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剛子聊歷史
◆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
前言導語
康熙朝晚年的「九子奪嫡」,恐怕是歷朝歷代為了爭奪皇位、兄弟鬩於牆最激烈的了。
參與到「九子奪嫡」紛爭中的皇子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在爭奪皇位的後期,這些皇子大致分為兩派,以四阿哥胤禛為主的四爺黨,他們這派勢單力薄,只有老十三支持四阿哥;另一派則是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相比之下八爺黨實力雄厚,除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的鼎立支持,還有很多朝廷重臣的支持。
但是最後的結局卻出人意外,康熙皇帝選擇了由四阿哥胤禛承大統、繼皇帝大位。公元1722年,四阿哥在暢春園繼位,是為雍正皇帝。
雍正帝繼位後,對曾經參與到奪嫡紛爭中的兄弟們都是如何處理的呢?我們一個個來介紹。
大阿哥胤禔終身監禁
胤禔是康熙帝的第五個兒子,母親是惠妃那拉氏,雍正的異母兄。因為康熙的前四個兒子全部早夭,所以他續齒成了皇長子。
胤禔對太子之位一直有覬覦之心,二阿哥胤礽第一次被廢時,他十分得意。加上康熙此時對他十分器重,讓他嚴加看守廢太子,負責宮廷護衛。這讓胤禔錯誤地認為自己該做太子了,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向康熙建議處死廢太子,永除後患,不想此舉徹底激怒了康熙。加上三阿哥胤祉告發他以魘鎮邪術謀害廢太子,康熙對他徹底失望,斥責他為「亂臣賊子」。於康熙四十七年將他交由宗人府看管,永遠圈禁。
雍正繼位後,繼續遵循皇父的遺旨,對這個大哥繼續圈禁,直到雍正十二年,大阿哥胤禔病逝於宗人府。
胤禔雖是康熙的皇長子,但因為他生母身份低微,再加上他自身功利心太重,為了太子之位完全不顧兄弟之情。這些都讓康熙從一開始就將他排除在太子人選之外,但是胤禔心性浮躁,錯誤地認為自己的春天要來了,因此惹來了大禍。
胤禔被圈禁時只有三十七歲,奪嫡一事還很不明朗,而他則是在「九子奪嫡」中最先出局的皇子。此後,他在宗人府度過了二十六年的悽涼生活,直到六十三歲病逝。
二阿哥胤礽得以善終
二阿哥胤礽是康熙的嫡次子,生母是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赫舍裡氏一共為康熙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承祜兩歲便早夭,生下胤礽後兩個時辰後便因難產而死,年僅二十一歲。
康熙與赫舍裡氏感情很好,嫡長子承祜夭亡後,赫舍裡氏又因難產而死,康熙對她很是愧疚,於是愛屋及烏,在胤礽剛滿周歲時便將他立為太子。
早年的胤礽很受恩寵,一方面是得益於他生母,另一方面是他自己也很努力,文治武功都很不錯,多次以太子身份代行皇帝事。但是到康熙朝後期,胤礽對於自己多年的太子身份逐漸不滿,在孝悌方面多有虧損,並且屢次與父皇康熙有爭執,漸漸讓康熙帝對他失望。
胤礽一生兩度做太子,第一次是從康熙十四年到康熙四十七年,足足做了33年的太子儲君之位,康熙四十七年因父皇返京途中,胤礽夜晚多次窺視父皇的帳篷,引發康熙的不滿,認為他有謀逆的行徑,於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廢黜胤礽的太子之位。
但是太子被廢後,引發了諸皇子奪嫡行為愈演愈烈,為了緩和矛盾,在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又復立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經歷廢黜事件後的胤礽性格大變,胤礽二次上位後積極籌劃提前登基,並於康熙五十一年爆發了太子「謀逆案」,到了此刻,儲君與皇權之爭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康熙五十一年冬,康熙皇帝祭告天地、宗廟,再次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交由宗人府圈禁。
此刻開始,宣告了胤礽在奪嫡之爭中出局。
雖然胤礽被廢,但是他的下場也算善終了。康熙在臨終之前,還念念不忘這個不成器的兒子,並給雍正留下遺旨,要他善待廢太子一家。
四阿哥雍正繼位後,雖然沒有解除對二哥的圈禁,但是遵循了父皇的旨意,善待了他的家人。
雍正二年,廢太子胤礽病逝於鹹安宮,享年五十一歲。胤礽死後,雍正追封他為和碩理親王,並由他的兒子弘晳承襲親王爵位。不光如此,雍正還格外開恩,允許二哥的妻妾自行選擇去處,費用由朝廷承擔。
自古新君上位,廢太子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包括他的家人都難以保全。可是雍正登基後,遵循了父皇的遺願,善待了嫂嫂侄子。
不管雍正此舉是真情也好假意也罷,至少曾經作為儲君的胤礽,也算是善終了。
三阿哥胤祉最淡薄名利,但仍沒能逃過被圈禁的下場
三阿哥胤祉是康熙帝的第十個兒子,康熙早年的皇子夭折的比較多,所以按續齒胤祉排到了老三的位置。胤祉的生母是榮妃馬佳氏,由於生母地位低下,所以早年的胤祉直接放棄了奪嫡的想法,而是堅決支持二哥胤礽,是比較堅定的「太子一黨」。
在廢太子出局後,他似乎也無意於太子位,成了最「淡薄名利」的閒散讀書人。別的阿哥為了儲位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他整日領著一幫文人研究學問,編撰成冊兩部大書,看似對誰都沒威脅,因此在康熙朝人緣挺好。
但是在筆者看來,這只是他的韜光養晦之策。當二阿哥胤礽被廢時,他突然跳出來一舉扳倒了大哥,此舉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明面上他是個十分看重手足感情的人,實質則是借著太子黨羽的身份扳倒大哥,按排序他就成了年齡最大的皇子。另一方面,他借著修書的愛好,著實博得了康熙的不少好評,無奈最終因為勢單力薄沒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但是雍正繼位後,雖然善待了廢太子,卻獨獨沒有放過他這個曾經的「太子死黨」。
雍正繼位後的第二年,胤祉就被雍正以太子舊黨的身份貶去守景陵了,為此他感到憤憤不平,經常發牢騷,這讓雍正帝更不滿。雍正八年,借著十三阿哥葬禮他晚到的由頭,雍正削去了胤祉的爵位,囚禁在景山,連他的兒子都沒能逃過此劫。
雍正十年,胤祉病逝于禁所景山,享年55歲。
要說雍正以太子舊黨的罪名囚禁三哥真是天大的荒唐,歷史君認為這不過是個由頭,最大的可能還是雍正忌憚三哥。
八爺黨的幾位阿哥下場一個比一個慘,沒一個善終
開文已經說到,康熙朝後期爭奪儲位鬥爭最激烈的就屬「八爺黨」和「四爺黨」。而最終四阿哥獲勝,作為八爺黨的成員,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八爺黨以胤禩為首腦,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雍正的同母弟十四阿哥胤禵為重要成員。早期的八爺黨在奪位之爭中實力雄厚,不光是黨羽中有眾多皇子,還因為八阿哥胤禩的賢名而贏得了許多朝臣的支持。
雍正尚未正式登基前,為了穩住朝局,四阿哥胤禛即任命八弟為和碩廉親王,並讓他參與到重要的國事中,沒過兩日又加任他為理藩院尚書。但這一切都是為了穩定朝局,待雍正正式登基後態度立馬就變了。
雍正元年,雍正將與八弟交往過密的官員盡數遣散,以此來孤立瓦解八爺黨。並多次告誡朝臣不要重蹈朋黨之路;雍正二年,雍正再次下詔申斥八弟,說他歷來詭詐;雍正三年,八阿哥胤禩再次因為「撥弄是非,阻撓新政」的罪名被革去爵位,並派人隨時監視;雍正四年,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等被革去了皇家獨享的黃帶子尊榮,由宗人府除名。隨後又強制將他們改名為「阿其那」、「塞思黑」,就是豬狗的意思。
同年,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先後病逝於監所,也有傳言是死於雍正帝的毒藥之下。
同為八爺黨的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雖然苟且活了下來,但也從雍正四年就過上了悽涼的幽禁生活,直到乾隆帝登基,才獲得了自由。
說到無情最是帝王家,這話在九子奪嫡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雍正皇帝作為最終的勝利者,處置他曾經的競爭對手那是毫不手軟。
不知地下有知的康熙皇帝,為自己生了這麼多精明能幹的兒子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呢?
參考文獻:《清史稿》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從詼諧的角度解讀歷史,關注剛子聊歷史,了解更多歷史小故事。