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書法思想——寓意

2020-12-24 漢府古文化

蘇軾的書法思想內容豐富,他在《寶繪堂記》於「寓意」與「留意」的一段論述,雖然概論書畫,如果單從書法方面來看,我們大可將其看作蘇軾書法美學思想的代表:「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寓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病,留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

東坡所謂「寓意」是指主體把書法作品當作一種寄託情感的工具,而不是深陷於對物的「留」而不能自拔。寓意於書法,則可以「悅人」,這是以一種審美的眼光看待書法藝術,超然物外,達到一種真正的自由。書法之所以能成為藝術,說到底因為它是人情感的外化。寄情於書法,宣洩情感,作者和觀者都能從中得到人生體驗。但如果過於執著,反成為人生苦役,這違背了藝術本意。

其實蘇軾這種「寓意」而不「留意」的觀念,是他怡然自適人生哲學的體現。所謂「寓意於物」是指在審美過程中排除功利目的,把感情寄託於外物,藉助外物來抒發感情,從獲得審美的愉悅。在整個過程中,外物只是中介而已。而「留意於物」則是把外物作為了主體,這樣人就成了外物的奴隸,審美反而成了次要,也就是為物所役了。

「寓意」美學思想的形成,有著複雜的思想淵源。蘇軾的「寓意」思想,既有儒家的經世致用,又有道家的超然物外,還滲透佛家禪宗的無執無求思想。

儒家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雖然也講「樂」,但更多的是從「樂」對修身能起作用方面考慮的。藝術的目的正是為修身,儒家從根本上反對因為痴愛藝術而不顧其餘式的「玩物喪志」。蘇軾「寓意」思想,也不贊成人們對待書法藝術執本末倒置的態度,認為書法之外,尚有「身」,尚有「國」蘇軾說「古之論書,兼論其平生,苟非其人,雖工不貴也。」也就是說書法與人品有著的密切聯繫蘇軾本人就十分推崇唐朝忠臣顏真卿的書法,認為「書止於顏魯公」。除了顏字本身的藝術價值外,更讚嘆的是顏魯公的忠義貫通日月。

蘇軾的思想自然少不了道家的影響。蘇軾出生於四川眉山,那裡是道教的發源地,歷來就有很濃厚的道家氛圍。而父親蘇洵對道家頗感興趣,這不能不影響到蘇軾老子說「道法自然」,莊子也強調「順物自然」。蘇軾無疑從中得到啟示。正因為書法是「寓意」的工具,蘇軾提出了天真自然、無意求工的創作觀,這與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密切相關。

蘇軾把書法作為怡情養性的方式,當作一種擺脫世事煩惱,達到自我完善的手段。其《石蒼舒醉墨堂》云:「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不異逍遙遊。」這種以書自樂、以適意為宜的思想與道家的主張不無關係,「逍遙遊」是莊子畢生所追求的境界,同樣也是蘇軾欲達到的至樂之境。

參禪之風在宋代士大夫當中日趨盛行,蘇軾一生熱衷佛教,多與僧人交遊,著名者如佛印等。蘇軾的「寓意」思想與禪宗的「於諸境上心不染」的「無住」觀有著極相似的地方。「無住」是在接觸外境時,心不染著境界,如同明鏡,物來則現,物去則無。蘇軾並沒有否定書法的「悅人」功用,人具有喜好書法的本性,只有不過分沉溺其中,才能真正享受的書法帶來的快樂,如果是心留於此,反而有害。這樣的觀念,很難說不是受到禪宗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蘇軾的書法,出自何處?字裡行間,都是個性氣質
    蘇軾是公認的「宋四家」之首,其書法的地位自然非同一般。但是蘇軾流傳下來的論書法的言語,最有名的是那句「吾書雖不佳」及「吾書意造本天真」。「吾書雖不佳」或許不是真心話,而是一種自謙或反語。這「不佳」是以傳統的路數所界定的一種標準,以筆法和晉人的標準去看蘇軾書法確實如是,是「不佳」。
  • 「蘇、黃、米、蔡」四位書法大家尚自然思想有什麼不同?
    「蘇、黃、米、蔡」作為宋朝書法四大家,引領了一代尚意思潮,這四大家中,除了蔡襄是崇古尚意的一個過渡者之外,其餘三人均是「尚意」書風的主要代表者,而且三人都崇尚的是一種自然真率的風格,但蘇軾的尚自然思想更為全面系統,引領了整個宋朝的書法尚自然思想,處於鮮明的旗幟地位。
  • 蘇軾與米芾書法,孰高孰低?
    以筆者之間,其實重點並不在高低上,而是在差異上,一種比較可能代表著一種方向和道路,高低其次,但撥開雲霧之後,必然有更廣闊的思想空間。 在宋四家的書法之中,歷來也爭論不休。其中蘇軾和米芾爭議更大,誰的書法造詣更高?
  • 借禪生趣,禪宗意蘊的蘇軾書法藝術風格
    這裡蘇軾雖在評價永禪師的書藝,但更是自身書法藝術審美意向的流露。像蘇軾這樣一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集大成者,深悟禪宗在拓展藝術思維空間方向的獨到之處正如他把禪意滲入詩意一樣,也把禪宗的妙語融入到了他的書法藝術創作中,這種思想上的自覺,便以「反造疏淡」「奇趣」的語言方式表達出來了。
  • 蘇軾奠基的「尚意」書法及理論,在宋代得到了廣泛的繼承和發展
    可以說,宋代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大轉折點,書法開始作為一門純藝術漸漸從實用屬性中游離出來。宋人傳世的大批墨跡如書札,更多體現的是書家有意識的個人性情,而宋代書家中的傑出代表蘇軾,便是宋代「尚意」書風當之無愧的開創者。
  •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書法真跡,宋代蘇軾《覆盆子帖》
    導讀用筆之法在古代書論中多有記載, 蘇軾的用筆之法, 有這樣幾個特點:「不刻意求工」「偏側鋒」「橫細豎粗」和「筆力凝重」。蘇軾曾自謂「我書意造本無法, 點畫信手煩推求」,「書無意於佳乃佳」,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作書的狀態極為「隨意」,當然他的這種「隨意」得自於他堅實的基本功和對技巧的熟練掌握以及長期的修養和經驗積累, 同沒有基本功而信手塗抹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是一種從「不自由」到「自由」的超脫, 在這樣心手兩暢的自由之境, 往往能帶給書法自然天成的意韻。
  • 「東坡之意難契合」是祝允明、文徵明等人對蘇軾書法疏離的主因素
    蘇軾的書法具有很強的個性色彩, 雖出入晉唐, 但其執筆、結體以及由此導致的蘇字的某些特點卻與晉唐傳統大相逕庭。但是, 也因此使蘇軾的書法不落窠臼, 成為開創尚意書風的一代宗師。蘇軾位居「宋四家」之首位, 然其一生並不以書法為要務, 而是以書法作為抒情騁懷的一種載體。因此, 在學習傳統上, 他並不斤斤計較於法度。
  • 蘇軾評價他人書法和自己書法總是以「法」為基本標準
    蘇軾在書論中強調,「不可學無法」,他評價他人書法和自己書法總是以「法」為基本標準的。蘇軾說,「曉書莫如我」,他對「法」的理解是全面的他之所謂「法」的涵義包括三方面內容,即重字內功、字外功和重人品,這在他的前人一般尚無這樣完備的書法觀念,他並以此來具體評品作品。他認為書法必須有功力,只有經過長期的學習磨練才能功到自然成如他說懷素的書法是「本不求工,所以能工」即是說,懷素的書法並非是一蹴而就的。
  • 米芾這幅作品,書法造詣超過蘇軾,卻被當代專家認為是贗品
    米芾的書法作品究竟怎麼樣?在很多喜歡書法的愛好者眼裡,在同時期有這麼一個排號,那就是蘇黃米蔡四個人,書法水平也就是這麼排的。但也有一些人說米芾的作品應該排在當時的第一位,蔡京放在最後一位沒有問題,但蘇軾的書法作品絕對不能放在第一位。
  • 米芾的書法造詣真高,700年前的一張作品,把蘇軾也諷刺了一把
    聊到宋朝書法家們,蘇軾和米芾到底誰的水平高誰的水平低至今專家也很難說清楚,一方面就是因為他們雙方的筆墨作品存世並不多,很難來評判。另一方面就是米芾的作品與蘇軾的作品風格差不多,沒有比較的一個必要。但在普通人的眼裡,米芾的作品造詣似乎比蘇軾更多,蘇軾在文詞文化的造詣卻比米芾要高一些。
  • 米芾這一張書法作品,氣勢蓋過蘇軾,估計是醉酒之後的佳作
    北宋書法家米芾的作品大家都比較熟悉,大家也喜歡拿他的作品和蘇軾,蔡京等人的做對比。不過很難得出一個結論,到底誰寫得比誰好,沒有人說得清楚。 米芾這一張書法作品,氣勢蓋過了蘇軾,估計是醉酒之後的佳作吧!
  • PAM在線講座 |【開卷有藝·讀畫】《怪木竹石圖》與蘇軾的「三益之友」
    > 北宋 蘇軾 《怪木竹石圖》2018年,《枯木竹石圖》出現在拍賣市場,並最終以4.6億港元成交。我們今天的討論也將以這幅傳世畫作為中心,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蘇軾以及《怪木竹石圖》;第二部分重點解讀這幅作品的內涵寓意;第三部分將會論及蘇軾與北宋的文人畫思潮。
  • 說說宋代書法的天真
    文/一者由於每個朝代文化認識的不同,追去藝術的風格會各異,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富有時代氣息,在中國書法史上不同時代崇尚的藝術精神則以不同。與唐代「尚法」不同,宋代書家崇「尚意」,在宋四家中,創作充滿天真氣息的以蘇軾、米芾為代表,蘇軾提出了「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的藝術主張。
  • 兩宋書法,鮮明的尚意之風
    與此同時,詩人、詞人的加入,又給書法注入了抒情的意味。在強調抒情意趣的前提下,宋代書法家還很重視自身的修養,不僅胸次高,讀書多,見識廣,且詩詞、音樂方面的功力也為前人所不及。 宋代自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始建北宋至1279年南宋滅亡,歷時長達320年之久。北宋伊始,統治階層思想上漸興理學,使兩宋文化呈現出明顯的東方人文主義的時代特點。
  • 「死灰吹不起」——蘇軾的病中詩書
    蘇軾,《黃州寒食帖》局部蘇軾是善於調侃嘲弄自己的,人人都在炫耀自己書法俊美的時候,蘇軾忽然說自己的書法是「石壓蛤蟆體」 ,是被石頭壓死的癩蛤蟆的風格。 「臥」 、 「聞」 二字正是「石壓蛤蟆」 ,扁平、 難堪、 破爛,然而那難堪、 破爛,或許正是詩人親身經驗到的人生,正是詩人要講述的人生。
  • 北宋「尚意」書法的奠基者不是蘇東坡和黃庭堅,而是歐陽修
    蘇軾的「蕭散簡遠」奠定了「尚意」書法的基本形態在北宋書法史上,蘇軾是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書家,他的書法理想不僅在北宋甚至在整個書法史上都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蘇軾秉承了歐陽修的書法觀念,倡導一種自由的、非功利性的書法藝術。
  • 客廳寫什麼字寓意好 客廳書法作品欣賞
    近期有很多業主在諮詢客廳裝飾畫的時候,越來越偏向於傳統文化藝術——書法作品,有人問客廳寫什麼字寓意好有人問什麼樣的書法內容可以為家庭注入正氣?很多人在選擇客廳書法作品內容的時候,不知道從何下手,本文就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供您參考。 客廳寫什麼字寓意好?
  • 古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因為寓意太高深,讓現代人很難看懂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因為太高深,讓現代人很難看懂,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不過在欣賞這些作品的時候,大家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說出來,以免被別人誤認為見識淺薄。尤其是《蘭亭集序》這樣的千古名文,專家都曾經讚賞有加,不過普通人卻很難發現其中的美。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家還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 北宋米芾的書法風格及藝術魅力
    書法藝術遵循美的創造規律, 探求漢字書寫的藝術表現。莊子曰:「樸素乃為天下之大美。」老子曰:「道法自然。」書亦有道, 大道自然, 樸素與自然乃美之至高境界。米芾集傳統與創新於一身, 其書法藝術及書學思想充滿樸素色彩, 其獨特的藝術思想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
  • 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的三種書法境界
    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寒食帖》,被後人譽為「天下三大行書」。行書追求書寫時的即興,不受控制的情感流露。其實「天下三大行書」呈現給我們還是三種境界,三種人生,雖說都是即興之作,卻最真實的傳達出了最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