城市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建設是科學發展觀落實的實際需求,也是城市進一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基礎所在,生態園林的建設必須要從戰略和全局角度出發,從小做起,充分做好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相關工作,保護好環境資源。下面淺談一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要點,以期對今後的城市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提供一些思路。
  • 美學論壇聚名家!呈現東方美學思想盛宴
    仙新民深圳市龍華區政協副主席、大浪時尚小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執行副組長仙新民開場致辭:在全球化時代,深圳作為下一個全球時尚之都,其時尚文化靈魂正是「東方美學」,東方美學以其深刻的思想智慧、獨特的理論形態和廣泛的藝術實踐,為大浪時尚小鎮的時尚產業發展提供思想支撐。
  • 蘇軾書法思想——寓意
    蘇軾的書法思想內容豐富,他在《寶繪堂記》於「寓意」與「留意」的一段論述,雖然概論書畫,如果單從書法方面來看,我們大可將其看作蘇軾書法美學思想的代表:「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寓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病,留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
  • 姜夔「適中之美」的藝術思想審美觀
    姜夔既受儒家思想影響,又受道家思想影響,因而其詩學理論與詩詞作品,以及文學藝術理論著述,都既具有儒家「中和美」的美學特點,又具有道家「中和觀」的美學特徵。而儒、道兩家美學思想時分時合、時隱時顯、互相融合、互滲互補,這又共同建構了姜夔儒道兩家互補互利的「適中之美」的美學思想。
  • 道場老翁狂欖漢字書法藝術思想政治戰略
    為什麼藝術跟政治層面有關聯呢?歷史證明,五千年中國唯一漢字書法藝術傳承至今跟哪代那代都有關。時代不斷變化,現代文明由電腦五筆字代替文本,現體歲月流逝慢慢遺忘的角落漢字書法藝術的初心和使命。我們很難想像一個道場老翁為了漢字書法藝術的創造創新默默耕耘六十多年。誰知道他的付出換來民族的覺醒對當下的漢字書體重新認識,從他的努力付出盡力達到了國家層面乃到政治思想高度。
  • 文人畫能成為一種流派,關鍵在於文人思想,淺談文人畫的發展
    《 晴巒蕭寺圖》 北宋 李成二、文人畫的起源關於文人畫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最早的說法甚至可以上溯到春秋、戰國的孔孟之道和老莊思想。莊子的思想被中國諸多文人士大夫奉為至寶,形成了獨特的中國文人不仰權貴,不屈不撓又瀟灑浪漫、清高脫俗的氣節和風貌的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